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上海中國第一個電影皇后張織雲,晚年為何在香港乞討為生?

jianfeng_fm


張織雲是廣東番禺人,她幼年喪父。由於家境貧寒,初中沒有讀完,便隨養母到上海去謀生了。

1924年,大中華影片公司招考演員。

做明星意味著不僅每天都能打扮得漂漂亮亮,還有機會接近上層社會,所以這是當時許多像張織雲這樣的平民女孩的夢想。

張織雲抱著試一試的心理,給大中華影片公司投了一張簡歷,並隨簡歷附了一張照片。

沒想到,她的照片中途被人攔截,落到了申報記者的手中。

(張織雲舊照)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大中華影片公司在《申報》發招考女演員的廣告時,留的是申報報館的郵箱作為收件處。

僅過了10天后,大中華影片公司的負責人顧肯夫等人打開郵箱,發現裡面已經躺了上萬張女子的照片。

顧肯夫和卜萬蒼等人把這些照片翻天覆地看了半天,很失望地發現,沒有一個符合電影明星的形象。

就在這時,有人告訴顧肯夫,說在他們之前,有個報社記者已經打開郵箱,把所有照片瀏覽過一遍,並從中擇走了最好看的美女照片。

於是,顧肯夫等人找該記者交涉,最終記者只退回來10張應考女子的照片,其中就有張織雲的照片。

顧肯夫等人見再交涉無用,再加上已經有10張照片失而復得,心裡不免極為珍惜,因此將這10人招錄,並送她們到影視學校培訓,這其中就有張織雲。

在這批學員中,張織雲的姿色不算最好,又不會說普通話。不過她性格最好,且謙虛好學,肯下功夫,因此得到了影片公司的重視。

當時,負責攝影的是卜萬蒼。

(左為卜萬蒼)

在張織雲等人試鏡的時候,卜萬蒼很喜歡張織雲的清純,特意把她拍得很美。這樣一來,張織雲便得到了出演女主角的機會。

當時的電影還是蒙太奇式的默片,只需要演員表演,不需要說臺詞。因此,張織雲不會說普通話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張織雲最先出演了《人心》和《戰功》的女主角。

在電影上映後,張織雲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一方面,卜萬蒼由於做了張織雲的男朋友,把她的銀幕形象拍得非常美麗。

另一方面,電影公司也覺得張織雲很有鏡頭感,且在演戲的過程中,很能進入角色,因此也願意捧她。

所以在電影上映前,影片公司便花大力氣,在報刊雜誌上做大篇幅宣傳,還特意舉辦了一場電影皇后的評選。

最終,在這場全民娛樂的盛宴中,張織雲從12名女演員中脫穎而出,以2146票,成功奪得電影皇后的桂冠。

張織雲容貌華貴,但氣質中總有一絲憂傷,她所演的電影人物多是悲情人物。她總能將這種悲傷演繹得淋漓盡致,因此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還被大家冠以“悲劇聖手”的美譽。

隨著張織雲的名氣越來越大,她結交社會名流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在燈紅酒綠和紙醉金迷的生活中,張織雲越來越貪戀那種浮華奢靡的生活。

當時,卜萬蒼已經成了導演,不過不算出名。論身份和財富,他都比不過達官顯貴們。

一心想攀附權貴的張織雲,為了能早日達到嫁入豪門的願望,乾脆一腳把卜萬蒼踢開了。

恢復了自由身的張織雲,自然不缺人追,其中就有做茶葉生意的唐季珊。

(影視中的唐季珊)

唐季珊是東南亞一帶的富商,也是個花花公子,他早年出過洋,留過學,是個見過世面的人。

回國後,頭腦靈活的唐季珊利用父親的名義,在親戚中籌集了10萬資本,開創了中國最早,規模也是最大的華商茶葉出口行。

唐季珊在追求張織雲的時候,除了甜言蜜語還一擲千金。這讓一心想攀上鉅富的張織雲心動不已,很快就扎進了唐季珊的懷抱。

和唐季珊同居後,張織雲認為已經找到了能託付終身的鑽石王老王,於是便退出了影視圈。

唐季珊待張織雲非常豪爽,不光帶她到歐洲旅遊,還帶她到好萊塢去開眼界,甚至還帶她結識一些商界人士。

這種生活,在張織雲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所以張織雲愈發視唐季珊為她的人生依靠。

其實,唐季珊之所以要帶張織雲到歐洲旅遊,不過是想利用她“電影皇后”的名聲,銷售自己的茶葉。

可是唐季珊很快就發現,張織雲雖然在國內大紅大紫,但是在國際上卻無人知曉。至於想利用張織雲的名氣來銷售茶葉,完全是一件失敗的營銷方案。所以唐季珊沒堅持多久,便帶著張織雲回了國。

張織雲對唐季珊也有不滿之處,先是她發現唐季珊並非什麼鑽石王老五,而是有婦之夫。

隨後,張織雲還發現唐季珊除了她之外,還和一個妓女有勾搭。

這讓張織雲對唐季珊多有怨言。但是此時的她,早已過慣了奢靡揮霍的生活,因此她始終下不了決心離開唐季珊。

(阮玲玉舊照)

