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田楷诸多不足,那么田楷中到底少了什么呢?是什么导致这些缺陷?

登山观海6510


田楷这些年创造了很多的争议,但我觉得这是件好事,因为有争议、有讨论才会有进步。就像丑书现象,对于丑书也是有很多争议,有为其歌功颂德的,也有贬低丑书是欺世盗名的。我们先不说它的好坏,但是它引起的这种对于书法的探讨、辩论、争议这是好的现象,因为理是越辩越明。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田楷

首先探讨一下,为什么会有很多的人喜欢田楷。这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田楷的特点决定的,田楷继承了欧楷的特征,然后进行了稍微的改变,结构端正、整齐划一,一眼看过去很工整。

我们知道在过去,因为科举制度中对于写字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你文化科很好,书法不行,你也不一定能考上公务员。科举考试对书书法的要求就是要工整,最好接近现在的印刷体,你不能变来变去的,变化太多还有考试作弊的嫌疑,写的太夸张阅卷老师看不过去,直接把你刷下去了。甚至于清朝中后期的太医,你看病好坏先不说,字必须要工整。这都是明清时期“台阁体”“馆阁体”闹的。

但是这种“馆阁体”现象在当时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有其积极的一面,只不过从书法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说,是有其消极的一面的,过于板滞、缺少变化和个性。

但是我们今天,完全不需要馆阁体了,各行各业对字迹的书写要求几乎没什么要求了,除了学生学习考试可能对写字还是有些要求,但也不是像馆阁体那样要求严格了,高考时写字工整,最多是多上几分的卷面分,它已经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了。

这也造成了现代人写字普遍不够好,因此大家都希望能把字写的工整,而田楷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大众的这种期望,所以大多数人都觉得这种工工整整的字是最好的了。

再加上这些年丑书的出现,各种前卫派书法、现代派书法对传统书法的冲击,使得大众对这种书法形式深恶痛绝,再对比田楷的工整、美观,就更加显得难能可贵了。也因此,很多人想学书法的时候,都会选择田楷作为入门,田楷的粉丝也是越来越多。

田楷又有哪些不足呢?为何引起争议

为何田楷会引起这么多争议呢?哪里做的不好,还是有什么缺陷呢?我认为有下面三点:

  1. 田楷虽然在继承欧楷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变化,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在欧楷的窠臼里,并没有跳出欧楷的范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田楷”的这种称谓其实是一种“简称”,与真正意义上的“欧楷”、“颜楷”、“柳楷”、“赵楷”相比还差的太远。从另外方面来说,也说明了他的取法范围太窄,创新不够。

  2. 田楷除了创新不够,另外就是在创作的时候变化不够,在很多的作品中我们都能发现几乎书写同样的字,不同的字也几乎具有相同的偏旁部首,这些结构组件的写法都是大同小异。所以,很多人说田楷是“馆阁体”、“印刷体”,这种说法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3. 田楷培训出来的学生,大家写的字几乎一样,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基本都写的一模一样的字。我想,如果搞一个田楷系学生的书法展,不让题款签名的话,估计大家进去看了都傻眼了,因为都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所以,有人说田楷的培训是“复印机”,培养的学生书法过于单一。

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在当今的时代,它的实用性越来越低,艺术性越来越高。其实在古代的书家,也是很强调能有自我的风格体现,避免跟随前人的脚后跟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田楷,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会引起很多人的争议。

而我们回过头看古代那些大家的作品,就说欧阳询吧,从他传世的作品中《化度寺》、《皇甫诞碑》、《九成宫》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风格在明显地变化。即使是其成熟期的代表作《九成宫》中,相同的字的写法他也有不同的处理,避免形式的单一。在工整、平正的面貌下,很多用笔、结构却非常的险绝,这就是他厉害的地方。相比较之下,田楷就相差太多了。

当然,田楷虽然有很多的争议,但是田英章老师作为当代欧楷的名家,其在书法的传播、普及教育方面的贡献不容诋毁。对于田楷的这种讨论,我们也都是在以书说书,就事论事,对田楷也毫无贬低之意。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各位书友一起来讨论。

我是翰墨今香,只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


翰墨今香


书法有法。田老师的楷书有很深的功底。他的书法跟欧楷相比却有妍媚气。


有这种感觉,是我跟田老师学书法第十一节课的时候。我共交了20节课的学费,第十二节课往后就没再去学。

我学书法可以说是从零起步的,当时兴趣非常高也很有耐性。每周从燕郊到北京北四环去上田老师的课。按照田老师的教法首先练笔划,由于我太笨第一个笔画。重复有上万次,才接近田老师的标准。其中有一个笔画重复13000次才合格。

见到田老师认可的,合格的笔画。心里非常的激动,于是便想背着老师写写字看看。废了很大的力气写出来的字怎么也不像字帖。于是自己细心的观察字帖原来,田老师教的方法写出来的笔画和字帖有一定的差距。

就这样,我开始逃课。寻找根源田老师的笔画到底和字帖的差距在哪?

