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有哪些很瀟灑的詩句?

張家公子名無忌


瀟灑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無論人生路上遇到什麼樣的困難與挫折,都能從容,瀟灑的面對,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在詩詞的世界,瀟灑的詩句很多,腦海中最先浮現的是這幾句,讀之,難以忘懷。

1、“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蘇軾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公元1097年,六十多歲的蘇軾再一次的被貶,流放到當時的蠻荒之地儋州(今海南儋州),此時的蘇軾做好了一去不復返的準備。在儋州三年多的時間,面對著眾多的困難,蘇軾卻將生活過的意趣橫生。

公元1100,朝廷頒行大赦,蘇軾得以北歸,途中寫下了這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對於這次被貶儋州之行,蘇軾將其看作是一種奇絕平生的生命體驗,展現了詩人的豁達與瀟灑。

2、“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的《登科後》

四十六歲的孟郊,在第三次科舉考試中,終於考中了進士,遂平生所願,心中大喜,躊躇滿志,寫下這首《登科後》。將詩人高中之後得意的心情表現的酐暢淋漓,甚是瀟灑。

3、“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柳永的《鶴沖天》。

當時的柳永參加科舉考試,放榜後發現他自己竟然沒有考取,對於很多人來說,遇到這樣的情況心中肯定會悲傷,但柳永卻寫詞道:“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透露出柳永的自信和灑脫。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的《將進酒》

此時的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多年,空有滿腔抱負,卻無處施展。面對人生的起落沉浮,在失意時,李白依舊樂觀豁達,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展現出無比的自信。

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的《望嶽》

展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讀之,令人心潮澎湃。

6、“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詩人由春遊中所遇風雨聯想到人生的風風雨雨,無懼前路的坎坷與困難,有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豪邁之情。


閱讀與思維


說道古詩詞中瀟灑的詩句,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唐代詩人李白。他的很多作品,一如他的性格,飄逸、逍遙、瀟灑。當然,其它的古代文人,也有很多此類風格的作品呈現。

一: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發弄扁舟。

瞧,憂愁中不乏瀟灑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二:

蜀僧抱綠綺,

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

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

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

秋雲暗幾重。

瞧:即傷感又優美瀟灑

李白《聽蜀僧浚彈琴》

三:

落魄江湖載酒行,

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

贏得青樓薄倖名。

瞧:追憶曾經,瀟灑如夢

杜牧《遣懷》

四:

風煙俱淨,

天山共色。

從流飄蕩,

任意東西。

瞧:前兩句多唯美,後兩句多瀟灑

吳均《與朱元思書》

五:

休公為我設蘭湯,

方便教人學洗腸。

自覺塵纓頓瀟灑,

南行不復問滄浪。

瞧:第四句,多瀟灑

吳融《南遷途中作七首.訪貫休上人》

六:

柴米油鹽醬醋茶,

般般都在別人家。

歲暮清淡無一事,

竹堂寺裡看梅花。

瞧:即有趣又心酸但更瀟灑,想來這也是作

者本身所具有的性格決定的吧。

唐伯虎《除夕口占》

好了,我就分享到這裡。如果您真的喜歡瀟灑風的古詩詞,就多去讀讀李白的詩句吧。特別是《將進酒》,不妨把它背下來⋯⋯





戒在小智


分享一些喜歡的~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俠客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波》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李白《山中與幽人對酌》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終南別業》

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辛棄疾《賀新郎》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蘇軾《行香子》

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劉克莊《一剪梅》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宋祁《玉樓春·春景》

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蘇軾《南鄉子》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朱敦儒《鷓鴣天·西都作》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唐寅《桃花庵歌》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國風·鄭風·褰裳》


寫字那些事兒


古詩詞中有哪些很瀟灑的詩句?


