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幾品以上的官員才能上朝堂?又是按照什麼順序站立的?

喜歡板凳的桌子


在最近的電視劇當中,我們看了很多的古裝劇,而這些劇裡面演的最多的就是一些朝堂上的爭鬥和政治上的風波,除開這些以外,我們非常好奇的是,這些官員幾乎每天都在朝堂上和皇帝對話,甚至有些電視劇為了渲染出這個臣子的個性,還列出了一些他們懟皇上的名場面。那麼我們今天就來仔細的瞭解一下,古代的臣子是否有對皇帝的權力,而真正能與皇上對話的官員到底又有著怎樣的職位呢?他們在朝堂當中是以什麼樣的身份發言,又是如何排序的呢?

這種政治上的例行公事在我國的由來已久,從封建王朝到如今的社會,依舊存在著這樣的一種模式。在我們的現代社會,這種場合被我們稱之為開會,而在古代的政治生活當中,這就被稱作為朝會,是由皇帝自己主持的一個最高級的會議。

之所以說這個會議最高級,是因為這個會議的規格和參會人員非常的特殊,不僅有國家的一把手,還有品級較高的一些官員參與其中,而這樣的會議幾乎每天都會有發生。當然不同的朝代也有一定的區分,但是這個會議的規格非常高,是大家都認同的一個共同特點。

在我國古代不同的朝代,對於上朝的規定有著一定的區分,而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在一些離我們比較熟悉的朝代,他們上朝的時候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區分。

首先我們要看的是唐朝,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一個較為開放民主並且非常繁榮的朝代,而在這個朝代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發展,與它的早朝制度肯定是離不開關係的。當時的唐朝規定的上朝時間是早上的七八點鐘和我們現在的上班族時間差不多,但是參會的人員就比較隨意了,這些參會人員不需要擺譜,只需要參與到朝堂當中的政治事務就可以,但是品級一般都在5品以上。

唐朝對於官員來說,還是一個政治事務不太辛苦的時候,可是那個時候很多人卻不願意在朝廷當中做官。然而到了明朝時期,這些大臣想要上朝就變得更加悽慘了,他們必須要在午夜的時候就起床,走很遠的路才能夠到達上班的地點。

最重要的是他們要在皇帝起床之前到達自己上班的地點進行打卡,凌晨3點打卡以後必須要等到城門上的上班鈴響了以後才能夠排隊進入,大家進入以後還要行叩拜之禮,這對於他們來說是較為繁瑣的事情,可是他們卻不能夠有任何怨言,而且參與這個會議的人非常之多,在明朝有1000多個人都曾經共同參與過上朝這樣的大會,之所以明朝會有這麼多的人參會,主要與他們當時的制度有著極大的關係。

明朝時期為了將自己的權力更加集中,他們的制度進行了一定的調整,而這種調整之下,皇帝為了更好地瞭解每一個人對於一個國家的忠誠程度,所以要求所有人必須上朝。不管是外來的還是在京城做官的官員,都必須要參與到朝會當中,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這裡面有一些人是不能夠與皇帝直接溝通的,只有4品以上的官員才能夠與皇上對話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民眾的訴求。

最後就是清朝時期,清朝時期皇帝上朝時間大概在5:00~7:00左右,而大臣們要去等候的時間必須要提前到3點到5點之間,在這個時間上班,雖然比明朝稍微要輕鬆一點。但是對於那些較為勤奮的皇帝來說,他們也是每天都要開會的,所以在康熙到乾隆這一段時間之內,每天開會成了他們的日常。可是到了力不強的君主手上,就變成了10天開一次會。

當然最重要的是,開會的時候必須要按照品級排列,能夠參會的人員必須要達到三品以上。他們的排列順序就是按照他們的品級進行分列隊,在左邊為武官在右邊為文官,而關係較為親近的人站在殿內,其他人就要站在外面。


貓眼觀史


1、什麼人能上朝?

