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48歲起兵之前在幹嘛?難道真像史書上記載的那樣好吃懶做嗎?

waiwai2000


之前以史為鑑寫了一篇三千餘字的長文分析過劉備起兵前的故事,完全顛覆了劉邦是個一事無成小混混的看法。下面以史為鑑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一、劉邦出生的秘密

公元前256年,當劉邦在沛郡豐邑中陽裡(今江蘇豐縣中陽裡街道)呱呱墜地的時候,村子裡還出生了一個男孩,名叫盧綰。同年同月同日生在任何時候都值得慶賀一番,何況兩家還是世交呢? 於是這兩個孩子一起長大、一起讀書、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劉邦出生時,他的宿命之敵嬴政這時候剛剛三歲,正跟著父親異人在趙國當人質。

而等到劉邦和盧綰讀完書後發愁未來時,嬴政也早已當上了秦王。

二、劉邦遊歷的秘密

劉邦出生時,沛地差不多已經是楚國的地盤了,但是這塊地之前還是魏國的地盤。所以不論劉邦的父輩還是劉邦、盧綰這一代人,心裡面還把自己當做魏國人。

有人會問:你憑什麼這麼說?有證據嗎? 當然有,史記記載,劉邦和盧綰在讀完書後,打算出仕。但是按照他們的平民身份在貴族當道的戰國時期基本上是不可能,但是還有一條路,就是憑藉自己的才華成為某一位大人物的門客! 戰國時期有四大公子以養士聞名天下,他們分別是: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 、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 、齊國的孟嘗君田文。

信陵君無忌,是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一度養士數千人,並且多次擊敗強大的秦國,挽救了趙國、魏國於危難之際。著名的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但是也正是因為信陵君已經自成一派,聞名諸侯,也遭受到了他的哥哥魏安釐王的猜忌,信陵君不受重用,終日苦悶不樂,只能沉迷酒色。公元前243年,信陵君魏無忌去世。這一年劉邦13歲。 而劉邦的童年則是伴隨著信陵君的名震天下,所以有意無意之間,信陵君魏無忌的身影便種在了劉邦的心中。


劉邦學成出山後,就離開沛縣,打算前往投奔信陵君。可惜信陵君已經去世了,劉邦無緣得見心中的偶像。 但是劉邦聽到信陵君雖然去世,但是信陵君的三千門客繼承了信陵君的衣缽,在外黃縣有一個叫張耳的人,曾經是信陵君的座上客,現在也在學信陵君養士。於是劉邦打算去見見張耳。

沒想到這一去,劉邦和張耳卻是一見如故。 據歷史記載,劉邦跟著張耳多次“遊歷”,在一起幾個月之久。

高祖為布衣時,嘗數從張耳遊,客數月。--史記-張耳列傳

張耳是信陵君的門徒,因為養士的關係在魏國也算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在秦國滅亡魏國時,張耳肯定沒少替魏國出謀劃策抵抗秦國。 劉邦和這樣一位人物成為好友,心中對於秦國自然沒有多少好感。雖然歷史上沒有記載在魏國滅亡期間,劉邦和張耳做出了哪些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劉邦一直從事著反秦的工作,而絕對不是跟著張耳“遊玩”。

等到公元前225年,劉邦32歲的時候,秦始皇滅亡了魏國。隨後發佈通緝令,通緝張耳及其門客。於是張耳決定解散團隊,讓大家都分散隱藏起來。 大家猜想一下,劉邦會不會是這個時候才又再一次回到沛地,悄悄潛伏的呢?



