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田楷諸多不足,那麼田楷中到底少了什麼呢?是什麼導致這些缺陷?

登山觀海6510


田楷這些年創造了很多的爭議,但我覺得這是件好事,因為有爭議、有討論才會有進步。就像醜書現象,對於醜書也是有很多爭議,有為其歌功頌德的,也有貶低醜書是欺世盜名的。我們先不說它的好壞,但是它引起的這種對於書法的探討、辯論、爭議這是好的現象,因為理是越辯越明。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喜歡田楷

首先探討一下,為什麼會有很多的人喜歡田楷。這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田楷的特點決定的,田楷繼承了歐楷的特徵,然後進行了稍微的改變,結構端正、整齊劃一,一眼看過去很工整。

我們知道在過去,因為科舉制度中對於寫字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你文化科很好,書法不行,你也不一定能考上公務員。科舉考試對書書法的要求就是要工整,最好接近現在的印刷體,你不能變來變去的,變化太多還有考試作弊的嫌疑,寫的太誇張閱卷老師看不過去,直接把你刷下去了。甚至於清朝中後期的太醫,你看病好壞先不說,字必須要工整。這都是明清時期“臺閣體”“館閣體”鬧的。

但是這種“館閣體”現象在當時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有其積極的一面,只不過從書法藝術發展的角度來說,是有其消極的一面的,過於板滯、缺少變化和個性。

但是我們今天,完全不需要館閣體了,各行各業對字跡的書寫要求幾乎沒什麼要求了,除了學生學習考試可能對寫字還是有些要求,但也不是像館閣體那樣要求嚴格了,高考時寫字工整,最多是多上幾分的卷面分,它已經起不到決定性作用了。

這也造成了現代人寫字普遍不夠好,因此大家都希望能把字寫的工整,而田楷的出現正好滿足了大眾的這種期望,所以大多數人都覺得這種工工整整的字是最好的了。

再加上這些年醜書的出現,各種前衛派書法、現代派書法對傳統書法的衝擊,使得大眾對這種書法形式深惡痛絕,再對比田楷的工整、美觀,就更加顯得難能可貴了。也因此,很多人想學書法的時候,都會選擇田楷作為入門,田楷的粉絲也是越來越多。

田楷又有哪些不足呢?為何引起爭議

為何田楷會引起這麼多爭議呢?哪裡做的不好,還是有什麼缺陷呢?我認為有下面三點:

  1. 田楷雖然在繼承歐楷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變化,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在歐楷的窠臼裡,並沒有跳出歐楷的範圍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田楷”的這種稱謂其實是一種“簡稱”,與真正意義上的“歐楷”、“顏楷”、“柳楷”、“趙楷”相比還差的太遠。從另外方面來說,也說明了他的取法範圍太窄,創新不夠。

  2. 田楷除了創新不夠,另外就是在創作的時候變化不夠,在很多的作品中我們都能發現幾乎書寫同樣的字,不同的字也幾乎具有相同的偏旁部首,這些結構組件的寫法都是大同小異。所以,很多人說田楷是“館閣體”、“印刷體”,這種說法並不是憑空出現的。

  3. 田楷培訓出來的學生,大家寫的字幾乎一樣,不管是張三還是李四,基本都寫的一模一樣的字。我想,如果搞一個田楷系學生的書法展,不讓題款簽名的話,估計大家進去看了都傻眼了,因為都像一個模子裡出來的一樣。所以,有人說田楷的培訓是“複印機”,培養的學生書法過於單一。

書法作為一門傳統藝術,在當今的時代,它的實用性越來越低,藝術性越來越高。其實在古代的書家,也是很強調能有自我的風格體現,避免跟隨前人的腳後跟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田楷,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會引起很多人的爭議。