古代官員能不能上朝,不一定是按官品幾階來區分的,而是按照你是不是京官來劃分的。以明朝為例,明朝的朝會分為大朝賀、朔望朝和常朝,只有皇帝特別下旨免朝,否則所有京官都得上朝(六品以上必須上朝,六品以下不強迫),清朝則規定四品以上京官上朝。

為了防止沒有資格上朝的人員混入朝堂(就算你是一品大員,但卻並非京官,同樣不行),明朝給上朝人員發放牙牌,無牌者不得入宮;此外還要求各衙門要按月攢造上朝官員的門籍,由宮門守衛處負責核查上朝人員,以及統計是否有人失朝。所以,古代的官員如果遇到公差外出或者病假,都需要提前到門籍處申報。

當然,也有個別時候由皇帝特許,一些外地官員也能參與朝會。

2、站立順序

一般來講,上朝官員的站立順序是按品階高低來排的,而且通常文官一列,武官一列(文左武右)。比如清朝時,親王、貝勒、一品大員通常站在殿內,其他官員依次後排,遇到上朝人數較多時,二品、三品官員可能就要站到殿外了。

當然,這個順序並沒有那麼嚴格,畢竟古代的官員經常有升降級或者部門之間來回調動的情況,朝班順序有時候也容易混亂。明朝萬曆年間,就發生過閣部官員和一個監察官員互爭位次的情況。


秦皇漢武


在古時的朝廷,上朝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上朝的官員們手裡會帶著專用物品,且著裝必須整齊,斷禮如儀。在古時的官員中,等級嚴明,有的官員上朝,但不具備與皇帝交流的資格。在古時,有的朝廷上朝是一種儀式,有的朝廷就是真正的議政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上朝議政的,裡面有著嚴格的規定,現在我們瞭解一下古人上朝的那些事兒。

古代的上朝叫做“點卯”,指的就是官員上朝的時間,這卯時大約相當於現在的早晨五至七點,這大概就是上班的時間。但是清朝皇帝自小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因此大多數勤政,更是嚴格執行,搞得皇帝累,大臣更累。大家都知道上班有時會遲到的,那上朝也一樣,歷朝懲治遲到者甚為嚴苛,處罰措施五花八門,可不像現在僅僅是扣工資罷了。

上朝的官員的品級沒有太嚴格的規定,一般會分為京內京外,以清朝為例子,四品以上京城官員都必須上早朝,四品以下以及地方官必須得到皇帝的傳召才能上朝。第二個就是根據職位來上朝,像都察院御使雖然品級不高,一般是六七品,但是御史臺負責監察百官,所以要隨事向皇帝稟告官員的情況,以便於皇帝瞭解官員的情況。

上朝的時間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萬一國事繁忙,早朝的時間自然挺長,得上午才九點“散朝”,要是早餐不吃的話,肯定得捱餓,因此散朝後各官員在宮門外可以吃皇帝恩賜的“早點”後,就各自幹日常工作去了。

明代的朝會分為三種,大朝,朔望朝,常朝。在明朝可以說凡是所有在京官員,不論官職大小一律由上朝的義務,凡是來京述職的外省官員也必須上朝。所以說明朝的早朝是一件極其壯觀的場面,一次上朝的人有上千人。據記載成化二十三年一次失朝的官員就達到了1118人。明朝上朝的人數不可謂不多。當然很多都是站班的不能與皇帝直接溝通。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

唐前期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職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參;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員外郎、監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參”(《唐六典》卷4《禮部》)。每日朝參就是常參,一般不用擺列儀仗,也無大排場,是真正的行政日。參加者稱常參官,人數少而級別高,都是五品以上職事要重者。

至於早朝的人數,並不是確定。因為清朝除有品級的官員外,還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男爵相當於二品,子爵相當於一品,其餘的都是“超品”。除此之外還有各個王爺(親王、郡王、貝子、貝勒)。這些“爵爺”並沒有被要求去早朝,但是也有早朝的資格。 還有就是各省的督撫,提督等,具備早朝的資格,但是由於身在異地,因此雖然位列一、二品,但是也不早朝。