三、 劉邦養士的秘密

偶像是養士聞名的信陵君,朋友是學習信陵君養士的張耳,跟著這樣的人,劉邦又怎麼會忘記養士呢? 回到了沛地的劉邦乾的事情很明顯,依然是養士。

只不過信陵君和張耳有錢,可以養大量的門客,而劉邦沒錢,只能靠著嫂子養幾個當地的混混吃喝。但就算這樣,劉家也沒多少糧食養閒人,這才導致劉邦嫂子敲鍋趕人,結果讓劉邦記恨了許多年的故事。

其實聯繫之前的故事,我們可以大膽想象,秦始皇雖然滅亡了六國,但是還有大量的六國遺族組成秘密的反秦聯盟。信陵君三千門客,假如都像張耳、劉邦這樣,每個門客都養若干士,集結起來後是多麼龐大的一股力量?

劉邦呢,除了散盡家財養了沛縣的許多遊俠。在他當了亭長後再往咸陽輸送勞役的時候,見到了出行的秦始皇,併發布豪言壯語:大丈夫就應該這樣啊! 當勞役逃跑後,劉邦更是乾脆放了所有人,劉邦的這種心胸氣度折服了許多人,於是跟著劉邦的人更多了,劉邦得罪了官府,只能藏在芒碭山中,靠著蕭何等人的打掩護,才躲過了秦朝的懲罰。 而根據後面發生的事情,其實很容易得出結論:張耳、陳餘、劉邦等人就是魏國秘密反秦組織中的一員。

四、劉邦起兵的秘密


秦始皇活著的時候,六國貴族還不敢如何,但是等到秦始皇一死,秦國在趙高、胡亥的帶領下開始開始全面倒退。

天下群雄有了陳勝吳廣的帶頭作用,都紛紛響應。劉邦作為沛縣反秦秘密基地的頭目,在沛縣深耕多年。 不但積累了三百人的隊伍,而且和沛縣的主要官吏蕭何,曹參都非常熟悉。

熟到什麼程度呢?據歷史記載,劉邦犯事之後,蕭何多次替劉邦打掩護。 那麼劉邦都會犯哪些事兒呢?以史為鑑猜測:除了放跑勞役這種事情,還有極大概率是從事和秘密反秦有關的活動。

既然蕭何在這種事情上給劉邦打掩護,說明蕭何最起碼知道劉邦所從事的秘密職業是:反秦! 也正是因為如此,天下大亂時,蕭何曹參才一個勁的攛掇沛縣縣令請劉邦來守城。縣令拒絕後,蕭何等人直接叛變,迎接劉邦入城起兵。劉邦這才得到了群雄逐鹿的初始資本!

所以綜上所述: 劉邦的前半生雖然貌似平淡無奇,但其實隱藏著許許多多有意思的細節。 絕不是一個小混混。

而且劉邦在統一天下後,對於曾經同樣是反秦聯盟中的好友張良、張耳等人都是非常看重,張良就不用多說了,在鴻門宴要不是張良,劉邦怕是危險了。張耳一度是劉邦任命的七大異姓王之一。 還有,劉邦在成為天子後,每一次路過大梁,都要去祭拜自己的偶像:信陵君!甚至還專門安排了五戶人家,逢年過節專門祭祀信陵君。


以史為鑑


劉邦48歲起兵之前在幹嘛?難道真像史書上記載的那樣好吃懶做嗎?

(劉邦與呂雉劇照)

劉邦起兵之前,結交朋友拉攏人脈,為老百姓打抱不平,為自己的事業忙碌。劉邦並非整天無所事事,到處溜達的人。

筆者認為只是沒有看到閃光點罷了,當看到時人家已經成功了。

一:結交朋友拉攏人脈

劉邦平時不幹活,拉著朋友這裡聊天,哪裡喝點小酒,人人都說酒文化。劉邦就懂的了這個道理,結交一些對自己非常有用的朋友,這就是在搞人脈。如蕭何、樊噲、盧綰、曹參等都在哪個時候結交的。

看來劉邦對結交人脈,非常有一套,別看他平時這裡走哪裡坐,串這個酒館,溜哪個酒館,其實在暗中結交關係。為以後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人脈乃是以後成事的法寶。

