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德軍為何寧可犧牲也不使用化學武器?

冷雨夜宵


二戰期間,德軍為何寧可犧牲也不使用化學武器?


我們知道,在二戰的中國戰場上,日本侵略者在我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淫,無惡不作,甚至設立731部隊研究化學武器。當時日軍在中國戰場使用的化學武器有:芥子氣、路易氏氣、光氣、二苯氰砷、氫氰砷等共8種標準毒氣。日軍先後在中國14個省市,77個縣區,使用化學武器1731次。中國國民政府軍政部防毒處的記錄中記載:日軍毒氣戰在中國軍隊(國民政府軍)中造成的死亡率平均每年為8.5%,最高年份達到28.6%(1937年)。可以說,化學武器傷人於無形,造成很大的傷害。但同為納粹的德軍,為什麼在二戰期間寧可犧牲也不使用化學武器呢?

小編認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使用化學武器,在殺敵於無形的同時,自己也難逃悲慘命運。

1、化學武器的威力。

化學武器,就是一種殺傷力非常恐怖,規模也非常大的新式武器,通俗點來說這就是毒氣,早在一戰的時候,化學武器就已經被拿出來使用了,在戰場上它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這種武器是非常不人道的,受到它攻擊的人就算是沒有被毒死,機體也會遭受重大的打擊,從此就活在痛苦中。

化學武器素有“無聲殺手”之稱。它包括裝有各種化學毒劑的化學炮彈、導彈和化學地雷、飛機布灑器、毒煙施放器以及某些二元化學炮彈等。通過爆炸的方式(比如炸彈、炮彈或導彈)釋放有毒化學品或稱化學戰劑。化學武器通過包括窒息、神經損傷、血中毒和起水皰在內的令人恐怖的反應殺傷人類。

化學武器按毒劑分散方式可分為爆炸分散型、熱分散型、布灑型三種基本類型。與常規武器比較,其特點有:

毒性作用強。化學武器主要靠化學毒物的毒性發揮戰鬥作用。化學戰劑多屬劇毒或超毒性毒物。其殺傷力遠遠大於常規武器,因此在化學戰條件下可造成大批同類中毒傷員。中毒途徑多。常規武器主要靠彈丸或彈片直接殺傷人員。化學武器則可能通過毒劑的吸入、接觸、誤食等多種途徑,直接或間接地引起人員中毒。持續時間長。常規武器只是在爆炸瞬間或彈片(丸)飛行時引起傷害。化學武器的殺傷作用不會在毒劑施放後立即停止。其持續時間取決於cwa的特性、襲擊方式和規模以及氣象、地形等條件。殺傷範圍廣。化學襲擊後的毒劑蒸氣或氣溶膠(初生雲)隨風傳播和擴散,使得毒劑的效力遠遠超過釋放點。故其殺傷範圍較常5.規武器大許多倍。

2、二戰期間,德軍為什麼寧可犧牲也不使用化學武器呢?

我們知道,納粹德軍在二戰初期以閃電戰的形式碾壓英法等國,無往不勝,直至入侵蘇聯中後期,才遇到蘇軍頑劣抵抗。按理說,化學武器殺人於無形,無異於是對付蘇軍最奏效的武器,可德軍為什麼寧可犧牲士兵,也不使用化學武器呢?

一是戰爭初期,德軍的閃電戰無往不利,碾壓其他國家軍隊,根本就沒有必要用化學武器。我們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在原有的工業基礎上進行了工業革命,全力發展,各方面都取得了進步,為發動二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不但有先進的武器,而且還準備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並出其不意,攻打各國措手不及,在二戰開打的時候,他們一路打得非常順利,實現了閃電戰的勝利,所以,根本沒必要用化學武器。

二是德軍為了避免自己遭受毒氣之害,而沒有用化學武器。俗話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隨著一戰的爆發,促進了工業革命,許多技術方面也得到的提升。二戰時期的化學武器要比一戰期間的厲害的多。並且使用化學武器是要嚴格的防控條件的,如果沒有嚴格的條件就對敵人使用毒氣彈等化學武器,一旦在戰場上風向改變,遭殃的便是自己的士兵。所以,為了自身的安全,德軍是不會隨意使用毒氣彈。