館長先生


如果你去過故宮,你會發現皇帝議事的地方很小,根本就容不下文武百官,那麼所謂的文武百官上朝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皇帝不是每天都會上朝的,各部門根據權限會自己批覆有關文件,大事件定不了的或者部門扯皮沒法處理的會提交給皇帝,皇帝會批覆,也就是所謂的硃批,只有皇帝都為難處理不了的事才會找來重要大臣商議,這個商議叫庭議,庭議仍然不決的,才會開早朝商議,這個叫朝議。朝議庭議的結果都需要硃批才能生效,所謂的朝廷就是這麼來的。

朝議的時候,皇帝事先會把要商議的問題發到有關部門,有關部門要做準備,比如研究農業問題,戶部等就要準備賬冊,相應的官員也要到場準備大家諮詢。至於與皇帝同屋的有親王(有座),三品以上官員,四品官員站在門外的臺階上,只有他們才有發言權,五品以下在臺階下等傳喚,行政官員(比如拿賬冊算盤的)只能在皇宮廣場等,因為皇帝在哪裡是保密的,你看太和殿門前的大廣場就是他們站的地方,所謂的文武百官說的就是他們,至於順序,是按照部門站排,就像運動員舉行入場儀式那樣,只是沒有美女舉牌。


觀上靈雲


這個問題問的太寬泛了,比如說在西晉以前,還沒有施行九品中正制的時代,根本不存在幾品官的問題,這又怎麼算?

從朝會的角度而言,分為大朝會,常朝兩種。大朝會一般在正旦、冬至和萬壽節時舉行,屬於禮節性的朝會,在京官員除了維持日常工作的幾乎都能參與,規模很大,但大朝會並不是議論政事的。

另外一種就是常朝,一般又分為早朝和午朝。而早朝的歷史極其悠久,延續了3000年之久,公認始於西周。而早朝和午朝又合起來被稱為御門聽政。

實際上,朝會這種制度,在皇帝處理政務上並不佔據重要地位。比如隋唐時期有政事堂,政事堂才是處理國家大事的主要場所,在政事堂裡議事不太注重形式,君臣之間相處也比較寬鬆,對於禮儀沒有過多講究,皇帝也不會張口閉口就以“朕”自稱。

而隋唐以後,比如明代,處理國家大事的主要形式是先有奏摺,然後皇帝再根據事情的的具體問題,召集內閣閣臣,再加上司禮監秉筆太監議政,清代主要是有軍機處。

反正這屬於一個小團體的議事形式,一般只有宰輔重臣,以及各中央衙門的一二把手,以及具體涉及政務的相關官員才能參與。

至於朝會的話,筆者就明代的朝會制度略作討論。

其實現在我們已經很難弄清楚到底哪些人必須朝參。洪武初年給賜朝臣的公服、朝服、受賜予者達到了2813人,按照道理這些人都能朝參,而在宣德六年(1431)的一次早朝中,文武官員沒來參加的居然有500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一次失朝官員達到了1118人,這些人都是當注門籍、每日赴朝的,可見上朝官員相當龐雜。

大家肯定要問我這數據從何而來。宣德年的早朝數據出自《明宣宗實錄》卷八 宣德六月庚子,成化朝的數據來源自《明憲宗實錄》卷二九二,成化二十三年七月乙卯。

按照這兩個數據,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那就是明代早朝至少也是千人以上的規模。

那麼我們接下來就理一理,明朝京官的品級。首先是皇宮的輔臣,宗人府正一品宗人令加上左右宗正和左右宗人,還有一個宗人府經歷司經歷正五品。然後就是三公三孤這樣榮譽頭銜,其次是東宮輔臣,從太子太師到太子賓客,一共7人,最低正三品,太子詹事府,從詹事到正字,一共31人,詹事正三品,然後正字從九品.

