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嗎?古代有哪些離奇的案件發生?

歷史漫談君


我認為,歷史上駭人聽聞的事件,莫過於明朝方孝孺被誅滅十族的故事。

方孝孺,明朝文學家、思想家,被譽為“讀書種子”之大儒。他忠於建文皇帝,反對朱棣篡位,導致自家九族人口連同學生朋友共計870餘人遇害,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誅滅十族”的人,且聽道來。

1

1398年6月,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其孫朱允炆即位,改年號為建文。可是,這位皇帝在政治上不很成熟,也無出眾的才幹,只不過被朱元璋扶持登上帝位而已。

朱允炆即位後不久,便在近臣黃子澄、齊泰等人鼓動下,開始削奪諸位藩王的權力,周、齊、湘、代、岷五個藩王先後被削藩。燕王朱棣居北,擁有精兵,不甘心被朝廷削奪,便舉兵反叛,靖難之役隨之爆發。

戰爭持續了4年,朱棣攻陷了南京首都,建文帝朱允炆失蹤,朱棣稱帝,改年號為永樂。

2

1402年,朱棣稱帝,便開始清洗以前反對他的人,黃子澄、齊泰等人都被誅滅,他們的妻女則被罰做官妓,遭士卒凌辱。

但是,朱棣對一代名士方孝孺格外禮待,只因方孝孺才氣譽滿天下,朱棣十分愛惜他,便百般拉攏他,讓其為新政權效力。

然而,方孝孺卻至死效忠正統的建文皇帝,視朱棣為逆臣賊子,對其拉攏始終不為所動,反而穿戴孝服來到大殿,為建文帝大哭。

朱棣見狀非常生氣,但還是忍住怒火,和顏對方孝孺說:“我來南京,本無心於皇位,是想效仿周公輔佐成王!”

方孝孺聞聽,圓睜雙目,瞪視朱棣問:“那麼,你輔佐的成王在何處?”方孝孺其實是逼問朱棣,為建文帝鳴不平。

朱棣無奈,說:“他已失蹤。”孝孺並不罷休,步步逼問朱棣,為何不立“成王”之子或弟弟?朱棣再也耐不住性子,冷顏道:“此為朕的家事,不勞先生費心!”

然後,朱棣又命他起草登位詔書,方孝孺卻揮筆寫下“燕王篡位”四個大字,並擲筆於地,昂首道:“縱是殺我,也不寫這詔書!”

朱棣勃然大怒,大聲喝道:“難道你不怕誅滅九族嗎?”方孝孺也大聲回答:“誅滅十族又如何?”

3

盛怒之下的朱棣果然要誅滅方孝孺十族。那麼,何謂十族?歷史上,多有“誅滅九族”的提法。九族,指當事人父親四族、母親三族、妻子二族。所謂的“十族”,是在九族的基礎上,增加當事人的朋友及學生弟子作為“一族”。因此,“誅滅十族”是將當事人所有的九代親屬、友好及弟子全部誅滅乾淨,一個不留,那是相當殘忍。

朱棣命人將方家族人和朋友都逮捕入獄,於1402年6月25日在南京的聚寶門行刑,讓方孝孺當面看著親屬朋友一一被前殺死,以此摧毀他的意志。

據史載,誅殺方孝孺十族,前後共用了7天,死者多達870人。方孝孺親眼目睹親友被屠戮,內心無比傷痛,卻始終不屈服,反而謾罵不止。最後殺方孝孺,先將其嘴割裂,隨後以凌遲處死。

4

在明朝永樂年以前,最嚴厲刑罰莫過於誅滅九族。而朱棣處置方孝孺一案,是史上第一件誅滅十族的例子,可謂是開了先河。因此,朱棣的“暴君”稱號並非虛得。


說世間事,道古今情。如您喜歡,請關注我,多予評論指正!


秘聞獨家偵探


說一個清朝的離奇案件。

話說中州有個村子,村裡有老兩口,這天老人想閨女了,就派兒子去把出嫁的妹妹小花接回家來過幾天。

小花嫁出去的地方離家有三十里,哥哥牽了一頭毛驢去。到妹妹家,吃完午飯就帶著妹妹小花往回走了,哥哥牽著驢,妹妹騎在驢上。

走著走著,哥哥肚子難受,就要上廁所。哥哥告訴妹妹,這頭毛驢認識路,就讓妹妹騎著驢先走,哥哥隨後就跟上來。

那毛驢走的比人快,哥哥上完廁所後一路往回走,也沒看到妹妹的影子,到家一看,妹妹竟然沒回來。這下一家人都擔心得不得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小花騎驢到了一個三岔路口時,走錯了,走出去十幾裡地。眼看著天色也快黑了,想問個道路上也沒人。小花下了驢,悲傷無奈地倚靠在路邊的一個樹上哭了起來。

這時,走過來一個村人,姑且稱之為某乙,他是個長工。某乙就過來問怎麼回事。小花跟他如實說了。某乙說:天也黑了,我家不遠,你暫且在這住一晚,明天我送你回家,你看怎麼樣?

