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還能找到什麼工作?不用擔心用人單位年齡上的限制?

清楊Q


35歲在職場,長期歷練屬老手;

專業精通還多能,行業別換換平臺;

身無長物35,換個行業要吃苦;

身體強壯口才棒,做個銷售沒限制;

身體強壯口才差,做個保安也不錯;

如今移動物聯網,AI編程人才少;

35歲不算大,沉下心來能力練;

如今傳統業升級,IT人才要得急;

重新回爐學編程,高薪崗位到處有;

技術工種不限年,真才實料難題平;

保持學習含金量,年紀越大越寶貝!

【與在崗不努力,努力找工作的網友們共勉。】


綻放人生hnguo1965


35歲還能找到很多工作,不要讓外面謠傳的35歲這道坎,成為自己無法跨越的鴻溝。

年齡的增長,這個是無法迴避的事實,但找工作並不全然看年紀,只要綜合能力達到要求,一樣可以獲得很好的工作。

01

35歲只是一個坎,並不是無法跨越的鴻溝

我有個朋友,今年36了。最近剛換了一份令他滿意的工作。

我跟他開玩笑說,都這麼大年紀了,還換工作,不怕沒人要啊。

他說,我現在換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你說我擔心沒人要嗎?

我知道他是很有底氣的。畢竟,他的實力就擺在那裡。

985/211雙一流大學畢業,之後保送了研究生,出來後就進入了世界500強工作。

之後也換了3、4份工作。每一次只要一更新簡歷,獵頭就會找上門,他都不需要主動投遞簡歷,反而是從獵頭推薦的崗位裡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去面試。

請問這樣的人,會在乎所謂的35歲這道坎嗎?企業會在乎他已經35歲了嗎?

企業關注的,永遠是招進來的人,能不能夠給自己帶來效益,而不是這個人年紀有多大。

為什麼企業會在乎35歲?無非是你還不夠優秀,企業就拿35歲作為藉口,不讓你進來罷了。

02

35歲,又還能找到什麼工作?

對35歲而言,具體能找到什麼工作,本質上而言還是看自己能耐。

能力特別強的人,35歲已經是公司高管,或者自行創業。

有些能力的,35歲再不濟,也是一個基層管理者,或者是高級技術人員。

能力再次點,那也是穩定下來了,不會再頻繁的跳槽。

可如果還在跳槽,能做什麼?能做自己專長的事。

對於年齡而言,工作一般就三種情況:越老越吃香、和年齡無關、和年齡有關。

那自己能找的,必然是越老越吃香或者和年齡沒多大關係的職業。

越老越吃香的很多,比如醫生、核心崗位工程師、甚至教師。

和年齡無關的一般是基礎性崗位,只要身體沒有病痛,能夠接受平平的工資,一切好說。

明確了方向,再才是根據自己的實際,來選擇合適自己的。

03

在35歲能有更多選擇可能的前提條件

毫無疑問,想要有好的選擇,必然需要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不然選擇權就在別人手裡。

首先,明確目標。

想要過得舒坦,在年輕的時候就得努力,自己得先弄清楚自己想要的發展方向。如果只是隨機的走一步看一步,毫無規劃,就會給自己帶來很不要麻煩。

其次,積累沉澱。

目標明確,就要用時間去沉澱,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業務水平。這是自己出去談判的核心資本。

最後,適時出擊。

能力有、方向有,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在合適的時候選擇走哪一步。

比如目前已經沒辦法實現自己下一個階段目標,那就要開始準備尋找下一個平臺,繼續成就自己。

總之,35歲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到了35歲,卻沒有能力做出選擇,只能被動的執行。

我是@次等大叔 ,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擅長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專業書籍《從零開始學招聘》全網售賣。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我來說下我的經歷和感受,我35歲,年後離職,一直沒有合適的工作,今年真正招聘的公司也特別少,開始還挺有信心,找同崗位同行業,因為我是IT行業商務,兩個多月了開始發慌焦慮,然後就是開始不同行業不同崗位都想嘗試,也是想著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行,標準一次次降低,最近剛找到工作,本來想小心翼翼的好好珍惜機會,可是得到消息部門組長對呀我不太滿意,也可能公司和工作模式不同,本想著儘快上手,可是業務不多,分給我的也很少,也有點覺得能力不太達到組長的預期希望的,同組的一位同事也在背後給我穿小鞋,現在內心很煎熬,不知道是在試一下還是趁早辭職再找,這個年紀真的很尷尬,其實是很想努力做事,但是給的機會太少,現在壓力特別大,很焦慮,所以如果能找到工作或者有工作的,不管是跳槽還是離職一定慎之又慎,傷不起


夜涼如宇


題主你好。

從你的問題中,我感覺你是一個沒有在某一領域進行長期工作的人。如果我說錯了,那你也就沒有這樣的問題了。

35歲擇業真的難嗎?