三是德軍的對手大都有化學武器,彼此互相忌憚。一戰結束後,各個國家見識到了一戰中化學武器的厲害,於是都在不斷研究各種的化學兵器,英法當年也是化學武器的受害者,自然就明白這種兵器的威力,美國和蘇聯同樣非常重視這種武器的研究,因此德軍後來沒有使用這種兵器,就和現在的國家不用核武器的道理是一樣的。大家都擁有了這種殺傷力更大的武器,就沒有人敢隨便用了,畢竟你要是使用了,對手也必然會使用。

四是國際上明令禁止使用化學武器。德國人自視是高貴的種族,向來講究紳士,並且當時國際上從維護人類命運考慮,禁止使用化學武器,從這個角度出發,德軍也沒有用化學武器。而當時的日本人卻全不顧忌。

五是在酷寒的蘇聯戰場上,化學武器不能發揮作用。當時德軍進攻蘇聯遇到誓死抵抗時,正逢蘇聯冬季,冰天雪地,零下幾十度的溫度,即便德軍使用化學武器,也發揮不出作用。

因此,在二戰中,德軍手上雖有化學兵器,但各國基本都有,彼此成為了一種威懾,沒有人敢隨意使用。小編認為,更重要的是還他們並沒有使用化學兵器的經驗,這種武器不好熟練控制,在戰場上隨時可能誤傷到自己人,他不敢去冒這個險,並且還違背國際規定,這與德國人高傲的血統也是不相符的。


葛大小姐


二戰中,德軍曾啃過好多硬骨頭,前期採用閃電戰戰術,由於雙方的軍事實力懸殊,基本是兵不血刃的。

但是後來到了蘇聯戰場,雙方力量旗鼓相當,戰役一個比一個慘烈,傷亡越來越多。納粹為什麼沒有使用殺傷性極大的化學武器呢?

首先,德國是有化學武器的

有一些人說,德軍沒有用化學武器是德軍沒有具備那個能力, 這顯然是錯誤的。 其實德國人早就有擁有製造化學武器的能力,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肆無忌憚地使用,對法國和英國軍隊造成數以百萬的傷亡。

比如著名的沙林毒氣,一戰中一經投入戰場就造成了五萬餘人的傷亡,讓當時的英法軍隊聞風喪膽。

二戰的時候,德國人的化武產能更厲害,擁有的化武數量嚇人。後來清點,納粹擁有超過一萬兩千噸的沙林毒氣,殺死幾百萬人毫無壓力。

既然德國人有這個能力,為什麼沒對敵方使用呢?

主要是不敢用

在一戰中見證化學武器威力的歐洲各國,誰也不想被動挨打,都開足馬力生產化學武器。他們在一戰結束後紛紛進行“公開”競賽,英國和蘇聯分別都有著數量驚人的化學武器庫存,美國的化武產能更是遙遙領先。


而值得一提的是,蘇聯人的化武生產能力還得益於德國人的無私幫助呢。 德國人這時候在把化學武器用於戰場的話,他是不但佔不了絲毫便宜,恐怕還會受到敵方更可怕的報復。

當丘吉爾聽說德軍想要對蘇軍使用化學武器時,丘吉爾就明確表示:如果德國對蘇聯人這麼做,我們就對德國城市也使用化學武器,以牙還牙。

在這種警告下,希特勒自然是不敢輕舉妄動的。事實上,任何武器都是隻有對沒有反抗能力的人時才可以隨意使用。

比如薩達姆,他對成千上萬庫爾德人使用化學武器時的時候,是毫無顧忌的。而薩達姆對於進攻伊拉克的多國部隊的士兵,卻是這個念頭都不敢動一下。

其次是因為用了收效也有限。

一戰時,人們對於這種武器還比較陌生。士兵遇到化武襲擊後基本上是束手無策,驚恐萬分,更談不上防範了。所以德國人最先用了化武時,就造成了對方人員大量傷亡,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然而世界上總是有矛就有盾,面對著殘忍的化學武器,人們研製出了防毒面具、放毒服裝等一系列保護措施。

