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現劉備葬身處,方圓30裡沒有蚊蟲,真的是劉備墓嗎?

荼蘼未盡


曹操墓找到了,劉備墓在哪裡呢?

2009年河南安陽疑似曹操的發現,吸引了全國人的眼球,隨後,與他一同“酒論雄”的劉備也“不甘寂”,眾多專家學者開始討論劉備死後的真正葬身之地,有人認為劉備葬於四川彭山牧馬鄉的蓮花壩,有人認為劉備葬於重慶奉節,也有人認為劉備就葬於成都武侯祠的惠陵,眾多說法紛紛擾擾、不一而足,那麼,哪一種說法才是歷史的真相?
據陳壽的《三國志》記載劉備死後葬於惠陵,惠陵就位於今成都武侯祠。但有人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劉備死於農曆的四月,對於四川來說,正是烈日炎炎、氣溫極高的夏天。當時的交通很不方便,從白帝城到成都全是逆流而上的水路和崎嶇的山路,僅單程也得需要30多天時間。如果花這麼長的時間把劉備的屍體運到成都,屍體很可能已經腐爛,也就是說諸葛亮根本不可能拉著臭氣熏天的劉備屍體,經過長達30多天的跋涉,把劉備安葬在成都。惠陵並不是真的劉備墓,而只不過是紀念劉備的衣冠冢。

據此,有人認為真正的劉備墓在四川彭山的蓮花壩。

他們還提出了自己的理由:首先,從文史資料來看,有關牧馬鄉蓮花壩有皇墳的文字史料,《彭山縣誌》載:

“治北四十里蓮花壩有皇陵,並傳蓮花壩有皇莊。墓依山勢,封土呈覆鬥形,傳此為劉備墳。民國時期,有自稱劉備後裔的劉鼕鼕在此結廬守墓,言留有劉氏族譜,此人已死,族譜難覓…”

從歷史遺蹟來看,在蓮花村有一座神秘的大山丘,這座山丘朝向東南,正對、黃龍溪,佔地100多畝,被當地人稱為九片蓮花花瓣的小山丘將皇墓環抱其府河中。古代風水先生還把這一帶叫做“九龍回頭望。如此好的風水寶地除蓮花村以外,在我國還有北京的十三陵,這種“九龍回頭望”只有封建時期的帝王才能享用。據當地文管所提供的資料,皇墓垂直高21米,封土周長100餘米。1995年4月,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測局605勘測隊的紅外檢測結果顯示,皇墓的頂部位於封土頂部下方50米,堆土下方建築物面積約為30×35平方米,極有可能是巨大古墓。

現在的皇墳上,長滿了各類雜草和茶樹,被村民挖出來的墓磚四處散落,隨處可見。墓頂側,有幾個六七米的盜洞,這些可能都是盜墓賊“光顧”後的痕跡。沿著洞口往下觀察,全是一層三合土加一層黃泥土夯築起來的,靠近皇墳的地方還曾發現一塊數十噸重的灌縣石。由於墓建築中混合有石灰,所以在皇墳的半山腰以上,竟然看不到螞蟻蚊蟲之類的東西。

但這一觀點也存在問題,那就是彭山牧馬鄉蓮花村離成都騎馬也就半天的時間,難道劉備的屍體運到蓮花村就不會腐爛嗎?再有,這座皇墳總面積達100多畝,全是由墓磚、墓牆、數十噸一塊的灌縣石和石灰、蛋清、黃泥混合夯築成的,遠看近觀都像一座小山丘。按照當時的施工手段及進度,這些至少需要數十萬民工苦幹一個月以上,當時,哪來那麼多石灰、蛋清?哪來那麼多黃泥之類的東西?如此巨重的石頭又是怎樣從數百里之外的地方運到蓮花村的?其三,彭山人稱劉備墓在彭山牧馬鄉蓮花村皇墳處,雖然歷經盜墓賊頻頻光顧,但是為何至今未能有一件可以證明劉備墓在此的實物?

還有一種說法是,劉備死後,由於屍體運輸困難,原地葬在了奉節

20世紀60年代奉節修縣委辦公樓時,曾在該處挖出一個大洞。縣政府在修建出城公路時,也挖出一條1米寬的土槽,當時被文物界認為是劉備墓的墓道。1982年,安徽物理探測所應邀前往探測,發現菱州賓館地下有18米深的空洞,並有金屬反應,推測可能是金屬隨葬品或鐵墓碑。在後來的多次探測中,均得出相同的報告。但是,歷史史籍對此卻沒有記載,也沒有其他佐證證明這或許存在的墓址就是劉備墓。