(劉邦與張良劇照)

二:為老百姓打抱不平

到處流竄的劉邦,在街市上遇見不公平之事,就會管上一管。有一次一個女的在追一個男的,起初樊噲在追,後來躲到劉邦家裡了,被劉邦逮到了。

原來是這個人對這個女的不規矩,更好這個女是劉邦的女人。做這件事之前,劉邦並不知道和他的女人有關係。

從這說明了劉邦平時就喜歡管閒事的,愛打抱不平,因此反映了他非常得民心。

三:為自己的事業忙碌

平時看劉邦到處走,不務正業,其實劉邦心裡是有自己的目標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泗水亭做了一個亭長。

這是通過自己努力所得到的,有了這個頭銜,他到處的走動,後來職務也越來越多。一次的送徭役,讓他的人生髮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也是從結交人脈,公平正義,所得到的結果。劉邦在默默的發展自己事業,只是當時的父母不理解他而已。

(劉邦劇照)

品史公曰:通過劉邦對朋友的結交,人脈的把控,以及對老百姓的幫助,默默無聞的忙碌事業。讓我們啟發到:自己有想法,要堅持自己想法的去做,有時父母會不理解,只要正確的堅持,都會成功的。你會怎麼看待劉邦,請留下你的看法。

圖:來源網絡


長城說歷史


漢高祖劉邦的發跡史一直受到史迷們的稱頌,也算得上是勵志人生!

那劉邦48歲前在幹些什麼?

未起義前的劉邦一直碌碌無為,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經常與三五狗友在一起吹牛皮、打麻將。巔峰時期也就幹了個巡捕房頭頭。

不過,這傢伙雖然經常領著三五狗友去他嫂子家蹭吃蹭喝,很不受家裡人待見。但劉邦對狗友們非常講義氣,是狗友們心中的大哥、流氓王。



可能是經常和狗友一起鬼混,踩了狗屎走了運。

幾經折騰當上了沛縣縣令。從此一步一步的走向了人生巔峰,迎娶了無數白富美。


王大娃


誰能相信劉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呢?這兩個人明明是同一時期的人,可給我們的感覺就好像是兩個時代的人。當秦始皇十幾歲已經在趙國做了好幾年人質的時候,劉邦還在撒尿和泥呢。

1.與同一時代的秦始皇相比,劉邦確實很差勁

當秦始皇統領百萬精銳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時候,劉邦還是個混子,天天忙著吃喝嫖賭;

當秦始皇,平定嫪毐叛亂,歷經大秦內憂外患的時候,劉邦還是個混子,天天忙著吃喝嫖賭;

當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國,書同文,車同軌的時候,劉邦升官了,當上亭長了(相當於鄉鎮派出所所長)。

當秦始皇,嚴於律己,立誓不再立皇后的時候,劉邦正忙著跟曹寡婦偷情,還生了個兒子劉肥。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那個時候劉邦身邊所有人對他是失望的。畢竟這個時候劉邦身上的標籤就是無賴,混賬,好色,懶惰。


2.劉邦命運的轉折點:呂雉的出現和始皇帝的駕崩

男人靠雙手去征服世界,女人靠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呂雉的出現,讓劉邦真正的做到了脫胎換骨。

富豪之家大小姐看上了一文不名的窮小子劉邦,婚後還能夠承擔起所有的家庭重擔,因為在生活上是一點也指望不上劉邦這個浪蕩子。


但畢竟劉邦成家了,有了正妻,成家立業,先成家,後立業。以前的吃喝嫖賭,可以換個說法叫交朋好友了。於是劉邦的思想慢慢開始轉變。

始皇帝的駕崩,解開了劉邦心頭最後一根守法的枷鎖。秦二世的昏庸無道,趙高的禍國亂政,陳勝吳廣的造反起義,生活以另外一種形式給劉邦打開了一座新的大門。於是劉邦也造反了。