事實上,在二戰戰場上,歐洲各國都進行了大量的防化準備工作。德國人就是在戰場上用了,對敵方戰鬥人員的殺傷也是非常有限的。

最後是因為,化學武器與德軍的戰術不符

貫穿整個二戰,德軍的戰術都是高速突進的閃電戰為主。

而閃電戰中的裝甲部隊,其作戰的核心就在一個快字。化學武器一旦使用,也許幾小時甚至幾天都不能散去,這樣也許能夠殺敵,但一定會嚴重阻礙自己軍隊的行進速度。

另外,二戰是運動戰,與一戰的塹壕戰截然不同。二戰的軍隊,在遭遇化學武器後可以迅速撤退,遠離打擊區域。化學武器不像一戰一樣可以在陣地上長久留存。像蘇德戰場這種大縱深戰場,蘇軍完全可以在遭遇打擊後迅速撤退,這樣化學武器的使用價值也就不大了。

順便給那些試圖為希特勒辯解的人說一下,二戰中德國人的毒氣對無數猶太人可是毫不留情。希特勒曾經在“百忙”中到毒氣室去,因為他有個愛好,喜歡親眼看著猶太人如何在毒氣的折磨中痛苦的死去,可見希特勒有多殘忍,不敢對付強國,只敢欺負猶太人,同時也可以看出一顆殘忍的心比化學武器還要有殺傷力。


小約翰


德軍沒那麼高尚,不在戰場上使用化學武器不是所謂“騎士精神”,而是希特勒怕盟軍報復罷了。

當時元首手裡有毒性逆天的以“塔崩”為首的G系列神經性毒劑。這類一種有機磷化合物,


它是清澈無色無味的液體,有輕微水果香味,但是毒性十分兇猛,稍微吸入一口就差不多可以導致癱瘓甚至死亡。

(骷髏師表示用了都說好)

但是這東西雖然是元首先擁有的,但是美國人表示要製造有機磷毒劑也是絲毫無壓力的,本來農藥廠就生產有機磷農藥,殺蟲劑廠就生產有機磷殺蟲劑,這兩家子稍微改改配方,生產神經毒劑輕輕鬆鬆!~

而希特勒自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化學武器受害者。他深知自己和盟軍掐架用化學武器,自己肯定吃虧~

但是元首欺負老毛子鼻子凍壞了問不出味兒,就在東線戰場使用過毒氣彈。最著名的戰例莫過於克里米亞半島的刻赤戰役,國防軍燻死了不少地道中的老毛子。

而在集中營裡面猶太人則更是深受毒氣侵害,走進毒氣室的猶太人立刻被濃濃的氰化物氣體包圍,氰化氫是劇毒的杏仁味兒氣體。還沒有嚐出味道來就中毒身亡。

其次,防禦化學武器侵害還是比較容易的。

第一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就向開始使用化學武器,1914年德國法國向英國軍隊以及加拿大狗腿子釋放了大量的劇毒的氯氣。

這個味道應該是馬桶裡加一瓶84消毒液,再加一瓶威猛先生,再深深吸上一口氣的一百倍

雖然氯氣毒性很強,讓很多英國士兵變成了瞎子阿炳,讓加拿大狗腿子變成了盲僧。

但是因為氯氣等的毒劑比重比空氣大多了,因此含有活性炭的防毒面具可以輕鬆過濾,而防毒面具成本也不高,很容易就普及。


瘋狗的輕武


說到化學武器,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日本的731部隊,這支魔鬼之師在抗日戰爭期間給中國軍民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痛記憶,他們所過之處寸草不生,不僅在戰鬥中使用非人道的細菌武器,而且公然抓捕中國軍民做活體實驗。

由於當時我國的醫學治療水平落後,以及對毒氣了解甚少,更是低估了日本侵略者的殘暴手段,導致我國大批士兵、平民不慎中招,慘烈犧牲或受傷。日本帝國主義的“

遺毒”至今尚在中國大地殘存,仍有不少人受到他們遺留的化學武器傷害。

從日寇在我國戰場上的施用,就能看出細菌化學武器的殺傷效果。那為何德國在二戰期間卻不施用此類武器呢?

毒氣戰最早的使用者正是德國,在一戰中,德軍為佔領伊普爾地區的沿海港口發動正面突擊,奈何英軍雖然傷亡慘重,但在法軍的支援下戰線久攻不破。德軍為此動用了他的秘密武器——氯氣,造成了英法15000人中毒,約5000人死亡。化學戰的首次登場就在五分鐘內造成了1500名法軍的死亡,這就是它送給世人的第一份魔鬼大禮。

潘多拉的魔盒一經打開,儘管後果可怕,可還是被世界各國所重視,假如你有,那麼我也要有,各國爭先研發這款恐怖的武器,直接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數以萬計的士兵死在毒氣之下。

為何到了二戰時,當年的始作俑者德國人反而立場退縮,基本停止使用了呢?

