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已經下馬的X47B艦載無人機性能先進嗎?

近10


諾斯羅普·格魯曼的X-47B還是相當先進的,作為美國海軍無人艦載機計劃的一部分,其在2013年5月便完成了在布什號上的起飛測試,並在同年7月份完成在布什號航母上降落的測試。2015年4月,X-47B還完成了空中加油測試,這能大為提升它自身的航程。目前美軍已經在2015年末宣佈X-47B完成測試程序,併成為博物館的展品。目前X-47B已經有了繼承者,它就是MQ-25黃貂魚無人機。

美國海軍早在2000年便啟動了無人計劃,最終整個項目落在諾斯羅普·格魯曼身上。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在航母的高電磁干擾環境中保持穩定運行。而諾格公司拿出的解決方案便是X-47A,首架驗證機在2003年完成首飛。

後來諾格又在X-47A基礎上推出了X-47B,後者在2011年2月4日在美國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完成首飛。2012年5月,工程師開始進行高強度電磁干擾測試。2012年11月26日,X-47B首次登上杜魯門號航空母艦。我們知道,航母艦載機的降落要比起飛複雜很多,2013年7月10日,X-47B首次成功降落在布什號航母上,這也標誌著艦載無人機在航母運營的可行性有了很大提升。2014年3月,X-47B榮獲《航空週刊》頒發的“非凡成就”獎。

而目前X-47B的替代品是MQ-25黃貂魚,這是由波音負責研發一款艦載無人機。其動力系統是一款推力達4500公斤的羅羅AE3007發動機。2019年4月,第一架MQ-25試驗機從波音公司的聖路易斯蘭伯特國際機場飛往美國聖路易斯機場,後者也是斯科特空軍基地的駐地。


航空之家


一提到無人機,很多人就會想起美國的捕食者和MQ-9死神,以及中國的翼龍II和彩虹-5等大型長航時無人機,不過,這些長航時無人機都只適合低烈度戰爭,速度和機動性都不令人滿意。未來的無人機機,還要看具有高速機動飛行能力、配備噴氣發動機的大型隱身無人機。美海軍的X-47B艦載無人機雖然已經下馬,被MQ-25A“黃貂魚”無人機項目所取代,但我們不能因此否認X-47B艦載無人機出色的作戰性能以及它巨大的技術引領作用。
不得不說,X-47B艦載無人機的性能指標是比較出色的。例如X-47B艦載無人機的作戰半徑為3700千米,是美海軍F-35C隱身艦載機的3倍之多,而且X-47B艦載無人機還可以進行空中加油,相關加油試驗也在2015年完成,進行空中加油後,X-47B艦載無人機可以連續飛行50小時以上。 作為一款隱身無人機,X-47B擁有明顯更強的隱身性能,在採用飛翼佈局、無尾設計、S形進氣道、可降低熱輻射的尾噴管特殊設計以及大量使用吸波材料、複合材料設計製造後,X-47B艦載無人機擁有很強的雷達隱身性能,紅外信號特徵也被降到最低,據悉它的雷達散射截面可能只有F-22A隱身戰機的1/3,隱身能力相當驚豔。
在攻擊能力方面,X-47B艦載無人機設置有內置彈艙,載彈量達到2000千克,可以搭載2枚重型激光制導炸彈或8枚小直徑炸彈。加上X-47B艦載無人機裝備有先進的合成孔徑雷達、光電/紅外傳感器,具備強大的目標探測搜索能力,極大提升了它的攻擊精度。 除了本身設計性能指標先進,X-47B艦載無人機還相繼成功完成了彈射起飛、攔阻降落、自主加油試驗等階段性試驗,具備了相當程度的實用化能力,所以在下馬前,X-47B艦載無人機其實已經具備初步的服役能力了。
X47B艦載無人機項目雖然最終下馬,但是它對無人機上艦進行了全方位摸索試驗,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這是非常寶貴的。如今美海軍轉而開始計劃研發裝備MQ-25A“黃貂魚”艦載無人機,這款艦載無人機將承擔起為有人艦載機提供空中加油服務的重任,同時MQ-25A無人機還將搭載多種先進傳感器,可執行偵察、監視等任務,可謂是一舉多得,在MQ-25A“黃貂魚”艦載無人機研發項目中,可以借鑑很多X47B艦載無人機項目的經驗,未來等到美國在無人機智能化攻擊領域取得更大的技術進步後,X-47B艦載無人機或許將獲得重生。

