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直轄市後,這個市會有什麼好處?

zyc鍾迎春


級別不一樣。

省長與自治區長相當於中央的各部長。

按軍隊編制省長與軍區司令員同級。

當直轄市後,市長就同各省長同級別了。

這可不是具體個人當了多大的官,而是國家統籌預算分配資金時,原本分於省,由省統籌分配各市的,當直轄市後,就直由中央劃撥到直轄市上。

也就是國家預算加上了直轄市,同省級單位一樣了,而不再是由省分配至市的了。

這樣直轄市佔兩項,1.仍在原省規劃內,2.又可獲中央直接財政預算支持。屬在國家佈局的重點單列市,即國家規劃裡的領頭市區,樣板示範典形城市了,而其市長可入中央政治局內。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直轄市的好處可以參考一下重慶,直轄市的好處和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從下面的數字反映出來,一個典型的榜樣就是重慶,1997年,重慶市被國家批准升格為直轄市。重慶市直轄6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7倍,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增加2.9倍,固定資產投資增加3.1倍,農民純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1.4倍,城鎮化率增加9.9%。重慶未來10年需投資15萬億。屆時重慶的GDP將達到5000億元。












成為直轄市,就好比撤掉屋簷,給一顆大樹更好的生長天地;去掉圍欄,給一條鯨魚更遼闊的海洋空間。不論新的直轄市最後是否有塵埃落定的那一天,如果一個城市首先具備了長三角“走出去,闖蕩天下”的精神,和京津塘的“融進來,海川百納”胸懷。那她將遠遠走在時代的前列。


好的苦糖


行政級別有了一個大幅度的提高,現在我們這幾個大直轄市出來的領導最後都變成了中央政治局常委。

直轄市的是一個區域真正有經濟文化的中心。

下一波最有可能成為直轄市的地方,我覺得東北是瀋陽。當瀋陽把鐵嶺,遼陽,撫順合併以後,這個城市的整體的規模,實力就有了個大幅度的提高,最好把鞍山也合併進來。一個超大型的城市就成立了。人口超過1000萬,甚至要達到1500萬到2000萬就水平,瀋陽這個直轄市的概念就完整的形成。擁有超大的城市的集群,機遇不錯。

東北這個區域呢,太需要一個像瀋陽的這樣一個大型直轄市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將創造出良好的機遇。

廣東省或者是廣州或者是深圳將成為直轄市。無論是人口和產業規模,那都沒的說。最有可能成為直轄市的地方就是深圳。


東北向前


下文我主要講特殊的直轄市重慶直轄後,反而出現歷史倒退的問題。關於直轄市的好處,其他網友已經回答的很好了,比如說①好項目好投資優先落戶。②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任書記,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既可代表市又可代表黨中央。③更大的經濟、行政自主權,更快更簡單完成審批。④幾乎所有公務員相比其他省高半級,待遇也更好。⑤政府政策、資金扶持力度更大更重視。⑥三級結構,全市一盤棋,偏遠區縣鄉鎮更容易被重視,基層群眾生活水平相對好一些。



接下來我主要講重慶存在的歷史倒退問題。

第一,重慶影視文化行業的衰落。九十年代及新世紀初,重慶湧現一大批優秀影視作品,如《山城棒棒軍》《哈兒司令系列》《王保長系列》《生活麻辣燙》《街坊鄰居》等等,重慶還開創新劇種——欄目劇,如《霧都夜話》《冷暖人生》等等。

而如今重慶再也沒有知名的影視作品,也沒有知名的影視娛樂公司,重慶成為取景地都要沾沾自喜,重慶大學視美學院出過幾個知名藝人,也是在為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等輸送人才。重慶本地整個文化娛樂行業非常落後,電視臺、藝人、影視公司、影視人才、娛樂公司等各方面的衰落。



第二,媒體行業的衰落。傳統報業時代《重慶日報》是長江上游沿岸城市擁有最高發行量的日報;是西南地區廣告覆蓋面最廣的城市綜合大報;是實行自發與郵發相結合的機關報;是大西南首張每週出彩頁《重慶商情》的報刊。可以說《重慶日報》在西南地區極具分量。而在新媒體時代,重慶媒體行業相比成都媒體相差甚遠,成都通過直接控股或間接控股一大批傳媒公司,如每經新聞、經聞公司、第一財經、DT 財經、財富週刊、紅星新聞、博瑞傳播、先鋒中國、文廣新聞、先鋒影視等幾十家媒體,並且和全國多家媒體開展合作甚至同國際媒體成為合作伙伴,為成都宣傳和為成都爭取利益。