可能是因為我身處的城市級別比較低,造成了人才稀缺的環境,所以我在35歲之後,任然可以找到自己所想要的工作。

16年,我正好35週歲,那是我第一次進入上市企業,擁有了完備的員工福利,在這之前是沒有企業給我交過保險的。之所以我有這樣的機會,還是因為自己有相關的工作經歷和能力。

年齡歧視真的存在嗎?或真的那麼普遍嗎?

最近在頭條上,總是能看到關於35歲的年齡歧視。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也許對於500強企業來講,你的年齡確實比較大了,因為他們有實力招聘到更多年輕的,有激情,更有精力的人。

你的工作經驗是白給的嗎?任何行業都是大公司,也有小企業,那麼你的經驗和能力,是否對於那些小企業是其所需要的呢?

35歲起碼工作經驗也有10年,創業不可以嗎?

一個朋友,從03年開始在酒店打工,從服務員,做到酒店副總,後來因為家庭的問題,在17年辭職了。因為之前一直從事的都是酒店業,所以他非常清楚其每一道程序和流程所需要的東西,又因其行業內的各種人脈,就開了一家僅對酒店進行一次性用品供應的公司。

記得有人跟我說,如果你在一個行業裡待了7年,及時你能力比大多數人都要差,你都會成為這個行業裡的精英。

兩種不同的金屬挨著放在一起,還會相互滲透,更何況是人。經過7年的耳濡目染,及時在笨的人,看到的也會比非行業人員多,再則就是各類資源的積累。

總結

其實35歲可選的範圍很大,關鍵在於自己在這之前所做的鋪墊。

好好的自我整理一下,總是會有比別人更加優秀的一個點的,合理的利用它就好了。

不要被所謂的普世現象影響你,網絡不是萬能的,而且還可能把你帶跑偏,行動起來要比多看電腦/手機好


明晨江華


時代的拋棄,你連聲招呼都不會打。這是很多大齡職場人在經歷過很多事情以後得出的深刻結論。

以前很多人本以為自己的職業很穩定,他們所在的單位也很穩定,但是萬萬沒想到,等到某一天,他們也會被公司殘酷的裁掉。

而對在互聯網行業工作的我來說,我對35歲這個年紀就會感到特別的敏感。

因為這幾年,我已經聽到過有很多的公司在拿35歲左右的人說事了。就最近的一個案例來說,甲骨文公司一下裁掉了900多人,而且大部分人都還是各大名校的精英。同時在中國研發區中,大部分是37歲左右的工程師,他們的年薪從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而在之前,我也已經聽到京東的在淘汰三類員工:第一類是不能拼搏的人,第二類是不能幹的人;第三類是性價比比較低的人。

此外,我甚至還聽到一些公司的HR說:一個人過了35歲,即便他要的薪資再低,公司也不能要他。

為什麼很多公司對年齡限制的這麼嚴呢?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回答。如果站在個人的角度上來考慮,當一個人到了30歲以後,他的時間和精力就會被家庭、生活、老人、小孩和其他瑣碎的事情瓜分無幾。所以很多公司也知道,一些35歲的人他們就沒法把自己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放在工作上面,這樣他們的工作績效必然會受到影響。再加上一個人過了35歲以後,他的學習能力比不過年輕人,他們要的薪酬還更高,同時一些人還不好管理,所以公司在綜合考慮以後就會多招一些年輕人進來。

站在公司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公司首先考慮的就是性價比,當年輕人的性價比比工作幾年的人高出很多的時候,公司必然會選擇年輕人。很多人雖然工作多年,但是他們的能力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提升,所以這也必然導致他們在和一些年輕人競爭的時候會毫無優勢可言。

如果不用擔心年齡的限制,35歲還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

其實過了這個年齡段以後,你完全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來尋找一份相關的工作,或者對行業要求不高的工作。比如像我們所說的一些低端的銷售人員,一些業務諮詢人員,或者說是一些體力活。這些工作的要求相對較低,你去面試成功的概率也會更大。