科羅廖夫


美國海軍下馬的X-47B恐怕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無人機了,之所以說X-47B性能先進,並不是因為它擁有什麼毀天滅地的能力,而是因為它擁有著許多無人機不具備的先進性能。例如加受油功能、AI自主無人控制、航空母艦自行起降等。

首先X-47B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完全由電腦操控,中途沒有任何人工外力干預的隱身無人機,正是因為沒有外力的遠程控制,所以想要捕獲X-47B的通訊頻段,將其俘虜則變成了不可能是事情。

其次X-47B還擁有加受油功能,無人機最大的亮點其實就是在空中的長航時制空時間,即便沒有加受油功能的無人機,基本上也能在空中停留8~15小時,這是有人駕駛飛機無法企及的高度,可X-47B卻增加了加受油功能,也就是說作為偵查或是預警的X-47B,能夠在空中停留24小時並形成無縫預警偵查。

可是如此先進的X-47B為何最後卻又下馬了呢?其實這是美國武器研發的一項套路,畢竟在如今這種沒有戰爭的和平年代,過分追求先進的裝備並進行堆砌,除了耗費財力物力之外並不會產生1+1≥2的效果,畢竟美國海軍的武力值已經足夠碾壓其它海軍了。

所以X-47B身上成熟的研發成果會毫無保留的被用在其它待完善的武器裝備上,這樣做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軍隊平日裡的消耗成本,也可以讓現有武器裝備完善升級,可謂是兩全其美。


九品侍衛



就性能而言,X-47B可以說是目前世界隱身無人機中的翹楚,隱身無人機並非只有X-47B,然而,能夠從航母上起降,具備受油能力的只有它。X-47B的主要優勢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影身性能,這款隱身無人機的隱身性能非常好,表面平滑,隱身結構非常明顯。通過和俄羅斯的“獵人”無人機對比就能明顯看出美國在戰鬥機生產上做功精細的優勢。而俄羅斯的“獵人”無人機全身佈滿各種天線,進氣口,排氣孔,像一個大“刺蝟”,所以,X-47B的隱身性能還是相當突出的。(下圖是俄羅斯“獵人”無人機)



第二個優勢是具備自主在航母上起降的能力。X-47b的航母上起降並非是人工操控的,這是一個最大的技術展露,不是像其它無人機需要有人員遙控起飛降落並且去飛行的,而是依靠電腦程序控制,人員不插手干預。這從側面反映出美國的無人機智能化技術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航母不比陸地,航母是移動的,需要對航母精準定位,實時掌握航母位置信息,也反映出美國在信息數據鏈傳輸技術上的強勢,這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鑑的。X-47B已經完成了在航母上彈射起飛和降落,也測試了從航母上起飛降落其它機場,應該說是做為一款艦載無人機最重要的技術瓶頸已經克服,可以投入使用了,然而,它卻被取消研製。



X-47B的第三個優勢是具備空中受油能力,我們知道,空中加油技術一直是一難題,有人駕駛的戰鬥機進行空中加油作業使都危險重重,更何況一款無人機,並且是全程電腦程序控制,這也反映出美國對無人機技術的研發確實屬於第一梯隊,公平的說,無人能及。表面看好像不難,其實難度不在這個加油動作,而是精準定位、目標搜索、氣動擾流、姿態控制等等技術難點。飛翼佈局的飛機也是操控性能最差的,無人機使用飛翼佈局最合適,可以利用先進的控制系統彌補操控性的不足,你也可以理解為無人操控飛翼佈局的飛機比有人操控更容易,這就是藉助科技的力量取得戰場上的優勢。