3.不是劉邦太能幹,而是對手太無能。

精銳的秦軍,是項羽打敗的。剛愎自用的項羽,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唯一的謀士范增被他給逼死了。而他手下又沒有成名的文臣武將,於是項羽就成獨夫了。三年的楚漢爭霸,讓劉邦越打越強,對人才的合理利用,劉邦的勢力就像被澆了大糞的莊稼一樣,噌噌的躥了起來。

垓下之戰的十面埋伏,項羽那脆弱而可憐的自尊心,終於自刎烏江。去了劉邦最大的一塊心病。於是劉邦在不知不覺中,竟然成了皇帝。成了一位像秦始皇一樣大一統國家的皇帝。

原來秦始皇,項羽,都是為劉邦打工的。

4.古代史官的風骨,讓我們對這段正史必須相信。

西漢司馬遷,在編修史記的時候,為了真實記錄歷史,不惜得罪漢武帝,被漢武帝閹了。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這就是奇恥大辱,而事情的初衷就是史官,要真實記錄歷史。這就是古人的風骨。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史記中記載的漢高祖成名之前的浪蕩生活,絕對是真實的。

始皇帝兢兢業業,如履薄冰治理國家;劉邦嘻嘻哈哈,稀裡糊塗得到政權,這是不是就是命?


少校柳下惠


簡單梳理一下我國大一統王朝的開國帝王,就知道劉邦是不是好吃懶做了。



秦始皇(秦朝)

劉邦(漢朝)

劉秀(東漢)

司馬炎(西晉)

楊堅(隋朝)

李淵(唐朝)

忽必烈(元朝)

朱元璋(明朝)

順治(清朝)

有沒有發現,除了劉邦和朱元璋是草根出去,其他都是宦官子弟。能在這些宦官之弟的名單中佔據一席之地,必定是有過人之處的。

劉邦的偉大之處在於:讓漢文化真正成為中國主流,現在我們稱之為漢人,也正是劉邦的功勞。能從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並且扛起漢家大旗的人,怎麼會說是好吃懶做的人呢?

有一句俗語說得好: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是英雄還是狗熊,拉上舞臺上一試便知。

除此之外,劉邦手下能人輩出,蕭何、韓信、張良、王平等等,都是人傑。這些人傑為何都甘願做劉邦的手下呢?

韓信對劉邦的評價,我覺得最能代表劉邦的本事:善將將!意思就是劉邦善於管理將領。

代東晉自立的劉裕也曾說過:如果我身在楚漢時期,必定只是劉邦手下的一個將領而已。

劉邦的用人之術,簡直就是神級操作啊!我只能說這方面是天賦,咱們只能羨慕。


至於歷史中記載的遊手好閒那些事,只能說是大丈夫的小瑕疵,畢竟人無完人。


賤議你讀史


好吃懶做的人能成大事嗎?肯定是不行的。對於劉邦,後人有許多誤解。史書上說劉邦不愛種地,也喜歡呼朋喚友,徘徊於酒肆市井,劉邦的老爹斥責他沒出息。因此,在一些人看來,劉邦就是個好吃懶做的人,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

第一,如何看待劉邦不種地、愛喝酒呢?

用尋常人的眼光看,劉邦的確有點“好吃懶做”的樣子,至少他老爹是這樣認為的,老是拿他與哥哥劉仲對比,劉仲是整天埋頭經營家中產業。後來劉邦當了皇帝后,曾以戲謔的語氣對老父親說:“父親大人常說我不會經營產業,如今我的成就與阿哥相比,誰多呢?”

有趣的是,在兩百多年後,劉邦的後世子孫、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在在年輕時勤於種田耕地。大哥劉縯很不高興,認為他沒有志向,經常挖苦嘲笑,稱他與漢高祖劉邦的哥哥一樣,不去經營天下,反而經營幾畝薄田。

劉邦因為不種地而被老爹斥責沒出息,劉秀因為種地被老哥斥責為沒出息。請問大家一個問題,到底是種地好還是不種地好呢?