文章憎命達,苦難出詩人。真正的詩人能夠苦中作樂,活出瀟灑的人生,體現在他們的詩詞中,現試列舉幾句:

  1. 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2. 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臺南追兩謝,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黃庭堅《定風波》

  3.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4.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辛棄疾《賀新郎》


  5.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李白《俠客行》

  6.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贈孟浩然》

  7.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8.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9.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10.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11.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望江南·超然臺作

  12.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

  14.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梅嶺三章其一》


磊落故人


提到瀟灑,那就真的避不開李白,這個在詩詞史上光彩熠熠的詩人,留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名篇呀。關鍵是,他的詩歌,讀來還真就讓人覺得氣勢恢弘,瀟灑萬方,這大概就是所謂盛唐氣象的由來吧。

你看——

他的《江上吟》有: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李白詩中自帶一種無法忽視的底氣與傲氣,或許正因其才華縱橫,才有這樣澎湃的自信:我趁著酒興下筆揮就,就連五嶽也要為之震撼,作成詩歌傲視滄海。這是何等的氣魄與胸襟呀!沒這個自信可不敢吹這牛…

再看最後二句,亦是瀟灑到極致:這世間,如果功名富貴都能夠常在的話,漢水恐怕也應該改道西流了吧。人所共同追求的功名富貴在這裡如同浮雲。

再來《俠客行》: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怎一個瀟灑了得啊。真的是就怕大俠有文化。

吶,說了李白,蘇軾也不得不說。這個好多好多人都喜愛的詞人,瀟灑的詞句那也是比比皆是:

《定風波》: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時不時的,下面這句也在腦海裡蹦躂: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希望我老去之時,亦能無懼年齡老去、時光流走的悲哀,有著: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心態。不知道為何,讀到這句,總有種“逆天改命”的雄渾氣魄,喪喪的心態瞬間跑光。

除此,我還想說啊——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這是道路尚遠且艱辛、激盪人心的瀟灑;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是仰天長笑、慷慨赴死的瀟灑;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這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瀟灑;

目送歸鴻,手揮五絃”,這是縱心自然的瀟灑;

而陶淵明“種豆南山下”,卻收穫“草盛豆苗稀”,即使如此,卻依然“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地從早幹到晚,我也覺得字裡行間很瀟灑呢。

王維在終南別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也是再瀟灑沒有了。


讀書燈下


瀟灑是什麼?像李白那樣的飄逸絕倫,像王維那樣的從容脫俗,像蘇軾那樣的樂觀豁達,像辛棄疾那樣的豪邁灑脫……杜甫沉鬱頓挫,他不瀟灑,但也有“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孟郊簡嗇孤峭,他不瀟灑,但也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安能摧眉折腰侍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遊天姥吟留別》·李白


說李白瀟灑,你可能會想到“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可能會想到“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可能會想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但是在我眼裡,這些詩句都是李白的“狂”,而李白最瀟灑的時候,是這句“使我不得開心顏”,他像個孩子。在成人的世界裡,要考慮太多太多,金錢、地位、關係……你懂得太多、有了太多,就瀟灑不起來了。有些成年人故作瀟灑,看起來滑稽可笑。

而在孩子的世界裡,只考慮開心不開心。李白就是這樣一個孩子,任你是什麼權貴也好皇族也好,我不開心了,就不陪你玩兒。

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 ——《少年行》·王維


我們說瀟灑的人生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對王維來說,在哪裡都是一場旅行,所以他才會“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所以他才會“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正因為有這樣的瀟灑,他才能看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才能聽到“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時間往前推移,當他還是此間少年,還是一個京都遊俠的時候,就頗有一種瀟灑姿態,在一場旅途中,即便邂逅相逢的是陌路人,但是在杯酒之間,他們肝膽相照,意氣相傾,成為知己。

這是少年遊俠才配有的青春氣息和瀟灑風姿。

一蓑煙雨任平生 ——《定風波》·蘇軾


蘇軾有一個特點,他能把別人的苟且,活成自己的瀟灑。

你看,在旁人眼裡,遠離故土是一件悲傷的事情,但蘇軾說“此心安處是吾鄉”;別人沉浸在悲傷中的時候,他說你別想那麼多,咱們“詩酒趁年華”;被凡俗事務纏得脫不了身的時候,他乾脆“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就連在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中,他也和普通人不一樣,別人都被雨淋得狼狽不堪,只有他竹杖芒鞋在雨中唱著:一蓑煙雨任平生。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西江月》·辛棄疾