第四個是無人機有人機共同在航母上作業。去年俄羅斯曾經高調宣佈其“獵人”無人機和蘇-57隱身戰鬥機聯合作戰訓練,當然只是試驗飛行,美國的X-47B無人機同樣具備這個能力,而且更優秀。X-47B雖然項目被中止,但不可否認,其技術是先進的,而且應該算是完成了研製工作併成功實現了航母起降和空中加油作業,等於基本完成了研製工作,可以進入試生產階段了,只不過美國不要了。導致美國取消X-47B的原因有幾個方面,一個是爭議,美國軍方計劃用它做一個打擊平臺,執行作戰任務,並且負責給有人艦載機加油。美國國會則希望它是一個遠程隱身攻擊無人機,通過空中加油拓展航程。最後什麼都不是,不要了行吧!免得相互打嘴仗。



另外一個原因是面臨的技術問題,無人機的內置彈艙無疑是載彈量有限,航程也受到限制,目前能夠對航母在中程彈道導彈打擊範圍的能力已經有了存在,這樣這款隱身無人的價值也就受到削弱。還有就是費用問題,美國的一款武器研發需要政府出錢,並且是數額都大,美國軍火商都是私人財團,屬於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要真正使X-47B形成戰鬥力還需要投入很多。目前,美國已經計劃研製B-21新型戰術轟炸機項目,B-21本身就是無人有人模式,所以,X-47B無疑是和B-21轟炸機作用重疊了,況且B-21無疑功能更好,這也是一個原因。不管怎麼說,X-47B在軍方和國會的爭吵中結束了它的生命,但其技術也會用在新的隱身無人加油機上。
以上是兔哥個人觀點,歡迎探討評論,歡迎關注兔哥,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美國海軍的X47B艦載無人機是一款驗證機,已經被中國的“攻擊-11”隱身無人機所淘汰。美軍研製X47B無人艦載機主要是驗證艦載無人機的技術,併為後續艦載無人機的研發提供技術積累,還有一個就是在這些驗證的技術基礎之上,進行改裝,把艦載無人機改成艦載空中無人加油機。經過這一系列的驗證、改進,美國才會把這些技術移植到更為先進的武器平臺上,這才會是美軍最後定型的艦載無人機。


X47B無人艦載機使用單發渦扇發動機,機長11.63米,翼展18.92米,折翼可以收回到9.4米,易於在航母上使用,機高3.1米,最大起飛20噸,巡航速度0.9馬赫,航程3900公里,實用升限達到12000米。武器搭載方面,可以搭載兩枚聯合制導攻擊武器。同時X47B還是一款隱身性能極高的無人機,採用無尾翼設計,蒙皮採用鋁合金部件和碳纖維環氧複合材料。

X47B艦載無人機,具有自主空中加油的能力,作戰半徑也超過了1500公里。只是X47B的操作舵面比較大,相比中國的“攻擊-11”無人艦載機,取消了機翼後沿的升降舵面。機翼上得表面只有6個噴嘴,這些噴嘴用來調控無人機的空中飛行。“攻擊-11”無人機還使用了“噴氣推力矢量”技術,並利用噴氣矢量控制姿態,相比美國的X-47B,“攻擊-11”無人機已經領先一步了。



隱身戰機的發動機一直使中國軍工的難題,“攻擊-11”無人機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攻擊-11”無人機尾噴口呈鋸齒狀,可以散射對方的雷達電波,尾撐部分伸出來一段,發動機尾流並沒有直接排出機體之外,在機體內就進行了降溫,從而降低了無人機紅外信號特徵,達到全向、全頻譜的高隱身效果。


面對X-47B艦載無人機得技術驗證結束,美國海軍果斷下馬了X-47B,經過一系列得探索、試驗、試錯,美國海軍最終開發了一種MQ-25A“黃貂魚”艦載無人機,“黃貂魚”無人機採用常規佈局,採用渦扇發動機和V尾,使用了背部埋入式進氣道方式。遺憾的是,X-47B一開始準備的是研製成戰鬥攻擊無人機,最後責下馬X-47B艦載無人機,根據美國海軍的現狀,開發了“黃貂魚”艦載無人機用來作為加油機。

X-47B艦載無人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帶動了許多的革命性技術突破,既然被後來者的一些新科技迎頭趕上,只有被美國海軍下馬,在此驗證的基礎上,根據美國海軍的實際需要,開發新的艦載無人機。


科沁雜談


X-47B無人機,應該是最接近美國大片《絕密飛行》中“艾迪”的一款高性能無人機,大家如果有看過《絕密飛行》電影,就會被其中的主角“艾迪”所表現出來的高智能、性能所折服。當然這是電影無人機已經實現了高度智能化,可以實現自主飛行、空中加油、攻擊等行為,完全不需要人工進行參與。