小花一想,這黑天讓人送回去太強人所難,不得已就這麼辦吧。於是就跟某乙回家了。

這個某乙的兄長某甲是個屠夫,出遠門了。嫂子也回孃家去了。這某乙的鄰居家也只有一個婦人在家。

某乙把小花帶到家裡,對小花說:廚房有吃的,我嫂子的被褥都在,我兄嫂都外出了,你在這安心休息,不用擔心;我回去到主人家去住,避開嫌疑。說完了,某乙還隔著籬笆牆對鄰居婦女打了招呼。於是,某乙出去並順手關上門走了。

小花正擔心男女同處一室該怎麼辦,一看某乙這麼安排,心裡一塊石頭落地了。她簡單地吃了點東西就進了臥房,和衣而臥。

正在快要隨著的時候,忽然聽到有窸窣的聲音從隔壁籬笆牆那裡傳來。妹妹心裡非常害怕,急忙起身,看見旁邊有個屠夫殺豬時洗豬用的大盆,她就趴在地上把盆翻過來扣在自己身上,藏了起來。地面不平,盆邊與地面有隙縫,她就從那個縫隙中偷偷地看著外面。

妹妹來的時候,帶了一個小包袱,就放在床頭。這時她看見鄰居婦女過來把包袱拿了。但是這個鄰婦並沒有出去。這時,又有腳步聲從外面傳來,昏暗之中只見來人抱住鄰婦,脫衣聲,親嘴聲,哼哼聲,兩人開始在榻上雲雨。

躲在盆裡的妹妹嚇壞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沒過多久,又有腳步聲從外面傳來,這個腳步聲很急。

來人進屋看到床上的兩人,當場從身上拿出刀就把兩人殺了,還把頭砍下來拿走了!

妹妹在盆底簡直要嚇昏過去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屠夫某甲外出,提前回來了。他看見門沒關嚴,懷疑家裡進賊了。等他靠近聽見男女之聲,還以是弟弟與嫂子偷情,於是憤怒的某甲進屋就把兩人殺了。某甲還氣不過,拎著人頭要去找岳父算賬。

某甲離岳父家只有幾里地,很快就到了。某甲也不管是半夜了,大聲敲門。等到門開了,某甲看到自己老婆竟然在!某甲嚇得轉頭就跑,把手裡那個女人頭扔到路邊溝裡去了。

某甲徑直跑到弟弟某乙主人家敲門。等到門一開,某甲看到開門的正是他弟弟!兄弟倆把那個男人頭拿到燈下一看,竟然是某乙的主人!

某甲把誤會的情況跟弟弟說了一遍,弟弟也把路上領回一位寄宿女子的事情說了。

兄弟倆一起回去找寄宿的小花。

正好天已經亮了,里正也帶著人過來了。小花這才從躲著的盆裡出來,她把昨晚看到的事情對大家說了一遍。

大家這才明白。原來,鄰婦與某乙主人有姦情,某乙的主人聽到某乙的話,誤以為在某乙家寄宿的是鄰婦,所以半夜就來了。

事情傳開,因為相隔不遠,小花的父兄也一直在尋找小花,就很快趕了過來,眾人一起去報了縣官。最後縣官以誤殺的罪名,對某甲施以杖責的刑罰結案了。

(完)

凌煙閣論史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凌煙閣論史


1978年5月20日,在美國南方的新奧爾良城,在一所中學的操場上,體育老師巴可洛夫在教幾個學生踢足球射門。

14歲的巴爾萊克突然一球射入球門,他高興地跳起來一叫,當著眾人的面,眨眼工夫就失去蹤影。

----

1999年7月2日,在中美洲的哥倫比亞約有一百多名聖教徒,到阿爾里斯山的山頂去朝拜。這夥聖教徒相信1999年8月“世界末日”來臨,他們上山去祈禱上帝的拯救。

誰知這夥教徒上山以後再沒有下來,就此失蹤了。

此事驚動了哥倫比亞,他們派出了大批警察在阿爾里斯山頂四周大面積尋找,並出動了直升飛機。近一個月,整個內華達山區查遍,但不見一點蹤影。

---

1975年的一天,莫斯科的地鐵裡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失蹤案。那天晚上21點16分,一列地鐵列車從白俄羅斯站駛向布萊斯諾站。

