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從地理環境角度分析對軍事影響,易守難攻把握主動權

導語:看大秦帝國,從地理環境角度分析對齊國軍事影響,地勢居高臨下,山川險阻為天然屏障,易守難攻,可攻可守,秦國牢牢把握戰爭的主動權

影視劇《大秦帝國》一共分為四部,分佈為裂變、縱橫、崛起、天下,這部影視劇也可以看出是偏居一隅,貧弱的秦國屌絲逆襲,開疆拓土的影視劇,在《大秦帝國之裂變》過程中,秦獻公與魏國戰爭收復領土未果,病重身亡;秦孝公推行商鞅變法,國力增強趁勢收復河西失地,六國紛紛朝賀。

《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秦惠文王重用司馬錯和張儀,奪取巴蜀地區,奪取魏國大片領土,奪取楚國六百里將巴蜀、漢中連成一片,此後的秦宣太后,秦昭襄王都相繼開疆拓土;《大秦帝國之天下》秦始皇吞併六國,統一天下,將秦國領土版圖拓展到了極限。

大秦帝國,從地理環境角度分析對軍事影響,易守難攻把握主動權

秦國為何能夠從一個偏居一隅弱小國家,歷經數百年耕耘而統一天下呢?原因縱然是多方面的,本文從秦國地理環境對軍事的影響入手,分析一下地理環境對軍事戰爭的影響,從地理位置,地勢地形,秦國關隘等三方面入手,我們先來了解下秦國疆域的演變。

秦國疆域演變

秦國從立國到統一天下,其疆域改變大概可分為五個階段,一,居住隴西,《史記》記載,秦人祖先非子被周孝王封在西陲養馬,守邊疆;《漢書》班固說,邑之於秦,隴西秦亭秦谷也;隴西就是現在的甘肅地區。

二,佔領關中,秦襄公護送周平王遷都有功,被封諸侯,此時秦國取得了諸侯的地位,並獲賜岐山以西的領土,但當時這一地區被戎狄佔領,周朝分封只不過一張空頭支票而已;秦襄公死後,即位的秦文公開始向關中拓殖土地,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到了秦穆公時期才完全佔據關中,此時秦國領土東起陝西、陝西交界處的黃河中游地區,西到河西走廊盡頭,南臨秦嶺,北抵黃土高原,幾乎囊括整個關中渭水流域。

三,戰國時期河西失而復得,戰國初期,魏國國力強大奪取秦國河西地區;此後,秦獻公、秦孝公、秦惠文王三代君主為奪回河西故地而努力。影視劇《大秦帝國》中,,秦獻公打了幾場勝仗,身受重傷,不久熱死;秦孝公經商鞅變法後,收回河西大部失地;而秦惠文王繼續推行商鞅之法,啟用公孫衍攻打魏國,徹底收復河西地區。

大秦帝國,從地理環境角度分析對軍事影響,易守難攻把握主動權

四,奪取巴蜀、漢中地區,影視劇《大秦帝國》還原了秦國奪取巴蜀、漢中之地的那段歷史,秦惠文王在去世的前幾年,司馬錯和張儀攻陷蜀國,滅掉巴國,將四川盆地全境納入秦國版圖。此前,秦惠文王曾攻打楚國,取地六百里,將關中和巴蜀地區連成一體,這是秦國在統一天下前,最重要的一次領土擴張。

就在這個時期,秦國同時向東、北兩個方向拓展領土,東取魏國汾陰、皮氏,又取趙國的藺,公元前324年,秦國又佔領陝城,打開豫西通道,東建函谷關,打開進軍中原的門戶。

向北,秦國在公元前328年,奪取魏國包括少梁在內的十五城,將國土版圖推到了黃土高原之上;此後,在取得上郡、義渠等地後徹底控制了陝北高原大部。到秦惠文王末年,秦國國土版圖以關中地區為核心,以關中、巴蜀、漢中為主體,地域面積遼闊,地形險固,可攻可守的地理版圖,成為秦國統一天下的憑藉。