由此可見,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種不種地,也不在於愛不愛喝酒,而在於有沒有高遠的志向。每個人的成功,都有不同的道路與模式,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要有志向與目標。劉邦望見秦始皇時,感慨“大丈夫當如此也。”劉秀年輕時,當時有讖言說:“劉秀當為天子。”眾人都說預言說的是國師劉秀(即劉歆),他獨說:“怎不見得是我呢?”

志向的第一步是敢想,要是連想都不敢想,又如何成大事呢?

第二,劉邦是有理想的人

儘管我們對劉邦早年的事情知之甚少,但是一件事非常值得注意,就是他有一個偶像,這個偶像就是名聞天下的魏公子信陵君。

我們從劉邦的早年記載時,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信陵君對他的影響。信陵君是戰國後期最偉大的英雄人物,以竊符救趙與合縱攻秦而聞名天下,正因為他的努力,才使得秦國一統中國的夢想被推遲了幾十年。劉邦是在信陵君竊符救趙後二年出生,在信陵君合縱東方諸侯攻秦時,劉邦已經九歲。信陵君去世時,劉邦十四歲。有一種說法,說劉邦曾經想去投載信陵君,正好信陵君去世,他便返回了。不過,我一直未能查到這個史料的出處,希望有知道的讀者能告知。

史記明確記錄,在劉邦早年時,“數聞公子賢。”這裡的公子,就是信陵君。還有一件事也值得我們關注,在反秦戰爭與楚漢戰爭中曾建立卓越功勳的張耳,早年曾是信陵君的門客,他年長劉邦八歲。據史記的《張耳除餘列傳》,“高祖為布衣時,嘗數從張耳遊,客數月。”劉邦還是個普通老百姓時,曾經好幾次跑去追隨張耳,在他那裡呆了好幾個月。

劉邦為什麼會去投奔張耳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張耳曾經是信陵君的門客。俗話說愛屋及烏,劉邦太崇拜信陵君了,接近張耳,彷彿就接近了信陵君。而且,我想他肯定從張耳那裡,得知信陵君的許多故事,也學到信陵君許多為人處世的方法。

我們可以看到,劉邦一生其實都在效仿信陵君,招賢納士,為人豪爽豁達。也正因為如此,他不愛把自己限制在幾畝薄田上,而是喜歡接交朋友豪傑。大家想想,為什麼劉邦的一幫舊友,包括蕭何、周勃、曹參、樊噲後來都成為開國勳臣,他們的才能志向哪裡來的?我想當初他們交往時,肯定不只是喝酒划拳,而是互相砥礪,最後才有機會共成大事。

第三,劉邦敢於為人之所不敢為

在劉邦起義之前,幹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私自釋放犯人苦力,落草為寇。

劉邦當了泗水亭長後,好歹是個小官,可以保證一家人衣食無憂。可是他在押送一批犯人苦力前往酈山時,出於對這些人的同情,最後把他們全放跑了。當時去酈山服役,與送死無異。這確實是劉邦早年最值得稱道的壯舉,不是一般人做得出來的。

要知道當時秦國是何等厲害,連六國都被它給滅了,而劉邦在放跑犯人後,落草為寇,這無疑就是造反。倘若劉邦被官府抓到,可想而知,只有一個下場,就是被砍頭。因此,不能不說劉邦是個有膽略的人,敢於為人之所不敢為。從這點看,我們又可以看到信陵君的影子。

對於歷史人物,我一直有一個看法,就是要設身處地去體會他們處所的環境。史書寥寥幾筆帶過的故事,如果你以親臨現場的體會去琢磨,就更能瞭解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就劉邦這件事,我們就可以感受其內心的勇氣。若是意識到這一點,你還會說他只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只是由於很偶然的機緣,僥倖成為皇帝嗎?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成就大事不可能依靠僥倖。我很欣賞哈尼爾的一句話:“在我們做什麼之前,我們必定已經是什麼了。我們只能做到我們所是的程度。”一個人事業的極限,不可能超過他內心的極限;一個人所能達到的高度,不可能超越其內心的高度。


