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左右的預算,ps4還是switch?

小牧童


給你分析一波。

現在PS4 PRO主機價位差不多在2600百元左右,NS應該在1900元左右。再加上游戲,PS4遊戲價位一般在幾十幾百不等,NS遊戲一般在300左右(不包括典藏版等有收藏價值的)。

如果說只買一個遊戲,打通以後賣掉回血再賣下一個遊戲的話,PS4怎麼也得2800塊錢左右的預算,200塊錢以內的遊戲也有很多大作。比如《血源》《神秘海域》《美國末日》《戰神》《GTA5》等等,都是200以內的遊戲。

NS的預算得在2300元左右,1900元買主機,400元買一個遊戲,打完賣掉回血再買下一個,如果買塞爾達傳說這樣的遊戲基本一個就夠了,這是一個可以玩一輩子的遊戲。遊戲推薦《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超級馬里奧:奧德賽》《超級馬里奧派對》等等,都是比較耐玩,比較經典的遊戲。

整體算下來想體驗PS4遊戲最少要有2800元的資金預算,NS遊戲最少要有2300元的預算,看看自己更適合或者更喜歡哪個了。

歡迎關注我,致力於分享主機遊戲和資訊,買主機配件選擇“遊戲記憶”更省錢。



遊戲記憶V


如果只有2000元的話我建議你買一臺switch大氣層破解版的,這樣綜合效益會更好。下面是你可以參考的一些要素

選購一臺遊戲主機,其實需要考慮的東西並不多。你只需要記住一句話———主機請根據自己對遊戲陣容的喜好來選擇。

一般來說,歐美主流的 3A 作品發售平臺都會包含 PS4/Xbox One,所以如果你想第一時間玩到《刺客信條》、《使命召喚》、《戰地》、《俠盜獵車手》等等一系列的第三方大廠的槍、車、球作品,PS4 或者 Xbox One 都是不錯的選擇。其實真正能起到決定性因素的,可能就是各個平臺的獨佔遊戲了哪個更吸引你了。

其實關於每個平臺的獨佔作品都有什麼,網上隨意一搜都有很多,你可以自己去看看預告片、媒體和玩家的評價,大概就可以瞭解一二。下面我僅從我個人角度,談一談三個平臺分別吸引我的原因。

Playstation

Playstation 平臺的獨佔作品一直都比較強勢,所以對我來說,索尼旗下擁有的眾多的第一方工作室通常就是質量的保證,Guerrilla Games 的《地平線:零之曙光》、Santa Monica 的《戰神》、頑皮狗的《最後的生還者》與《神秘海域》......這些質量極高的第一方作品撐起了 Playstation 的遊戲生態,一個遊戲機最重要的是什麼?當然是遊戲陣容啦。

Xbox

Xbox 平臺的今年的獨佔陣容則稍顯了弱勢一些,相比索尼,Xbox 更贏在了服務的多樣性以及寬鬆程度上,Xbox 的賬號政策歷來就是最寬鬆的,允許玩家隨意轉服、跨服購買,都是相當不錯的功能。微軟很早就推出了 Xbox Play Anywhere,允許玩家一次購買,就可以在 Xbox/Windows 10 同時擁有該作品,實現了部分作品的跨平臺購買、跨平臺存檔,甚至還有跨平臺的聯機。

在 2017 年更是推出了「向下兼容功能」,你可以在 Xbox One 上暢玩數百款 Xbox 360 遊戲,以及經典的第一代 Xbox 遊戲,在同一臺主機上運行三個世代的遊戲,可以說是微軟的黑科技了。

另外,在今年 6 月,微軟正式宣佈推出 Xbox Game Pass,開創了遊戲訂閱制度的服務的先河。該服務不僅將包含已經發售了的微軟第一方獨佔作品,還將包括 Xbox One 平臺未來發售的重要獨佔遊戲的新作,簡單來說,你只需要訂閱該服務,就可以在 Xbox 上及時玩到基本所有的微軟第一方獨佔作品了,非常類似 Mac 上的 SetApp 。