說起辛棄疾,我們首先會想到豪邁,深入一點,就會知道他的一生悲苦。

但他也有小清新的時候,比如“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這是悠閒的田園生活;也有幽默的時候,比如“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誰能想到,這是戒酒的誓言。

在戒酒之前,辛棄疾有點不講道理……他說喝醉了老子就是要浪,哪有閒工夫去發愁哦,順便還把蒼松拉過來開了句玩笑,這蒼松都誰惹誰了,找誰說理去。醉意中的瀟灑,唐有太白,宋有稼軒。



也可自話


唐朝著名詩人孟郊《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

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此詩描寫詩人在登科及第後,騎著馬,瀟灑的奔馳在長安大街上。

此詩雖短,卻衍生出兩個著名成語:春風得意、走馬觀花。

著名詩人王維的《少年行》

新豐美酒鬥十千,

咸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

繫馬高樓垂柳邊。

此詩生動的刻畫了遊俠少年,輕財重義、舉止瀟灑、豪爽的形象。


詩詞曲賦看起帆


煙銷日出不見人,唉乃一聲山水綠。作者柳宗元。煙銷雲散旭日東昇看不見他的人影。聽得唉乃一聲櫓響,忽見青山綠水。一個在青山綠水之間,獨來獨往,自遣自歌的漁翁,與世無爭,無憂無慮,不沾染塵世那些汙垢,多麼讓人羨慕而神往啊!這難到不是一種很瀟灑的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誨。作者李白。相信總有那麼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的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決不退縮!這也是一種很瀟灑的詩句,是自信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瀟灑!~~~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作者李白。少年時鄙視功名不愛官冕車馬,高齡白首,又歸隱山林摒棄塵雜。這也是一種很瀟灑的詩句,是一種胸懷豁達,不慕功名的瀟灑!~~~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作者王維。走到了水源的盡頭,坐下觀看天上的雲彩慢慢升起。這也是一種很瀟灑的古詩詞詩句,這是一種清心寡慾,清靜無憂,閒情雅至的瀟灑!~~~以上這些詩句,我的認為是古詩詞中很瀟灑的詩句。~~~雙調,慶東原:詩情豪,詞氣狂,醉春來筆點柳郎。黃河阻流,長江攔浪,珠頂歌唱。風流腳踏雲霄,傲氣手撥天狼





用戶61560377770


瀟灑的人生最令人羨慕,如若問及古代詩人中誰寫的詩詞最瀟灑,唐朝的大詩人李白當數第一。李白的瀟灑那是全方位的,熟悉李白詩歌的讀者都隨便能挑出幾處瀟灑的詩句,其中以下幾句,最能體現李白瀟灑飄逸的風骨。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李白《山中與幽人對酌》

李白和他的朋友在山中飲酒,一杯一杯又一杯,喝的終於醉意上來了,李白突然冒出來這一句:老兄我喝高了,要去臥床高睡,你且回去吧,明天還要喝的話,把你的琴抱過來,隨便給我彈幾首曲子。哈哈,多麼的瀟灑愜意。

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襄陽歌》

李白在襄陽城中,又喝的醉如泥,襄陽城的小朋友看到了,攔著他爭相嬉笑唱歌,這又怎麼樣呢?我李白還是我李白,我且瀟灑去,管他們呢。玉山自倒,看看我李白多麼瀟灑,那自信可是滿滿的。就連那清風與明月,我也不用花一分錢就能得到,多愜意呀!這就是玉樹臨風英俊瀟灑的李白。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看看,這就是李白,連做夢都夢的這麼瀟灑,《夢遊天姥吟留別》整篇都是李白瑰麗的想象,我且瀟灑出遊去,諸君要問我何時能回來,我也不知道呀。暫且就把那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之間,想要出遊了,就騎著他訪遍名山大川。這生活,兩個字,瀟灑!三個字,太瀟灑!!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李白《俠客行》

李白的《俠客行》整篇都很瀟灑,此句尤甚。據說李白年輕的時候劍術高超,曾與人比武,還殺死過人,這句雖然寫的是信陵君、侯贏、朱亥竊符救趙之事,何嘗不是寫的自己呢?一個瀟灑劍客,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李白《江上吟》