回到X-47B是美國一款試驗型無人戰鬥航空器,而且還是人類航空史上第一架無需人工干預、完全由電腦操縱的“無尾翼、噴氣式無人駕駛飛機”,同樣還是第一架能夠從航空母艦上起飛並自行降落、實現空中自主加油的隱形無人攻擊機。這麼多榮譽加身已經顯示出它的不凡之處,下馬並不是因為性能弱而是定位就是驗證機,在它身上積累的技術、經驗完全可以為後來其他機型所採用。

X-47B無人機自2011年首飛以來,已經完成了一系列地面及艦載測試,2013年順利完成在航母上起降的測試。2015年則完成自主空中加油測試,也成為全球首款實現空中自主加油的無人機。

X- 47B無人機由美國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設計時速800千米/小時,最高升限12000米,航程3889千米。最大起飛重量20噸,載荷可達2000千克,由於造型類似B-2也被稱為縮小版B-2隱形轟炸機。

X-47B無人機作戰半徑大,能在航母自主起降還具有空中加油能力,總體而言性能卓越。以其超長的滯空時間再加上較大的作戰半戲,可以遠離航母甚至深入內陸區域執行作戰任務,同時隱身設計利於突防為後續有人駕駛飛機實現防空壓制。


河東三叔


以淘金客集成無人機的經驗來稍講細一點點吧:

首先,先進與否首先最好劃個範圍,這世界上不可能有架飛機什麼都先進的;其次要說的是,X-47B的“X”代表了它是一款驗證機,而非正式裝備的型號。整個計劃也是由DARPA(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主導的,而眾所周知DARPA主要就是做技術研發,而非開發實際可用的型號。下面展開說。

用它驗證什麼?

美國公開的消息是用來驗證航母上起降和空中加油

,這就很有意思了。從外形看X-47B很隱身很科幻,十足的攻擊性!但偏偏只用於驗證這些!這是美國人故意輕描淡寫的放假消息?淘金客認為不是。再先進的無人機都要具備必須的基礎能力,而從無人機的研發角度來看,“航母上起降”和“空中加油”,都是難度比較大的基礎能力的項目,尤其是象X-47B這樣的無尾飛翼無人機。

驗證航母自主降落

自主起飛不是難事,尤其是還有彈射器助力。自主降落稍難一些,但在陸地上也不是難事,機場是固定的,降落的五邊航線也是固定的,即使是民用的差分GPS導航精度能達到釐米級,定高也非常準,民用無人機自主返航可以準確地降到箱子上,當然箱子肯定比下圖的要大一些,但肯定不超過翼展!固定翼無人機降到公路那麼寬的跑道上也不是個事兒。軍用飛機還會安裝相關的無線電引導設備,和GPS之間形成多重互備。

但,降到航母上就難了。

航母在戰時處於高速運動中(防止潛艇偷襲、要形成甲板風),位置就不是確定的,運動方向、速度也不確定!怎麼獲得這些信息?無非是兩個途徑:一是“自己看”,飛機能自主發現航母的位置;二是“聽人話”,由航母來引導飛機。現在有人駕駛飛機主要靠“聽人話”來引導,同時飛行員“自己看”來修正。可X-47B沒有飛行員啊!“聽人話”還好辦,“自己看”就必須要有可見光、紅線或者雷達之類的傳感器,還要能自主處理傳感器的數據!如果說陸地降落相當於制導武器攻擊固定目標——有個座標位置就能動手了,那航母上降落比攻擊活動目標還難!必須要有反艦導彈一樣的末段制導,還不能像反艦導彈一樣一頭撞上去啊

航母在風浪裡還會縱搖、橫搖、升降……尤其是高海況下,艦載機要在這麼小、這麼亂晃的一塊甲板上降落,難度比陸地降落高不知道多少!通常是採用很大的仰角(所以要求飛機的離去角一定要大)減速、用很陡的下降航線“砸”在甲板上這期間發動機還要保持一定的功率,不能像陸地著陸一樣收油門保證萬一沒鉤住攔阻索好加速復飛!如下圖,X-47B在驗證降落復飛。

