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無越冬地域如何進行冬季養蜂管理?

荔鄉問答


對於南方無越冬低於的蜜蜂冬季管理來說,雖然冬季南方地區沒有北方地區那麼寒冷,但是還是會出現一些低溫天氣,而南方地區隨著地域的不同,溫度差別也比較大。雖然說沒有零下幾度的溫度,但是晝夜溫差也是比較大的,所以蜜蜂冬季的管理還是不容小覷。

一般來說,蜜源植物的豐富程度都與氣候有關,比如溫帶的溼潤地區的蜜源植物往往比較豐富,蜜源植物的豐富也註定了蜜源植物開花的間隔時間短,一種植物花謝,另一隻植物開花,所以對於南方地區蜜蜂冬季養殖來說,我們需要關注的還是氣候變化和蜜源植物的變化。從氣候變化來說,我們把南方地區的氣候分為完全沒有冬季和晝夜溫差較大兩種情況,然後根據蜜源植物的流蜜特點來進行合理的管理。

第一:完全沒有冬季

如果是南方完全沒有冬季的地方,比如冬季的時候溫度也在10攝氏度以上的地方,這種地方基本上不用做任何保溫蜜蜂也能越冬。對於中蜂來說,10攝氏度以上基本上還能活動,而南方地區冬季溫度不會低於10攝氏度以下的地方,溫度實際上都是比較高的,這種地方短暫的低溫天氣我們可以通過控制巢門的大小和適當的外保溫來進行控制,蜜蜂受到溫度影響的臨界溫度大約是14攝氏度,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在這種地方繁殖蜜蜂,那麼當溫度低於14攝氏度的時候就應該適當的做外保溫,應付短期的惡劣氣候。

實際上,只要溫度高於10攝氏度,外界總是有些蜜源植物開花的,對於養殖中蜂來說,就算蜜源植物再少,由於中蜂善於利用零星蜜源,滿足蜜蜂的日常需要還是可以的,所以這樣的地方我們可以不用培育適齡越冬蜂,也不用儲備蜜蜂越冬蜂蜜,就像平時一樣飼養,只要做好突然的低溫氣候的應對即可,同時根據冬季的蜜源多少,如果有蜂蜜,要適時採收,蜂蜜在蜂群中大量存儲,對蜜蜂的繁殖和生產來說都沒有什麼好處,對於我們的經濟收入來說還有影響,所以並不建議將蜂蜜大量存儲在蜂群中。

第二:短期低溫天氣

對於南方地區來說,如果是屬於無越冬天氣,那麼真正寒冷的時間是不會超過一個月的,甚至很多地方只有幾天時間,所以這樣的地方我們還是不用培育適齡越冬蜂,短時間的幾天寒冷天氣我們可以通過外保溫來讓蜂群繼續繁殖,然後根據蜜源流蜜情況來考慮是否培育採集蜂。

採集蜂的培育與蜜源的關係

在蜜蜂養殖中,說到採集蜂的培育,我們必然會想到蜜源,而在蜜蜂養殖中我們所謂的培育適齡採集蜂,主要是在大蜜源來臨之前培育,讓我們培育的採集蜂在大流蜜期正好處於可以大量採蜜的年齡。

其實從這點我們已經可以發現,這裡培育適齡採集蜂的條件是蜜源屬於間斷的,也就是說蜜源帶有季節性,但是對於南方沒有冬季的地方來說,蜜源未必就有季節性,由於氣候條件好,可能蜜源屬於連續不斷的,而培育適齡採集蜂採蜜的方法中,往往在大流蜜期的時候都會採用主副群飼養,處女王採蜜,達到無蟲取蜜的效果,很顯然這樣的方法在蜜源具有季節性的地方是適合的,但是如果我們的蜜源一年四季豐富,很顯然這樣的採蜜方法是應該考慮的。

我們應該考慮什麼呢?考慮的自然是蜜蜂的繁殖,因為我們在大流蜜期採用主副群飼養的時候往往採集群是沒有繁殖的,那麼我們就應該考慮我們的副群的繁殖能力,如果副群的繁殖能力無法滿足大量的採集群,我們還是應該對一些採集群放開繁殖,以免造成短期獲得了蜂蜜,後續蜂群變弱的現象。


蜂部落


南方無越冬地域,主要分部在廣東海南等地方,這些地域,冬天的氣溫最低不會低於10度,外界有豐富的冬蜜可以採收,所以不用越冬。其實許多南方暖冬地域,也只需要經過短暫的時間,就能越過這個冬天。這些地域在蜂群的管理上,都差不多,主要是進行初級的保溫,還有注意其他一些事項。