Nintendo Switch

Nintendo Switch 應該是今年最獨特的硬件,它讓無時無刻的主機遊戲體驗成為了現實,它絕對不是一臺掌機,而是一臺可以帶著走的主機。雖然它的機能不夠強大,但是過了這麼多年,任天堂似乎才是真正記得什麼叫做「有趣」的遊戲和體驗,左右 Joy-Con 的設計讓你隨時可以與好友來兩盤,《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和《超級馬力歐奧德賽》更是雙雙成為了去年的滿分之作,同時,獨立遊戲在 Switch 上迎來了 一大波熱潮,隨著中文遊戲的不斷增加,Switch 可能是今年國內討論度最高的遊戲主機。

Tips: 我需要買 PS4 Pro 或者 Xbox One X 嗎?

PS4 Pro/Xbox One X 分別是索尼和微軟推出的「半世代」主機產品,可以完全兼容自家的所有的硬件、軟件和服務,唯一的區別就是外觀與機能。這兩款主機在思路上類似,即帶給主機玩家 4K/HDR 的遊戲體驗,但由於主機的特性,想要實現較好的畫面效果需要廠商的來進行適配,所以大多可以實現 4K/HDR 的作品為第一方作品,由於機能強大,Xbox One X 做的遠比 PS4 Pro 要好,有一大批第三方遊戲都提供了原生 4K 支持或更新包支持。如果你預算充足,擁有 4K 顯示設備,這兩款自然是你的最佳選擇。(這並不意味著遊戲在普通 PS4/Xbox One 上運行的會很糟糕)

國行港行美日行,到底怎麼回事?

注:

PSN(Playstation Network)與 Xbox Live 分別為索尼和微軟的遊戲網絡賬號服務。

DLC 即 Downloadable Content,意思是追加下載內容,是對遊戲內容的後續補充,有些付費,有些免費。

由於特殊國情,造成了遊戲主機版本魚龍混雜,讓人摸不到頭腦的情況。不過隨著國行 PS4 和 Xbox 的解鎖,以及 Switch 完全不鎖區/不鎖區的新政策,版本的選購已經比原來簡單了很多。

Playstation

目前 PS4 根據銷售地區的不同,我們能夠買到港版、美版、日版、歐版、國行這幾種版本。(港/美/日/歐版本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為了方便說明後文統稱「海外版」)國行版和海外版具體的區別,我想這張表格就可以很好地說明問題。

雖然原生的國行系統無法登錄外服,但是在 2015 年的某次系統更新後,索尼推出了 PS4 賬戶備份/還原功能,也就是說,現在的國行,只要經過備份系統賬戶/還原這一步驟後,可以實現國行的成功解鎖,順利登陸外服(方法請自行某寶)。再加上國行還有兩年保修,出現問題時也更加省心。

PS4 到今天為止一共擁有三種:初版 PS4、PS4 Slim 和 PS4 Pro。最左側的初版 PS4 已經停產,買新不買舊,就不要考慮它了。PS4 Slim 比初版 PS4 更輕薄、更安靜(性能上無差異),而性能更強的 Pro 自然也更厚。PS4 Pro 只有 1T 容量版本,而 PS4 Slim 有 500G 和 1T 容量兩個版本。最新的系統支持外接最大 8T 的 USB3.0 移動硬盤,所以空間什麼的,基本不用擔心。

Xbox

與 PS4 類似,Xbox One 目前也分成了海外版和國行版這兩種,但是由於 Xbox 國行的解鎖方法實在是過於簡單,讓我沒有理由不推薦有保修又能上外服的國行......所以請大家用力買國行版本就可以了,真的很方便。

具體解鎖方法請看 這裡,該方法適用於所有國行 Xbox One、Xbox One S 和 Xbox One X。

微軟到目前也只有三種型號的 Xbox,即 Xbox、Xbox One S 和 Xbox One X,最左側的初版 Xbox 已經停產,所以也不用考慮。Xbox One S 比初版 Xbox 更輕薄、更安靜(性能上無明顯差異),移除了笨重的外置電源,同時加入了 4K 的藍光播放器功能,而 Xbox One X 在增加性能的同時竟然縮小了機身,可以說要讚美微軟的工業設計了 。