杜甫說李白寫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雖然這兩句已經高度評價了李白,但卻沒寫出李白的瀟灑,最能為李白代言的還是他自己:“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這才是最瀟灑的李白。


張家公子名無忌


要說最瀟灑的詩詞,那恐怕要數柳永失意後寫下這首詞,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如此瀟灑有誰能寫?只可惜命運從此改變,人生不幸詞壇幸,值得品讀。

人聲鼎沸的汴梁,南來的、北往的客商絡繹不絕,街道兩邊的店肆也生意興隆。

失魂落魄的柳永,相比於繁華熱鬧的城市,顯得格格不入。他今日少有的不是酒氣熏天,衣服上也沒有沾染絲毫胭脂水粉的氣味,因為今天是個很重要的日子——拜訪當朝宰相晏殊,謀求自己的仕途。

只是從表情上看,便知道這一次登門拜訪並不順利。柳永停下腳步,站在樹蔭之中,回想著方才和晏殊的交談——剛一見面,晏殊便問他,"賢俊作曲子嗎?"這看似平淡的一問,聰明絕頂的柳永怎能聽不出話外之意?明擺著,晏殊是在說他不該和煙花柳巷那些歌妓廝混,要他端正自己的身份。一聽這話,柳永腦子一熱,開口便回,"和丞相大人一樣,也在作曲子。"

就是這句話,徹底惹惱的晏殊。晏殊乃是身居高位的當朝宰相,怎麼能和柳永這種混跡風月場所、填詞為生的傢伙混為一談?

於是乎,柳永被趕了出來,想要進入朝堂的理想,再一次化為泡影。

此時的柳永,不知道會不會後悔,當初不該發牢騷寫下了斷送前途的《鶴沖天·黃金榜上》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科舉考試,一向是文人走上仕途的大好途徑。才華橫溢的柳永,自然不會錯過報效國家的機會,卻未料到,竟然榜上無名。這原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柳永忍不住發牢騷寫下了這首《鶴沖天·黃金榜上》,暗裡諷刺宋仁宗不識人才。

一考不中,自然是捲土重來,這一次柳永技壓群雄,怎奈何,宋仁宗想起了柳永這發牢騷的詞,直接把柳永的名字劃掉了。

柳永知道自己得罪了當今皇帝,晉升無望,也能表面上裝作無關緊要,順杆往上爬的自稱"奉旨填詞",投身歌妓優伶的懷抱;但內心深處,一直隱藏著深深的鬱郁不得志。

這樣講來,晏殊拒絕柳永求官,一方面是真的不喜歡柳永"豔俗"的詞風,另一方面也是看宋仁宗的臉色——得罪了皇帝的人,誰敢破格提拔呢?

自從柳永徹底在煙花柳巷度日之後,他的名聲也是一日不如一日,連大文豪蘇軾,調侃自己的學生兼妹夫、同是婉約詞派的秦觀,都要說一句,"少遊啊,幾天不見,沒想到你學了柳永寫詞";更可悲的是秦觀回了一句,"我雖然沒啥才華,也不會學柳永啊!"

至此,柳永變成了被全體詞人貶低的對象。

白衣卿相,淺斟低唱

凡是總有兩面性,也正是柳永一波三折的遭遇,讓他能躋身社會最底層的群體,描寫青樓女子的可愛與溫柔,抒發她們心中的苦悶;相輔相成,柳永雖然被主流文人看不起,但也藉著歌兒舞女的吟唱,讓自己的詞傳到了大江南北,更是"凡有井水處,皆歌柳郎詞"。

坊間傳聞,柳永死後,一窮二白,還是全城的青樓女子湊錢下葬——這當然不是歷史真相,卻也側面反映出那些女子的重情重義,以及柳永在她們心中的重要位置。

早知如此,柳永還會寫下《鶴沖天·黃金榜上》嗎?

這是無解的問題,但如果柳永真的早早走上仕途,又哪來《雨霖鈴》《蝶戀花》《卜算子慢》這些傳誦千年的詩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