一、初級保溫措施

簡單的做一下保溫還是有必要的,比如:加一塊副布和修補一下蜂箱的縫隙,還有調小巢門。注意寒流南下,及時調整蜂群。

二、蜂蜜與蜜蜂

不需要越冬的地域,有些地域有大蜜源植物,有些地方沒有大的蜜源植物,但是有零星蜜源植物,所以養蜂人沒有必要餵養蜂群,但是要保持蜂多餘脾。如果有條件冬繁的地域,也可以進行冬繁,不過要做好保溫,預防幼蟲病。如果有大流蜜,也可以進行冬蜜生產,趁機收穫冬蜜。

三、氣溫與蜜源

外界氣溫暖和卻只有零星小蜜源,雖然不需要越冬,但是容易出現盜蜂問題,所以養蜂人要注意蜂群內部留足粉蜜,蓋嚴蜂箱,預防盜出現。檢查蜜蜂時,選擇天氣晴朗的中午時間,動作要快,不能拖延。

總的來說,無需越冬的地域,也要適當做保溫,然後有條件的地域,可以冬繁,可以收冬蜜。沒有條件的地域,要注意防盜蜂,查蜂要快速。這樣來管理蜂群,就沒有什麼大問題了,你學到了嗎!


閩南蜂哥


怎樣才能使蜜蜂群體度過漫長的嚴冬?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要有適齡越冬蜂;二是要有相當的群勢;三是要有充足的優質飼料;四是要有正確的越冬方法。下面就說是嚴寒地區室蜜蜂外如何越冬。

1.越冬場地,蜂群室外越冬,應選擇地勢高燥和避風向陽的地方,並提前挖好越冬溝。溝的深度為20釐米,寬100釐米,長視蜂箱多少而定。將挖出的土放在溝後和兩端。

2.定群,群勢在3 框蜂以下的蜂群,進行合併,3~4框蜂的組成雙王群。這項工作要在封蓋子脾尚未出房時進行。實踐證明: 3 框蜂以下的弱群,合併成6框蜂的群勢,越冬成績或春繁速度都不是很理想的。

越冬比較理想的群勢是:雙王群8框蜂(兩邊各4脾).單王群6~8框蜂。這樣的群勢,越冬飼料消耗低,春繁速度快。

如果群勢達到11框蜂,應疊加繼箱或改在13框以上的臥式箱越冬,萬不可壓在標準箱的巢箱越冬,以免箱內蜜蜂過分擁擠,影響蜂群安靜結團,增加飼料的消耗。

3.徹底治蟎,國慶前後,蜂群停止繁殖,子脾陸續出房,此時是徹底治蟎的良機。要注意冬季治蟎用藥應待蜜蜂散團後進行,以利於噴的藥在蜜蜂個體均勻分佈,徹底消滅蜂蟎。經過秋季和越冬前兩次徹底治蟎,第二年春可不治蟎。

4.放置越冬飼料蜜脾,徹底治蟎後, 將全部半蜜脾、空脾撤出,按照脾稍多於蜂的原則,放入越冬飼料蜜脾。注意不要蜂多於脾。因為在越冬期,經常有回暖的天氣,蜜蜂沒有疏散開的餘地,導致不安靜,增加飼料的消耗。蜂路與夏季流蜜期相同,蜂路太寬,遇連續寒潮,易發生隔蜜餓死。





小農博士


南方無越冬地域如何進行冬季養蜂管理?南方的養蜂朋友們,這確實是一個最好的養蜂話題,題主提出來這個問題,確實也是關係到南方的朋友養好蜂的關鍵問題。

因為南方的蜂群,一年四季是沒有休眠期的,蜂群常年一直處於繁殖無有休眠期的壯況下,這就是南方熱帶地方困擾蜂友們養好蜂的主要原因。近些年來養蜂界的有關人士也很少發表這方面的文章進行探討。今天題主即然關心到了這個話題,我發表我的一些見解,和蜂友們共同探討,

世界上凡是有生命的物種,大部分都是有生命的休眠期的,只有通過休眠集壘了更多的精華銳氣,才會在下一叚的成長髮展中發輝出更多的優勢,得到更好的成長和發展。在一直處於疲勞壯況下的生命,它是很難激發出來精氣神和銳氣的活力的。

雖然南方一年四季如春,什至冬季還有冬蜜可集,那為什麼我們北中部的養蜂人不在我國北中部秋季蜜源結束後,直接把蜂群運到南方去採冬蜜和繁殖呢?非要等到在我國的北中部通過二個月的冬眠人人整後,才把蜂群運到南方去繁殖採集春蜜呢?