在早期化學戰中較常用的是毒氣武器,但是隨著戰爭的不斷需要,和各國醫學化工科研技術的不斷髮展,化學武器更加繁雜,種類也越分越細,像什麼神經性毒劑、血液性毒劑、糜爛性毒劑、窒息性毒劑、刺激性毒劑、失能性毒劑以及細胞毒蛋白等等等等,全部被開發出來。

日本當時就已經裝備了毒劑炮彈、布毒車、有毒煙筒等多種武器形式,所使用的毒氣有光氣、芥子氣等多種毒劑。 另外在防毒措施上,因為化學武器的你來我往,許多國家有了使用大規模化學武器的能力,為了防備彼此,各國紛紛制訂了防毒面具,防護服。

在二戰電影題材中,我們經常看見德軍揹著重重的大鐵罐,這個東西就是德軍防毒裝備的存儲機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德軍的負擔,可是在關鍵時這個物件卻能救德軍一命。

當德國機械化的鐵騎肆意征戰四方、碾壓群雄的時候,誰人敢擋?可是卻在一直心心相念的俄羅斯境內,德軍卻受到了強烈的狙擊,一路所向披靡的德軍終於遇到了一塊頑強的擋路石。

那為何德軍不採取極端措施,釋放毒氣,反而寧肯犧牲士兵的生命,陷入這一場持久戰中?畢竟在這種局勢之下,使用化學武器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然而,這是二戰,不是一戰。毒氣不再是德國的專屬,況且隨著技術的發展,這個時候的毒氣殺傷力遠超一戰。德國一旦對蘇軍使用化學武器,必定會被對手用以同樣強烈的手段報復。雙方都深知其中的道理,這也就是為什麼二戰期間,德軍面對盟軍的攻勢不敢動用化學武器的主要原因。

反觀日本人,每每在中國遇到強烈抵抗的時候,就會釋放毒氣,他們之所以敢使用毒氣就是欺負我軍沒有相應的報復手段,要是面對歐美軍隊,借日軍他們十個膽也不敢。在毒氣這方面,美蘇只會比他更強。所以,日本也只敢並且也只能在中國這一塊抖一下威風。

另外就是,化學武器是一種不可控武器,它受地點環境,氣象所影響,是一種無差別的攻擊,還會對釋放地區形成持久傷害,且毒氣的釋放需要參戰部隊的密切協同,避免化學武器對已方造成負面影響。

因此在使用化學武器上,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作戰速度,這對前期一心追求“閃電戰”的德國來講,毒氣起到的作用遠比裝甲部隊一路勢如破竹的強推來講遜色的多。

此外希特勒對自己部隊的要求其中一條就是禁止使用非人道化的化學武器。

因為在一戰期間希特勒深受毒氣的迫害,造成雙目的暫時性失明,因此他對毒氣“感觸頗深”。

戰場上的德軍不用化學武器,不代表戰場下不會使用,在納粹集中營裡,德軍利用毒氣不知道殘害了多少無辜的猶太人,在各處納粹集中營裡,死於德國毒氣之下的戰俘和猶太人恆河沙數、難以計數。

德軍之所以在戰爭中揹著沉重的鐵皮罐,可能就是害怕來自他國的報復吧。但是基本上沒派上用場,反倒是成了他們前進路上的一種催命符。


歷來現實


沒必要,用了,可能起到一時的效果,但後果很難說。

整個二戰期間,德軍幾乎沒使用過化學武器去進行戰鬥,德軍手裡是有大量化學武器的,然而並沒有用。相反,德國的盟友日本是大量使用化學武器的,只要打不動,立馬把化學武器搬出來。


德軍不用化學武器,基本就這麼幾個原因。

戰爭形態改變,和戰術不符

德軍從戰鬥初期對波蘭開戰,到進攻蘇聯,是非常順利的。德軍的閃電戰,高速推進,毒氣根本就沒用。機械化作戰中,快速突破,和一戰時期的塹壕戰完全不同。一戰時期,兩個戰壕對射半年,打不出個結果,最後沒辦法就開始用毒氣。而二戰德國的戰術中,塹壕戰根本就不在了。