以上兩種說法,都沒有確切的證據,實際上,劉備墓最有可能就位於成都武侯祠裡的惠陵,陳壽的記載最有可能是歷史的真相
首先,《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明確記載,蜀漢朝廷要昭告天下的國家大事,也是新即位的後主劉禪所面臨的第一件大事。先皇的葬禮不僅莊重嚴肅,還關乎到朝廷威信、劉禪和總攬國政的丞相諸葛亮不可能說假話,也毫無隱瞞事實的必要。
從陳壽的經歷來看,他雖然在西晉時期寫就《三國志》,但他生於蜀漢後期的蜀漢之地、熟悉蜀漢史事,沒有任何理由隱瞞或歪曲事實。《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記吳皇后雲:一延熙八年(245年),後,合葬惠陵。”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先主傳》記載的可靠性。且沒有任何一本正史的任何記載否認劉備的葬身之處。

再者,按照古代禮制,皇帝的陵墓均置於京城附近;即使君主於外地,遺體也要運回京城附近的陵墓安葬。劉備遺體運回成都,葬於惠陵,正是繼承漢制的體現。如果將他葬於外地,不僅違背了帝王的葬制,而且破壞了漢朝“以孝治天下”的傳統,不僅劉禪不能接受。其他臣子和舉國臣民肯定也無法接受!

而對屍體防腐的懷疑則是低估了我們的老祖宗在遺體保存方面的高超技術。早在西周時期,古人就已解決了屍體保存的難題;秦漢以來,遺體保存完好者比比皆是,儘管古人保存遺體的具體方法我們尚不清楚,但資料的散失絕不等於這種技術不存在,鐵的事實是誰也無法否認的所謂“就近安葬”說,沒有任何事實依據,完全是主觀揣測,實在經不起推敲。

綜合以上觀點,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劉備墓就位於今成都的武侯祠。


天天開心歷史


公元223年,英雄遲暮的劉備在四川奉節永安宮逝世,劉備死後究竟被埋葬哪裡,直到今天仍然是一個謎題。

關於劉備身後的墓葬,現在比較流行的有三種說法:


1-劉備的墓葬位於今天成都市武侯祠內正殿的西側,也就是旅遊景區內的"惠陵"。

蜀漢後主劉禪聽從了諸葛亮的意見,還先後將甘夫人和吳夫人和劉備一起合葬在這裡。

2-郭沫若先生在1961年考察奉節時提到,劉備死的時候天氣溫度很高,是正值夏天,如果將劉備的屍體從奉節逆水而上運到成都,至少在當時要30多天的時間。

所以郭沫若先生認為劉備可能在逝世之後就地埋在了奉節某處。

3-有一種民間傳說認為,劉備的墓地在今天四川彭山的蓮花壩。


劉備的墓地在哪裡?到底是不是成都武侯祠內的惠陵,很多人都非常好奇,有些人甚至認為直接將那座墓打開不就全清楚了。不過這隻能算是一種希望,但不切實際。

有人說曹操墓不是已經經過考古發掘了嘛,為什麼劉備的墓就不能進行考古工作了呢?

隨著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在的考古工作更多是配合我國的基建工作進行的搶救性發掘,還有發現被盜墓賊盜擾嚴重後進行的搶救性發掘。

建國之後,根據我國文物保護的需要,制定了詳細嚴格的文物保護法。尤其是在明代定陵發掘帶來了慘痛的教訓之後,主動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考古活動更是不太可能。

所以一代英雄劉備的墓葬究竟在哪裡,還有待更多證據的出現。

一盤拉條子


春秋時期,興起了厚葬之風,王侯將帥死後紛紛建造大型陵墓,並埋藏大量陪葬品。於是乎,誕生了一門新鮮的職務:盜墓賊。到了漢朝時,盜墓的風氣都愈加猖獗,漢代有很多皇陵都被盜過。而三國三位締造者曹操、孫權、劉備死後的陵墓情況卻截然不同。

首先,來看曹操的陵墓——被盜千瘡百孔。

在三國中,曹操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有人稱之為梟雄,也有稱之為奸雄。他生性多疑且狡詐,甚至在臨終之前還有的說法。然而,儘管如此,在 2009年時,曹操的墓還是浮出了水面,這一陵墓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墓地雖然已遭到偷盜,墓地早已被盜的千瘡百孔,破敗不堪。但經過考古專家DNA檢測之後,認定是曹操的墓。

