河北省香河縣劉宋鎮“留宋”的來歷

河北省香河縣劉宋鎮“留宋”的來歷

範國利

留宋同劉宋,這裡是我的家鄉。說起留宋的來歷,很多人都不知道。

宋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詔廢徽、欽二帝,貶為庶人,北宋滅亡(960年—1127年),二帝被俘北上。三月的一天,走到忘仙街,歷史上確實有這個地名,在今天的河北省香河縣劉宋鎮最南的一條古街上,明清兩朝建有石牌,石牌毀於文革,改革開放後,當地村民重建一座鐵製牌坊,上書忘仙街。經考證,據今有886年。這條古街,是北宋與大金的國界。

北宋二帝被金兵囚禁在忘仙街下的“忘仙酒家”。那天,忘仙酒家院落裡的一株 杏樹開花了,如火的杏花,微宗 萬感交集 。多美的江山啊,從此一去不會回了。這是他生活遭遇最悲慘的實錄,也可以說是一篇血書。他不僅工書善畫,而且知樂能詞,確足以與南唐李後主比美。 宋微宗隨即用燒過的木炭在酒家牆壁上寫下了一首曠世名篇。原文如下;

“裁翦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每當我讀起這首詞,心情就會久久不能平靜。下面,我將這首詞做一下賞析。分享給我的朋友,激勵我的朋友們要天天努力工作,才有天天快樂生活。

這首詞上篇描寫杏花,描寫細膩。那些開放的杏花,如同一疊疊冰清玉潔的絲綢,經過巧手,裁翦出重重花瓣,還暈染上淡淡的胭脂。這一朵朵活色生香的杏花,似乎是妝束別緻、美貌絕倫的仕女,連天上宮闕里的仙女也比不上。“豔溢”和“香融”也增加了人們的色澤感和香味感。又從杏花的極盛,寫到杏花凋零的可哀,忽轉變徵之音,大有一落千丈之概。幾番風雨,殘紅滿地,春光已逝,春意闌珊。這不僅僅是寫杏花,而且也是寫自己故國不堪回首之感,憐花憐己,語帶雙關。詞筆曲曲道出,層層深入,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下篇抒寫離恨哀情,層層深入,愈轉愈深,愈深愈痛。第一層寫看見燕子飛回故巢,便想託付它們寄去重重離恨,但它們恐怕領會不了人們的千言萬語;第二層嘆息身為俘虜,故宮相隔萬水千山,再見不知何年;第三層以設問說明懷戀故國之情,惟有夢裡曾到;第四層揭出近來夢都不做。內心百折千回,真是肝腸斷絕之音。

宋家皇帝敗在“玩人喪德,玩物喪志”,朝綱不振, 君臣不能同心同德,文武百官貌合神離,各懷心腹事,這樣的國家能不滅亡嗎?

小到一個家庭,做父親的一定要堅守正道,關心兒女,做兒女的樣板,父慈子孝,這樣的家庭才溫暖 ,才有活力。如果父親吃喝嫖賭抽饞懶遊猾壞、父子反目,爹走娘嫁人,這還像一個家嗎?這樣的家能被社會認可嗎?那些正在發生“家裡不和”的朋友,收手吧,不要像宋微宗那樣,家庭沒了後悔也來不及。

朋友們,有對忘仙街感興趣的可以親自去看看,今天,忘仙街上的香河肉餅可是很有名氣的。看精忠岳飛保家衛國,學傳統文化,到香河縣萬畝荷塘去看看吧。

河北省香河縣劉宋鎮“留宋”的來歷

河北省香河縣劉宋鎮“留宋”的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