第一步从工具上找,原来古人和今人的毛笔是不一样的。

第二步从字体大小,和纸张上找。原来我们学字的大小比原帖大很多。纸张也过于细腻,平滑。

第三步从结构上找。

我的感觉是:横竖坚挺,撇捺展。

点对方向,钩折宽。

天覆地载,守字规。

即白当黑,活壁闪!

第四步是从气韵上找。我到中国书店几乎翻遍了,所有的关于魏晋唐的楷书书法资料。终于略有收获。发现欧阳询的楷书,是在魏晋唐楷法的原理规范下,融入了自己怒而勃发的强烈个性。

于是激发了我对书法向更深层次探讨的决心。

如何打开书法的大门呀?立即行动,于是报了中书协的两期培训,之后又去中国书法院感受了全国书法高手传授。我看到了书法的强大。

原来田老师的笔画与传统笔法相比,缺乏爽力与浑厚,有竹节病,僵持,滞涩。受欧阳询性格影响笔画间协调不自然。并且笔画普遍偏瘦,字间结构拘谨。主要是营救全字四角方正所至。

最主要的是,田老师所沿袭传承书法的脉络基础基础偏窄,老师的方式是自欧以下的纵向统览。如果把视野,再往魏晋以前有所关注一定会更好的发展!

至于田老师,够不够书法家。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书法人,对于书法的态度,对于什么是艺术的认知,如何进步更重要。敬重田老师是必须的,他对中国书法的贡献是有目共赌的!哪怕他只教会了我拿笔,教会了更多的人拿笔。就是功德无量的。

燕郊瀚草苑 刘国强 号正草



正草齋號瀚艸苑


十年前,我对田英章老师的书法佩服得五体投地。
现在多了一些想法,对于这幅书法作品来说,我更欣赏的是它的章法,最后的题款行书写得好,三个章盖的真好。这幅作品的十个字,个个有法可依。像“草”字的最后一笔,是隶书的写法。其他的字儿也是劲挺平稳。


这幅书法作品,我有点儿不敢恭维,笔画对比不明显,显得有些呆板,而缺少灵气,完全把自己的字体限制在一个框框里。
田英章老师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稳”,平稳是他的最大优点,同时也是缺点。

可是备不住也能载入史册,米芾不是因为刷字而载入史册了吗?
你挑不出任何毛病来,如果你看完了智永的真草书《千字文》以后
,回过头来再看田英章老师的作品,你就会发现田英章老师的作品,完全被书法的“法”束缚了,没有变通只有死守。


不是我在这里吹毛求疵,因为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我了,我的眼界也在开阔,我的审美也是别有洞天了。


京东千里行书法


“田楷”中当然有很多的不足,到底有什么具体的不足,就需要看是什么人站在什么角度去看。



各级中书协,书法专业毕业生,青少年书法培训班,书法老师等等名门正派的角度来看,“田楷”主要是没有师承古法,个性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较多,笔笔规整如一,没有变化,犹如印刷体一般。



非书法专业大众会觉得挺好看,而且如果只是为了把字写好看,没有书法功底的人来说,田楷还是很容易上手的。实用性比较强,田楷主要适合装饰书画。



无论是欧体楷书,还是田氏楷书,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非常强调每个字当中的每一个笔画都做到尽善尽美。也就是说每一个笔划都清晰显然。



不管是谁,从任何的角度去看,田楷都有不足。

但是这不仅仅限于“田楷”,所有的书法,所有的古今书家都可以被找出不足。传统的古代书家苏轼,就被名家言其书“多擫笔”,也就是说很少提笔,都是墨团。赵孟俯的字被大书法家称“骨软无力”,颜真卿的楷书更被米芾贬得一文不值。



我们抛开古代不讲,放眼当今书画界。所谓的那些师古派的学徒,尤其是看看那些青少年培训班老师,各省市书协会员的作品。只要你说,看不懂也好,不知道美在哪里呀。他们都觉得因为是艺术,所以不是每个人都懂。



你懂吗?


