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阿甘正傳》講了哪些人生道理?

小鼻屎


首先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書影寄餘生,歡迎大家加關注評論,我們一起聊聊不一樣的電影,品味不一樣的人生!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被譽為美國精神的代表。這部電影獲得了1994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這絕對是含金量最高的一座奧斯卡,1994年是神奇的一年,據說這一年上帝想看電影了。我們看看被它擊敗的幾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等等,哪一部不是名垂影史的經典之作。

影片中將阿甘植入進美國各個歷史事件中,串起了美國的那一段歷史。而影片不僅僅是反映了美國精神,而是有一個讓全世界共鳴的東西在裡面的——堅持!這就是阿甘教給我們的最重要人生道理。

阿甘是一個智商只有75,腿部還有殘疾的孩子,除了他母親以外,沒有人會看好他,在人生的起點他就輸了。但是母親從來沒有放棄他,並且教給他了一個重要的人生道理“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人生的魅力不正在於此嗎?總是充滿未知,充滿希望,你的付出決定著你下一顆巧克力的味道


然後阿甘又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珍妮。珍妮教給了他另一個人生道理——跑

然後阿甘就開啟了他開掛一般的人生,他什麼也不去想,就是那麼單純的去跑。而正是這種跑給他的人生帶來了極大的改變,跑把他變成了橄欖球明星,跑把他變成了戰鬥英雄,跑把他變成全民偶像。然而阿甘是沒有任何目的的,他只是跑。

阿甘這個跑的過程不也正意味著我們奮鬥的過程嗎?不要去問結果,——只要你堅持跑起來,也許美好的明天就在前方等你!


書影寄餘生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做事之前不要考慮那麼多,什麼得失成敗,利益糾紛。我想做這件事了,就埋頭苦幹,永不放棄,代表了一種執著精神,也是當時美國,在二次大戰之後,經濟重建,宣傳的美國夢。

《阿甘正傳》於1994年上映,故事講述了,阿甘從小智力低下,常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負,他母親就要鼓勵他,自強不息。上天給你關上1道門,會給你打開一扇窗。阿甘有一個特殊技能就是不停的奔跑,也不覺得累,他跑著進了大學,他跑得成了橄欖球運動明星,他跑著去見美國總統,他跑著在越戰中,救出自己的戰友。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執著,是一種本能,不是刻意讓自己要這麼著。他頭腦簡單,智力低下,在這裡成為他的優勢,傻人有傻福,做什麼都能成功。

這部電影一經上映,收穫好評如潮,獲獎無數,這是一部很好的勵志片,各大網站的評分都很高,當人們都執著於成功的時候,為名為利,使出各種手段,相互算計,相互拆臺。阿甘卻用自己簡單,執著,輕輕鬆鬆獲得了這些,看完這部電影會受到感染,振奮。





旭日中天7


《阿甘正傳》是一部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湯姆·漢克斯、羅賓·萊特等主演,該劇於1994年6月23日在美國上映,一部浪漫主義色彩的勵志電影。

阿甘作為一位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通過不同尋常的堅持從上學、入伍、創業再到跑步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阿甘是一個微弱的低能兒,是個弱勢群體,連上學生活都困難,在學校裡還經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負。

然而阿甘身上最大的閃關點就是淳樸、善良而且聽話。阿甘聽從珍妮的話在受到欺負的時候就跑,跑著跑著進了大學,跑著跑著成了橄欖球星,跑著跑著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

阿甘在學生時代的經歷在許多孩子和家長看來已經很成功了,然而阿甘簡單的信念、善良的為人和持之以恆的努力才是真正成功的關鍵。

接下來的成功只會越來越多。阿甘大學畢業後入伍到了越南,在經歷過炮火洗禮的阿甘一往無前,在戰爭中收穫了榮譽,也收穫了朋友。

然而喜歡捕蝦的布巴卻在戰爭中犧牲了,只留下了未完成的事業和遺願。戰爭結束後,阿甘又受到了約翰遜總統的接見。

而此時他愛著的、青梅竹馬的珍妮已經一步步走向了墮落。阿甘深愛著珍妮,然而珍妮卻對他提不起興趣。

阿甘信守對布巴的承諾,通過捕蝦創建了自己的企業,從一個成功走向了另一個成功。但這不是阿甘驕傲的,期間阿甘又參與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大事件,在水門事件、中美建交上都留下了他的印記。