君山話史


劉邦在起兵之前是一個亭長,每月薪水很低,而且還有酒癮,每月的薪水很早便花完了,月底喝酒靠賒賬,有人會問?“劉邦是一個英雄,好吃懶做沒有才能如何能成為西漢開國之君?”

如果說劉邦的才能是善於用人,劉邦自己曾說:“運籌帷幄之內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補充兵員運送糧草我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三人都是人傑被我所用,所以最後我能得到天下,劉邦對自己的能力很清楚。”如果沒有蕭何、張良、韓信……這些人才的幫助,劉邦是打不敗項羽的,得人才則得天下。劉邦雖然有識人用人的才能,如果沒有機遇,劉邦也難成大事。亂世出英雄,公元209年七月,劉邦的機遇來了,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天下英雄紛紛想應,劉邦抓住這個機遇攻下沛縣做了沛縣縣令人稱沛公,並且得到了蕭何、樊噲、周勃……等一批人才的幫助,不久劉邦又得到了像姜子牙的人才張良。在張良的幫助下,劉邦第一個攻入關中走進了秦始皇的阿房宮,劉邦進去一看,啊!好氣派美女成群一個個嬌涕涕的喊大王,劉邦像他的未代子孫劉阿斗一樣“樂不思蜀”不願意離開阿房宮的美女,具說當天晚上劉邦便挑了兩個漂亮的美女陪伴自己在阿房宮住了一休,夜裡做了一個夢,夢到秦始皇拿著劍對他砍來,這時忽然一輪太陽擋住了秦始皇的劍,劉邦虛驚一場嚇醒了,天亮以後,張良進宮勸劉邦離開皇宮,搬到灞上住,認為此時時機不成熟不能在此貪圖享樂,劉邦聽從了張良的建議,搬到了灞上。項羽進入關中後封劉邦為漢王。韓信在項羽手下不被重用,便離開項羽投奔劉邦,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最後在垓下用十面埋伏擊敗項羽,為劉邦建立西漢立下大功。

劉邦的後代劉備也有知人善用的才能。開始也只是一個織蓆販履的小商人。黃巾軍起義給了劉備機遇,劉備在一次收工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招募民間英雄的榜文,嘆了一口氣,激怒了旁邊一個黑大漢,對劉備大吼:“大丈夫當為國出力,嘆氣什麼?”劉備一看身旁的黑大漢長的身高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站在那裡象座黑塔,劉備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日:“某姓張,名張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恰才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中山靖王之後。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劉備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劉備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劉備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劉備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

飛曰:“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劉備、關羽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今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即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祭罷天地,復宰牛設酒,聚鄉中勇士,得三百餘人,就桃園中痛飲一醉。來日收拾軍器,拉起隊伍,投奔幽州太守劉焉。劉備在關羽、張飛的幫助下破黃巾軍多次立功,劉備當上了平原縣令。後來去徐州救陶謙當上了徐州州牧成為一方諸侯。劉備雖然有關羽、張飛幫助當上了徐州州牧,但是因為沒有象張良這樣的人材出謀畫策最後丟掉了徐州,後來和曹操爭地盤又敗給了曹操,最後無奈去荊州投奔劉表,在荊州劉備聽說此處有一個有張良之才的臥龍先生,就和關羽、張飛一起三次拜訪,終於請出了臥龍諸葛亮。在諸葛亮的謀劃下,劉備聯合孫權在赤壁大戰中擊敗了曹操奪取了荊州,後來又奪取了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和曹操、孫權三分天下。有一首歌有這樣幾句歌詞:不要迷信哥,哥只是一個傳說。劉邦和劉備從一介布衣最後成為開國皇帝不是他們有多大的才能,而是他們善於用人得到了人材,老天不僅給了他們好的運氣,還給了他們機遇併為他們派去了人材他們才能幹出一番大事。


手機用戶海里的龍


當然是了,

也當然不是了,

筆者現在正生活在劉邦的老家——江蘇豐縣。離他的村子——金劉寨不足十里地。

我太知道這塊土地上劉邦那種人的生活了!