問題就在,這我國北中部的蜂群,通過一年前十個月蜜蜂生命不停的活動勞累,沒有通過一個休整的休眠期,直接把蜂群運到南方進行採集和繁殖,是很難達到蜂群生存和發展的精氣神活力的。使蜂群常年保存在疲勞的情況下,這對有生命蜂群的復壯規律也是十分困難的。所以我國北中部的蜂群必須要在北方低溫的氣候環境下,讓蜂群完全通過二個月的冬眠,休眠期間使蜂群集存更多的銳氣活力,才能夠在新的一年開始生命活動期間發展的更好。

作為南方的養蜂朋友來說,根據我在雲南的一位蜂友他的管理方法是,他為了使自己的蜂群在一年中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他每年都會十一份把蜂場轉移到氣溫較低,外面沒有蜜粉源千里之外的地方進行讓蜂群進行一叚時間的休眠,冬眠以後,才把蜂場又轉移到他的場地。但是作為所有的養蜂人是無法都做到的。

所以我認為南方在沒有這種條件的情況下,雖然給蜂群創造不了完全休眠的環境,應該根據蜜蜂的生物,生存原理,給蜂群創造一般的休整機會。就象我們北方的養蜂人,採取的夏天關蜂王的方法,雖然是高溫季節,通過關王斷子,使蜂群處於無子期的休整也是為下一步繁殖集壘銳氣的最好方法,不要讓蜂群常年處於疲憊不堪的情況下,這對養好蜂是十分有幫助和好處的。所以南方四季如春地方的蜂友,可以根據自己當地的蜜源規律,可採取北方養蜂人在夏季沒有大蜜源流蜜的情況下,採取的關王方法,讓蜂群集壘銳氣,精氣神,為秋季蜂群快速復壯,保存活力,實際也是通過休眠保存實力的一種方式。

根據我在湖南和四川繁殖的情況來看,雖然象廣東,廣西,雲,貴省份的氣溫會比湖南和四川的溫度髙一點,但是這些地方的冬季也會出現十極端天氣,照樣會出現冰雪使溫度急劇下降的天氣,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因為前天是高溫,今天會突然出現低溫極端天氣,會使蜂群縮團,造成蜜蜂棄子保溫的情況,往往氣溫回升後,會造成大量蜂子凍壞被蜜蜂拋棄。所以雖然南方氣溫雖然高,在極端天氣變化下,一定還要做好蜂群的保溫工作,才會使蜂群能夠始終保存發展的銳氣,和精氣神,這才是南方養好蜂,收益高的根本基礎。


純正農家蜂蜜


在南方大部分最低溫度都在12度以上,中蜂只要箱內有蜜,不要理它,不須保溫,所以是最輕鬆的。






李飛土蜂


北方的蜜蜂現在都開始南下繁殖了,在南方的蜜蜂也要進入斷子階段,為的是制蟎。從新繁殖是為了進入流蜜期蜂群健康,沒有大小蟎危害。北方的蜜蜂已經在北方斷子很久了,大小蟎也基本制了,到了那麼還是要再治一治。就開始繁殖蜜蜂,為春節流蜜培養下一代下一代了


蜂農小高


南方無越冬地域如何越冬管理蜂群?這確實是南方養蜂的朋友應該注意的問題。雖然同樣都是冬季,但是南北氣溫相差很大,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蜂群的管理很大不同,要充分注意。

蜜蜂是根據溫度來進行活動的。

在蜜蜂的眼裡是不用分辨春夏秋冬的,對氣溫的感知,蜜蜂就能知道該怎麼樣活動。冬天是根據氣溫來決定的,在什麼情況下應該撫子採集活動得看氣溫。雖然蜂種不同,抗寒和耐熱能力會有所區別,基本上氣溫低於10攝氏度左右時,蜂群的活動能力下降,就會慢慢進入越冬期。當氣溫回暖超過10攝氏度,就會進入活動繁殖期。

在南方,氣溫是很少低於10攝氏度的,蜂群不會停止撫子採集活動,就算不上越冬期了。在我國中部和北方地區,冬季氣溫會低於0攝氏度,甚至會零下幾攝氏度,蜜蜂是完全不能活動,更不能撫子的。所以養蜂人講蜂群越冬的問題,一定要考慮氣溫,不能根據季節的變化講養蜂的事情。北方人談蜂群怎樣越冬南方人可能完全無法理解,南方養蜂想產冬蜜,北方人也會覺得奇怪。