只需要14分鐘列車就可抵達下一站,誰知這列地鐵車在14分鐘內,載著滿車乘客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列車與乘客的突然失蹤迫使全線地鐵暫停,地鐵管理人員在內務部派來的專家指揮下,對全莫斯科的地鐵線展開了一場地毯式的搜索。

但始終沒有找到地鐵和滿列車的幾百名乘客。這些人就在地鐵軌道線上神奇地失蹤了。

---

1915年12月,英國與土耳其之間的一場戰爭,英軍諾夫列克將軍率領的第四軍團準備進攻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的軍事重地加拉波利亞半島。

那天英軍很英勇地一個一個爬上山崗,高舉旗幟歡呼著登上山頂。突然間,空中降下了一片雲霧覆蓋了一百多米長的山頂,在陽光下呈現淡紅色,並射出耀眼的光芒,在山下用望遠鏡觀看的指揮官們對此景觀也很驚奇。

過了片刻,雲霧慢慢向空中升起,隨即向北飄逝。指揮官們才驚奇地發現,山頂上的英軍土兵們全部消失了。

---

1990年9月9日,在南美洲委內瑞拉的卡拉加機場控制塔上。人們突然發現一架早已淘汰了的“道格拉斯型”客機飛臨機場,而機場上的雷達根本找不到這架飛機的存在。

這架飛機降臨機場時,立即被警衛人員包圍,駕駛員和乘客們走下飛機後,立即問:“我們有什麼不正常?這裡是什麼地方?”機場人員說:“這裡是委內瑞拉,你們從何方來?”飛行員聽後驚叫道:“天哪!我們是泛美航空公司914號班機,由紐約飛往佛羅里達的,怎麼會飛到你們這裡?誤差兩千多公里呀!”

接著他馬上拿出飛行日記給機場人員看:該機是1955年7月2日起飛的,時隔35年!機場人員吃驚地說:“這不可能!你們在編故事吧!”後經電傳查證,914號班機確實在1955年7月2日從紐約起飛,飛往佛羅里達,突然途中失蹤,一直找不到。

當時認為該飛機掉入了大海里,機上的五十多名乘客全部賠償了*亡保險金。這些人回到美國的家裡,令他們家裡大吃一驚。孩子們和親人都老了,而他們仍和當年一樣年輕。美國警方和科學家們專門檢查了這些人的身份證和身體,確認這不是鬧劇,而是確鑿的事實。


謝亞鐵


袁枚《續子不語》裡有一個離奇的案子,當爹的強姦了兒媳,最後害的兒子被判宮刑。

話說乾隆年間,在陝西山陽縣有個老無賴叫趙成,好吃懶做不說還很不要臉,他兒子趙有諒有一回出去打工,他居然持刀把自己兒媳婦給強姦了。趙有諒回來以後,他媳婦就把這事告訴他了。趙有諒也很無奈,自己爹是個無賴能咋滴,惹不起躲吧,於是和自己媳婦一起約了個親戚牛廷輝,兩家人搬到外地去了。

沒想到趙成很不要臉,居然跟著找上門來了,目的很簡單,還是想兒媳了,趕也趕不走。不過趙有諒和牛廷輝一家五口在,趙成倒也沒辦法強上了。不過這難不倒趙成,很快他就有辦法了,這辦法一般人還真想不出來,就是找人幫忙,殺了牛廷輝,嫁禍給自己兒子趙有諒,霸佔兒媳。

趙成於是在當地村子裡物色了一個人選,物以類聚,也是一個無賴,叫孫四。兩個無賴很快達成共識,一起殺人嫁禍,然後趙成把兒媳許配給孫四,到時候兩人共享,一看這計劃就知道這倆人有多混蛋了。

兩人商議好了以後,當天晚上就潛入牛廷輝家中,把牛家五口全部殺死,然後趙成跑到縣衙去,說自己兒子殺人了。縣令接到報案,一看是人命大案立刻就派人把趙有諒捉來了。趙有諒開始不承認,可縣令想你爹總不可能誣告你吧,於是上刑,趙有諒又不能說出真相,只能屈招了。

趙成一看事情的發展和自己的計劃一樣,別提多高興了,一路哼著小曲騎著毛驢就回家了。他兒媳見了趙成得意樣子那個火啊,大罵他不是人,虎毒不食子,你殺人還害了自己兒子高興成這樣,早晚遭報應。

結果這正巧給一個縣衙衙役聽到,這事有內情啊,於是立刻趕回縣衙報告了縣令。縣令一聽馬上命人把趙成抓回來。趙成知道認了是死罪,所以死不開口。縣令和他也沒客氣,下令上刑,一頓大刑伺候,趙成全招了。