但是如果你在35歲之前已經在某個行業裡面工作了很多年,已經有很豐富的工作經驗了,那你選擇的餘地就會更大一些。畢竟很多公司並沒有對年齡要求的非常嚴格,如果說你在某方面的能力和經驗已經超出了公司的預期,那公司也會破格錄取你。

很多事情都事在人為,不要因為年齡限制而把自己卡在門外。


職場邏輯1


35歲找工作,更多是妥協,而不是選擇。

而且大部分人到35歲,並沒有混到相關的一技之長,沒有足夠的管理能力,也沒有創業的積累和方向,似乎彈指間年齡就從25歲就到了35歲。

35歲再找工作尤其難,在職的也難,企業裁員35歲以上是被重點關注的。

一、HR桌子底下的隱性歧視

“中層以下的職位,包括中層,35歲一定不要,30歲到35的挑著選,要那些帶資源,帶客戶,帶可估量的收益的。”

“35歲的,少拿工資也不能要,夫妻小孩老人各種事情,精力跟不上,不能安排出差,不是人力資源,是人力成本。”

“30以上的,和年輕的,年輕的哪怕條件差一點,只要不差太多,選年輕的。”

“25以上的女性求職者,一定要問清楚婚育計劃,不穩定因素太大,別招進來舒服養胎的。”

這些話聽起來非常熟悉,也許讓人非常反感,的確也非常現實。

這些私底下的隱性招聘歧視,HR是從來不會在臺面上說的,

HR從來都是大義凜然的告訴你:“我們公司不存在就業歧視,不存在年齡限制,我們招聘優秀的員工。”然後就微笑著把你35歲的簡歷扔到垃圾桶。

二、下面說說一些適合35歲以上中年人的工作:

01 降維打擊、降維選擇

比如你是中年IT男,35歲以後的碼農,去投一線互聯網公司,面試機會都不會給你。

國內的現實就是基本沒人會要你了,除非你技術過硬,在行業內有知名度。


一線互聯網公司、大公司不要你,普通研發公司也不要年紀大的,

那可以降維打擊、降維選擇,去小公司或者去傳統公司任管理崗位,這類公司只要你有稍微過得去的技術,也是個可以養老的地方。

02 進工廠

95後、00後不願進工廠,現在35歲到45歲的年紀,沒有技術進工廠還是可以選擇的路,而且這個年齡可以到55歲。

35歲到45歲,眼神和反應速度不比年輕人差,工作效率不會差。

而且這年齡段上夜班身體也可以熬得下來,幹活也比年輕人實在。

有上進心的,還可以繼續學習,當技術員。

有些地方,50歲的還招不夠人。

03 工地、清潔、保安

35歲做保安和清潔還有點早,40歲以上的更合適一些。


現在年輕人很少進工地,在建築行業,工地上不說45歲,60歲的人都一抓一大把。

45歲正值壯年,高強度的工地中年人耐性和耐力比年輕人還強。

工地現在的工資也比許多辦公室的白領、大學生要高得多。

3000元你僱不來一個農民工,你可以僱來一個大學生。

04 試試小吃

學校門口、工業區門口三輪車賣早餐,開個早餐店、開個滷煮店等等。

吃喝住行,在吃上面做點小生意,也是許多人的想法,這個也是可行的。

比如賣周黑鴨一類的滷煮,鴨貨利潤有60%以上,素菜利潤更高;

像其他滷菜豬耳、豬頭肉、豬蹄、燒雞、雞腿這些,選擇更多,受眾更廣,利潤也在5成上下,

好處還有損耗小,庫存放冰櫃,基本2天賣完。

不過,加盟的就不要去碰,大部分加盟品牌騙加盟費。

05 熟人介紹

許多地方的人,40以後就不外出工作,依靠熟人介紹一份工作,既能顧家,也能領一份工資。

比如介紹到店裡賣貨,到飯店打雜,到家庭作坊幫忙,到事業單位做閒職雜職,到私人施工隊幫忙等等。

06 跑滴滴、代駕、快遞、騎手

這一類,各種年齡的人都有,而且,有些人以滴滴、代駕、騎手為下班後的副業,也是一份額外的收入,而且和白天上班不衝突。

07 學一門手藝

皮具護理、月嫂、傢俱破損修護、專業清洗、裁縫等等,這類生活服務類行業是值得深耕的一個行業,服務手藝值得試一試。

學好一門手藝,服務好客戶,是一個可以吃一輩子飯的工作。

08 少數人的創業

老闆不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些有積累,有準備的人中年人可以走的一條路。

謹防沒有準備的創業,許多人在職時也開始準備自己的創業過程,成熟了再直接辭職出來專職創業。

創業更多是水到渠成的過程。


結語

人不會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年輕。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不在年輕的中年人的確更應該想想自己的路。

