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馬鈴薯需要注意些什什麼?如何科學管理才能優質高產?

農友君


馬鈴薯是世界上第四大糧食作物,在咱甘肅被稱為洋芋蛋,以定西種植比較多也比較出名,其產量高、品質好,價格經濟實惠,前些年有人把定西的馬鈴薯運到了北京市場,便受到了市場的追捧、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好評。現在我把我們種植馬鈴薯的經驗給大家講一下:


一、選擇優良品種

無論種植什麼都要記住一條:選擇良種。種子優質、抗病性好關係到以後的管理成本和最終的產量、品質,最好是選擇脫毒種苗,增產潛力巨大。種薯要不帶病、無傷口、無裂口,如果有條件可以選擇50克左右的整薯做種最好,如果購買的是較大的種薯,就要進行切塊。切塊不能過小,刀具應嚴格進行消毒,可以選擇酒精或者高錳酸鉀,切薯要保證每個薯塊有2-3個芽眼。薯塊切好後先將其平攤在有水分的地面3-4天晾乾傷口,即可催芽。


二、催芽播種

馬鈴薯帶芽播種有利於早出苗、出齊苗、多結薯,對於提高產量來說比較關鍵,為了追求高產量高效益可以進行催芽播種。在播種前一個月切塊催芽,可以把晾乾的切塊放置在溫棚中,當芽長到2公分的時候,取出來放在散光下晾曬,當芽發綠化後就可以播種了。 我們西北這邊除了大棚種植馬鈴薯使用催芽,其它時候一般都是切塊晾乾播種。馬鈴薯喜歡冷涼氣候,適時早播可以獲得高產,在驚蟄前後,只要土壤充分甦醒,能開溝點播就可以播種。


三、選地與施肥

馬鈴薯喜歡肥沃疏鬆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沙壤土,這種土壤有利於馬鈴薯膨大,由於馬鈴薯生育期較短,所以在施肥上底肥要多施。馬鈴薯是喜鉀作物,生長期忌氯,不要使用含有氯化鉀的肥料。整地前把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生物有機肥或者生物菌肥,硫酸鉀複合肥施入土壤。生產中不要使用過量氮肥、膨大期需要鉀最多,注意在開花期及時使用高鉀肥,避免追肥時間過遲。


四、起壟種植

馬鈴薯是喜水作物,在膨大期需水量最大,但也是怕澇怕淹水的作物,尤其是膨大期如果出現排水不暢,根系遭到積水長時間浸泡,那麼結薯不但很差,而且病害極多,所以一定要起壟栽培。比如單行種植,行距建議70釐米,株距20-25釐米;雙行種植,壟距70釐米,行距25~30釐米,株距25釐米。


五、防治病蟲害

馬鈴薯往往是地下害蟲危害嚴重,除了在播種前切塊進行拌種預防,整地前也要撒施辛硫磷顆粒劑預防,避免種薯切塊在播種後受到危害。如果是沒有選擇脫毒種薯的在生長期會出現病毒病,同時其它病害也比較嚴重,比如早晚疫病、各種葉斑病、瘡痂病、軟腐病等,所以在種植一開始就要注意輪作預防,生長期可以根據情況在發病初期使用藥劑。



鄉村新天地


種植馬鈴薯需要注意些什麼?如何科學管理才能優質高產?

馬鈴薯種植應選擇土層深厚疏鬆的沙壤土,底肥應施足腐熟農家肥,配合溝施尿素、鈣鎂磷肥,禁用含氯肥料,切塊種植時,選芽眼多的土豆,切塊以三角形為好,切好後可用土木灰拌種,播種時深度保持在10公分左右,不宜太深,目的是能提早出苗,種植方法一般以壟作為主,還有就是種植土豆時,要選擇含澱粉率高的土豆,相對於炒菜用土豆(澱粉含量低),它的商業價值高。

要想土豆優質高產,就要在生產上加強管理的同時,還要以科學的恣態來對侍土豆的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

就是在土豆出苗前,要保持土壤疏鬆透氣,主要是提高地溫,出苗後要及時查苗補苗,當葉子長到8片左右時,要及時中耕除草,深趟淺覆土,當幼苗快到葡匍莖時,要結合澆水追施高氮複合肥10~15公斤,待土壤稍幹後,進行中耕培土,逐漸增加壟高。