縣令一聽給雷的不輕,立刻把趙成下了死牢,把孫四也給抓了回來。這倆好辦,可趙有諒有新麻煩了。《大清律例》刑律有規定,殺人一家四人以上造成絕嗣的,兇手固然有罪,這兇手的兒子也要株連處死:

謀、故殺一家非死罪四命以上,致令絕嗣者,兇犯擬以凌遲處死。兇犯之子無論年歲大小,概擬斬立決。妻、女改發伊犁給厄魯特為奴。弱死者尚有子嗣,即將兇犯之子俱擬斬監候,妻、女給死者之家為奴。如本家不能管養,不願收領者,亦改發伊犁給厄魯特為奴。

也就是說趙有諒還是難逃一死,可縣令覺得這也太慘了吧,明明一個受害者,也得給自己老子背鍋。縣令思來想去,只能上報,不過特意把趙有諒的情況著重說了一下。各級官員一看,這事確實有點糟心,不過法外開恩得皇帝首肯,所以最後這案子就上報給了乾隆。

乾隆看了以後,認為這趙有諒確實冤啊,這死罪就免了,不過趙成罪大惡極,這麼壞的人應該絕後,所以判了趙有諒一個宮刑,然後充軍黑龍江,你說這有多倒黴啊。


不沉的經遠


這個事發生在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說起來其實案件本身不復雜,離奇的是這件普普通通的案子足足折騰了17年。一個犯案時年僅13歲的小姑娘把北宋朝堂給折騰的風起雲湧,最後皇帝親自下場都沒能徹底搞定。

簡單的案情

在這一年正月,山東登州附近一個叫阿雲的小姑娘萬分悲痛,她的母親去世了。早已失去父親的她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現在也走了,她就變的無依無靠。正當阿雲為母親守孝的時候,又一個晴天霹靂擊中了她。

阿雲的叔叔以幾石糧食的價格把他賣給了當地一個老光棍韋大為妻,那韋大又老又醜且家徒四壁,阿雲自然是死活不同意的。可在封建時代,長輩的意志沒法違背,於是阿雲萌生了一個念頭,我整死那個老光棍就不用嫁啦。

要說山東小姑娘就是動手能力強,阿雲當夜就拿著柴刀去了韋大家裡,正好韋大在熟睡。於是她輪刀就是一通亂砍,但一個小姑娘能有多大力氣?第一刀就把韋大驚醒,用胳膊護住了身體,又驚又怕的阿雲丟下柴刀就跑掉了。

一臉懵逼的韋大連砍自己的人長什麼模樣都沒看清楚,但胳膊上幾道口子和一節斷了的手指還是讓他決定報官。知縣很快派人下去調查,其實根本沒啥好查的,韋大窮如敗狗又膽小如鼠,不可能被劫財,也沒可能跟人結怨,唯一有嫌疑的就是阿雲。

阿雲被傳到縣衙也沒隱瞞,不等動刑就把事情的原委都說了。這件案子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嫌犯也供認不諱,縣令就依律以謀殺親夫判了死刑。但在北宋死刑這種事也是非常慎重的,必須逐級上報,最後由最高司法機關大理寺和審刑院雙雙複核無誤後才能執行,大抵和今天的死刑複核程序差不多。

複雜的程序

這個判決很快傳到登州知府許遵手裡,許遵看了一下覺得有問題。因為阿雲的婚事是在她守孝期間定的,按律這樣的訂婚是無效的,那麼阿雲就不是韋大的妻子,也就不能以謀害親夫來論罪。而且阿雲並沒有殺死韋大,被害人的傷勢也不嚴重,這小姑娘罪不至死。於是許遵寫上了自己的意見,把判決上報給大理寺和審刑院。

但大理寺的想法和許遵不一樣,他們認為即使阿雲不是韋大的妻子也得判死刑,因為故意謀殺就是該這麼判。消息傳到許遵耳朵裡,這哥們炸了,這群混蛋沒人性的吧?不行!這件事必須掰扯清楚,否則這官老子不當了!

說來也巧,正在這時候宋神宗下了一道詔書,大意是在用刑前自己供認犯罪事實的行為算自首,可以減兩等罪。許遵就拿著這個詔書和大理寺說事兒,大理寺則表示你個混蛋瘋了吧?就算皇帝下詔書也是管後不管前,這案子是在詔書前面發生的,你這套根本不適用。

兩邊噴的你來我往的時候,一個御史開始抽風,參許遵利用職務枉法,要不是許遵和阿雲八竿子打不著,估計就得彈劾他徇私枉法了。這下事情大條了,鬧到皇帝那裡了。神宗看這個案子也有點懵逼,所以他決定找兩個參謀給自己點意見。要說皇帝也是倒黴催的,那兩個人分別叫司馬光和王安石。

要命的黨爭

這兩個八字天生不合的傢伙意見能統一才怪,王安石支持放,司馬光支持殺,兩個人當著皇帝面就爭的不可開交。然後各自抱團又在朝堂上吵了個天昏地暗,神宗皇帝表示老子實在腦殼疼。

雙方爭論的焦點在於到底是祖宗成法大還是皇帝詔書大,也就是著名的“律敕之爭”。王安石認為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對法律有解釋權甚至修改權,所以詔書的效力是毋庸置疑的,阿雲必須放。司馬光則認為法律是國家最高意志,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皇帝也不例外,阿雲必須殺!