心灵书法学堂


“田楷”就是指田蕴章田英章两位老师为代表的书体,因为学习他们书法的人很多,也学得惟妙惟肖,所以,很多人对于田楷就有很多褒贬。

两位田老师如今被认为是书界的正能量,在丑书横行的书界,他们依然能坚持写楷书,几十年如一日,这种精神本就值得敬佩,我们知道,人无完人,写字也是这样,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能兼顾到,那么田楷中到底少了些什么呢?现在就把意见比较多的几种列出来,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第一,没有变化

很多人认为田楷,特别是田英章老师的楷书整篇都是没有变化的,显得呆板,但是按照田老师的说法来看的话,不要故意去追求什么变化,故意去变化那就是故弄玄虚了。

第二,多异体字

很多人发现田英章老师的教材里和他的作品里出现了很多的异体字,很多人说这是在故意寻求变化,但是田老师说应该掌握这些异体字写法,并且这些异体字并不是空穴来风,是有根据的。

第三,像印刷体字

持这种看法的人也是挺多的,认为田老师的字过于工整,刻板,就像印刷体一样,有人说这是功夫,但有人说这是匠气,我觉得,这和田老师曾经写任命书写字模有关系,因为哪种字就是需要这样规范,而且现在不少人希望自己能达到印刷体那样的水平。

以上几种就是很多人对于田楷的看法,当然了,肯定还有其他的看法,但是话又说回来,田老师的字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审美和需求,因此,对于田楷中的不足大家是看到了,也是认同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存希斋书法


宋黄山谷论书云:“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尔。”

明吴宽论书亦云:“今书家例能文辞,不能则望而知其笔画之俗,特一书工而已。世之学书者,如未能诗,吾未见其能书也。”

书如其人,良有以也!观人鉴书,复何异乎?

老田写字慢如蜗行,效率低下,观其书写姿势,甚是难受费劲!其四尺对开,四字横幅,字径近30厘米,尚且不能悬肘!收笔钩描,遮掩取巧;跪笔弹鋒,画蛇添足!诚如《书谱》所云:“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

明师授人以渔,老田授人以愚。其视频讲座中尽多“必须”、“肯定”、“绝对相信”等字眼,偏颇至极!田门弟子受其影响,“则好溺偏固,自阂通规。” 千人一面,趣味索然,个人风格,何从谈起?

老田类乎一狗肉贩子,读书不多,素质较差。羽翼未丰之前,羞答答挂着欧体羊头,以做幌子。近年愿望渐大,改挂“田楷”甚至“田体”招牌继续兜售!其庞大的贩卖团伙,自然随其鼓噪:“田体”狗肉胜似羊肉!“田体”已经超越了欧体!“田体”比欧体更适合现代人欣赏!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而已!

诗曰:

贴腕钩描苦经营,字匠造作图其形。攀欧附赵诋颜柳,市侩居然擅书名!

钩描贴腕求匀光,病谓画字喜装腔。率更泉下应有恨,岂容不肖列门墙?

跪笔弹鋒苟新说,尽言此法最难能。贴腕钩描诚未易,悬肘体会便不同!

书体如何能妄称?学者徒具已然形。欧颜柳赵垂范在,浮华汰尽史留名!

点如眉目因人异,俯仰向背须变通。三角一肚千人面,安能顾盼送深情?

《立祎论书绝句》五首



张立祎书院


在书法或艺术领域,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的聊若星辰。在书法领域,被称为尽善尽美者只有王羲之一人而已。所以有人说艺术是一种缺憾的艺术。

田楷,不可否认也是毁誉参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翰墨书道感觉田氏楷书有不足的地方也有其优点,不能全盘否定。不足之处大约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线条平直,缺少锥画沙的立体感。

我们在欣赏欧阳询的楷书时,按照欧阳询楷书八法诀来靠量其点画形质,非常明显,田楷的点画形质缺少那种丰富的内涵。


如上图的点画,缺少那种气象万千的意味。有一种偏铁皮一样的感觉。感觉不到线条的厚度。




欧阳询的楷书则相反点画线条形质意味或者说意趣非常丰富隽永,越琢磨越有味到,越见真淳之气。我们看“不”的最后一笔,饱满而生动。


在就是线条变化单一。点画造型方面比较单一,是其另一个不足之处。没有那种如印刷体字模到出的那种一律感。

在就是田楷的结构内部不够和谐,虽然非常法度森严规整,但气韵上有一种生拙气,虽然表面看并不十分明显,也就是大康书法的那种感觉。欧阳询的楷书,以险劲著称,点画粗细斜正变化大,空间分割并不是特别绝对的均匀,但点画线条间,空间与空间,包括字里行间不但贯气而且和谐,有兰亭序的意趣。