五,統一天下,自秦惠文王之後,秦昭襄王和秦宣太后繼續開疆拓土,不斷東侵入,蠶食山東六國領土,到秦始皇即位時,秦國版圖包括現在的陝西全部,四川大部,河南中西部,甘肅東部,湖南北部,山西和

西部地區。秦始皇時期,秦國大舉東進,利用十年時間,吞併山東六國,結束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的局面,完成統一大業。

大秦帝國,從地理環境角度分析對軍事影響,易守難攻把握主動權

地理環境對軍事的影響

貧弱的秦國能崛起於西土,最終攻滅東方諸國而統一天下,原因是諸多方面的,既有得益於尚武功利性的秦風秦俗,也得益於商鞅變法後的國力強大,但地理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對軍事的影響。

秦國地理位置

秦國是典型的偏居一隅的邊緣國家,遠離中原,與戎狄雜居錯處,秦人逐漸東進,直到秦穆公時才征服關中,在秦惠文王奪取巴蜀之前,在長達將近300年的時間裡​,秦國國土一直穩定在陝西關中地區。這一地區位於華夏文明的最西端,秦國北面、南面、西面都沒有強敵,西面是廣袤的半乾旱半草原,散居著落後的戎狄,到秦穆公時期基本被臣服;北面生活著遊牧民族,此時尚未形成強大的軍事實​力,對秦國尚未形成威脅。

戰國晚期時,匈奴曾興盛一時,秦昭襄王曾築長城防禦,趙成文時,李牧大破匈奴,從此匈奴不敢近趙邊,也不敢近秦邊。所以,秦國向西、向北都有廣闊的空間進行拓展國土,拓展領土越大,人口就越多,資源越豐富,軍事勢力也就越強。

大秦帝國,從地理環境角度分析對軍事影響,易守難攻把握主動權

在南面,秦國在奪取巴蜀之後,這裡就成了富饒的農耕地區,秦國盡享天府之利,獲取資源財富,用以對外軍事後勤支持;同時,秦國還利巴蜀天然的地理位置、地形優勢,從側面鉗制楚國,形成戰略態勢。

總的來說,秦國只有東面有強敵,春秋時期,晉國和周與秦山河相望,戰國時期,三晉分晉,韓國、趙國、魏國與秦國接壤,魏國強大後,首先對秦國發難,使秦吃了不少苦頭;在吞併巴蜀之前,秦國對手主要在東邊國界,這種格局,使秦國避免多方受敵,既利於進攻,又利於防守,在戰略上處於有利局面,奈何秦國國力疲弱,只得先努力發展,再圖強。

秦國在奪取巴蜀之後,整個地理政治形式發展根本性的變化,關中、巴蜀被看作是秦國的政治經濟聯合體,以巴蜀為依據頻頻東侵,成為攻打楚國的基地,秦國由此屢次蠶食楚國領土,控制楚國大部分土地,在軍事上對楚國形成包圍態勢,使得楚國無險可守,只能節節敗退,這對整個戰國格局都產生深遠影響,

地勢地形

在戰國時期的冷兵器時代,在軍事上地理形勢對戰爭勝負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與山東六國相比,秦國在地勢地形上有兩大優勢,位居高原,控制黃河上游,在地勢上對東方六國來說就是戰略高地,有居高臨下之勢;第二大優勢是周圍有山川險阻,易守難攻,未戰而先在地形上立於不敗之地​。

大秦帝國,從地理環境角度分析對軍事影響,易守難攻把握主動權

居高臨下的地勢

在地形上,我國共分為三級階梯,以青藏高原為主,海拔4000米以上地區為第一階梯;在青藏高原的北面和東面,包括雲貴高原,黃土高原,蒙古高原,範圍涉及到甘肅中東部,寧夏東南部,陝西北部,河南西部,山西全省,蒙古高原,四川盆地等等,平均海拔為1000-2000米的高原和盆地,為第二階梯;大興安嶺至雪線一線以東,平原,丘陵地帶屬於第三階梯,平均海拔1000米以下。

