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香河县刘宋镇“留宋”的来历

河北省香河县刘宋镇“留宋”的来历

范国利

留宋同刘宋,这里是我的家乡。说起留宋的来历,很多人都不知道。

宋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960年—1127年),二帝被俘北上。三月的一天,走到忘仙街,历史上确实有这个地名,在今天的河北省香河县刘宋镇最南的一条古街上,明清两朝建有石牌,石牌毁于文革,改革开放后,当地村民重建一座铁制牌坊,上书忘仙街。经考证,据今有886年。这条古街,是北宋与大金的国界。

北宋二帝被金兵囚禁在忘仙街下的“忘仙酒家”。那天,忘仙酒家院落里的一株 杏树开花了,如火的杏花,微宗 万感交集 。多美的江山啊,从此一去不会回了。这是他生活遭遇最悲惨的实录,也可以说是一篇血书。他不仅工书善画,而且知乐能词,确足以与南唐李后主比美。 宋微宗随即用烧过的木炭在酒家墙壁上写下了一首旷世名篇。原文如下;

“裁翦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每当我读起这首词,心情就会久久不能平静。下面,我将这首词做一下赏析。分享给我的朋友,激励我的朋友们要天天努力工作,才有天天快乐生活。

这首词上篇描写杏花,描写细腻。那些开放的杏花,如同一叠叠冰清玉洁的丝绸,经过巧手,裁翦出重重花瓣,还晕染上淡淡的胭脂。这一朵朵活色生香的杏花,似乎是妆束别致、美貌绝伦的仕女,连天上宫阙里的仙女也比不上。“艳溢”和“香融”也增加了人们的色泽感和香味感。又从杏花的极盛,写到杏花凋零的可哀,忽转变徵之音,大有一落千丈之概。几番风雨,残红满地,春光已逝,春意阑珊。这不仅仅是写杏花,而且也是写自己故国不堪回首之感,怜花怜己,语带双关。词笔曲曲道出,层层深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下篇抒写离恨哀情,层层深入,愈转愈深,愈深愈痛。第一层写看见燕子飞回故巢,便想托付它们寄去重重离恨,但它们恐怕领会不了人们的千言万语;第二层叹息身为俘虏,故宫相隔万水千山,再见不知何年;第三层以设问说明怀恋故国之情,惟有梦里曾到;第四层揭出近来梦都不做。内心百折千回,真是肝肠断绝之音。

宋家皇帝败在“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朝纲不振, 君臣不能同心同德,文武百官貌合神离,各怀心腹事,这样的国家能不灭亡吗?

小到一个家庭,做父亲的一定要坚守正道,关心儿女,做儿女的样板,父慈子孝,这样的家庭才温暖 ,才有活力。如果父亲吃喝嫖赌抽馋懒游猾坏、父子反目,爹走娘嫁人,这还像一个家吗?这样的家能被社会认可吗?那些正在发生“家里不和”的朋友,收手吧,不要像宋微宗那样,家庭没了后悔也来不及。

朋友们,有对忘仙街感兴趣的可以亲自去看看,今天,忘仙街上的香河肉饼可是很有名气的。看精忠岳飞保家卫国,学传统文化,到香河县万亩荷塘去看看吧。

河北省香河县刘宋镇“留宋”的来历

河北省香河县刘宋镇“留宋”的来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