可是,唐季珊卻始亂終棄,轉而迷上了新偶像阮玲玉。由於沒有婚姻的約束,唐季珊很容易就拋棄了張織雲。

本來,在唐季珊和張織雲同居之初,兩人約定,若是唐季珊拋棄了張織雲,要賠償張織雲青春損失費20萬元。兩人當時立下契約,並簽上名字,雙方各持一份。

然而,張織雲本就單純愚鈍,在唐季珊的花言巧語下,很快就被騙出契約,交給唐季珊銷燬了。

和唐季珊分手後,張織雲的生活頓時窘困起來。

張織雲雖說離開影視圈才幾年光陰,但是在這幾年裡,電影發展很快,新秀更是層出不窮,像胡蝶和阮玲玉都是新秀明星中的偶像。

當時,有個導演聽說了張織雲的悲慘經歷,出於同情,想要拉她一把。可是由於她不會說普通話,最終只能讓參演了一部粵語影片。

然而,已經30歲的張織雲在影視中,被拍成了人老珠黃的模樣,根本沒法與胡蝶和阮玲玉相提並論。因此影片拍出後,根本沒有什麼票房。

隨後,有一家影片公司認為張織雲畢竟是電影皇后,想找她合作,希望把她重新包裝推出。

可是,由於片酬談不攏,影片公司最終放棄了她。

在這之後,張織雲便銷聲匿跡,再也沒有人知道她的下落了。

直到抗戰年代,有人在天津一帶才看到過張織雲,不過當時的她已經淪落到做妓女的地步了。

內戰結束後,張織雲移居香港,曾在香港雖然出演過《天堂美女》,不過屬於張織雲的年代早已過去,因此她的事業很快就戛然而止。

這樣又過了上十年,有人稱在香港街頭看到她行乞。

這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提起過她了,而她究竟死在何時,死在何處,自然也沒有人關心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那是華語電影的萌芽階段,舊上海做為當時的影視中心,開啟了默片時代;那是華語電影的中興時期,影片的質量和產量齊飛;那是華語電影人的輝煌時代,優秀的演員如過江之鯽……那也是個悲情的時代,張織雲、阮玲玉、胡蝶……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大都得意時大放異彩,失意後一地雞毛……

翻開那段塵封的歷史,舊上海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后”張織雲,晚年為何在香港乞討為生呢?

平民“電影皇后”張織雲

彼時,電影做為一種新鮮事物在中國剛剛得到起步和發展。如同現在電影行業要求演員大都出身科班一樣,當時的電影對演員的“專業性”要求也非常高。比如,第一部華語電影《定軍山》就是請專業京劇演員出演的。同時,它還存在另外一種情況。因為拍電影是一件特別耗費資金的事情,所以很多家境優渥的名門望族參與投資後,其子女或者親戚朋友就會“近水樓臺先得月”,優先獲得演出機會。通俗點講,當時的電影是有錢人拍的,也是有錢人演的!


可惜的是,張織雲一條都不符合!

張織雲出生廣東番禺,家境貧寒,3歲時父親早逝,由她的養母帶著在上海討生活。同時她也沒受過很多教育,為人亦沒什麼主見,一切惟養母馬首是瞻。1923年,“大中華”影視公司在《申報》刊登招聘演員的廣告,張織雲養母看到後便攛掇她去報名。

當時招聘分初試和複試,初試時演員把自己的照片寄到報社,如果導演看中了會通知複試(面試)。也是陰差陽錯,當時數萬張照片寄到報社後,照片卻被一名報社記者私自拿走了!後來經過多方協調,該記者拿出了幾張照片。沒想到,其貌不揚、條件不是很好的張織雲竟然入選了!



悲情“電影”皇后張織雲

或許是因為張織雲出身卑微,面試的時候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也或許是張織雲非常不自信,面試的時候面帶愁容、若有所思……然而,恰恰是因為她這種獨特的、別於他人的氣質,最終被選上。這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

同年,張織雲飾演的第一部電影《人心》上映了。在該片中她搭檔彼時大紅大紫的影星王元龍,飾演一個堅韌不拔的、非常具有悲劇色彩的小媳婦,演出得非常成功。次年,飾演《戰功》依舊是個悲劇的角色。緊接著張織雲和楊耐梅、黎明暉、宣景琳拍攝《新人的家庭》,拍完此片後,張織雲正式加入明星公司,併成為該公司的臺柱之一。然後,她又和楊耐梅、朱飛、鄭小秋聯合主演《空谷蘭》,在該片中張織雲飾演紉珠,這個悲情、堅韌的角色完美契合張織雲的性格。影片一經播出,大受好評,張織雲聲名鵲起!

1925年秋,上海新世界遊藝場發起選舉“電影皇后”,張織雲技壓群芳、拔得頭籌,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電影皇后”。


然而,這才是她“悲情人生”的開始!

與戲裡面飾演的悲情角色不同,過慣了苦日子的張織雲在擁有突如其來的名利後,開始逐漸迷失了自己。因為出身卑微,她拼命地妄圖借男人上位——電影皇后逐漸淪為交際花皇后。接連幾段不如意的感情無疾而終後,她開始自暴自棄:頻繁出入風月場、打牌、抽大煙……

到了三四十年代,有聲電影的出現將很多不會講普通話的演員淘汰掉了。操著一口粵語的張織雲,被紙醉金迷的生活摧毀了身心,雖幾度復出,然都沒能獲得成功……

七十年代,有人在香港的街頭髮現正在乞討的張織雲,她害怕被人認出,轉頭鑽進了茫茫的人海……短短一二十年,一個電影皇后竟然淪為乞丐!這真令人唏噓不已。




我是圈外扒姐,喜歡我,請關注我!

圈外扒姐


1927年張織雲天真地拋棄了自己的事業,與唐季珊在一起兩年,揮霍無度,而電影這時也從默片轉到有聲電影,張織雲一口粵語,自然大打折扣,後來被人逐漸淡忘;唐季珊也移情別戀,事業與情感的雙重打擊讓張織雲一蹶不振,加之她之前沾染鴉片,從而揮霍無度,花光了所有積蓄。五十年代移居香港,她晚年以乞討度日,於七十年代中期在香港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