而我們回過頭看古代那些大家的作品,就說歐陽詢吧,從他傳世的作品中《化度寺》、《皇甫誕碑》、《九成宮》等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其風格在明顯地變化。即使是其成熟期的代表作《九成宮》中,相同的字的寫法他也有不同的處理,避免形式的單一。在工整、平正的面貌下,很多用筆、結構卻非常的險絕,這就是他厲害的地方。相比較之下,田楷就相差太多了。

當然,田楷雖然有很多的爭議,但是田英章老師作為當代歐楷的名家,其在書法的傳播、普及教育方面的貢獻不容詆譭。對於田楷的這種討論,我們也都是在以書說書,就事論事,對田楷也毫無貶低之意。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歡迎各位書友一起來討論。

我是翰墨今香,只專注分享傳統書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關注。


翰墨今香


書法有法。田老師的楷書有很深的功底。他的書法跟歐楷相比卻有妍媚氣。


有這種感覺,是我跟田老師學書法第十一節課的時候。我共交了20節課的學費,第十二節課往後就沒再去學。

我學書法可以說是從零起步的,當時興趣非常高也很有耐性。每週從燕郊到北京北四環去上田老師的課。按照田老師的教法首先練筆劃,由於我太笨第一個筆畫。重複有上萬次,才接近田老師的標準。其中有一個筆畫重複13000次才合格。

見到田老師認可的,合格的筆畫。心裡非常的激動,於是便想揹著老師寫寫字看看。廢了很大的力氣寫出來的字怎麼也不像字帖。於是自己細心的觀察字帖原來,田老師教的方法寫出來的筆畫和字帖有一定的差距。

就這樣,我開始逃課。尋找根源田老師的筆畫到底和字帖的差距在哪?

第一步從工具上找,原來古人和今人的毛筆是不一樣的。

第二步從字體大小,和紙張上找。原來我們學字的大小比原帖大很多。紙張也過於細膩,平滑。

第三步從結構上找。

我的感覺是:橫豎堅挺,撇捺展。

點對方向,鉤折寬。

天覆地載,守字規。

即白當黑,活壁閃!

第四步是從氣韻上找。我到中國書店幾乎翻遍了,所有的關於魏晉唐的楷書書法資料。終於略有收穫。發現歐陽詢的楷書,是在魏晉唐楷法的原理規範下,融入了自己怒而勃發的強烈個性。

於是激發了我對書法向更深層次探討的決心。

如何打開書法的大門呀?立即行動,於是報了中書協的兩期培訓,之後又去中國書法院感受了全國書法高手傳授。我看到了書法的強大。

原來田老師的筆畫與傳統筆法相比,缺乏爽力與渾厚,有竹節病,僵持,滯澀。受歐陽詢性格影響筆畫間協調不自然。並且筆畫普遍偏瘦,字間結構拘謹。主要是營救全字四角方正所至。

最主要的是,田老師所沿襲傳承書法的脈絡基礎基礎偏窄,老師的方式是自歐以下的縱向統覽。如果把視野,再往魏晉以前有所關注一定會更好的發展!

至於田老師,夠不夠書法家。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書法人,對於書法的態度,對於什麼是藝術的認知,如何進步更重要。敬重田老師是必須的,他對中國書法的貢獻是有目共賭的!哪怕他只教會了我拿筆,教會了更多的人拿筆。就是功德無量的。

燕郊瀚草苑 劉國強 號正草



正草齋號瀚艸苑


十年前,我對田英章老師的書法佩服得五體投地。
現在多了一些想法,對於這幅書法作品來說,我更欣賞的是它的章法,最後的題款行書寫得好,三個章蓋的真好。這幅作品的十個字,個個有法可依。像“草”字的最後一筆,是隸書的寫法。其他的字兒也是勁挺平穩。


這幅書法作品,我有點兒不敢恭維,筆畫對比不明顯,顯得有些呆板,而缺少靈氣,完全把自己的字體限制在一個框框裡。
田英章老師書法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字——“穩”,平穩是他的最大優點,同時也是缺點。