阿甘經歷了成功但依然能去做一份淳樸的園丁生活,似乎那些過去的輝煌與他無關一般。無論何時、何地都善良如故。在他不甘寂寞又無所適從時的跨越美國的奔跑更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生活需要不斷的嘗試,因為他從來沒有界限和盡頭。阿甘的奔跑或許就是在追尋人生的意義,探究世間無限的可能。

阿甘的奔跑幾乎是流動在阿甘血液中最重要的一種精神,阿甘由逆境跑入順境,由平凡跑入不平凡,全在於他跑得快而跑得久。阿甘的奔跑代表著一種不計較前程得失但始終向前的態度。這種對待生活的態度是最可貴的。阿甘在絕望時終於迎來了珍妮,即便珍妮得了絕症,帶著孩子,即便阿甘已經擁有了億萬家產,即便兩個人早已有了很大的階層差距,可阿甘依然能接受並深愛著珍妮。

阿甘一生的愛竟然就只有他的初戀,這是絕大部分人類無法完成的,儘管初戀給我們的印記仍然是最為深刻的。

我們無法理解阿甘的愛是從何而來的,我們無法理解那種愛是那樣的單純,正如我們無法做到一樣,然而我們可以善待生活,善待愛自己的人。

阿甘成功的背後不是無數的機遇和巧合,而死無數次讓觀眾感動的對命運的默默抗爭和頑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媽媽說過,要往前走,就得先忘掉過去。我想,這就是跑的用意。

”生活實苦,且行且珍惜。低能只能代表過去,用一句“說到做到”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想法,阿甘身上勝不驕敗不餒的特質,繩鋸木斷的恆心和與人為善的熱情感染了無數人。

看到阿甘,屏幕上滿滿的都是正能量。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不是看你起點跑得有多快,只有堅持到終點的人才是勝利者。

簡單的人性最可貴。從始至終阿甘都是一個簡單的人,他只需要生活中最簡單的美好。阿甘抓蝦是因為承諾,跑步是因為喜歡,堅持做一件事並做到極致只因為一個簡單的理由。簡單的愛著珍妮,簡單的一句“如果你不介意,請坐在這裡。”

簡單的得到和失去,簡單的活著,從不去抱怨生活。阿甘身上的離奇故事其實並不離奇。“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只要忘掉過去的不愉快,奮力前行,就一定能嚐到本就屬於你那塊甜且美味的巧克力。


青雲劇樂部


《阿甘正傳》講述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通過後天努力先後成長為橄欖球明星、越戰英雄、世界級乒乓球運動員商業大亨的勵志故事。看了這部影片我也曾思考過為什麼:先天智商只有70的阿甘能活的那麼快樂?有朋友,有愛人的同時還能擁有精彩的人生。難道真如人們所說阿甘是受到上帝眷顧的人,還是因為阿甘身上具有某些優秀的品質。相信看過該片的人都會選擇後者。那麼阿甘身上到底有哪些優秀的品質造就了阿甘的成功呢。我總結出以下幾點。

1、積極樂觀,相信美好

阿甘是個智障,很小便失去了父親,阿甘周圍的人欺負他,嘲笑他,態度惡劣。但面對這些,阿甘沒有沮喪,他始終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他喜歡思考,會看鳥兒發呆,喜歡吹口琴,也許一點很小的事情,就能讓他開心一整天。

2、真誠待人

面對愛人珍妮,阿甘總是時刻關心,默默地守護著她,他支持和尊重珍妮的選擇和愛好。他總是在珍妮需要他的時候及時出現。在當阿甘得知珍妮和別人結婚並生下了他的孩子的時候,他選擇了默默離開,並真心的祝福珍妮。相信這點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在戰場上,阿甘會不顧生命危險,把受傷的戰友揹回營地。他的戰友阿布犧牲了,他就主動承擔起了照顧阿布父親的責任。在阿甘生意成功時,他幫助了曾經所有幫助過他的人。他還把公司的盈利分成三份,分別給了珍妮和他的孩子。一成給了阿布的爸爸,一成給了自己的媽媽。