在土豆苗發棵後,澆水就要看土壤幹操程度,旱則澆,土壤墒情好則不澆,但要中耕鬆土,以保持土壤通透性,開花後是土豆地下薯塊進入猛長的時期,這時要逐漸加大澆水量,使土壤經常保持溼潤,結合深鋤最後封壟至最高,但在結薯後期,應控制水量注意防澇,以防薯塊腐爛。

同時還要注意加強預防病蟲害工作,如馬鈴薯的疫病、環腐病、病毒病等,還有馬鈴薯的地下蛆害地上蟲害等,應經常在馬鈴薯田間走動,隨時發現病蟲害,及時防制,把病蟲害消除在萌芽初期,使馬鈴薯生長良好,產量提高,增加更多收益。


基層農人


種植馬鈴薯需要注意些?如何科學管理才能優質高產?

馬鈴薯:因為長的形似馬鈴鐺而的名,不但可以做菜,還能製作粉條、薯片等食物 ,由於獨特的吃食多樣化,馬鈴薯搖身一變已經不是單純意義的蔬菜,而成了全球第四大糧食作物,馬鈴薯種植面積很廣,我國有些地方叫土豆,在筆者家鄉稱之為洋芋,種好馬鈴薯農民朋友多一些收入,百姓多一份口糧,是一件民生大計。



種植馬鈴薯需要注意什麼?

  1. 馬鈴薯種前要做深耕土地,疏鬆土壤,把個頭較大土疙瘩打碎,耕地前施入農家肥或有機質肥料,讓肥料在土壤中發揮效力。
  2. 馬鈴薯種植不同於其他大田農作物,種植時用莖塊種植,種前把個頭完整的馬鈴薯用刀切開 ,以芽眼為準則,切開時不要破壞芽眼,通常一個馬鈴薯可以分4~6顆種子,然後拌上驅蟲防腐藥劑,就可下種了。

  3. 馬鈴薯種植時一定要選擇適宜的氣候下種,我國南北氣候相差甚遠 不同地區下種時間不一,尤其是露天種植,以筆者家鄉為例,每年清明節前後就是種植最佳時期。
  4. 馬鈴薯下種時,埋土土壤不能過深,也不能太淺,一般以15公分深度為好,適宜的深淺度 ,有利於馬鈴薯發芽頂土出苗。

馬鈴薯種植如何科學管理?

肥水管理:馬鈴薯種植幼苗出土後,苗子長到20公分以上時,補施提苗肥,這時應該以施速效氮肥為主,配上磷鉀肥使用,然後灌水,給幼苗期馬鈴薯提供土壤營養。

除草培土:除草培土一般在花前進行,此時馬鈴薯幼苗期已過,地裡的雜草也生長出來,除掉田間雜草,減少雜草對土壤養分的吸收,除草培土可以一次性進行,也可先除草在培土 ,培土就是給馬鈴薯根部周圍覆蓋一層較厚的土層,土層培的越厚越好。

病害預防:馬鈴薯苗期到結果期,主要害蟲有地老虎、蚜蟲、霜黴病、青枯病等,在發病初期用代森錳鋅按說明使用 ,預防蟲害可以使用高效低毒藥劑噴施。

地膜種植:地膜種植是一種比普通種植高產的種植方法,通常比普通種植產量高出20%以上,地膜有效的保持土壤中的墒情,土壤不易板結 ,有利控制雜草的生長,減少人工培土的工序,是一種優質高產的種植方法。



以上是鄉村隴原的回答,希望對您有用,想要馬鈴薯優質高產,最為突出的方法莫過於地膜種植,不妨您試種一下,做個對比,看到底是露天普通種植好,還是地膜種植收成高,以我家鄉種植的效果來看,地膜種植產量明顯高於露天種植,不過所花成本也較高,利弊權衡,還是您個人下決定吧!


鄉村隴原


現在快到清明節了,我們這裡叫馬鈴薯為土豆。“清明前後,種瓜種豆”這個農業諺語正適合我們這裡的種植土豆的時間點!對於種植土豆需要注意這幾點:

首先得選擇高產並且已經適應了本地環境的品種,然後就是對土豆的催芽和切塊處理了。對於土豆切塊的時候一定要根據發芽的多少來合理的進行切塊處理。切塊以後進行消毒處理一般我們老百姓喜歡用土豆塊沾草木灰。

其次就是犁地和播種了,犁地時一定要上足了底肥,可以選擇腐熟好的農家肥每畝地2000斤左右,如果說沒有農家肥的話可以選擇有機肥(100-150斤)或者生物菌肥和硫酸鉀複合肥100斤或者土豆專用複合肥100斤,犁地以後起隴蓋地膜種植土豆。這個時候也要關注天氣預報注意一個星期之內的氣溫,最好能夠在白天氣溫達到15℃以上的時候種植。