明朝中書省在胡惟庸案之後被廢掉,所以就不說,接下來是內閣,一般六個人,開始只是正五品,後來不斷完善,閣臣一般會兼任六部尚書或者侍郎,人數大致維持在6個人左右。

接下來是六部,六部之中吏部一般有13個職位,從正二品吏部尚書到正六品的主事;戶部人數稍多,有品級的從正二品戶部尚書到從九品的戶部廣盈庫大使,一共85個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戶部管錢嘛。

禮部從正二品禮部尚書到有品級的六品主事一共15個人;兵部從正二品兵部尚書到從九品副使一共31人。刑部從鄭瑞嬪刑部尚書到從九品司獄39人;工部從正二品工部尚書到從九品大使一共57個人。

下面接下來說一下五寺:太常寺正三品太常寺卿到從七品的奉祀一共19人;光祿寺從三品光祿寺卿到從九品大使一共19人;太僕寺從三品太僕寺卿到從九品監副一共11人;鴻臚寺正四品鴻臚寺卿到正九品署丞一共13人。

另外就是都察院從左都御史到監察御史人數不固定,主要是左右都御史和副都御使以及僉都御史經常會作為加銜授予巡撫,總督這些不在京的地方大員,大概人數加起來超過120人,至多不會達到150人,最低品級是正七品的監察御史。通政司從正三品通政使到正八品知事一共8人,翰林院從正五品學士到最低品級的從七品檢討人數不固定,畢竟這個部門作為國家國家人才儲備的部門,流動性比較大,但是這些人大部分都沒有機會參加早朝,畢竟實習生,儲備幹部比較多。

然後就是國子監從四品祭酒到從九品典籍一共46人是定員,其他還有教授是不固定的;六科的話最高品級是正七品,最低是從七品,這些人品級雖然低,但是其實基本每科的給事中都有參加早朝的資格,一共58人。

最後還有欽天監、上林苑監、順天府、五域兵馬指揮司、僧錄司、道錄司、教坊司、提刑按察使司、行太僕寺、苑馬寺、都轉運鹽使司、鹽課提舉司等小部門。

按照以上各個中央部門的人數來算,滿打滿算,這些人在明代幾乎大半都能參加早朝,但實際上肯定不是這樣,畢竟還存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地方官員到京的情況,這些人尤其是在地方行政權力構架中處於要職的人,也可能會參加朝會。

是故,綜上所述,題主的問題,估計只有穿越到那個時代,去參加一次朝會,才知道大概那些人能參加那些人不能參加吧。


江畔初見月


在如今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官員大上朝的劇情,在真實歷史中,上朝又是怎麼樣的呢?

從朝會的角度而言,分為大朝會,常朝兩種。大朝會一般在正旦、冬至和萬壽節時舉行,屬於禮節性的朝會,在京官員除了維持日常工作的幾乎都能參與,規模很大,但大朝會並不是議論政事的。

另外一種就是常朝,一般又分為早朝和午朝。而早朝的歷史極其悠久,延續了3000年之久,公認始於西周。而早朝和午朝又合起來被稱為御門聽政。

實際上,朝會這種制度,在皇帝處理政務上並不佔據重要地位。比如隋唐時期有政事堂,政事堂才是處理國家大事的主要場所,在政事堂裡議事不太注重形式,君臣之間相處也比較寬鬆,對於禮儀沒有過多講究,皇帝也不會張口閉口就以“朕”自稱。

一般來講,上朝官員的站立順序是按品階高低來排的,而且通常文官一列,武官一列(文左武右)。比如清朝時,親王、貝勒、一品大員通常站在殿內,其他官員依次後排,遇到上朝人數較多時,二品、三品官員可能就要站到殿外了。

到了明朝,又建立了識別身份的牙牌制度和清點人員的門籍制度,以此保證該朝參者皆入宮上朝,又能防止無朝參資格者藉機闌入。等到清朝後期,隨著奏摺制度的發展以及一系列官制的改革,這種上早朝的現象就逐漸消失了。關於官員的站位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定的“潛規則”。一般會按照部門所屬和品秩高低來排列。


文化歷史那些事


這裡說一下各品級的官員的上朝規定

六品至九品在京文武官及前朝帝王后裔——每個月初一、十五二日參加朝會。

一品至五品在京文官、門下和中書二省中的六品以下官員(主簿和錄事除外)、監察御史、太常博士、尚書左右司及六部各司員外郎——每天都要上朝(所以他們被稱為常參官)