而且,德軍的芥子氣,主要在地面進行持續的毒染。殺傷敵軍的同時,德軍自己的前進速度也受到制約。代價太大,得不償失。


互相制約,後果嚴重

化學武器這個東西,德國有,盟軍也有。這點很關鍵,本身化學武器就是禁止的,誰先用誰就不討好,對方就名正言順的開始用化學武器。一旦,盟軍報復在柏林扔幾個,到時候德國老百姓罵盟軍的時候,肯定先罵希特勒。

防護措施

日軍之所以大量使用化學武器,這是因為國軍根本就沒什麼能防治化學武器的裝備,損傷慘重,很正常。但是盟軍不一樣,盟軍打過一戰,毒氣啥模樣他們最清楚了,防護措施非常到位的。就是你毒氣打過去,也不一定有什麼好的效果。


運輸問題

二戰期間,德軍的後勤補給從來都跟不上,到了蘇聯,基本是崩潰了。連補給都送不上去,就更別提什麼毒氣了。一旦在自己營地,盟軍玩個破壞,那代價更大。

德國之所以不用化學武器,原因很多,總之,用了之後,不一定有效,而且可能遭受更嚴重的後果。這東西,根本就發揮不出來了。


軍武文齋


首先,這與希特勒對化學武器的痛恨直接有關。希特勒是奧地利出生,長大後參加了德國的軍隊對外作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希特勒也上了戰場,他作戰非常勇敢,衝鋒在前,做到了下士。但是,希特勒也在戰場上負了傷。由於德軍和對手互相使用了毒氣彈,結果造成數百萬士兵在毒氣戰之中受傷。超過100萬人死亡,還有很多人殘疾。希特勒的眼睛,就是遭遇了毒氣襲擊,所以曾經失明過。好在醫治及時,否則希特勒就得一輩子拉《二泉映月》了,我命好苦哇……



由於自己深受毒害,所以希特勒給德軍下達了一個規定,就是不允許在戰場上使用毒氣彈。(不過,戰場上不用,不代表德軍就人道,他們把毒氣使用在了俘虜營或者集中營。比如,奧斯維辛集中營,超過百萬的人就死於毒氣。)

德軍在二戰不使用毒氣彈等化學武器,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懼怕對方報復。德軍在戰場上的的主要對手,都是一流的工業化強國,比如英國,美國,蘇聯,她們都完全有技術能力研製化學武器。如果德軍率先使用了毒氣彈,人家也不是傻子,肯定會進行報復,把她們自己的毒氣彈投擲回來。這樣一來,雙方毒氣彈漫天飛舞,那樣就傷亡太過慘重了。毒氣彈不好控制,受風向影響大,很可能也傷害到自己一方。

所以,德軍在二戰戰場上採取了剋制,沒有使用毒氣彈等化學武器。


懷疑探索者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並不複雜。

第一,盟軍也有大量化學武器。

早在一戰中,德國和英法濫用化學武器,結果是兩敗俱傷,誰也沒落好。

化學武器造成100多萬軍人傷亡,德國也有幾十萬軍人遭殃。

德國為了治療化學武器造成的傷亡,尤其是士兵的後遺症花費了巨大的財力和物力。

一說希特勒當年中了化學武器就留下了神經系統疾病,終生沒有治好。

二戰雖然德國有諸如沙林等先進化學武器,但盟國也有。

1943年,美國為了防止德國使用化學武器,將芥子氣用船隻運輸到意大利。

結果,這艘倒黴的“約翰·哈維”號自由輪剛剛進入巴里港,就被一枚德軍空襲炸彈擊沉。2000枚芥子氣炸彈洩露,造成800多名聯軍士兵傷亡,還有約1000名意大利無辜平民受傷。

但由此德國人知道,盟國已經準備隨時還擊德軍的化武攻擊。

在希特勒看來,如果使用化學武器必遭報復,還會殃及平民,那還不如干脆不用。

第二,希特勒自己的觀點。

希特勒對化學武器沒有好感,這是因為他曾經被毒氣燻瞎了眼睛,治療很久才恢復正常。

希特勒認為,常規武器的作戰就已經夠殘酷了,沒必要使用這種無人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況且,上面也說了,化學武器無法區分軍民,一旦大規模使用必然擴大戰爭,變為雙方用化武無限制攻擊,攻擊對方大城市,殺死無數平民。