可是備不住也能載入史冊,米芾不是因為刷字而載入史冊了嗎?
你挑不出任何毛病來,如果你看完了智永的真草書《千字文》以後
,回過頭來再看田英章老師的作品,你就會發現田英章老師的作品,完全被書法的“法”束縛了,沒有變通只有死守。


不是我在這裡吹毛求疵,因為現在的我已經不是十年前的我了,我的眼界也在開闊,我的審美也是別有洞天了。


京東千里行書法


“田楷”中當然有很多的不足,到底有什麼具體的不足,就需要看是什麼人站在什麼角度去看。



各級中書協,書法專業畢業生,青少年書法培訓班,書法老師等等名門正派的角度來看,“田楷”主要是沒有師承古法,個性創造出來的東西比較多,筆筆規整如一,沒有變化,猶如印刷體一般。



非書法專業大眾會覺得挺好看,而且如果只是為了把字寫好看,沒有書法功底的人來說,田楷還是很容易上手的。實用性比較強,田楷主要適合裝飾書畫。



無論是歐體楷書,還是田氏楷書,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非常強調每個字當中的每一個筆畫都做到盡善盡美。也就是說每一個筆劃都清晰顯然。



不管是誰,從任何的角度去看,田楷都有不足。

但是這不僅僅限於“田楷”,所有的書法,所有的古今書家都可以被找出不足。傳統的古代書家蘇軾,就被名家言其書“多擫筆”,也就是說很少提筆,都是墨團。趙孟俯的字被大書法家稱“骨軟無力”,顏真卿的楷書更被米芾貶得一文不值。



我們拋開古代不講,放眼當今書畫界。所謂的那些師古派的學徒,尤其是看看那些青少年培訓班老師,各省市書協會員的作品。只要你說,看不懂也好,不知道美在哪裡呀。他們都覺得因為是藝術,所以不是每個人都懂。



你懂嗎?


心靈書法學堂


“田楷”就是指田蘊章田英章兩位老師為代表的書體,因為學習他們書法的人很多,也學得惟妙惟肖,所以,很多人對於田楷就有很多褒貶。

兩位田老師如今被認為是書界的正能量,在醜書橫行的書界,他們依然能堅持寫楷書,幾十年如一日,這種精神本就值得敬佩,我們知道,人無完人,寫字也是這樣,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能兼顧到,那麼田楷中到底少了些什麼呢?現在就把意見比較多的幾種列出來,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第一,沒有變化

很多人認為田楷,特別是田英章老師的楷書整篇都是沒有變化的,顯得呆板,但是按照田老師的說法來看的話,不要故意去追求什麼變化,故意去變化那就是故弄玄虛了。

第二,多異體字

很多人發現田英章老師的教材裡和他的作品裡出現了很多的異體字,很多人說這是在故意尋求變化,但是田老師說應該掌握這些異體字寫法,並且這些異體字並不是空穴來風,是有根據的。

第三,像印刷體字

持這種看法的人也是挺多的,認為田老師的字過於工整,刻板,就像印刷體一樣,有人說這是功夫,但有人說這是匠氣,我覺得,這和田老師曾經寫任命書寫字模有關係,因為哪種字就是需要這樣規範,而且現在不少人希望自己能達到印刷體那樣的水平。

以上幾種就是很多人對於田楷的看法,當然了,肯定還有其他的看法,但是話又說回來,田老師的字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審美和需求,因此,對於田楷中的不足大家是看到了,也是認同的。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存希齋書法


宋黃山谷論書雲:“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若其靈府無程,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只是俗人爾。”

明吳寬論書亦云:“今書家例能文辭,不能則望而知其筆畫之俗,特一書工而已。世之學書者,如未能詩,吾未見其能書也。”

書如其人,良有以也!觀人鑑書,復何異乎?