但其實雙方真正在意的並不是一個阿雲,而是朝堂的路線,以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必須堅定的鼓吹皇帝對法律的解釋及修改權才能讓變法師出有名。而以司馬光為首的守制派則必須強調法不可改才能保持現有的制度。這是一次註定無法用嘴來解決的爭論,雙方都清楚這個事實,卻不得不用嘴去爭。

憋屈的皇帝

神宗被這兩派吵的實在崩潰,就把案子交給其他大學士和及官員審議,審議結果很快出來了,支持王安石,阿雲應判有期徒刑。神宗在卷宗上批示了個“可”。按理說這案子可以結了,然而審刑院官員不幹了,你們意思是我們審刑院搞冤假錯案唄?這事兒不說清楚誰也別想好過,不執行!


神宗無奈之下只好對自首的界定和量刑做了詳細的書面解釋,然後由翰林院簽發中書省,讓中書省推為常例執行。大抵意思就是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之前我詔書沒有把事情將清楚,這次我細化一下,徹底說清楚就好了。然而中書省也是浪的飛起,他們把神宗的詔書給駁回了,理由是與法無依,亂命難從。

這下算是徹底把神宗給惹毛了,你們這群混蛋給臉不要臉是吧?這麼三番五次的駁我面子?老子的臉面就這麼不值錢?行!你們敢做初一,就別怪老子做十五!這阿雲我保了,誰再有屁話我讓皇城司找他談!就這樣,皇帝直接下詔把阿雲判了有期徒刑,沒多久又趕上大赦天下,這個登州小姑娘被釋放回家,嫁人生子,平靜的生活。

黨爭的餘音

公元1085年,宋神宗駕崩,哲宗繼位,起復司馬光為相,王安石新政至此徹底失敗。得勢的司馬光立刻重審此案,以謀殺親夫之罪將阿雲斬首示眾。時隔十七年,司馬光終於贏回了他輸掉的一切,但是那個國家贏了嗎?


歷史吐槽機


古代離奇的案件不勝枚舉.這裡給大家講一個豬在圈中養,禍從天上來的案子.

五代十國時期在吳國的句章縣,有一個女子謀殺了自己的丈夫,然後放火燒屋,說丈夫是被火燒死的.由於平時這對夫妻倆就經常吵架並不和睦,男子親屬懷疑女子殺了丈夫後燒屍滅跡,便將女子告到了衙門.句章縣令張舉受理了此案.無奈那女子一口咬定丈夫是被火燒死的.張舉在審問過程中早已發現女子神色異常,且略顯慌張,心中便已瞭然.便命人買來兩頭活豬.先行宰殺一頭和活著的那頭關在一間堆滿柴火的棚屋裡,然後放火燒屋,(這兩頭豬惹誰了,莫明奇妙就變了燒乳豬了).待那頭豬也死了以後便拖出來檢驗.結果很明顯先殺的那頭口腔內沒有菸灰.而後面被燒死的那頭口腔裡查到明顯的菸灰.然後再檢查那女子的丈夫的口腔,證明了男子是被人殺死後再推入的火場.女子只有認罪.(豬: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能助張大人破此一案我倆死得其所)

些案當時十分有名,後來這個案例還以”張舉燒豬”命名被收錄在《疑獄集 》和《 折獄龜鑑》中,以供司法人員參考.