南方冬天並不寒冷的地方如何讓蜂群穩步發展

南方冬季溫度比較高,蜂群沒有越冬期,但冬季氣溫畢竟不一樣,與平時管理還是有些差別的。

一,要注意在氣候不適宜的情況下怎樣培育體質健壯的幼蜂。

南方冬季養蜂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氣溫不低但也有冷的時候,蜂群不會停止撫子但氣溫變化大也撫子也困難。天氣晴好時,氣溫能達到二三十度,遇到寒潮陰雨,溫度也會降低到幾度。白天溫度較高,晚上氣溫又低了。這樣蜂群還是要要為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而費勁,撫育出來的幼蜂可能體質差,壽命短,甚至會感染蜂病。這時的蜂群可能還會採集蜂蜜,在低溫下采集會凍死。

所以南方蜂群雖然能夠撫子,但工蜂勞動強度量大死得快,蜂群可能會出現衰竭,也就是褪蜂現象,也是讓人頭疼的問題。養蜂人就要注意,在氣溫不適宜的情況下,怎麼樣讓蜂群順利繁蜂,培育體質健壯的幼蜂。要幫助蜂群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合理繁蜂,讓蜂群穩步發展,避免衰竭。

二,在氣候不適宜的情況下,怎樣讓蜂群穩步發展?

其實想要繁蜂,讓蜂王正常產子,只要能使蜂巢溫度達到正常的情況,有充足的蜜粉,無論在任何季節都是可以的。蜜蜂因為難以維持正常的溫度,所以會放棄撫子停止繁殖。想要蜂群正常繁殖,養蜂人就可以想辦法幫助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保證蜜粉充足,在低溫下也能正常撫子的。

所以南方冬季養蜂,要注意氣溫的變化,如果氣溫低於10攝氏度了,就要給蜂群包裝保暖,弱小稀疏蜂群可能在15攝氏度左右就要進行適當的保暖。在蜂箱外面蓋上乾草薄膜等保暖物,巢門口開小點,讓蜂能正常出巢就可以了。既然晚上氣溫比較低,我們就可以在晚上給蜂箱保暖,白天拿掉。只要想辦法幫助蜂群能維持35攝氏度的蜂巢溫度,低溫就不會帶來影響。

三,要調整蜂群狀態,密集繁蜂

南方難以養出強盛蜂群,可能一脾左右的蜂就能成為一群蜂。但是在低溫下,氣候變化多端時,弱小稀疏的蜂群是很難應對的。養蜂人幫助蜂群維持正常溫度是有限的,只有靠足夠的工蜂才能維持正常的溫度。

如果蜂群過於弱小,要捨得合併,讓蜂群保持在兩三脾以上的蜂數。如果有足夠的蜂王,可以組織成雙王群,這樣蜂數增加了蜂巢溫度容易維持,更有利於繁蜂。只是組織雙王群時,一定要注意兩群蜂要勢均力敵,蜂王品質要相近,要防止偏集和盜蜂發生。對於性情兇猛的蜂群,就別組織雙王群的。

在低溫下撫子,工蜂所能撫育的幼蟲是有限的,千萬不能亂加脾讓蜂王過多的產子。巢脾加多了工蜂難以清理蜂巢環境,難以護子,無法保證幼蟲正常發育,可能會帶來蜂病蟲害的隱患。在低溫下一定要密集繁蜂,把多餘的巢脾抽走,讓每張巢脾上都佈滿了蜜蜂,讓子脾上都堆滿了蜜蜂。只有這樣工蜂才能維持蜂巢環境,保證幼蟲正常發育。

巢脾加多了,中間只有一點子脾,不僅不會加快繁蜂速度,而且培育出來的幼蜂體弱多病,難以應對繁重的勞動,難以抵抗疾病,蜂群反而會衰竭,甚至會出現蜂病蟲害。

,要合理的飼餵,維持蜂群發展,培育採集蜂。

南方冬天沒有低溫,還是有蜜粉源花開,有的地方甚至還有冬蜜。為了冬蜜產量高,我們就要注意繁蜂,只有提前培育出更多的採集蜂才會有收入。

無論在任何時候,養蜂人一定要密切注意蜂群蜜粉消耗情況,要清楚周圍是否有蜜粉源花開?要在蜜粉消耗殆盡之前提前飼餵,白糖漿與蜂蜜要混搭食用,蜂巢裡有存儲的蜜糖飼餵糖漿時,幼蟲發育才不會受到影響,這樣才能維持蜂群的正常發展。