科學的田間管理才是土豆高產的一個重要的因素。蓋地膜種植土豆一定要及時的讓土豆苗破膜,在土豆開花之前不是太旱的話儘量不澆水施肥,防治土豆苗出現旺長造成後期倒伏。土豆開花時有條件的話儘量把話給人工摘除了,並及時噴施殺菌劑+殺蟲劑+控制旺長的農藥。

土豆的肥水管理

土豆只有在開花後,才需要加強肥水管理的。但是也不能夠大水漫灌,可以才有噴灌帶噴灌的方式進行。後期由於需要沖施高鉀的水溶肥可以選擇小水澆灌的方式進行。每畝地沖施水溶肥20~25斤。

中耕除草對於蓋地膜種植土豆其實在蓋地膜的時候就可以噴施除草劑,如果說後期有草的話可以用推鋤推一遍或者人工除草。

我是豫東小農這是我小規模種植土豆的一些經驗之談!如有不足之處請留言指證!🙏🙏🙏🙏


豫東小農


馬鈴薯,又叫土豆,地蛋等,我們這裡大面積的種植,對於馬鈴薯的種植技術一點都不陌生,至於你說的種植馬鈴薯需要注意些什麼,那多了去了,要想提高馬鈴薯的商品性,必須要注意品種的選擇,栽培模式,栽培技術,環境管理,病蟲害的防治,採收儲藏,安全生產等。



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馬鈴薯的商品性,這些因素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的。要想讓自己的馬鈴薯獲得高產,商品性好,就必須制訂出科學可行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方案,這其中就包括如下:

1,根據自己當地栽培區域的特點,栽培目的正確選擇品種。

我國有不同的栽培馬鈴薯的區域,各地區有不同的氣候環境條件,因此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本地區的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或是晚熟品種種植。



2,結合品種和地域特色,確定合理的栽培模式。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追求高的經濟效益,在生產中逐步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種植物馬鈴薯的方式,如地膜覆蓋栽培,間作套種,為實現反季節上市提高效率的多層覆膜早熟栽培,及南方的冬作馬鈴薯的稻草覆蓋栽培模式等。

3,根據品種特點,栽培區域和栽培模式的不同,制定並進行科學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方案。


優良的品種,高效的栽培模式,如果沒有科學的栽培技術,適當的環境管理措施,就不會有好的產量和效益,所以就應該根據馬鈴薯各生長階段的特點,給予其合適的環境環理,土肥水的管理等,在出現各種栽培管理問題時如何解決,是馬鈴薯生產中最為現實的關鍵問題。

4,樹立以防為主的觀念,加強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馬鈴薯在其整個生育期中,及採後儲運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病蟲害的威脅,有些還是毀滅性的,本著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理念,及時,準確,有效,合理的選擇和施用農藥。

5,根據品種特點,地域氣候,栽培模式等其它因素,進行合理的採收和採後貯存。


努力就好


目前馬鈴薯在我國眾多地區都種植廣泛,其營養豐富,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相較於其他的農作物,馬鈴薯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相對較低,主要包括溫度、陽光、水源以及營養物質等內容,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種植人員可以忽視對馬鈴薯的管理,相關的種植人員還是需要加強對馬鈴薯管理技術的提升,通過各個方面的完善與改進,從而實現馬鈴薯的高產。

一、馬鈴薯的種植需要注意事項:

1、選好地塊

地塊的選擇能夠為馬鈴薯的良好生長奠定基礎,由於馬鈴薯的產量較高,對土壤的肥沃程度要求較高,其果實膨大需要大量的空氣供應,所以技術人員需要選擇土層較厚、空氣充足的土層,並且需要保證一定的土壤肥力。另外,在地塊的周圍應該具有足夠的水源,從而滿足其生長對營養、水分以及空氣等條件的需求。除此之外,種植人員還可以將地塊進行3年的輪耕種植,可避免土壤養分的過度流失,實現地塊的長期使用,避免病蟲害的大範圍蔓延。

2、選用良種

品種的選擇對於馬鈴薯的生長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種植人員應該根據生長要求,選擇良好的作物品種,降低病蟲害的發生頻率,為馬鈴薯的健康生長提供一定的條件;其次,種植人員應該對不同成熟時期的品種進行合理的搭配,儘量選擇產量較高的優質品種,保證農戶的經濟收益;最後,對於交通較為便捷的地區,種植人員可以選擇部分生長週期較短的品種,若對於澱粉加工有需求,可以選擇高澱粉品種。