秦國是唯一一個全部國土都處於第二階梯上的國家,這種地勢格局,使秦國面對山東諸國有居高臨下的態勢,東方諸國對秦國有抬頭仰視之感,此外,在地形上,秦國在東邊界有江河險阻,高山雄關控扼,在軍事防禦上成易守難攻之勢。秦國這種地理地形優勢,在國防上佔盡優勢,縱觀戰國戰爭歷史,東方諸國極少攻入秦國境內,當六國合縱聯軍屢次攻打秦國時,除了最後一次外,其餘的只能打到函谷關;反觀秦國,頻頻東侵,利用地勢優勢打擊三晉及南方楚國時,多有斬獲。

山環水繞的天然屏障

秦國除了地勢高外,還憑著高山大河作為天然屏障與山東六國截然分開,《大秦帝國》中,到秦惠文王末年,秦國國土囊括了整個四川盆地,陝西全部,甘肅東部等地區,形成一個巨大的弧形山脈,又有黃河河道與江漢平原隔離開來,構成一個近乎獨立的地理單元。

秦國的腹心和根基在關中,所謂的關中,就是指現在的陝西中部的渭河平原;關中四周都被高山、大河環繞,形勢險固,東部以黃河為天塹與晉國(魏國)隔離開來,而這段黃河河道水面寬闊,水流洶湧,是理想的軍事防禦依託,關中東部有華山,位於黃河大轉彎處,山勢十分陡峭,如刀削斧劈一般,是秦國防禦和控馭東方諸國的前沿基地。

大秦帝國,從地理環境角度分析對軍事影響,易守難攻把握主動權

關中南有秦嶺,也即是《詩經》中提到的終南山,長達八百餘里,山巒重疊,山高谷深,斷崖如壁,隔絕南北交通,為天下之大阻,更是關中南部屏障。西有隴山,山勢陡峭,曲折難行,是渭河平原與隴東高原的天然屏障。北面是黃土高原下的一系列低山,有岐山、黃龍山、堯山、子午山、嵯峨山等,山勢雖然比不上華山和隴山,但屯兵扼守,亦有很高的防衛價值。秦國正是憑關中、巴蜀的山川險阻的形勢以自保,使自己居於不敗之地,同時能夠靜觀東方諸國形勢變化,努力耕戰,積蓄力量,一有可乘之機便揮師東進,掃蕩六國。

秦之諸關

函谷關,函谷是關中和中原之間一條著名的通道,在這條通道的中段,建立函谷關,扼其咽喉,地勢十分險要,有天險之稱;函谷關原本不屬於秦國,屬於三家分晉後的魏國;秦國在商鞅變法國勢強大後,從魏國手中奪取函谷關。

秦國控制函谷關後,就成了通往東方最便捷的通道,不僅如此,在軍事防禦上,秦國掌握函谷進可出兵攻打中原,爭雄天下;退可守護關中門戶,保住國土不失去;而山東諸國要攻打秦國,函谷關是優先考慮的戰略要地。戰國後勤,山東諸國曾發生五次合縱戰爭,其中有四次在函谷關進行的,足以可見函谷關的戰略意義。

大秦帝國,從地理環境角度分析對軍事影響,易守難攻把握主動權

武關,

春秋前期,秦國就控制了武關所在地區,武關地處於函谷關以南,這裡是中原經南陽盆地進攻關中的一條迂迴路線,也是由江漢平原進入關中的主要通道,也是秦楚兩國往來的大道;秦國掌握武關,就掌握對楚國的軍事主動權,《大秦帝國》中,蘇秦、張儀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指出秦國據武關對楚國構成嚴重威脅。

《大秦帝國》中,武關在秦楚兩國對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秦楚丹陽大戰,楚國漢中被秦奪取,楚懷王大怒,舉全國兵力攻秦,而秦放開武關,誘敵深入,在藍田再度大敗楚軍;楚懷王被劫持到咸陽,脅迫割地;次年,秦軍又從武關出發,大敗楚國,從此楚國一蹶不振。如果說,函谷關是秦國插入中原的一把尖刀,威逼韓魏;那麼武關就是秦國懸在楚國頭上的一把利劍。