Nintendo Switch

對於 Nintendo Switch 的政策,一句話總結就是「任天堂,你變了」。相比起 Wii U 時代的鎖區/鎖服的做法,任天堂這次全面開放,不管是港版/日版/美版還是全球任意一個版本,都可以運行任意地區的卡帶,實體版一律不鎖區,不會有任何的地區上的限制。簡單來說,就是看好價格,買哪個版本的都可以。(唯一區別是港版為英式插頭)

國服港服美日服,玩個遊戲就這麼難嗎!

與 App Store 類似,PS4、Xbox One 和 Switch 會根據地區的不同,商城也被劃分為了不同區域,然而在具體的賬號政策上卻有所不同。

Playstation

通常來說,PS4 需要一個港服賬號就可以滿足你日常的所有需求,註冊方法也沒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只需要打開 官網,在選擇國家/地區時選「香港」即可,港服提供了簡體中文的版本的網頁和商店,除了某些獨立遊戲,正常的 3A 大作都會按時上架,並且有著較好的中文支持,可以說是國內 PS4 玩家的「主戰場」。

不過其他服總會有一些讓你心動的東西,比如最近大火的《堡壘之夜》的吃雞模式,港服就並未上架,你需要註冊美服賬號,創建新的用戶,登陸並下載。

與 App Store 類似,理論上來說,你的 PSN 賬號一旦確定了地區,就不能修改了,所選地區為「香港」的賬號只能訪問港服,不能訪問/下載美服的內容。

海外版 PS4 可以自由創建/登陸任意服的 PSN 賬號,國行版 PS4 的朋友請還是求助朋友或者某寶。

詳細的註冊過程可以查看這篇文章。

Xbox

相比 PSN,Xbox 的賬號政策則要寬鬆許多,你需要先 註冊 一個微軟賬戶,一旦你的賬戶登錄之後,進入系統-語言和區域-位置,可以隨意選擇全球任意一個地區的賣場購買遊戲(你也可以在 Windows 10 中的系統設置裡更改語言和地區,有同樣的作用)

簡單來說,Xbox 的賬號政策為:一個賬號,走遍全球。

詳細的註冊過程可以查看 這篇文章。

Nintendo Switch

Switch 的賬號政策其實與 PSN 類似,只不過唯一一點不同的為,在 註冊賬號 的時候,國家/地區請選擇日本、美國或者歐洲國家,因為港服目前並沒有開放,創建的賬號是無法使用 eshop 和聯機的。

你可以創建多個地區的賬號,並在 Switch 上登陸,方便的切換不同的賣場。

任天堂賬號一旦確定了地區,只能訪問所選地區的 Eshop,不能跨服訪問。你可以在 賬號官網 更改所在地區,但是必須清空賬號中的所有餘額。所以我的建議是,分別註冊日區/美區兩個賬號,分別登陸在 Switch 上,可以避免換區需要清空餘額的煩惱。

詳細的 Q&A 可以查看微博 @NintendoSwitch 的 置頂博文。

Tips:關於 Playstation Plus 和 Xbox Live Gold

目前 PS4 和 Xbox one 皆採用了付費聯網的政策,簡單來說就是,只有付費會員(PSN Plus/Xbox Live Gold)才能聯機對戰,會員的價格基本都在一年 200 元人民幣左右。當然,會員是有福利的,會員每個月都會贈送 2~3 款左右的免費遊戲,一年下來,其實贈送的遊戲總結就已經遠遠超過了充值會員的價格,所以假如你經常玩聯機遊戲,還是建議充值會員來的值一點。(Switch 在未來也會有,暫時沒有推出,目前為免費聯機)

Tips:關於支付方式

PSN 港服與 Xbox Live 港服都支持支付寶購買,你也可以選擇某寶購買點卡。

Switch 的日區/美區 eshop 支持國內發行的 Visa 全幣/雙幣信用卡(美區記得地址填免稅州),你也可以選擇某寶購買點卡。

服務及其配套周邊

實體版 or 數字版?