3、做事專注,執行力強

阿甘做事非常專注。會為了一道數學題而廢寢忘食。在賽場上,他會拼盡最後一分力氣。在戰場上,他會不顧自身安危,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救受傷的戰友。阿甘做事從不拖沓,說做就做,今天的事絕不會拖到明天去做。

4、堅持不懈,絕不放棄

對於智力只有70的阿甘來說,他做的每一件事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常人的百倍。他的成功離不開他堅強的毅力和不輕言放棄的高貴品質。他就是那樣傻傻的堅持,傻傻的努力,傻到了極致,“傻傻”的成就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蝸牛影視欣賞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是我在高中的時候看的,那個時候班主任說這部電影對我們會有很多不一樣的啟示,看完之後確實覺得有很多不一樣的人生道理。

阿甘是一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在學校裡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聽從一個朋友珍妮的話而開始“跑”。他跑著躲避別人的捉弄。在中學時,他為了躲避別人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阿甘被破格錄取,併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電影中的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阿甘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嚐到哪種滋味。阿甘身上的那種堅持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要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要樂於幫助別人,要相信好人有好報,要相信付出是有回報的,要相信別人對自己好!

那段時間剛好是學習比較緊張的時候,看完這部電影覺得有付出就會有收穫,所以我們都要好好的努力。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堅持不懈的去完成,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像阿甘一樣成功。


語教二班17313203


電影《阿甘正傳》講了哪些道理?

看過影片的人第一反應應該就是執著、毅力對於成功的重要性。

畢竟,阿甘是一個智力低下的人,在常人眼裡是個“另類”,是被嘲笑的存在,所以他的成功應該歸功於毅力與執著。

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電影《阿甘正傳》中,可不僅僅是向我們傳遞了執著於毅力對於成功的重要性,還講述了積極樂觀的心態對於成功的重要性、自信對於成功的重要性、真誠待人對於人生成長的重要性以及最最重要的阿甘母親的諄諄教誨對於他人生成長的重要性。

其實,我們都從阿甘的成功看到了他努力拼搏的那一面,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他母親對他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一個人價值觀的形成與其家庭教師有著密切的關係。

為此,電影《阿甘正傳》向我們講述了這樣的人生道理:

家庭教師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積極樂觀的心態對於成功非常重要。

自信、執著、毅力中用自信為未來描繪藍圖,用執著與毅力去做事情,那麼成功就在不遠處等你。


紫塞赤玉


作為身上有缺陷的人,很容易受別人的指指點點閒言碎語,自尊心很強的人很容易受傷害。阿甘從小就受人歧視,但是他不管這些,只管做自己的事情。這需要有個強大的內心,這也正告訴我們不要活在別人的眼光裡,不要被別人的看法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只管做自己的事情。

阿甘認準一件事情就會堅持到底,知道成功為止,即便前面有很多困難也要一點一點的去克服。我們在生活中大部分人做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心血來潮的時候給自己定個目標,做一段時間感覺很難就放棄了。如此反反覆覆,就很難達到阿甘那種境界。難道我們都不如阿甘聰明嗎?不是,而是我們都感覺自己比別人聰明,太自負而已。

很多人活了一輩子都沒活明白,自己這輩子是為了什麼。有人說人的一生能幹成一件大事就沒白來人世走一遭,很多人卻連小事情都搞不定。記得《少帥》裡張作霖說的一句話:什麼事江湖?江湖就是人情世事,只要你能應付得來你就是英雄。又有多少人從年輕的時候就給自己的人生,下一個自己的“百年大計”呢?

個人感覺《阿甘正傳》告訴我們,我們人生需要一個目標,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很強的專注和堅持。現實中很少人能夠做到“不忘初心”,有的人跑偏了,而有的人卻一開始就不知道該往哪兒跑。目標、專注和堅毅,還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時刻告訴自己自己能行。這只是個人看法,有不同意見的朋友下面留言討論一下!


南山看電影


很高興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不一樣的人看這部電影有不一樣的感受,現在讓我來談談我的感受吧!