什麼樣的生活?一個字——混!

我們國家有一個很大的詞叫做“農民”,大到什麼程度呢?古來的英雄好漢們非出之農民者少,現今的風雲人物們沒過過農民生活的也不多。

農民有很多種,那種勤苦,本分,做了一輩子好人的農民,連他們自己也瞧不起他們自己。

劉邦這種農民呢?他這種農民之子呢?按一個標準意義上的農民來說,他當然是好吃懶做了,好美食懶做農活。

我上面也說了,也當然不是了,當然不是在哪裡?

劉邦這種人懶做農活,但是他們不懶得做人,對於混世界一點也不懶,非常勤快,非常下功夫,他們哪怕拋頭顱灑熱血也要混做人!

為什麼要混做人呢?因為要混兄弟呀,哪怕自己一分也無,粒米不見,也要用自己親人的東西請兄弟夥吃飯。

農民們雖然瞧不起只會勤苦做農活的農民,看是他們也看不慣不和他們和光同塵的另類的,比如劉邦這種胡混八轉的。所以,他的大嫂子不待見他,所以,那些勤苦的農民們也不待見他,所以,他老大不小了也找不上個媳婦。

人窮就是有原罪呀!有請吃飯的心 ,無待客之力,你想學習混世界的大俠,請花自己的錢好不?

可是,劉邦混的也算明白,起碼蕭何這個縣政府公務員拿他做朋友,起碼樊噲這個鄉間狠人屠狗之輩也和他不見外,一個混的如此之明白的人如果去勤苦做生活,可能嗎?

太窮了,他父親也不支持他,不然以他的會混,也許早就發了呢,也許早就做大官了呢,早不做什麼亭長小吏了。

是的,劉邦48歲之前,一直在積蓄勢力,積蓄人脈。也並不是為了有朝一日做皇帝而積蓄勢力,積蓄人脈。這種行為只是他這種人的本能,這種做派只是他這種人的生活情趣,每天的一大幫子朋友胡吃海撒,他就感到好嗨呀,感覺已經達到了人生頂峰!

一直到“善相”的呂公,一個避仇躲來沛縣的富家翁,看明白了他在沛縣混的明白,為了保護呂家的財產安全,與劉邦他“財勢聯合”。

劉邦一做了呂家的女婿,手中有的是錢請兄弟夥們吃飯了,於是他勢力更是大增,一直到他的勢力大增到坐上了皇位。

所以說,劉邦這個傢伙從農民老百姓的角度來說,簡直好吃懶做的不得了,最後好吃懶做的去吃了軟飯。劉家江山的起始資金真是呂雉家的,呂雉做一陣子女皇帝也是合情合理,天公地道的。


葭明通半瓶歷史


劉邦,僅比秦始皇小三歲。出生在周朝(不要詫異,出生時周朝還沒滅亡)民間傳言其人在發跡之前帶有“流氓氣息”,完全一副市井無賴,不事生產混日子的形象。平日不去田地勞作,其父經常訓斥其懶惰,不如其二哥。沛縣鄉里都嘲笑劉邦沒有大志,整日遊手好閒。劉邦奪取天下以後,反問父親:我跟二哥誰置的產業大?但史學界給予劉邦一種非常“高端”的評價: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其實劉邦志向不小,在做亭長時經常結交各類人群,在在當地也有些名望。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陽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隊人馬出巡,遠遠看去,秦始皇坐在裝飾精美華麗的車上威風八面,羨慕得他脫口而出“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啊!劉邦後來的老丈人呂公喜歡給人相面,看見劉邦的相貌時,就覺知此人不是池中之物,將女兒呂雉嫁給了劉邦。蕭何也曾嘲笑說:“劉邦這人一向滿口說大話,很少做成什麼事。”