隨著近幾年數字分發渠道越來越便利,我們已經很難在 PC 平臺上看到實體版的光盤了。然而在主機平臺,實體版依舊佔了很大一部分的銷售份額,一是因為實體版會給玩家一種收藏感,二是因為可以通過出售二手賣掉自己不喜歡的遊戲。在購買實體版的時候需要注意:有些遊戲的中文只會在港版才有(PS4/Xbox One 都是如此,Switch 不同)。假如你喜歡數字版,由於支持提前預載的特性,故能比實體版的玩家先玩到最新發售的遊戲,唯一的缺點就是你可能需要一個容量大點的硬盤,並且無法出售二手。

網絡加速

其實不管是索尼、微軟還是任天堂,網絡狀況一直是玩家經常吐槽的一點。不管是打開商店還是遊戲聯機,在不啟用專門的加速器的情況下,可能經常會出現各種小問題。如果你經常需要用到主機的聯網功能,建議購入專門的主機遊戲加速器。

硬盤擴展性

目前,不管是 PS4 還是 Xbox One 的基本款的容量都是 500G,但是面對當今遊戲動輒 40~50G 的大小,在使用一段時間後 500G 似乎也顯得捉襟見肘。幸運的是,PS4 和 Xbox One 都支持了外置硬盤進行擴展,通過 USB 即插即用,十分方便。(該硬盤不能用作普通移動硬盤使用)

如果你覺得的不夠方便,PS4 也可自行更換硬盤(教程),缺點是遊戲需要重新下載。

對於 Switch 來說,我的個人建議就是,請買一個容量較大的 micro SD 卡,因為 Switch 遊戲雖然看似每個都不大,但是由於暫時不支持導出存檔或者雲存檔等功能,換存儲卡=丟掉遊戲存檔,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另外,隨著《Doom》、《上古卷軸5》、《黑色洛城》這種級別作品的發售,一個至少 64G 的存儲卡可以說是必需品了。

手柄

手感是一個較為主觀的感受,每個人對不同形狀的物體感受也不盡相同。從大多數人的反饋來看,Xbox 的手柄的握持感是明顯好於 PS4 的。相比 PS4 手柄,Xbox One 手柄提供了更多的振動反饋,除了底部的兩個振動馬達之外,在 LT/RT 兩個按鍵處又多添加了兩個馬達,這點在玩賽車或是射擊類遊戲時尤其明顯。

在 2015 年的 E3 展前發佈會微軟上公佈了精英版 Xbox One 手柄,新增兩個輔助按鍵,可替換十字鍵和搖桿等設定更加可以滿足高玩的需求,特別針對競速類、格鬥類和射擊類遊戲優化,可以提升操作手感,唯一缺點是價格較貴,國行版售價 1099 元。

至於 Switch 的手柄,由於造型多樣,握持方法也實在太多,我只能說,手感不算太差,日常用起來也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為了玩法的多樣而犧牲一些人體工學,可以理解。如果你坐在電視前玩 Switch 的時間較多的話,任天堂的官方的 Switch Pro Controller 可以大大提升你的遊戲體驗。






彌撒的眼淚


Steam庫存100+,三個月內連續購入PS4 Pro+NS的頭腦發熱患者來一發忠告,買NS。

一句話總結,主機就是用來玩獨佔的,不是為了獨佔我會推薦所有人買一臺好PC。

所以如果題主一定要玩血源詛咒的話就買ps4,作為一個外鄉人我認為也是值得的。

然而血源再好只有30幀,相信我,不說高了,哪怕你玩兒了任何60幀的遊戲馬上切回30幀都得彆扭一陣兒。

至於剩下的好遊戲黑魂123什麼的steam上都有啊,打折還賊雞兒便宜。你買了ps4,到時候steam打折別人一百塊錢買三個遊戲,你三百塊買一張盤還不帶dlc,到頭來別人還幀數高,你說你難受不。