老田寫字慢如蝸行,效率低下,觀其書寫姿勢,甚是難受費勁!其四尺對開,四字橫幅,字徑近30釐米,尚且不能懸肘!收筆鉤描,遮掩取巧;跪筆彈鋒,畫蛇添足!誠如《書譜》所云:“或苟興新說,竟無益於將來。”

明師授人以漁,老田授人以愚。其視頻講座中盡多“必須”、“肯定”、“絕對相信”等字眼,偏頗至極!田門弟子受其影響,“則好溺偏固,自閡通規。” 千人一面,趣味索然,個人風格,何從談起?

老田類乎一狗肉販子,讀書不多,素質較差。羽翼未豐之前,羞答答掛著歐體羊頭,以做幌子。近年願望漸大,改掛“田楷”甚至“田體”招牌繼續兜售!其龐大的販賣團伙,自然隨其鼓譟:“田體”狗肉勝似羊肉!“田體”已經超越了歐體!“田體”比歐體更適合現代人欣賞!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而已!

詩曰:

貼腕鉤描苦經營,字匠造作圖其形。攀歐附趙詆顏柳,市儈居然擅書名!

鉤描貼腕求勻光,病謂畫字喜裝腔。率更泉下應有恨,豈容不肖列門牆?

跪筆彈鋒苟新說,盡言此法最難能。貼腕鉤描誠未易,懸肘體會便不同!

書體如何能妄稱?學者徒具已然形。歐顏柳趙垂範在,浮華汰盡史留名!

點如眉目因人異,俯仰向背須變通。三角一肚千人面,安能顧盼送深情?

《立禕論書絕句》五首



張立禕書院


在書法或藝術領域,能夠做到盡善盡美的聊若星辰。在書法領域,被稱為盡善盡美者只有王羲之一人而已。所以有人說藝術是一種缺憾的藝術。

田楷,不可否認也是譭譽參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翰墨書道感覺田氏楷書有不足的地方也有其優點,不能全盤否定。不足之處大約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線條平直,缺少錐畫沙的立體感。

我們在欣賞歐陽詢的楷書時,按照歐陽詢楷書八法訣來靠量其點畫形質,非常明顯,田楷的點畫形質缺少那種豐富的內涵。


如上圖的點畫,缺少那種氣象萬千的意味。有一種偏鐵皮一樣的感覺。感覺不到線條的厚度。




歐陽詢的楷書則相反點畫線條形質意味或者說意趣非常豐富雋永,越琢磨越有味到,越見真淳之氣。我們看“不”的最後一筆,飽滿而生動。


在就是線條變化單一。點畫造型方面比較單一,是其另一個不足之處。沒有那種如印刷體字模到出的那種一律感。

在就是田楷的結構內部不夠和諧,雖然非常法度森嚴規整,但氣韻上有一種生拙氣,雖然表面看並不十分明顯,也就是大康書法的那種感覺。歐陽詢的楷書,以險勁著稱,點畫粗細斜正變化大,空間分割並不是特別絕對的均勻,但點畫線條間,空間與空間,包括字裡行間不但貫氣而且和諧,有蘭亭序的意趣。