評價劉邦,其表面是不拘小節,懶散無所作為。可其內心還是比較細膩,志向遠大。現在人們對於劉邦發跡之前的評價只是停留在其日常生活中無關緊要的行為上,很少有人去分析當時劉邦的性格志向與後來一番大事業之間的關係。成大事者可以不拘小節,可以不按規矩出牌,可以忽略別人的評價。但是眼光格局要長遠,為人處世要圓滑,做起事情來要堅決執行。劉邦正是有了如此的性格特徵,才能成就一番霸業。


君之所見


劉邦字季,史記集解說他祖籍小沛,魏國遷都大梁時,隨遷到豐地,居住在中陽裡“沛豐邑中陽里人”,他的好吃懶做是在平常人眼裡,“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特別是他老爸劉老太公,就看不上眼,老說你不學你二哥從事耕地勞作,遲早得餓死。還時常責罵。這件事劉邦耿耿於懷,當上皇帝后還問他父親說,我與二哥現在的家業誰大?可笑的是,劉邦的二哥種田好手劉仲,在弟弟當上皇帝后受封代王,被匈奴侵略無法抵抗,逃到洛陽再也不回去。弄得劉太公無話可說。


不與當時平常人相同的劉邦,所作所為在旁人眼裡是一副浪蕩子形象,不喜種田,還到處溜達,劉邦從小仰慕魏公子信陵君無忌,曾西行至大梁,但魏國已亡,信陵君已死,劉邦到故地憑弔了一下,打聽到信陵君有一門人還在招攬門客,便到外黃投入到張耳門下,噌吃噌喝幾個月,兩人結成知己。這也是楚漢相爭中,張耳雖然是項羽所封,被陳餘打敗奪了國家,卻沒有去找項羽討回公道,而是去找了漢王劉邦的原因。(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雖然不事耕作,但劉邦也有路子,在秦朝補吏的時候,物色到泗水亭長一職,這也可能與他喜遊蕩有關,見多識廣,廣結朋友有人幫助。(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當上小吏後,劉邦時常酗酒,交了一幫酒肉朋友,常白拿樊噲的狗肉下酒,還到武負、王媼處賒酒喝

“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武負不敢收欠款,史記說是看到劉邦在睡覺時背上有龍出現,這是胡扯。估計是看到劉邦拉幫結派,人多勢眾不敢要,或為了以後做事方便打好埋伏才不收錢。


亭長負責與民眾和官員對接,平息地方紛爭,徵發徭役、緝盜等事,當上亭長後的劉邦常假公濟私,借遞解徭役之便,有機會遊覽秦都城咸陽,一次,恰好碰到秦始皇出巡,排場之大令人咋舌,看後長嘆息說,大丈夫就要這個樣子啊!這樣,就形成地方上有心腹兄弟,上面有縣吏蕭何等援應的局面。劉邦又能言善辯敢於出頭,能說得天花亂墜而面不改色

“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他的老婆呂雉也是用這一手哄來的。(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這樣一位不事耕作遊手好閒、貪酒好色還勾搭上賣酒的曹寡婦生下劉肥的人,雖有胡為的地方,大方面卻處事公正,長期下來,無意間有了一定的人望基礎,在亂世中尤其受人敬重。楚懷王熊心及其眾臣還說“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見威望。有這些原因,陳勝吳廣率先起義,天下響應,沛地也想起兵,大家不敢出頭,就想到因押解囚徒而流亡在外的劉邦,派人相請,遂至風雲際會,龍騰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