3、施足底肥

在一般情況下,種植人員都需要對選好的地塊進行必要的深耕,深度應該控制在625px以上,主要為了保證馬鈴幕果實的膨大能夠有一個良好的、輕鬆的外界環境。另外,由於各個地區在地質、天氣等條件上的差異性,使得種植人員應該在掌握當地基本生產條件的前提下,制定相關的種植規劃,從而有效提升作物產量,尤其在肥料的施加上,應該瞭解作物的營養情況,然後再針對性地施加一定的材料,避免營養成分的不均衡,保證馬鈴薯的健康生長。

二、科學管理優質高產

1、加強田間管理

對於馬鈴薯的田間管理,其主要包括3大方面的內容:第一,種植人員應該加強馬鈴薯的水分管理,尤其在出苗期,其需要保證1~2次的灌溉頻率;第二,對於開花較多的植株需要進行必要的摘花處理,同時對於結果較多的植株也需要在早期及時對其進行除果處理,避免營養成分的無效浪費,降低成熟果實的產量,從而進一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後,種植人員需要對地塊進行必要的除草處理,尤其當植株高度達到250px左右時,其應該進行滅草與培土處理,培土的厚度應該控制在75px左右,從而實現馬鈴薯的規範種植。

2、蟲害防治

我國的馬鈴薯蟲害主要有端、金針蟲等,這些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植株的健康生長,從而進一步降低其產量。目前,由於我國種植人員普遍缺乏對於馬鈴薯相關蟲害的詳細認識,並且相關部門也缺乏專業的工作人員,這直接影響到了馬鈴薯的產量與質量,甚至還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相關的管理人員需要採取必要的措施加強對蟲害的防範,保證馬鈴薯品質。首先,相關的種植人員需要選用適量的辛硫磷和乾土以合適的比例進行搭配,從而實現對蟲害的有效防範;其次,在生長過程中,種植人員還可以選用辛硫磷500倍液對植株進行必要的藥物施加;最後,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積極組織專業的技術人員對農戶的蟲害防治工作進行必要的指導,揭升馬鈴薯產量。

3、病害防治

目前,我國馬鈴薯病害主要包括青枯病、環腐病以及晚疫病等,對於青枯病的防治,相關的種植人員需要選擇良好的品種,並使用氮、磷、鉀等肥料進行合理的搭配,提升作物的抗病性;而對於環腐病的防治,一般是通過使用一定的藥劑對種子進行浸泡,提升種子的整體質量。

除此之外,種植人員也需要定期對作物進行藥物噴灑,總而言之,病害防治對於馬鈴薯產量的提升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聞媽美食語錄


土豆學名馬鈴薯,是繼水稻、玉米、小麥之後第四大糧食作物。種植馬鈴薯要注意切種時染病,施肥時合理搭配,同時摘花去蕾。\r

一、選地整地:選擇耕作層深厚,土壤疏鬆,光照好,排灌方便、中等或中上等肥力的地塊。種植馬鈴薯的土地要進行深耕細耙,精細培土,使土壤疏鬆,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同時結合整地施用基肥。\r

二、選種、切種、種薯處理:種薯要無病、無傷、無裂的薯塊做種。大塊薯做種,要處理好切塊,切薯一般都在室內。特別要注意:所用刀板等用具應嚴格消毒,切刀要快、薄,絕對乾淨,一般準備兩把刀,一把泡在75%的酒精液、0.1%的高錳酸鉀溶液或鹽水裡,當用做切薯的刀切到病薯時要馬上換刀並及時淘汰病薯。切薯時要豎切,要保證每個薯塊有2個以上芽眼。\r

三、合理密植,提高種植質量:東北春馬鈴薯播種時間在5月中下旬,採用65-70釐米單壟播種,根據品種特性和土壤肥力一般株距30釐米左右。\r

四、合理施肥:要想獲得優質高產的馬鈴薯在種植過程中肥料應採用以下施肥方式。

1.基肥。基肥以優質農家肥配合化肥施用,全部的農家肥和磷肥、50%的氮肥、70%的鉀肥做基肥。施肥方法是種植前溝施或穴施,施肥深度15釐米。

2.追肥。追肥分兩次:一是保苗肥,在齊苗後進行,促進莖、葉生長,施肥量為剩餘氮肥的2/3,施肥方法:對水施於株旁。二是促薯肥,在植株發棵前和結薯期進行,用量為:1/3氮肥和30%鉀肥。施肥方法:條施或穴施,深度10釐米,以防肥料流失。馬鈴薯對鋅肥和硼肥比較敏感,可以採用葉面噴施的方式噴施鋅、硼肥,每畝50-70千克肥液,每隔7天噴1\t次霧,噴2-3次即可。\r