而重慶目前較為成功的只有上游新聞,而且粉絲數量和影響力遠不如成都的一個主流的媒體,更不用談成都控股數十家媒體之和,重慶成為網紅城市更多的是被宣傳,而非主動宣傳,在媒體行業重慶遠遠遜色於成都,和直轄市的定位極其不匹配。重慶在新媒體時代改革改制不夠好,傳統媒體固化,沒有出現幾個知名的新媒體,更別談和全國範圍的媒體合作甚至同世界知名媒體合作。



綜上所述,這是我感受比較深切的兩個領域,重慶直轄後反而明顯衰落的領域。不僅如此,無論是成都去重慶的高鐵,還是重慶去成都的高鐵,無論是成都去重慶的飛機,還是重慶去成都的飛機,座椅後面的旅行讀物幾乎完全是宣傳成都。一方面成都媒體過於強勢,另一方面重慶媒體過弱,作為一個重慶人,滋味五味雜陳。

我是重慶一名普通大學生,國際政治專業,關注古今中外時政熱點。觀點客觀理性,為人熱情爽快,歡迎加我關注~


晴若之初


就拿重慶成立直轄市和成立一個省的差別來說。

直轄市,是市縣兩級行政單位,重慶轄區有38個區和縣。

1、目前工業較強的主城九區和萬州,涪陵,永川,長壽,璧山等。

2、但重慶38個區縣的每個縣城的城建都很不錯,有些可能規模不大,但是樓房整潔,很新。我老家是湖南衡陽下面的一個縣的,我們那個縣,前幾年,沒有什麼商品房,都是各建各的小產權房,毫無規劃可言。

3、重慶的區縣,實現差異化發展,說到合川,會想到桃片,想到釣魚城。說到黔江,會想到雞雜,說到城口,會想到老臘肉。等等……

4、省市縣三級的行政區劃,首先保證省會發展,其次保證地級市發展,再會考慮縣城及農村發展。而重慶則是不存這種分配不均,在工業佈局方面主要在主城和有工業基礎的幾個區,而其他區縣會適時發展旅遊,特色產業,資金上還會有所傾斜。

時間關係,就不一一描述了。

直轄市有制度的優勢,也有政策上的優勢。


老伍17446337


首先,行政地位的上升,這是顯而易見的,普通正省級的書記會變成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任,當然,原省委書記會被調走的,一般是空降一位副國級的!

其次,經濟會得到大力的發展,政策的傾斜,財政的援助會很多,看看重慶1997年到現在的22年中,如何天翻地覆的變化,

還有,行政管理的簡化,成為直轄市後,管理等級就由 中央-省-市-縣 四級變為 中央-市-縣 三級,好處多多。


側衛036


山城重慶直轄,直接山雞變鳳凰了,交通是上天入地,建設一個重慶的資源可以在雲貴川廣西選一地,川陝甘選一地建兩座超級大城了,四川和重慶最應該感謝的就是鄧總,西部大開發也快20年了,也就這樣,建設全國一半的疆域還大部分山地,服務全國五分之一的人口,四川、重慶就佔了小半人口,也就是富了重慶和成都……戰略挺美好,東西共同發展帶動中部經濟,可惜啊虎頭蛇尾,重點發展這麼多年還是這樣,更沒法和華中地區比了,中部崛起之勢已成,只有兩西堪憂,姥姥不疼 舅舅不愛,南部沒有一個直轄市……


鯤鵬一日憑風起


然後就會把瀋陽給老百姓的待遇,智慧收費,出租車漲價,公交車漲價,推廣到周邊的撫順鐵嶺 鞍山 遼陽……這樣全遼寧省的GDP又提高了……


wanlang321


第一行審批成本,審批中的時間和資金成本。直轄市裡想弄個啥,區裡擬好方案,報市裡審批,市裡完了報中央審批。非直轄市,區裡擬好方案,市裡審批,到省裡審批再到中央審批。這一來發現沒,審批少了一級。這一級可以節約多少時間和資金成本?

第二管理成本,我想說的是管理一個市可比管理一個省要簡單得多吧?!

第三統籌安排,一個直轄市最多的重慶市三十多個區縣統籌安排也比一個省好弄。


賺錢養沫沫


覺得南京也可以直轄,南京放在蘇皖交界處,地理位置太尷尬了,也無法施展拳腳,直轄就可以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