淮左柒哥


以“離奇曲折”為主,有這樣幾個案件:

古代:麻城殺妻案,太原奇案;

現代:煙鎖殯儀館(《今日說法》中的案件)


星月之劍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清兵從山海關進入中原,到清王朝的覆滅共經歷了二百多年。清朝是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在它統治的二百多年裡,中國的領土主權不斷擴大,尤其是在康熙、雍正皇帝的治理下,清朝疆土、經濟等都得到了鞏固和發展,各民名族的交流融合也更加穩定。

然而,在清兵剛入關時,他們的行為卻是極其野蠻和霸道的,尤其是在統一各州縣的時候,更是發生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比較重大的事件就是“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

揚州十日屠城事件,說的是清兵在攻打揚州城時,傷亡慘重,故而在成功佔領揚州後,清兵的將領多鐸,命令士兵進行屠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次屠殺共進行了十天,屠殺過後,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據統計,大約有八十萬人在這次屠殺中丟失了生命。這就是“揚州十日”。

清兵在中原建立了清王朝,為了推行滿清制度,清兵頒佈了一道法令,即“剃髮令”,命令所有江南兵民,一律剃頭剃髮,否則就要喪命。這對漢人而言是難以承受的,不僅是違背了傳統,也是莫大的恥辱,所以各地官民紛紛起義,製造動亂,嘉定很快就被佔領。

但是城內的民眾抵不過清將領李成棟的大炮轟擊,很快嘉定便被奪回,然後李成棟下令屠城,一天時間,就有三萬人遇害,這是第一次屠城。不久後,反清民眾又奪回嘉定,於是李成棟命部將在嘉定郊區進行鎮壓,這是第二次屠殺。

過了不久,降兵吳之藩造反,又奪回了嘉定城,隨後李成棟憤怒地殺入嘉定城,開始了第三次屠殺,這次殺戮有兩萬多人喪生。這就是“嘉定三屠”。

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都是清兵在鎮壓起義軍民時發生的大規模屠殺事件,暴露了清兵無情殺戮的嗜血本性和罪惡手段。


歷史名將錄


鬼市見人頭,撲朔迷離的“津門鬼市人頭案”可謂是一件駭人聽聞、轟動一時的大案,此案後來被郭德綱改編成相聲《槍斃任老道》,風靡一時。


鬼市的由來

大多數逛古玩市場的都知道,古玩市場有“鬼市”一說。它最早起源於清末,隨著列強的入侵,洋人對我國文物有極大需求,明面上的古董文物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原來的八旗貴族子弟與一些掘墓倒鬥之徒便早早來到古玩市場擺攤,慢慢的便形成了特定市場。

再到後來,實際上發展成一種另類的早市,有賣出土文物的、也有賣二手貨的、還有一些偷竊來的贓物也在這種地方出手,另外這種黑燈瞎火的環境下,做買賣的也容易搗鬼。這種市場撿漏的可能性極大,慢慢的規模也就越來越大,也就吸引了不少小商販前來擺攤。

故事就是在這裡發生的。


鬼市人頭

1947的天津西廣開,是天津鬼市所在地,這地方魚龍混雜,人員構成很混亂,而小販何老福就是靠在這裡擺攤養家餬口的。

何老福今天買賣不好,隔壁一個賣皮鞋的把周圍的人群都吸引了過去,他這假古董攤子根本沒有人過來光顧,看著天快亮了,何老福站了起來收拾攤子回家,走出鬼市還聽著那賣皮鞋的一個勁自吹自擂,何老福吐出一口濃痰,罵了一句娘,到廢舊的水渠邊準備小便。

突然,他感覺到腳下有個圓布包,以為是什麼好東西,所以小便也沒來得及,直接撿上布包一溜煙跑回了家。到家後,他老婆剛起床,看到他這個樣子,就嘟囔了一句“又不是撿到錢了,興啥?”何老福嘿嘿一笑道:“借你吉言,還真撿到寶貝了”,說著便把布包掏了出來。

這布包還挺講究,外層是蘇杭刺繡緞面,何老福覺得肯定裡面有寶貝,裡面又是一層刺繡緞面,最裡面是油紙包著,打開一看,何老福老婆直挺挺的倒了下去,而何老福也臉色發黑,手不斷哆嗦。咋了?只見油紙裡面包著一顆血淋淋的女人人頭,頭髮上還插著一支金釵。



四合院的鄰居們聽到何老福家有動靜,以為出了什麼事,趕緊過來幫忙,結果一進門全看到了那顆人頭。眾人大驚之下,告訴何老福趕快去報警,何老福這才清醒過來,急忙奔警察局而去。

何老福帶著警察過來後,警察看著這顆人頭,問清原委,於是順著找到首級的地方去找屍身,卻並沒找到,於是發出公告,讓家裡有失蹤女人的到警察局認身份,果然不久,便有天津素香齋的老闆王晉元前來確認死者身份,他的小妾前幾天出門後再未歸家,正準備報案呢。警察讓他看了人頭之後,王晉元確定這就是他失蹤了好幾天的小妾。沒等兩天,有人又在紅橋區的一條水渠內發現一具無頭女屍,兩下一對,確定是一個人沒錯。