五、中耕管理:馬鈴薯出苗後,應及時中耕除草。出苗15-20天,第一次中耕、除草、培土,間隔20-30天左右,進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高起壟,夏季降雨集中的時候,有利於排水。\r

六、摘花去蕾:對於結漿果較強的品種,在馬鈴薯現蕾後,要及時摘除花蕾,以避免因開花結果造成的養分消耗,保證薯塊的養分供給。\r





農藝天地6971


1.選擇地塊,主要根據自家地塊土質選擇坡角低於7度的地塊,地塊不宜過澇,還有就是避免重茬作業。

2.耕地施肥,把地塊深耕細作後,適當加入有機肥如(豬糞.牛糞.雞糞)等,肥料要發熟。

3.切塊播種,適時播種但要等到馬鈴薯發芽,先發先種,切塊時要注意一般建議30到50克的薯塊,土地深度控制在10——15釐米間為宜。

4.除草施肥嚴格操作規程耕作集中施入壟溝內。

5.病蟲害防治主要以防為主,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連續用藥直至消滅。

6.加強肥水管理保證薯的營養水肥充足。

7.科學要求,科學管理,加上精心操作一定會優質高產的。


北遠大鵬


你好,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開始之前給大家說些有關馬鈴薯的事情吧!


馬鈴薯作為一種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僅次於水稻、小麥和玉米,位居第四。全世界馬鈴薯常年種植面積大概在2000萬公頃,產量達30億噸,我國佔其20%,儼然成為第一生產國。

我國主要栽培區分為:北方一作區(包括東北三省)、中原二作區(包括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等)、西南單雙季混作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重慶等)、南方冬作區(包括江西南部、兩廣和兩湖地區等)。


那麼中國怎樣讓馬鈴薯高產的呢?如何科學管理的呢?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

馬鈴薯豐產栽培的主推技術有大壟綜合栽培技術和旱作馬鈴薯節水保墒豐產技術。前者適宜在東北地區、華北地區和雲南等土地連片、較平整地區使用;後者適宜在華北地區和西北乾旱地區使用。

兩者注意事項相似:選用無病脫毒優良品種,通氣保水肥力好的土壤,勿多位窄行栽培,及時施水加肥等;後者為了保水,在灌溉後需要耙地,切斷土壤毛細管。

一,大壟綜合栽培技術:田間齊苗後深中耕一次,現蕾期第二次中耕除草,並加以土培,及時抗旱灌溉,雨水集中時排澇,用藥及時,控制晚疫病等,可第一次在現蕾期使用,第二次間隔半個月,依情況交替使用,還要及時收穫哦~


二、旱作馬鈴薯節水保墒栽培技術:覆膜的在苗期加強查膜護膜,防止大風;出苗期及時查苗放苗,使用稀土封好破損處;塊莖膨大期及時揭膜,除草培土,破除板結。另外,其他播種的方法需要在出苗期及時補苗,幼苗中耕淺培土一次,現蕾後第二次,並加點尿素肥,第三次就在膨大期,視苗情和天氣進行補灌和追肥。



整理不易,還望支持!謝謝大家,如果需要那兩種具體的豐產技術,可以留下評論,關注小編,以後給你們整理哦~


冒藍火的小農民


我的老家就在楊凌農科城附近,小時候,大集體年代,種馬鈴薯就是為了解決溫飽,所以,那時候人們根本莫有管理概念,只是因為馬鈴薯高產,能芳口糧。

改革開放後,人們生活改善了,都吃細糧了,所以,馬鈴薯就成保健粗糧了。馬鈴薯管理其實很粗放,前期工作很重要,要整地施肥,及時用藥把地裡害蟲殺死,這樣保證馬鈴薯的成活率,也是高產的基礎!

其次,要科學的管理馬鈴薯,及時澆水,及時打藥防治病蟲害。如今馬鈴薯苗,都是經過科學培育,抗病毒能力很強,所以,打藥不能太重太頻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