在就是點畫刻厲,不夠含蓄蘊藉,這種刻厲之格調,其實田英章先生自己有明白。

田楷的最大優點就是方正規矩,筆筆不勾,嚴謹有加,這是田楷的一個極致特點,幾乎無人能比,然而過猶不及,在優點絕對突出的同時也造成了類似館閣體的弊病。


翰墨書道


古典書法裡面總的原則是講求一個動和勢。九成宮裡面豎基本都是有角度的,柳體也是同樣的。其二,則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種動態的運筆,可以打通楷行草。田楷其實很好,很多動作也是古法延邊過來的,但是過於追求圓潤的處理導致筆畫兩端堵死,等於是只能楷書寫寫了,行書草書就沒辦法跑起來了,很大程度阻礙了書法進一步發展。書法是百人百相,而不是千篇一律。每個人都是在書寫自己的人生,所以都有自己獨特的面貌。當一個人需要走自己面貌,就是說想學出自我,活出自我的時候。咔,死在了運筆筆法上。只能一輩子活在別人的影子裡。成為沒有個性和靈魂的字。這點非常重要,我們看趙孟頫28歲的書法作品,都已經具備他自己獨立的面貌了。這點就給我們很大啟示。學別人帖其實就是為了走自己的路。如果蓋掉落款,大家都面面相覷,不知道是誰的字。這其實是悲哀。課堂上大家都長得一樣,老師都蒙圈了。世界正是由於多樣性才美好。書法也一樣,縱然可以不出名,但是也是要寫出自己來。書法靜了很可能變得相似,所以古人講求的是動,列舉衛夫人的筆陣圖幾句,大家可以去感悟感悟。

一“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

、“點” 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

丿 “撇”如陸斷犀象。

乙 “折”如百鈞弩發。

∣ “豎”如萬歲枯藤。

㇏ “捺”如崩浪雷奔。

勹 “橫折鉤”如勁弩筋節。

都是勢和動的結合,只有這樣書法才會千變萬化。這也是符合最自然的真理。道法自然其實也是從這裡面來的。

發幾張帖看看,感受一下那種勢來如山倒,行雲流水,滔滔不絕,崩浪奔雷等一發不可收拾的感覺。







田寬讓書法


中學生比小學生學問高,因為中學生會做小學生的題目而小學生不會做中學生的題目。木工認為瓦工沒有技術。瓦工又笑木工沒技術。其實各有各的技術。說田楷沒有藝術性的人,如果自己也會寫田楷,因嫌田楷沒藝術性而寫其他有藝術性的書法,那麼其關係如同中學生比小學高一樣,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如果是寫不好田楷,那就如木工和瓦工的關係了。什麼叫藝術?其實是手藝和技術的簡稱或統稱。需要有很高的技術或者手藝才能做出來的東西,肯定是很好很美的,別人又做不了,因此數量又很少,這樣的產品就是很有藝術性的東西。田楷與歐陽詢相比,前者在山腰後者在天上。而醜書還在山腳。所謂有自己的風格面貌,其實是為自已亂塗瞎畫找藉口。別人(田楷)能下功夫臨歐體,練就了過硬的技術,你寫不了,還要說別人沒藝術,真是恬不知恥!少數的自封為懂藝術的人把廣大書法愛好者都視為不懂藝術,這才是當今書法界的怪現象。不能否認田楷比之歐陽詢差距還很大很大,但起碼是當今離歐陽詢最近的。如果承認歐陽詢的字有藝術性,那麼田楷也有少量藝術性了。


老老傳統


要想寫好行草書,楷書一定要過關!

而行草書寫的很溜的人,他們不把楷書作品示人,不曬楷書。是因為楷書,只是書法的基本功。

要想在書法領域內有所作為,必須下苦工夫主攻行草書。否則,前面的努力,將盡付流水,成了真正的楊白勞!

在書法領域內,想揚名立萬,宣示自己的才華,只能靠行草書!特別是巨幅狂草書法的創作,肯定不是靠蠻幹,就可以完成的。

楷書太難?肯定是從沒拿過毛筆的人,說出來的外行話!

楷書的難度,只相當於數學領域內的初等數學。初等數學,離高等數學以及現代數學何止十萬八千里!

所以,楷書只是書法領域裡的初級學問,是基本功!

當然,想把楷書寫好,亦非易事,要下苦工。如果你真的是那塊料,花約五六年時間,堅苦操練,是完全有可能拿下楷書的!

反過來說,假如你花了五六年時間,依然沒解決最基本的楷書問題。這也足以證明,你不是玩書法的料!勸君趕快轉行,該幹嗎幹嗎去。以免貽誤前程。

這就是田氏楷書或者楷書,不被行家認可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