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馬長禮的京劇藝術?

鷹爪俠


說起馬長禮先生,本名馬崇禮。他7歲進入榮春社學藝,深受尚小云先生器重,親自為其改名馬長禮。至於馬長禮先生的京劇藝術,放眼當今說敢做“評價”的也沒誰了。

只能談談對他京劇藝術的一些個人看法:

1:得教育家劉盛通先生傳授,打下深厚的餘派基礎

劉盛通先生可算是慧眼識人的京劇教育家,受他開蒙指導的馬長禮、李鳴盛、童祥苓等無一不是那個年代老生行當中的佼佼者。劉先生為馬長禮打下的餘派基礎,成為他今後藝術發展的韻味基石。

2:正式拜師譚富英先生

1954年,馬長禮正式拜師譚富英先生,成為譚門弟子,其實提攜馬長禮多年的馬連良先生也早有意收他為徒,見譚先生主動收徒,遂宣佈認馬長禮為義子,以便傳藝於他。足見前輩大師對馬長禮京劇藝術的認可。

3:唯一一個得四大鬚生親自傳藝的京劇演員

馬長禮先生素有“譚徒馬兒私淑楊”的名號,說的是他在拜師譚富英、認馬連良為義父學藝之際,刻苦鑽研楊寶森楊派藝術,經譚富英先生推薦,經常向楊先生請教學藝,掌握了楊派唱腔精髓。並多受奚嘯伯先生親自指點。馬長禮算是唯一一個有機緣得四大鬚生親傳的老生演員。

4:可稱是四大鬚生後唱功最好的老生

四大鬚生之後若論唱功首推馬長禮先生。我曾當面聽為馬長禮先生操琴10年的劉先生介紹,成名已久的馬長禮依然每天按“十三道大轍”的發音練習唱“擻兒”,一練就是一上午。他上佳的唱功是與他幾十年的努力密不可分的。

4:《沙家浜》中的刁德一是樣板戲中最經典的人物之一

馬長禮先生在《沙家浜》中塑造的反面人物刁德一,陰險狡詐又詭計多端,雖屬配角,但從藝術角度來講,光彩絲毫不遜於郭建光、阿慶嫂兩大主角,其中“適才聽得司令講”更是廣為傳唱,家喻戶曉。

5: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馬長禮先生幾十年的舞臺生涯,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不論是馬派的《借東風》、《蘇武牧羊》、《趙氏孤兒》,還是楊派的《文昭關》、《碰碑》、譚派的《除三害》、餘派的《珠簾寨》,他唱來在嚴格遵循流派藝術特色的同時,都融入他自己的藝術風格,絕不單單的僅是模仿照搬,這一點從他的新編歷史劇《管仲拜相》中可以清晰的聽出來。只可惜在他最好的藝術年齡期間,有了文革運動,否則以馬長禮的藝術發展很有可能會誕生一個新的老生流派。

總之,馬長禮先生的演唱韻味醇厚,灑脫大方,既有馬派之瀟灑華麗,又有譚派的質樸豪放、同時又有楊派的嚴謹端正、餘派的剛健挺拔,是四大鬚生後最傑出的老生表演藝術家之一,單論唱功堪稱第一。

圖一是馬先生的《趙氏孤兒》程嬰劇照,圖二是《沙家浜》中刁德一劇照,圖三是《碰碑》中楊繼業劇照,圖四是馬先生便裝照。

個人觀點,歡迎指正。期待您的關注。





聽聽京劇


按當今京劇界來說,馬先生可成為京劇大師級的人物啦。

馬長禮最集馬譚佘楊之精華,自己獨特天賦而行成的藝術。他師宗楊派,收譚派佘派的精髓,而又具備馬派藝術風格優其在韻白是馬派的特點。他是馬連良的義子,曾拜譚富英等藝術家為師得其真傳。

在現代京劇沙家浜中市演的刁德一一角表現的淋璃盡致。至今無人超越。一

他在唱唸做表非常突出,演.出了許多的精典劇目是當至無愧的京劇表演藝術。


一笑人生3


從五十年代後期到文革前是馬長禮藝術生涯的一個高峰期,這時的他嗓音清婉純淨、行腔圓整規矩,特別是在使用“擻音”的時候能夠優美而不花哨、響亮而不呆板,是有很強的藝術魅力的。這一階段他以演出譚、楊兩派戲為主如《探母回令》《大探二》以及從《戰樊城》開始的全部《伍子胥》,都是很有水平的演出劇目。


墨的味


馬老師唯一給我們甾下“刁德一”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其他塑造的角色沒有什麼很深的印象。再就是他與大師“馬連良”關係很深據介紹好象是“馬大師”的義子。後來他移居香港。對於對京劇帶來什麼,或起什麼作用?我覺的他只是一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他已離開了我們,讓我們深切的懷念他吧!


老劉143142965


引用一句袁世海先生的話“馬長禮同志既有馬連良先生的馬派,又有楊寶森先生的楊派,加上他自己的馬派;他是二馬一楊”


攝郎愛攝影


我不懂京劇,但是我很愛聽馬先生的唱段,尤其是他飾演刁德一、陳世美的唱段。


用戶6128921537531


或可稱京劇前後"四大鬚生"之後的中生代第一唱將。


發啟五半齋主


也談不上他對京劇有多大推動作用,更談不上有何創新,講究藝術是一個比較深奧的學問,不是任何人都能攀此藝術高峰的,作為一些演員來講,一般都是宗哪一派,以學為主,致於創新者為數不多,給馬先生一個合理正確評價,就是一位優秀演員。


楊俊德3


心有靈犀一點通,大師泰斗助成功,融匯貫勇志悟透,牛本寸釆眾長傳美名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