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我地春繁四項管理措施

作者:李貴良(河北省順平縣白雲鄉白西莊,河北 順平 072250)

我地位於太行山脈南麓,南鄰冀中平原。春季氣候乾燥多風,晝夜溫差大,自古有“春雨貴如油”之說。20 世紀六七十年代只有洋槐 1 個主要蜜源。如今光禿禿的山丘已是荊條、酸棗、各種山花滿山遍野,風景如畫。就荊條而言,流蜜非常穩定,是我們放蜂採蜜的好蜜源。我地還種植有油葵蜜源植物,大面積的冬季草莓大棚可讓相當數量的商品蜂群給草莓授粉。養蜂確實給蜂農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養蜂的人越來越多,蜂業出現了興旺發達的景象。但是隨之而來的是養蜂新手們缺乏養蜂知識,養蜂技術較差。筆者現把春繁的 4項具體措施綜述如下。

1 、開繁日期的確定

過早繁蜂,其結果得不償失——會造成嚴重的春衰;如繁蜂過晚,只想保存越冬蜂,則到流蜜期時蜂繁不起來,沒有適齡的工蜂,結果收不到蜜,只能望花興嘆。開繁日定於大流蜜期前45天為好,白天氣溫在 8℃以上,做好保溫工作。

2 、調整蜂巢

開繁之日就是調整蜂巢之時。我地以三四框蜂單箱春繁為宜,超過則有點浪費蜂力資源,弱群也不妥,如有一王一框的小群堅決合併,最少合併成 2 框的群,用一箱兩室的雙王群繁殖。然後用箱內清理乾淨、消過毒的箱換下越過冬的舊箱,再用消過毒產過4 代子的半蜜脾換出舊脾。最好是無粉脾,因為巢中花粉是飛翔率的決定因素,此時的氣溫較低且不穩定,這樣做就能減少蜜蜂外出空飛,減輕體力消耗, 蜜蜂壽命得到延長。巢脾放在箱的一側,蜂多於脾,加上擋板,蜂路保持 8~10 cm,較小的蜂路能起到輔助提高巢溫的作用。

3 、巢箱保溫

整巢後 4 d 內巢箱不保溫,順其自然;不促蜂王產卵,因卵蟲少蜜蜂外出飛翔的就少些, 損失也就較少,保護了蜜蜂。當巢內出現少部分幼蟲時開始包裝保溫。箱左右後三面包稻草或麥稈,箱內空閒處只在箱底放上 5 cm 厚的草把,留出 95%的空間,這樣便於箱內空氣對流,溫度高時蜜蜂還可棲息。覆布加在框樑上,不留蜂路,上面蓋上草簾或幾層報紙;大蓋上面蓋大草簾,夜間把草簾放至箱前,擋住冷風吹入箱內。筆者從 1963 年開始學養蜂時到現在都這樣包裝,對春繁起了良好的作用。

4 、蜂群飼餵

喂水: 春繁時期,外界氣溫低,寒流頻繁,為減少蜜蜂外出採水的損失,人工巢內喂水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最佳辦法,更適合我地春季大風乾燥的氣候。具體做法:整好巢後用二槽式塑料飼餵器放巢內,槽內放上浮漂。但要切記,用 30℃的溫水,為的是保持巢內溫度穩定;喂水時加 0.1%的食鹽,給蜜蜂補充所需的無機鹽。

喂粉: 蜜蜂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等都來自於花粉。我地春繁時花粉極缺,用人工飼餵問題就迎刃而解。喂的時間從整巢後第四天開始,此時巢內有少部分幼蟲,楊樹進的一點粉只不過杯水車薪。喂粉的方法有二:粉框法和喂餅法。後者是將消過毒的花粉或人工代用粉按說明書製成軟餅,置於框樑上,蓋上塑料薄膜防幹。喂量以 5 d 內吃完為宜;前者是將花粉用 85%酒精消毒,然後裝入塑料袋封閉 12 h,用噴霧器將巢脾噴溼,再把花粉裝入脾內,邊裝邊用小棒敲擊框梁,裝滿後再噴溼,隔夜後加巢內,放在擋板內側,吃完再續。此法簡單易行,適用於大蜂場。喂粉直到杏、柳開花大量進粉為止,其間不可間斷。

喂糖漿: 糖漿是用白糖和水製成的。飼餵分補飼和獎飼 2 種。巢內飼料缺少時,用糖水比 2∶1,3 d內喂足。獎飼是促蜂群快速發展的一種最好手段。但筆者不過早也不頻頻獎飼,否則將會增加蜜蜂的勞動 強度,縮短壽命,形成早衰。較適宜的獎飼時間應該 是巢內第一產卵脾出現 7 成封蓋子時開始,這時外界氣溫穩定,還能進一些雜花粉。獎飼的糖漿用糖水比1.5∶1,少喂,2 d 一次,陰雨低溫天不喂。獎飼到 杏樹、泡桐、蘋果開花有蜜進時為止。在獎飼的糖漿中加適量的米醋、酸飼料,以促使蜂王多產卵,預防春季孢子蟲病的發生。

談談我地春繁四項管理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