但讓警察奇怪的是紅橋區與西廣開距離很遠,兇手殺人後為何要把屍身首級分開這麼遠拋屍?這不符合作案常理。

偵破鬼市人頭案

也許是這王晉元使上錢的緣故吧,警察局長李漢源對此案很上心,指示警局全力偵破此案。

警方首先從受害人的社會關係入手開始調查,但社會關係中並沒有作案嫌疑的人。於是緊接著又對受害人經常出入的地方開始查起,這次調查終於有了眉目。

受害人最後一次出現的地點紅橋區永豐屯如意庵大街的呂祖堂,這裡曾是義和團分舵,義和團失敗後被遊方道人所佔,恢復了道觀的面貌,這個道觀在天津很出名,供奉著“純陽呂洞賓真身”,求財求子甚是靈驗。現在道觀的執事是逸塵道人,俗名任立奎,此人道法高深,能言善辯,且長的面如冠玉,一幅仙風道骨之像,自從他主持道觀工作以來,倒是吸引了不少大姑娘小媳婦的前來上香,只為與這位逸塵道長說上句話,多瞅幾眼帥氣的道士。

警察對道觀之人全部隔離開來問話,這逸塵道長面不改色的說他也是最後在道觀見過這個女子,後來不清楚發生什麼事。這時候一個小道童卻提供了重要線索:“道長與王家二太太暗中有姦情”。於是警察對任立奎居所搜查,果不其然在他的房間中找到了受害人的首飾,任立奎見到證據在前,便把罪行交待出來。

王家二太太經常來呂祖堂上香,有一天見到這逸塵道長後,便愛上了這個俊俏的道長,在王家二太太的不斷挑逗下,任立奎終於沒有把持住,與這王二太太成就苟且之事,此後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斷幽會。

有一天,王二太太與道長雲雨之後,便提出讓任立奎帶她離開王晉元這個老頭子。就目前任立奎的身份與地位,雖不是高官厚祿,但一口富足的飯總還能吃的上,哪有可能因為一個女人便再去過那流浪天涯,四處漂泊的日子,於是拒絕了王二太太的提議,這個女人惱羞成怒便要挾他要把他們的醜事全部公佈出來,讓任立奎無法在天津立足。任立奎又驚又怒,隨手拿起桌上的燭臺便迎頭一擊,不想用力過猛,當時就把王二太太給失手殺死。怕事情敗露,他又把屍體的人頭割下,用人頭包好,打成包裹,放在一邊,先去處理了屍身。



結果處理完屍身之後,發現道觀中鬧了賊,丟了些毛票,銀元,最重要的是賊人把他打包好的人頭也一併偷去,為此任立奎還一直在擔驚受怕著。沒想到的是,估計賊人想拿著這個包裹來鬼市出手,結果發現是個人頭,自己又是個賊,不敢報警,只能把這個包裹扔掉,正遇到何老福撿到,案件也就重新回到警察手中。

案情脈絡清楚,人證、物證皆備,案犯也已認罪,此案便算真相大白。天津地方法院採納了“主動殺人”,反駁了任立奎的“失手殺人”,推事董寶善最終判處任立奎死刑,這位道法高深的淫道士終於得到的應有的懲罰。



結語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這話說的一點沒錯,人終究要靠自律才能過好,活好,任立奎當時能忍住女人的勾引,結局也許是另一番景象。走錯一步,步步皆錯,殺人想逃脫,還得問問因果有沒有循環,事到後來越錯越深,終離不開一顆槍子兒的命運!


望風瑟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雍正年間的九命奇冤案,這是一場真實發生過的因為風水迷信而導致的慘案。後世的許多小說和戲曲都以此為題材進行過改編,所以在民間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讓我們走進歷史,來回顧這起案件的前因後果。

一,表兄弟因為風水迷信而反目成仇。

雍正年間,廣東番禺縣住著兩戶生意人,共同經營綢緞生意,一家姓梁,一家姓凌。這兩家人本是姻親,凌老太爺和梁老太爺一起靠綢緞生意發了財,家境很是殷實。兩位老太爺過世以後,梁家由長子天來和次子君來管理,凌家則由兒子凌貴興繼承,他一心想要考取功名,但是卻屢次落榜。他聽說當時有個算命先生叫馬半仙的很是靈驗,就把馬半仙請來看自家的風水格局是否能出貴人。馬半仙是個江湖騙子,只要能掙錢他什麼都敢說。