第三,希特勒認為化武對於盟軍未必有效

就如同防毒面具是德軍的制式裝備一樣,盟軍也是人手一個防毒面具。

甚至英國政府給老百姓也發了7000多萬防毒面具,不但英國人可以每人一個,甚至英國的耕牛也可以帶防毒面具。

德國化武專家經過研究,目前的化學武器只針對沒有防護的軍人比較有效。

一旦盟軍士兵有了準備,化學武器的殺傷力也就不大了。如處於沙林毒劑殺傷範圍內,若沒有防護,殺傷率可達95%以上;若及時採取防護,殺傷率則在5%以下。

這種情況下,化武也就沒有太大意義。


薩沙


首先要明確,絕不是因為什麼反對化學武器的國際公約。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個江湖傳說。

相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協約國和同盟國都曾經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對雙方的士兵造成了巨大傷害。


希特勒還是一個趴在戰壕裡的小兵。他親眼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血腥殘酷,更是一個化學武器受害者。據說他的眼睛和聲帶都因為化學武器受損。

有人猜測,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希特勒本人對化學武器深惡痛絕。禁止納粹德軍在二戰中使用化學武器。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而且並不可信。像希特勒這樣反人類的變態,為了實現侵略野心,一定是無所不用其極。他之所以沒有使用化學武器,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盟國的化學武器同樣強大!

如果希特勒膽敢對同盟國使用化學武器,那麼同盟國必定要使用化學武器進行報復!


面積和人口都較少的德國,絕對承受不住大規模化學武器的攻擊。

這樣殺敵一千,自損一萬的事情,希特勒不會幹。如果幹了,納粹德國會死的很慘很慘。

說一個題外話,當然還是關於化學武器,只不過是在世界東方。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有一個兵工署,下屬有一個特殊的部門,就是專門研究化學武器的。既研究化學武器的防禦,也研製自己的化學武器。好像是叫做甲種彈。

國民政府研究化學武器,實屬無奈。主要目的不是為了使用化學武器攻擊日軍,而是為了震懾日寇!讓日寇有所忌憚,不敢在對我國軍隊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


正是因為國民政府自己有化學武器,全面抗戰期間,日寇使用化學武器的次數比較少,規模比較小。

如果當時我們沒有這種特殊武器,日寇絕對會肆無忌憚,毫無顧忌對我們進行化武攻擊。

化學武器威懾與核武器威懾,原理都是一樣的。雙方都有,大家就都不會隨意使用。因為,後果是兩敗俱傷,沒有贏家。

這是希特勒禁止使用化學武器的根本原因。


上將噯福斯


首先在二戰的時候德國除了1942 年 5 月 7 日在克里木半島使用了化學迫擊炮彈在其他戰役並沒有在戰場上使用化學武器!

所以也就不存在說所謂的二戰德國陸軍的化學特種團。(只有德軍的單兵化學裝備)

瞭解一戰的朋友們都知道,德國在一戰的時候首次的使用了化學武器(氯氣),也就是一戰時著名的伊普爾毒戰,5分鐘的時間德軍兵不血刃殲滅1200名法軍,並讓法國陸軍第73步兵團整個戰壕的士兵無一生還。



而後英法得知之後,也開始了慘烈的化學武器反擊。1915年9月,英軍在法國的洛歐向德軍使用化學毒氣。據一戰結束交戰雙方統計,總共進行了146次毒氣攻擊,使用了15萬噸毒氣。


這種慘無人道的生化戰爭帶來的則是不可饒恕的惡果!雙方交戰受到化學武器迫害的的官兵就大約得有100萬人左右,其中十分之一的官兵都在痛苦之中死亡了!

而且不得不說一句,其中因化學武器受傷最著名的軍人就是日後納粹德國的希特勒。

因為希特勒本人在一戰中就因為毒氣而暫時性失明,所以他對毒氣一直是反感的。加上如果德軍在二戰使用了化學武器,反法西斯盟國肯定會對加強對德軍報復,會使更多雅利安人死亡,這是也是他不想看到的。(當然在1943年,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慘敗後,希特勒曾企圖用毒劑來阻止蘇軍的進攻。1944年,在盟軍於諾曼底登陸前不久,希特勒曾向墨索尼裡吹噓他有一種秘密武器,能把倫敦變成一座空城。不過最後並未使用!)