三品以上在京武官(也就是十六衛將軍和大將軍)——三天上一次朝(所以他們被稱為九參官)

四品和五品在京武官及各折衝府入京守衛皇帝的官兵——五天上一次朝(所以他們被稱為六參官)

在國子監及弘文館讀書的學生——每一季上一次朝

入朝參見皇帝的王爺們——每天上一次朝


混跡在網絡的日子


我們要說這個問題,就要先弄明白,在古代,官員分九品十八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品級制度最早是起源於魏晉時期,在北魏就已經分為了一到九品,每品又分為正,從兩級,四品開始以下每品正,從兩級又有上,下兩階之分,這個時期官員們被分為了30個等級,這個制度一直沿用到唐宋,我們熟知的九品十八級是元,明,清三朝開始使用的。

上朝也被稱為是朝會,是君臣相見的一個過程,舉行朝會,在殷商時期就已經是慣例了,只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品級制度。從唐朝開始,朝會制度逐漸完善,這之後的朝會主要分為了常朝和大朝會,常朝就是日常的一個上朝,參見,人數很少,就只有五品以上,在京位居要職的官員,才可以參加常朝(清朝三品以上),當然有特殊事情要報的除外,常朝舉行的比較頻繁,通常5-10天一次,雍正皇帝和萬曆皇帝就是兩個極端,常朝是不需要專門佈置場地之類的,主要就是大臣們向皇帝彙報下各地呈上來的摺子,看看皇帝有沒有什麼需要向下頒發的政令。

在通常情況下,一般上朝時,最前面站著的都是皇室宗親,親王,郡王等等,然後才是按照品級,品級越高的往前站,越低的站在後面,通常是按照左邊文官,右邊武官的慣例來站位置,因為歷朝歷代,尊左,尊右不同,所以在不同朝代,同品官員,根據官職的重要程度,站的左右位置也是不同的,一般唐,宋,明尊左,元,清尊右。

而到了大朝會的時候,排場就不是常朝時可以相比的了,大朝通常有這麼三天,一個是元旦,一個是冬至,最後一個就是皇帝的生日,所以說皇帝可以在自己生日這天放假,其實還是要先去接受百官朝賀的。在大朝時,排場就非常講究了,包括各類禮制都是要禮部事先安排好,到這天在京的所有官員,不論大小,均要進入皇宮向皇帝朝賀,可能有讀者會覺得,一個京城撐死兩百多個官吧,在史書的記載中,明朝人數最多的一次朝會,官吏達到了一千一百多人,這是個非常龐大的數量了。

我們今天看宮廷劇也知道,太和殿不大,裝個一百人就有些擁擠了,所以到了大朝的時候,一般的小官們雖然也要去朝賀皇上,但是基本上是沒有機會能夠看到皇上的,像清朝舉行大朝時,太和殿裡只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們,還有一品大員們的位子,其他的大臣又只能根據品級的高低往大殿外去站,除非有十分要緊的事,或生患重病,其他時候,不論常朝,還是大朝會都是不允許請假的。


玄坤文史


大家看過很多古裝的電視劇就可以知道,在朝廷中有一項重要的議程就是上早朝。是到了上早朝的時候,文武百官都從外邊進入宮中,然後向皇帝起奏大事。同時皇帝和文武百官商討一些事情,如果沒有什麼事情的話,就會宣佈退朝。

在電視劇裡經常有太監會喊有事啟奏無事退朝,這就是歷朝歷代的早朝。但是朝廷裡官員數目實在太多,不可能都跑到一個宮廷裡去向皇帝奏事吧,否則的話皇帝根本就忙不過來。在不同的朝代都規定了不同的品級,只有在那個品級以上的,才能夠上朝見皇帝,普通的小官就沒有必要了。