至於推薦NS的原因,NS有一個任何平臺無法代替的優勢,便攜性。能帶著在路上玩兒真的很幸福,從此旅途不再漫長。現在NS裝機量也與日俱增,不會缺遊戲的,一個塞爾達還不夠你玩兒大半年?我認為NS+好PC是當代玩家比較合理的配置

轉自知乎


知識每一天


Ps4最好體驗建議買pro,那麼預算2000就超支了,當然普通ps4這個預算是足夠的,對多數玩家來說幀數差距不太明顯。如果以前玩過ps2還有psp遊戲,那麼直接買ps4 pro是最好的。

Switch的話這個預算是充足的,不曉得題主以前小霸王上愛不愛玩超級瑪麗,或者GBA上玩過卡比,塞爾達這些遊戲嗎,有的話建議買switch。

遊戲的價格來說,ps4明顯比switch便宜一檔,更適合沒收入的學生黨。

Ps4遊戲,住所網絡條件好,懂得使用外服加速的話,可以玩網遊。而switch,聯機共鬥,對戰遊戲很多,很多遊戲適合朋友聚會娛樂。

先去查這兩家的遊戲庫還有發售表,根據遊戲選擇機器才是最好的。


豬豬公寓


PS4由於自身的體積、重量限制,且機器必須外接顯示器。所以更多的時間是放在家中、或好一點的電玩店裡面,使用場景上較為單一。這種情況下對於正常工作、很少會產生大量空閒時間的玩家來說,就顯得沒有那麼方便。可以說PS4更適合宅男宅女首選。NS由於分體式設計的特點,使其無論是在家中使用底座來進行遊戲,還是採用掌機模式在戶外使用都能夠遊刃有餘。大大增加了使用場景的隨意性。而對於Switch來說,談畫質就只能是難為它了。這也是任天堂NS飽受詬病的一點,由於機能的不足,甚至許多第三方3A遊戲完全不給這個平臺機會。當然,任天堂的第一方IP,已經牛到了完全不需要畫質來填補就能產生無數的遊戲性。對,遊戲性,這也是“任天堂是世界的主宰”的原因之一。說到遊戲作品,這可是一款主機最核心的東西。沒有任何玩家買來一款新的遊戲機,想的是如何玩系統,玩品牌。而是確切且急迫的想要第一時間玩到那個平臺的某款遊戲。就像有玩家會特意因為《荒野大鏢客2》而購買PS4,也有玩家想要感受一下《塞爾達:荒野之息》而買一臺NS。兩家的遊戲各有千秋,任天堂的第一方遊戲吸引力是全球性的,老少皆宜。索尼在第一方,也有著名字亮出來就是神作的遊戲。


Xyao娛樂遊戲


Ps4最好體驗建議買pro,那麼預算2000就超支了,當然普通ps4這個預算是足夠的,對多數玩家來說幀數差距不太明顯。如果以前玩過ps2還有psp遊戲,那麼直接買ps4 pro是最好的。

Switch的話這個預算是充足的,不曉得題主以前小霸王上愛不愛玩超級瑪麗,或者GBA上玩過卡比,塞爾達這些遊戲嗎,有的話建議買switch。

遊戲的價格來說,ps4明顯比switch便宜一檔,更適合沒收入的學生黨。

Ps4遊戲,住所網絡條件好,懂得使用外服加速的話,可以玩網遊。而switch,聯機共鬥,對戰遊戲很多,很多遊戲適合朋友聚會娛樂。


風吹花落ah


看你喜歡玩大型遊戲還是手遊,switch屬於便攜型遊戲機,也可以插底座連接電視玩,ps4就不能了,更重要的不是這兩千塊應該買哪一個,而是你還需要買他們的遊戲,正版遊戲幾個不便宜動不動就幾百,自己考慮清楚再買吧!或者買二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