其次,來看孫權的陵墓——為朱元璋守門。

孫權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十五歲便擔任縣長,並被舉為孝廉,十九歲接手江東,成為一方霸主,他憑著聰明才幹稱霸江東,被曹操稱之贊為“生子當如孫仲謀”。而孫權死後,葬於南京市鐘山南麓,千年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選墓地時,也看中了此地的風水,想要將自己的帝陵修建於此,並遷走了此處的一些陵墓和寺廟。唯獨沒有動孫權墓,給出的理由令人啼笑皆非:孫權也是一條好漢,就讓他留下來守護我吧。孫權英雄一世,死後其陵墓卻淪為了朱元璋陵墓的守護者,如果他泉下有知,不知會是什麼滋味。

最後,來看劉備的墓——至今撲朔迷離。

劉備是東漢末年三國鼎立時期蜀漢政權的創始人,一心想要興復漢室,可惜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公元223年在白帝城病逝,關於劉備被葬在了哪裡,眾所紛紜。

民間流傳一個神奇傳說:在唐代有夥盜墓賊,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來到了劉備的墓,打洞進入了墓室,眼前的景象令他們目瞪口呆:墓室內燈火輝煌,劉備和 關羽 在下棋, 張飛 在旁觀戰,十名武士侍立在一邊,盜墓賊嚇得魂不附體,紛紛下跪求饒,劉備揮手示意武士賜給他們瓊漿和玉帶。盜墓賊喝下瓊漿,繫上玉帶,逃出了洞,他們剛出洞,洞口就被封住了。再看玉帶變成了毒蛇纏住了腰,嘴裡的瓊漿也變成了膠粘住了嘴。這樣,這個故事 一傳十,十傳百 ,從此就再沒人敢向劉備墓動手了。

當然傳說歸傳說,關於劉備墓地主要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劉備墓在成都武侯祠。

《三國志》作者陳壽是蜀漢的觀閣令史,也就是管理檔案工作,在蜀漢生活了30年,必定知道劉備的葬處,劉備死後屍體由奉節運回成都後與吳夫人合葬於惠陵,今武侯祠內確實還有劉備墓的建築。武侯祠博物館的人在一次植樹時,意外地在劉備墓的封土邊緣挖掘的樹坑中發現了許多蜀漢時期的磚。這從側面證明了《三國志》等歷史文獻中關於惠陵與劉備墓在成都的記載的可靠性。

第二種說法:劉備墓在四川彭山蓮花壩。

有專家指出,成都的武侯祠只是劉備的“衣冠冢”。劉備死於炎熱的夏天,在當時的交通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從白帝城到成都全是逆行而上的水路和崎嶇的山路,僅單行就需要30多天時間。如果花這麼長的時間把劉備的屍體運到成都,屍體肯定會腐爛。因此,蜀軍根本不可能拉著臭氣熏天的劉備屍體,經過長達三個多月的跋涉,把劉備安葬在成都。而是以就近原則,把其安葬在了彭山腳下的蓮花村。

據,《彭山縣誌》記載:“治北四十里蓮花壩有皇陵,並傳蓮花壩有皇莊。墓依山勢,封土呈覆鬥形,傳此為劉備墳。民國時期,有自稱劉備後裔的劉鼕鼕在此結廬守墓,言留有劉氏族譜,此人已死,族譜難覓…”

從歷史遺蹟來看,在蓮花村有一座神秘的大山丘,這座山丘朝向東南,正對、黃龍溪,佔地100多畝,被當地人稱為九片蓮花花瓣的小山丘將皇墓環抱其府河中。古代風水先生還把這一帶叫做“九龍回頭望”。下面極有可能是巨大古墓。

然而,對一過一觀點,也有人持懷疑態度,首先,彭山牧馬鄉蓮花村離成都騎馬也就半天的時間,劉備的屍體運到蓮花村顯然也會腐爛的。同時,蓮花村皇墳面積盛大,造工精美,是一項相當大的工程,要出動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建成,劉備突然驟死,哪有時間等陵墓建好再安葬。最後,彭山皇墓歷年來盜墓賊頻頻光顧,但是卻沒證明劉備墓的實物?

第三種說法:劉備墓在奉節。

因為天氣熱,再加上運輸困難,劉備死後,就被原地葬在了奉節。

20世紀60年代奉節修縣委辦公樓時,曾在該處挖出一個大洞,但當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後來,縣政府在修建出城公路時,也挖出一條1米寬的土槽,這引起了考古專家的注意,專家現場考察後,給出初步結論:這劉備的墓。這引起軒然大波,無數好愛者前往探究真相。1982年,安徽物理探測所應邀前往探測,發現菱州賓館地下有18米深的空洞,並有金屬反應,推測可能是金屬隨葬品或鐵墓碑。在後來的多次探測中,均得出相同的報告。

但是,歷史史籍對此卻沒有記載,也沒有其他佐證證明這或許存在的墓址就是劉備墓。

因為劉備墓地所在現在還是個謎團,因此,其墓地很可能保存完好,千百年沒有被盜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