在就是点画刻厉,不够含蓄蕴藉,这种刻厉之格调,其实田英章先生自己有明白。

田楷的最大优点就是方正规矩,笔笔不勾,严谨有加,这是田楷的一个极致特点,几乎无人能比,然而过犹不及,在优点绝对突出的同时也造成了类似馆阁体的弊病。


翰墨书道


古典书法里面总的原则是讲求一个动和势。九成宫里面竖基本都是有角度的,柳体也是同样的。其二,则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动态的运笔,可以打通楷行草。田楷其实很好,很多动作也是古法延边过来的,但是过于追求圆润的处理导致笔画两端堵死,等于是只能楷书写写了,行书草书就没办法跑起来了,很大程度阻碍了书法进一步发展。书法是百人百相,而不是千篇一律。每个人都是在书写自己的人生,所以都有自己独特的面貌。当一个人需要走自己面貌,就是说想学出自我,活出自我的时候。咔,死在了运笔笔法上。只能一辈子活在别人的影子里。成为没有个性和灵魂的字。这点非常重要,我们看赵孟頫28岁的书法作品,都已经具备他自己独立的面貌了。这点就给我们很大启示。学别人帖其实就是为了走自己的路。如果盖掉落款,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是谁的字。这其实是悲哀。课堂上大家都长得一样,老师都蒙圈了。世界正是由于多样性才美好。书法也一样,纵然可以不出名,但是也是要写出自己来。书法静了很可能变得相似,所以古人讲求的是动,列举卫夫人的笔阵图几句,大家可以去感悟感悟。

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 “撇”如陆断犀象。

乙 “折”如百钧弩发。

∣ “竖”如万岁枯藤。

㇏ “捺”如崩浪雷奔。

勹 “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都是势和动的结合,只有这样书法才会千变万化。这也是符合最自然的真理。道法自然其实也是从这里面来的。

发几张帖看看,感受一下那种势来如山倒,行云流水,滔滔不绝,崩浪奔雷等一发不可收拾的感觉。







田宽让书法


中学生比小学生学问高,因为中学生会做小学生的题目而小学生不会做中学生的题目。木工认为瓦工没有技术。瓦工又笑木工没技术。其实各有各的技术。说田楷没有艺术性的人,如果自己也会写田楷,因嫌田楷没艺术性而写其他有艺术性的书法,那么其关系如同中学生比小学高一样,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是写不好田楷,那就如木工和瓦工的关系了。什么叫艺术?其实是手艺和技术的简称或统称。需要有很高的技术或者手艺才能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是很好很美的,别人又做不了,因此数量又很少,这样的产品就是很有艺术性的东西。田楷与欧阳詢相比,前者在山腰后者在天上。而丑书还在山脚。所谓有自己的风格面貌,其实是为自已乱涂瞎画找借口。别人(田楷)能下功夫临欧体,练就了过硬的技术,你写不了,还要说别人没艺术,真是恬不知耻!少数的自封为懂艺术的人把广大书法爱好者都视为不懂艺术,这才是当今书法界的怪现象。不能否认田楷比之欧阳詢差距还很大很大,但起码是当今离欧阳詢最近的。如果承认欧阳詢的字有艺术性,那么田楷也有少量艺术性了。


老老传统


要想写好行草书,楷书一定要过关!

而行草书写的很溜的人,他们不把楷书作品示人,不晒楷书。是因为楷书,只是书法的基本功。

要想在书法领域内有所作为,必须下苦工夫主攻行草书。否则,前面的努力,将尽付流水,成了真正的杨白劳!

在书法领域内,想扬名立万,宣示自己的才华,只能靠行草书!特别是巨幅狂草书法的创作,肯定不是靠蛮干,就可以完成的。

楷书太难?肯定是从没拿过毛笔的人,说出来的外行话!

楷书的难度,只相当于数学领域内的初等数学。初等数学,离高等数学以及现代数学何止十万八千里!

所以,楷书只是书法领域里的初级学问,是基本功!

当然,想把楷书写好,亦非易事,要下苦工。如果你真的是那块料,花约五六年时间,坚苦操练,是完全有可能拿下楷书的!

反过来说,假如你花了五六年时间,依然没解决最基本的楷书问题。这也足以证明,你不是玩书法的料!劝君赶快转行,该干吗干吗去。以免贻误前程。

这就是田氏楷书或者楷书,不被行家认可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