大散關,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可鉗制漢中與關中,巴蜀之間的咽喉,是南來北往的必經之路;大散關的孔道,就是歷史上的陳倉道,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在大散關以東,還有子午谷、褒斜谷等聯絡關中和漢中的穀道,因此守住大散關就使秦國消除了來自巴蜀南方的威脅。

大秦帝國,從地理環境角度分析對軍事影響,易守難攻把握主動權

綜述

筆者認為,秦國核心腹地,關中地區,四面以山川險阻為天然屏障,對外往來只能依靠穿越山嶺、大河與漢中的通路。正是由於秦國佔據易守難攻的地河,交通極為不便;戰國時期,秦國又在主要道路上設關立守,例如,東有函谷關,北枕黃河,南靠大山,控制關中與中原的交通;東南有武關,掌控從東南進入關中的孔道;西南有大散關,守衛關中。

這樣的地理優勢,使得秦國在對外戰爭中常常居於主動地位;在興起之初,或國力貧弱時,能夠依據山川形勢的保護,遠離山東諸國戰爭紛爭,經營國力,休養生息,為圖強打下堅實基礎;此外,當秦國奪取巴蜀之後,整個態勢驟然發生轉變,秦國牢牢佔據地理地勢上的主動,牽制山東諸國局勢,改變戰國格局。

筆者認為,秦國位於中原最西部,除了東面外,北西南面均無強敵,易守難攻,也宜守宜攻,有穩定的大後方和遼闊的戰略縱深;秦國高居天下的上游,攻則以上擊下,勢如破竹,守則憑高制低,具有天然的軍事優勢;此外,秦國的核心腹地關中,憑山川險阻與中原各國截然分開,唯有函谷窄隙能夠通往東方,此地又有崤函天險控扼,使的秦國長期處於列國紛爭之外,能夠長時間休養生息,發展國力。

關中四塞險固,出關可攻,閉關可守,進退自如,使秦國牢牢掌握戰爭主動權,當秦取巴蜀後,使的秦國側翼安全,可迂迴脅迫楚國,為秦國軍事上的攻守如虎添翼。

大秦帝國,從地理環境角度分析對軍事影響,易守難攻把握主動權

​延伸思考

筆者認為,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其作用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是客觀存在的,深刻地影響和制約社會行為,特別是在古代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地理環境的作用就更為突出。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認為環境對政體產生影響很大,他認為居住在平原的人多希望上層人物領導的政體,生活在山地的人則主張平民政治,而近海人則希望二者混合政體。他還指出,氣候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熱帶地區人民身體疲憊,缺乏勇氣,所以奴性重,通常被專制主義所籠罩,寒帶地區人民勇敢,堅毅,耐勞,希望保持自由政體。

我們來看看秦國,原為中原西陲的貧弱小國,文明發展及社會發展相對落後,長期受中原諸國鄙視,然而,秦國能由小到大,由弱而強,最終戰爭周邊強大鄰國而統一天下,不可否認這與秦孝公時期徹底推行商鞅變法有關,成功的人才引進策略,加上秦國六世出明君,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條件。

從外部條件看,秦國處於華夏文化圈邊緣,是典型的邊緣國家,僅東面有強敵,這樣一來,可以免除陷入包圍圈的危險,又有遼闊的國土作為大後方,相當的戰略縱深,讓敵人不敢輕舉妄動。地勢上,秦國居高臨下,地貌上,四周有山川險阻,這樣的地勢地貌對防禦特別有利,使得秦國未戰而利於不敗之地,能攻能守,掌握先天的戰爭主動權。

除了以上因素外,秦國國土地理地形環境具有天然優勢,也是一個重要、不可忽視的條件;秦國以偏居一隅和半封閉為特徵的地理環境,直接影響了秦國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活動的整體面貌,並且對戰國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秦代政區地理》、《漢書》、《左傳》、《史記》、《戰國策》、《淮南子》、《讀史方輿紀要》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