這套動作人來完成都很困難,更何況是X-47B這樣無尾飛翼式無人機!沒有垂尾方向舵、平尾升降舵,只能靠襟副翼的混控來實現姿態控制,頂多有類似B-2上那種阻力式方向舵來幫幫忙,而襟翼還要負責增加低速下的升力,阻力舵還要負責減速……這個自主控制的難度就相當大。可以說,X-47B在航母上自主降落的技術驗證通過,以後其它種類的無人機降落都不是個事,甚至對於無人機低空飛行、投彈等等都有很大幫助。

自主空中加油

民用上無尾飛翼式無人機其實也不少,這種佈局升力效率最高,同樣功率、同樣重量下,能攜帶的有效載荷比較大,而且結構簡單,拆裝和攜帶方便。但是,民用無人機最早的一個行業——航空測繪,就幾乎沒有人喜歡用無尾飛翼無人機,為什麼呢?因為測繪要求無人機航線押得準、姿態要穩,否則拍出來的照片位置、角度都不好!而這方面恰好是無尾飛翼式無人機的弱項

原因還是因為無尾以後,控制面太少,無尾飛翼雖然能在天上飛,但航向穩定性、橫向穩定性都不好,一有大風航線就呈S線!飛翼式佈局的翼載荷很小,對氣流非常敏感,即使遭遇小的紊流也會晃動!上圖的X8無人機還專門為增加航向穩定性增加了垂直安定面,但仍然差強人意!說這麼多,就是要說明,用無尾飛翼這樣精確控制很困難的飛機,去實現空中加油是非常困難的

更麻煩的是美國海軍採用的是軟管加油技術!

受油機要主動“湊上去”對準加油管,這個對受油機飛行員技術要求很高!可X-47B沒有飛行員啊,完全要靠自動控制來實現!還是前面說的,X-47B都能準確完成和加油機編隊飛行、避開尾流、對上亂晃的加油管,其它正常佈局的無人機就更加不是個事了

後續發展

從現在的報道看,這兩項重要的技術驗證目的已經達到。而作為一架X編號的驗證機,X-47B的使命也已經完成

。後續的發展尚不得而知。驗證機其實離真正實用的飛機還有一定距離,不過格魯曼本來就擅長艦載機,對無尾飛翼佈局的造詣也是全球第一,未來在X-47B的基礎上發展一型隱身艦載無人攻擊機估計已經沒有太多的重大技術難題了。接下來就看海軍怎麼列計劃,怎麼找總統大人、國會老爺們要錢……


史海淘金客


X47B下馬以後,仍然熱議不斷,作為美國隱身化海軍的一部分,項目共投資6億多美元。它的特點之一,以其低可探測性,可以為航母贏得近1500公里的作戰半徑,航母控制海域將變得更大更寬闊。

缺點同樣明顯,與第五代艦載戰鬥機F-35C在功能上多有重複,且因智能化水平不高,深度影響有人艦載機起降,發揮作用經過2013年密集測試,評估並不高。因此來得快,下馬也快,但沒有放棄努力,隱身無人攻擊機,悄然變身無人加油機MQ-25“黃貂魚”,在執行加油任務的同時,忙中偷閒,亦可輔助性地成為無人攻擊機使用。能否真正成功,只有實驗以後才知道,現在觀察,實驗性有大於實際用途。

經過了X-47B的失敗,海軍部門變得聰明起來,不再盲目搞那麼多的X系列項目。致說先進性,當然無可質疑,真能如美國所願,助力良多。要知道這可是一型最大起飛重量20噸的大傢伙,類似於中型戰鬥機,載彈2噸。尤其是充分藉助於空軍打造翼身融合飛機的研製經驗,使海軍裝備向隱身化掘進,可以贏得更多更大的技術優勢,至少一代以上,不也很好嗎?

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依照不切實際,冒然推進,到頭來害死的只有自家,美國海軍不會去冒這麼大風險,大約也只有將它下馬了事。但不得不說,它在目前國際上類似的無人機中,屬於塊頭最大的,載重最高者,性能也屬於其中佼佼者。


魂舞大漠


這玩意,配上人工智能,玩狗鬥,超過載機動很厲害,再加上隱形,AIM9X。不可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