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大家钱君匋——富而不傲,晚年捐出自己近半收藏

晚年的钱君匋毅然决定向家乡捐赠自己呕心沥血历经大半个世纪精心积累的藏品和本人数量极其可观的精心之作。一九八三年,时年七十七岁的钱君匋便开始考虑百年之后藏品的去向了。这实感于是年六月二日其远房堂弟、大收藏家、鉴赏家钱镜塘的突然离世。

收藏大家钱君匋——富而不傲,晚年捐出自己近半收藏

前一天,两人晤面,还畅叙情谊和笑谈书画鉴定的趣闻。次日,钱镜塘因突发脑溢血溘然长逝。钱君匋有挽联『昨日楼头犹畅叙,今朝堂上只哀思』悼之,并写文章《钱镜塘先生安息吧》追思,并为之撰《墓志铭》。此事对钱君匋触动很大,他开始考虑安排藏品的长久归属。据说他当时有三种选择方案:『第一种,按传统做法,把一生的积蓄和文物留给三个儿子;第二种,把文物变成现钱如数分发;第三种,把文物捐给国家。』

收藏大家钱君匋——富而不傲,晚年捐出自己近半收藏
收藏大家钱君匋——富而不傲,晚年捐出自己近半收藏
收藏大家钱君匋——富而不傲,晚年捐出自己近半收藏

两年之后,一九八五年,他『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对「后事」作了决断:通过学生计安康,向桐乡县委表示愿意把毕生收藏的珍贵文物全部捐献家乡人民』。又越二年,捐赠一事终圆满告成。对于这一过程,他曾撰文论及:『如果照平常的处理分给儿孙,我能监护的只不过三代而已。再延续下去,他们对这些文物所持的态度如何不得而知,也许吃尽卖光。而我千辛万苦收集珍护下来的文物,聚则不易,散则极快,不如把这些文物一股脑儿如数捐献给生我的故乡。

收藏大家钱君匋——富而不傲,晚年捐出自己近半收藏

二金蝶堂(白文)

收藏大家钱君匋——富而不傲,晚年捐出自己近半收藏

六朝管花斋(朱文)

由故乡建立机构来永远珍护,可不致分散。这不是一件很放心的事吗?』钱君匋『于是把还得的书画印章和其他文物,以及历年来书画朋友所赠的作品、稀有的善本印谱等一件不漏,捐献给故乡。桐乡县政府特拨巨款,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设计为这些文物建筑一座君匋艺术院接藏了,经常把这些文物轮流公开陈列,任人研究参观』。

收藏大家钱君匋——富而不傲,晚年捐出自己近半收藏

鲜鲜霜中菊(朱文)

有远见的桐乡党政班子在当时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拔出其时堪称巨款的一百二十万元,专款专用。有文献记载了当时情景: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五日,清点捐赠文物,移交给来沪接受文物的桐乡县领导及有关人员,文物当晚运往桐乡。是月十日,建于桐乡县城梧桐镇的君匋艺术院(十月竣工)举行隆重的落成开院典礼。参加盛典的有浙江省、浙江省文化厅、嘉兴市、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处以及桐乡县的党政领导和有关负责人,以及许多著名书画家,盛况空前。

收藏大家钱君匋——富而不傲,晚年捐出自己近半收藏

明 徐渭墨梅芭蕉 197x98

『捐赠的明代、清代、近代和现代的名家书画、印章、原拓印谱、陶瓷铜石器、自作书画、印章、封面装帧及书籍等共计四千八十三件为第一批入藏,并展出部分精品。』

收藏大家钱君匋——富而不傲,晚年捐出自己近半收藏

二金蝶堂(白文)边款

其中明代徐渭《墨梅芭蕉图》轴、陈道复《松石图》轴、文徵明《窗前鸣佩》手卷、清代石涛《兰竹》册、郑板桥《墨竹图》轴、金农《花卉》册、华喦《绶带松竹图》轴、赵之谦花卉八尺屏条等均为稀世遗珍,晚清金石篆刻三大家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的原印为海内首富。

一九九六年,钱君匋又向他的祖籍海宁市捐赠藏品和自己佳作。为此海宁市政府于海宁市区西山山麓建立钱君匋艺术研究馆,于一九九八年五月九日正式开幕。

收藏大家钱君匋——富而不傲,晚年捐出自己近半收藏

明 陈淳《松石图》立轴 148x61.5

二〇一一年,海宁钱君匋艺术研究馆编辑出版《钱君匋捐赠馆藏书画精品集》有赞『千余件珍品报桑梓,十二载光阴续文脉』,便是指钱君匋当年将其收藏的艺术珍品和本人佳作共计一千余件捐赠海宁之事。这些珍品包括明清董其昌、金农、华喦、虚谷、蒲华、赵之谦、吴昌硕等,近现代张大千、齐白石、潘天寿、刘海粟等名家精心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