而且一戰德國戰敗,《凡爾賽條約》對德國化學工業的生產也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因此這也讓二戰時期的德國的化學家們認為德國的化學工業地位已經不像一戰時那樣在世界巔峰了。(即使他們已經研究出了沙林以及塔崩這樣先進的神經性毒劑)因為他們認為,反法西斯盟軍同樣也已經研究出來了類似的化學武器!

而且一戰德國戰敗,《凡爾賽條約》對德國化學工業的生產也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因此這也讓二戰時期的德國的化學家們認為德國的化學工業地位已經不像一戰時那樣在世界巔峰了。(即使他們已經研究出了沙林以及塔崩這樣先進的神經性毒劑)因為他們認為,反法西斯盟軍同樣也已經研究出來了類似的化學武器! 當然不使用也不能說德軍的化學武器就不先進!

事實上在二戰結束之後盟軍發現了德軍大量的神經性毒劑彈時都大為驚訝。因為當時其他國家並沒有能研製出戰場上使用的神經性毒劑,其實他們在化工方面還是遠遠落後於當時的德國的。 說句題外的,二戰德國之所以不使用化學武器的真正原因! 虎式 二戰的德國戰爭初期都是以機械化部隊為主進行大縱深推進的,以“閃電戰”的戰法橫掃敵軍。(數月幹掉波蘭,橫掃東西兩歐並攻佔歐洲大部分國家)



而化學武器的使用則完全與德軍的戰法相悖!由於化學武器的使用限制,勢必要延長作戰的準備時間並且加大了作戰的複雜性。最關鍵的是一旦使用了化學武器戰,“閃電戰”將不復存在。(這也是為什麼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慘敗後才想起化學武器的原因) 最後說一個極其諷刺的! 哈柏 可怕的生化武器發明者,同時還是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著名化學家哈柏。由於我上面說的一戰後的德國不再重視化學武器最後於1933年在納粹勢力的驅逐之下離開德國(因其猶太人身份),最終死於瑞士。

ps:關於納粹德國在集中營大規模地使用化學武器這個問題 不可否認這確實是存在的。

舉個例子吧,根據奧斯維辛集中營一個司令官的口供,從 1940 年 5 月至 1943 年 12 月,僅在他的集中營裡就有 250 萬人被毒劑殺傷。在這個集中營 裡使用的毒劑代號為“旋風—B”的化合物或是內燃機廢氣(一氧化碳)。 一批猶太人在毒氣室裡等待死亡 而且二戰後,在紐倫堡國際軍事 法庭審判中,大量揭露了德國法西斯在集中營內使用毒劑大量屠殺戰俘及平 民的罪行。從證據文件中得知,在布痕瓦爾德、奧斯維辛、薩克森豪森、諾 因加默、盧布林、格羅斯羅森、拉文斯布呂克和特雷布林卡等地的集中營內 均設有毒氣室。


歷史講解的人


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德國人不想用,而是德國人不敢使用。

別看德國在化學研發與生產上走在全球的前面,在一戰之後受到了,相關領域受到嚴格的管制,化學武器發現受到限制,德國重新建立自己的化學武器庫,時間相當短。

德國對於自己的化學戰能力是有一定認識的,不認為自己佔了什麼便宜,也許德國人在化學技術方面更為先進,可以研究更為先進的化學武器,但是在規模上,德國佔不了優勢。英國,法國,蘇聯等國實際上都用了大量的化學武器,在整個二戰期間,德國人從來不認為自己佔據了化學戰的優勢。

如果打化學戰的話,對手也許會用利用數量優勢對德國佔據便宜,應該說,德國人沒有信心能夠打贏這場化學戰,單純的質量優勢抵消不了數量上的劣勢。

德國對自己化學戰能力的評估可能有點低,但是也反應了實情,對手們都擁有不弱的化學戰能力,德國更憂心自已打化學戰不能取得勝利,反而會可能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當中,再說了,使用化學武器也改變不了戰局,自然也就不是不敢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