歡迎說說你的求職路,你的人生經歷。

神彩梧桐


很多人都認為,35歲是一道坎,35歲的求職者,很多用人單位都不再優先考慮。有些大公司,甚至在悄悄的清退35歲的研發人員。

那麼,35歲還能找到什麼工作,不用擔心用人單位年齡上的限制呢?

一、一些“越老越妖”的工作,比如醫生、教師等

有些工作是需要豐富的經驗才能勝任的,比如醫生。

去醫院看病的人都知道,在選擇醫生掛號時,往往都青睞像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這樣稍微年老的醫生,而對那些剛畢業不久的醫師,則不大感冒,究其原因,就在於,醫學不像別的學科,它的診斷是需要依託豐富的臨床經驗才得出的,所以可以稱作“越老越妖”,年老的醫師自然更能得到信任。

還有像教師這樣的工作群體,只有足夠的教齡,教學質量才有保障,也才能得到家長的信賴。

所以類似這樣的工作,不用擔心用人單位有年齡上的限制,只是,如果想得到提拔,最好一開始就選擇這類行業,而不是半路出家。

二、職業經理人

職業經驗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一些公司做大做強後,往往選擇從外招入有豐富管理經驗的職業經理人,而忽視他們的年紀。那是因為,職業經理人能給公司帶來更先進的管理理念,而這種理念,需要他豐富的從業經歷作支撐。

只有足夠長的職業履歷,才能打動公司決策層。所以,35歲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不算一道坎。

三、主管、經理級別的管理者崗位

很多公司的主管和經理,特別是技術崗位,往往都在35歲上下,如果你的技術管理能力足夠強,哪怕你已經超過35歲,仍然能夠得到公司的信任。

因為在35歲的年紀,作為技術管理者,並不需要親力親為去做一些開發工作,只需要帶領研發團隊去完成,所以,往往只對技術統籌做要求,從而忽視了你的年紀。

那麼,為了避免避免35歲現象,從現在開始,該做些什麼工作呢?

一、主動減少重複性、熟練程度高的工作,重點發展重視經驗值所帶來的能力

有些工作,重複性強、熟練程度高,比如打螺絲、焊板子,大概率上講,你一定幹不過工廠的普工。但這種工作可替代性強,如果你每天都做這種類型的工作,到了35歲,當你的精力下降時,往往會被替代為比你更年富力強的年輕人。

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就要重點發展那些能忽略年齡而重視經驗值所帶來的能力,比如統籌項目的能力、組織研發的能力、甚至是需要某些專業技能才能勝任的能力。

這樣的能力,才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喪失優勢。

二、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需要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它可以是某個技能,也可能是某個理念,總之,你要做到很難被替代,才不用擔心35歲來臨時,自己被淘汰。

打造核心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和優秀的人學習、對某個技能進行刻意練習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三、認清自己的優勢,找出自己到底是哪種人才

智力分為兩種類型:一種叫做流體智力,指的是一個人分析、推理、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另外一種智力,叫做晶體智力。這種智力指的是,一個人運用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的能力。

一般來說,流體智力越高的員工,越適合在一線解決實際問題。而處於管理崗位的管理者,晶體智力更強。

如果你暫時沒做到管理者的角色,也不必氣餒,因為有可能你是個流體智力型人才。

而如果你發現自己只適合做管理,無法事無鉅細的解決問題,也不必失望,因為有可能你是個晶體智力型人才。

所以,不管你是否年滿35歲,都要認清自己的優勢,找出自己是哪一種人才,然後往這方面發展,突出自己的優勢後,才能淡化年紀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的影響。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35歲是職場人士的一道坎,他們年富力強,卻要直面中年危機。

35歲在職場到底有多艱難呢? 有這樣一組數據:

亞馬遜員工平均年齡31歲,谷歌30歲,臉書28歲。國內企業也是一樣,阿里巴巴員工平均年齡31.5歲,華為30歲,騰訊28.1歲。

這組數據說明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企業,員工的平均年齡都是在35歲以下。如果你35歲了還是一名基層員工,那就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

為什麼這些企業都不想要35歲的員工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性價比低

一個35歲的員工和一個20多歲的員工,你覺得老闆會選擇誰呢?可能35歲的員工經驗會比較豐富,但是他的價值是遞減的,而且經驗豐富就意味著薪酬比較高。

而一個20多歲的員工呢,他們不僅薪酬低,而且上升的潛力會更大一些,所以公司會更願意去培養一個年輕人。

2.精力有限,加班熬不住

一方面,35歲一般都是有家庭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他們要兼顧家庭,所以精力會更分散;另一方面35歲的人身體狀態也不如年輕人,遇上要加班的情況,他們身體上也熬不住。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35歲的人他們在職場上的時間比較長,都是一些“老油條”,老闆的“畫餅大法”在他們身上不會有效,所以老闆會更喜歡年輕人。

3.思維模式固化,學習能力有限

他們混跡職場多年,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式,很難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學習能力也不如年輕人,能在事業上很難有更大的進步。

所以職場人士在35歲之前一定要讓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在35歲你還處於底層,那危機可能隨時發生。

但並不是說35歲的職場人士都要一棍子打死,那些有競爭力的人,反而會成為職場的香餑餑。有的人越老越難,有的人越老越香。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

而題主如果在35歲問出了這個問題,我們暫且認為,題主是一個沒有一個固定技能,且沒有在一個行業長時間工作的經驗。那該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呢?

1.先要對自己進行審視,重新評估一下自己

從自己的興趣愛好開始,看有哪些愛好有可能會發展成職業。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放平心態,從35歲開始深耕一個領域,也許人生還會有其他可能。

2.選擇一些門檻比較低的職業

可以選擇一些不需要專業技能的職業,比如說可以先從低端的銷售人員做起,畢竟35歲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歷,會比年輕人更有生活經驗。

實在不行可以去幹一些體力活,比如送外賣、送快遞、開滴滴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3.如果有一定的人脈資源可以考慮創業

35歲至少也工作了10年,不管在什麼行業總會積攢一些人脈。所以可以嘗試著自己做一些小生意,把積攢的人脈或者是其他資源利用起來,也未嘗不是一個選擇。

總結:

魯迅曾經說過,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35歲雖是職業生涯的一個坎,但並不是終點,機會還是有的。 但是還是要提醒年輕人,35歲之前一定要未雨綢繆。提升自己的能力,將危機扼殺在源頭。

歡迎關注@湯扶搖,分享職場乾貨,和你一起成長,升職加薪不是夢。歡迎點贊、留言。

湯扶搖


這就是最近社會上熱炒的"35歲焦慮症\

飛翔的亞洲之鷹


35歲以後想要找到心儀的工作,關鍵於:“你是否具備稀缺性”。

其實,工作的底層邏輯是你的能力,可以解決問題的難易程度決定你的價值的大小,那麼問題來了,知道你的工作是否具備稀缺性呢?

從我過往幾千起案例來看,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點去思考:

1.工作特性門檻是否夠高:

其實,我們發現門檻越高的工作,反而是竟 力越小的類型,打個比方,醫生,律師,講師,諮詢師等,除了花費多年的時間和精力攻克學習,沒有8-10年的實踐,基本很難成為行業的專家,其實也是反饋了門檻夠高。

2.核心技能隨身附帶,很難拿走:

還要一個可能性是,你的核心技能無法替代,少了你不行,打個比方,你是研發工程師,但是公司恰好是技術領域非常薄弱,那無疑你就是香餑餑,也就是技能不會輕易拿

3.會越老越吃香:

你的工作隨你的年齡和閱歷,越老越吃香,不是貶 ,打個比方,藝術家,舞蹈家,鋼琴家等等,年齡大了,還可以發揮餘熱,培養新一代的才將,備受敬愛,也叫老有所樂。

所以,不必擔心35歲現象,當你開始擔憂,更多的是過往沒有儲備,提前備好糧草,未來你會更加出彩。

作者簡介:趙默,前500強公司十年HRD,資深職業瓶頸導師,BCC職業規劃教練,企業瓶頸賦能教練,NLP執行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用文字和聲音的力量幫助職場人士突破自我設限,找回自我,尋找職業新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