想要產冬蜜,就要在蜜源花開前努力繁蜂,要在花開前的一個月左右就要進行獎勵飼餵,加快繁蜂速度。哪怕不擔心蜜糖不夠,喂一點糖漿讓蜂群興奮起來,蜂王會產子多,蜂群才會繁盛起來。一兩天給蜂群喂糖漿一次,傍晚後飼餵,少量多次,直到蜜源花開前一個星期左右停止。飼餵的糖漿量不能太多了,要保證蜂巢脾邊角有一點蜜糖就可以了,要在花開前讓蜂群把所有的蜜糖都吃光了,這樣才不會影響蜂蜜的品質。

冬季蜜源期應該怎麼管理

南方冬天還有蜜源期的,比如鴨腳木,就是南方養蜂最重要的蜜源。花開前我們要注意繁蜂,在花開時也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首先要組織強盛蜂群奪取產蜜量

這時候產蜜才是最最重要的,繁蜂就要放在一邊了。無論是在哪裡,弱小蜂群是產不出什麼蜜的,為了提高產量,就要捨得用弱小的蜂群補充強群,儘可能組織強盛蜂群,這樣產蜜量就會提高。可以合併弱群組織雙王群,可以把弱群封蓋子脾調入到強群去。再花開前一個星期進行調整,等到花開時蜂群穩定了,就可以集中精力產蜜了。

二,蜜源期要注意育王換王

蜂王的品質決定著蜂群的發展情況,只有好的蜂王才能養出好的蜂群。蜜源期培育出來的蜂王品質會更好,成功率高,而且能控制產子量,提高產蜜量。特別是在南方,如果氣溫高的時候培育出來的蜂王品質差容易早衰,難以維持強群。如果在冬季的蜜源期培育蜂王,品質就可能好得多。

在蜜源期間要注意查蜂,要及時瞭解蜂群情況,及早發現自然王臺。不會人工育王的,就充分利用優質的自然王臺換王。選擇那些端正粗壯的自然王臺培養新蜂王,等到王臺封蓋快成熟時,把原蜂群的老蜂王拿走,讓蜂群只留下王臺。如果有多餘的優質王臺也可以在王太成熟後分發到其他蜂群裡去,同樣拿走老蜂王清理其他王臺後放進去。只要蜂群只有一個好王臺,新蜂王比較容易成功的。在蜂王出臺後不要頻繁開箱打擾,等半個月左右基本上就會產卵的。如果沒有成功的就及早發現,及早補充新的王臺或者蜂王。

如果會人工移蟲育王的,可以選擇優質蜂種的幼蟲育王。移入幼蟲的育王框放在強盛的蜂群裡撫育王臺,等王臺成熟以後分發到需要換王的蜂群裡。方法也是一樣的,拿走蜂群裡的老蜂王,清理急造王臺,再把王臺介入蜂群裡。

蜜源期利用王臺換王,把老蜂王拿走,蜂群停止撫子,工蜂就有精力投入採集,產蜜量就會提高。新蜂王吃足蜂王漿能得到充分的照顧,品質也會更好,對於以後蜂群的發展也十分有好處的。

三,取蜜要謹慎,要給蜂群留足蜜粉。

南方冬天也是容易低溫陰雨的,這樣溼潤的環境更容易滋生病菌病毒,造成蜂病的發生。想要減少蜂病發生,就必須要有抵抗力強健壯的蜂群。只有讓蜜蜂吃足蜂蜜花粉,抵抗力才好,才不容易感染疾病。

在取冬蜜的時候就一定要謹慎,要給蜂群留足蜜粉,只能取蜜蜂吃不了的蜂蜜。有些人以為把蜂蜜先取出來,等到缺密的時候飼餵白糖漿就可以了。這樣的做法是殺雞取卵,完全不可以的。白糖漿是代替不了蜂蜜的,用白糖撫育出來的幼蜂會體質差,壽命短,抵抗力弱容易得病。幼蟲也容易發生爛子病,消化道疾病等。中蜂是絕對不能大量飼餵白糖漿的,靠白糖是不能讓蜂群健康發展的,白糖只能與蜂蜜混搭使用才能降低危害。儘量讓蜂群只吃蜂蜜,才會減少疾病的發生。

好了,說了這麼多了,只要注意以上幾點,南方蜂群管理應該沒問題了。只要注意密集繁蜂,合理繁蜂,幫助蜂群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要注意培育好蜂王,要讓蜂群吃得好,自然就發展順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