此外地方官員如果不是皇帝傳召的話,一般也不會到京城裡面來上朝,畢竟古時候不像今天有網絡可以開電視會議。此外上早朝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辛苦的事情,因為官員們早早就得起來,並且從自己的家裡到宮中還有很長一段路程。這個和今天我們每天早上上班類似,但是我們上班一般都是8點或者9點,而且都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而古代只能走路或者是坐轎子,那個速度都不可能多麼快,而官員們必須得在皇帝起床之前就早早的到宮中才行。

至於官員們在朝中站位順序,一般是文武分開站立,然後以品級先後排列。這個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開會一樣,官員也是由高低不同級別來進行排位。在清朝的時候,親王貝勒再加上一品大員是站在前面,其他的品級就往後站。有些品級低的,在殿內沒有站立的位置,就得站到外面去了。

總之,古代的上早朝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和順序。想想我們現在如果政府開一個重要的大會的時候,各方面的規定和順序肯定也是少不了的。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大實話:能夠上朝堂的官員會因為朝代的不同而有一些細微的變化,具體的順序一般是有特定的站位。

古代沒有電話、電報這些先進的通訊工具,更沒有互聯網,皇帝靠什麼瞭解全國局勢,制定大政方針呢?上朝。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隨著值班的官員一聲“上朝”,皇帝在山呼萬歲聲中端坐在龍椅上開始和群臣開會。

電視裡說的上朝,是皇帝在京主持的國家事務常務會議,皇帝的最高指示就是由這裡發出的。一國之中文官武官眾多,不能都叫到這裡開會。誰能出席這個會議,是有一定級別的。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規定。漢唐時候的皇帝上朝,出席常務會議一般都是在京的三品以上的官員。只有皇帝召開“大朝會”也就是擴大會議的時候,各省官員才會出席。明朝時候能出席朝廷常務會議的有三公、三孤、東宮輔臣官員和中書省的幾個丞相,以及六部(吏部、戶部、兵部、刑部、工部和禮部)和其它三品以上的在京官員。不過參加會議的官員級別也不是那麼絕對,在京的通政司左右通政和翰林院學士雖然官職只有四品、五品也經常列席會議。

清朝的皇帝是最敬業的,不但不會出現不理朝政的現象,而且非常重視“上朝”。清朝皇帝自康熙就規定,凡是在京的四品以上官員必須參加會議。如果哪個地方出現疫情、災情和匪患,那個地方的地方官也可以上朝參加朝會。

其實,古代的時候,人口少,也沒有那麼多行政部門,即使是四品以上的官員沒有多少,滿打滿算也就那100多個人。幸虧官員不多,不然站都沒有地方站了。不過在秦漢時期,大臣上朝可不是站著。那時候的皇帝很隨和的。宮中並沒有那麼森嚴的等級。再說開會不是一時半刻,大臣站久了太累,秦漢時候,皇帝和大臣開會時君臣席地而坐。到隋唐時候皇帝都是讓大臣坐著開會,只有發言時才起身。

五代之後,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之後,心想我這皇帝貴為天子,滿朝文武都是給我趙家打工的,他們跟我一樣都坐著開會不是分不出高低貴賤了嗎?所以,從那時候起,上朝的時候,大臣們就要站著了。

站立的次序一般是文官和武官分開站立,文官列隊在左邊,武官列隊在右邊。無論文武官員,都是按照級別大小依次排列站立。左邊位列第一的是文官最大的官員,分管行政工作官員丞相或者宰相。丞相之後是行政、司法、立法部門的官員。如吏部、禮部、刑部和工部。不同朝代官職稱呼不同。右邊第一的是太尉,即國防部長,一國的最高軍事長官。然後是各級將領。比如清代的時候位列右邊首位的是武官領侍衛內大臣,之後是掌鑾儀衛大臣。他們都是一品大員。再往後就是九門提督。到京履職或者在京的將軍、提督和都統這些二品官員。

總之,無論哪個朝代都是等級森嚴,無論文武官員站列次序都是按照官職大小排列的。這樣按身份排列在體現等級的同時也提高了開會效率。因為越是排在前面的官員,地位越重要,參與朝廷決策時的分量越大,站到靠前的地方跟皇帝交流也更方便。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