他看了凌家的住宅後,說:“你的住宅風水很好,必定能出貴人。然而附近的一間石室正好卡在了風水龍脈上,所以科場失利。只要把石室拆除就能順風順水,一路青雲直上。”凌貴興順著馬半仙所指的石室一看,原來是表弟梁天來家的。這好辦,出錢把他買下來然後拆掉就行了。於是他找到梁天來商議想要購買石室的要求。梁家的石室是梁老太爺在世時為了防止強盜打劫而專門建造的,裡面藏著梁家的財寶。一共有三層大門,建造的時候異常費心。並且梁老太爺死前曾囑咐過兄弟二人千萬不能變賣石室。梁天來自然不答應表兄的請求,於是拒絕了。並勸說凌貴興要努力讀書,不可迷信風水之說。碰了一鼻子灰的凌貴興回到家後很是憤怒,他覺得表弟是故意問難他。自己一定要得到梁家的石室,否則決不罷休。

二,從七屍八命到九命奇冤

凌貴興與叔叔凌宗孔,表叔區爵興一起定下毒計,勾結打家劫舍的強盜頭子林大有,設計要除掉梁天來一家。於是在雍正五年九月的一個深夜,凌貴興派人用迷香把梁家的下人迷倒。並在家裡放起鞭炮,對外慌稱自家在進行驅鬼儀式。在鞭炮聲的掩護下,林大有帶著強盜進入梁家開始搶奪。碰巧的是梁天來和梁君來兄弟兩個因為有事情已經離開家到廣州去了。梁家的婦女老幼紛紛躲進石室避難。強盜拼命打開了石室的頭兩道門,但第三道石門太過堅固,實在打不開。於是林大有叫人在門口放火,並讓濃煙順著門縫飄進石室。直到後半夜強盜們才離開梁家。等到梁天來兄弟二人從廣州趕回時,發現家裡出了事情,連忙報案。官府的人鑿開了石室,一共抬出老幼婦孺八人。出了老祖母淩氏被救活外,其餘其人全部被濃煙窒息而死。梁君來的妻子當時正懷著孩子,一共是七條屍首,八條性命。



而正當梁天來兄弟兩個正在悲痛的時候,有一個叫張鳳的乞丐來告訴梁天來這一切都是表兄凌貴興指使的。原來凌貴興收買林大有後,林大有與強盜們商議要搶劫梁家,這一切都被乞丐張鳳聽到了。等他趕到通知梁家時已經來不及了。悲憤交加的梁氏兄弟來到縣衙狀告凌貴興,並且張鳳願意作證。凌家收到消息後,很快買通了知縣,以證據不足為由決絕受理。於是梁天來又到肇慶府告狀,凌貴興花了兩萬兩銀子收買了府臺大人,在公堂上汙衊張鳳誣陷好人,用大刑把證人張鳳夾死在公堂之上。幾年的時間裡,梁天來從番禺縣最後一直告到了兩廣總督那裡,但所有的官員都收了凌貴興的賄賂。紛紛不理會梁天來,把他直接轟了出來。這場案件加上張鳳被無辜夾死後,便成了九命奇冤。而梁天來知道在廣東自己是不能沉冤得雪的了,只有上北京告御狀才能替慘死的家人和張鳳報仇。

三,驚動雍正的冤案終於得到昭雪。

梁天來離開廣東北上準備告御狀。凌貴興派人尾隨想要把他截殺在半路。但是由於他警惕性很高,得以擺脫追殺自己的強盜。梁天來在極度艱苦的環境下走了兩個多月總算來到京城,馬上向督察員投遞了狀紙。督查御史陳式見案情重大,自己不敢獨自處理,就上奏了雍正。雍正看到陳式的奏表後大為憤怒,命令欽差大臣親自到廣東查辦此案。欽差到達廣東後下令捉拿了凌貴興和林大有等三十多名參與案件的人員。凌貴興等人在招供中牽扯出廣東官吏數十人,一時驚動了整個廣東。經過審理,最後將首犯凌貴興凌遲處死,凌宗孔和區興爵等人員被判斬首和絞刑。而涉事官員有的被降級,有的被流放,有的被捉拿給刑部審理。挑起案件的馬半仙被重責五百大板,遣送原籍。九命奇冤的慘案終於得到昭雪,此時已經是雍正九年五月。梁天來從番禺縣一直告到北京,用了近四年的時間,歷盡千辛萬苦,總算報仇雪恨。而他告御狀的故事被後世改編成小說和戲劇在舞臺上演出,經久不衰。




總結

梁天來九命奇冤案本來並沒有多大的疑點,但是卻被大小官吏刁難和壓制。一直用了告御狀的方式才得到昭雪。這反應了清朝時期吏治腐敗之嚴重。雖然雍正是清代皇帝中的反貪力度最大的皇帝,但仍然發生了這麼一件駭人聽聞的冤案,還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呢。而這一切的背後僅僅是因為算命先生的胡說八道,可見當時的人有多麼封建愚昧。此案由於震動了整個廣州省,也驚動了最高統治者雍正,遂被稱為清朝四大奇案之一,在民間留下了巨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