  • 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哪種

影片開頭,媽媽不停的跟啊甘強調:你和別人是一樣的。

但是真的和別人一樣嗎?笨重的撐腳架、低於常人的智商,放佛已經給他貼上了標籤,你跟別人不一樣。

但是上帝好像對啊甘特別的眷顧,上學第一天他就遇到了他的天使,珍妮、為了躲避別人的欺負,他瘋狂的奔跑,剛好被橄欖球教練看到,把他送進了大學。


腿腳不利,卻讓他跑進了大學,智商不高卻讓他遇到天使。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下一秒會遇到什麼。


  • 笨鳥先飛

啊甘很傻,這種傻可以理解為善良的傻,所以他在被人欺負他的時候只能用奔跑逃離來作為回應。

阿甘很傻,傻到一輩子只愛一個女人。

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都有不一樣的目標在支撐著他,他為此不斷的努力,不斷地攀爬,直到這一目標的完成,又或者是新的目標開始。

正是因為阿甘的智商不高,所以他做每件事情都非常認真。沒有單純的抉擇,就會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就是阿甘,他在一生中創造出許多的奇蹟,但是我們並沒有羨慕他,更多的只是欣賞,欣賞他的一生。


MR陳電影發燒友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幫到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喜歡我的回答。

《阿甘正傳》講述了阿甘正傳的勵志故事,一個先天智力缺陷的小鎮男孩,通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足球明星、越南戰爭英雄、世界級乒乓球運動員和商業大亨。看完這部電影后,我也思考了為什麼:天生智商只有70的阿甘能活得這麼快樂?你可以有一個美好的生活與朋友和愛人。是真的阿甘是被祝福的,還是因為阿甘有一些好的品質?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會選擇後者。那麼阿甘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積極樂觀,相信美麗

福雷斯特是個智障,很小便失去了父親,福雷斯特身邊的人欺負他,嘲笑他,態度惡劣。但面對這些,阿甘並不沮喪,他始終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他喜歡思考,喜歡看鳥兒發呆,喜歡吹口琴。

2.真誠

面對他的愛人珍妮,福勒斯特總是默默地關心她,保護她。他支持並尊重珍妮的選擇和愛好。當珍妮需要他的時候,他總是在那裡。當阿甘得知珍妮嫁給了別人,生下了自己的孩子,他選擇了安靜地離開,並真誠地祝福珍妮。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在戰場上,阿甘會冒著生命危險把他受傷的戰友帶回營地。他的戰友阿布死後,他主動承擔起照顧阿布父親的責任。當福雷斯特的生意成功時,他幫助每一個幫助他的人。他還把公司的利潤分給了珍妮和他的孩子們。百分之十給阿布的父親,百分之十給他的母親。

3.專注工作,執行力強

阿甘非常專注。為了一道數學題,我會忘記吃飯或睡覺。在球場上,他會盡他所能的去拼搏。在戰場上,他會不顧自己的安危,竭盡全力搶救受傷的戰友。阿甘說他今天要做的事,決不拖到明天。

4.堅持不懈,永不放棄

對於只有70歲的阿甘來說,他所做的一切付出的努力都是常人的百倍。他的成功離不開他堅強的毅力和不放棄說話的高尚品質。他是那麼傻的堅持,傻的努力,傻到極致,“傻”成就了他精彩的人生。

上述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都是個人理解和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能幫助到每個人,同時我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喜歡我的分享。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有更好的答案,請分享你的評論,並一起討論這個話題。在此我祝願大家心想事成,天天開心,萬事如意!



貴州米飯哥


一個從小被視為智力不正常的阿甘。

小學,某一天他因為別人的追趕開始跑步,他跑掉了助腿器,跑過了騎著自行車在後面追打他的孩子。

中學,阿甘仍舊跑過了追趕他的汽車。

本被鑑定為智商低下的阿甘因為跑步驚人得快而被大學破格錄取。

他在跑時,從沒想過目的地或其他任何事。

大學,阿甘因為跑得太快而被球隊看上,並接受總統的頒獎。

大學畢業,阿甘被推薦服役,參了軍,拆裝槍破了紀錄,所有表現優異過常人。

越南服役,在一次戰鬥中救出了戰友及長官,被國家授予勳章。

在養傷期間偶然一次接觸乒乓球,開始吸引觀眾,而後代表國家比賽贏得勝利,總統為其親自頒獎。

遵循對已故戰友的承諾阿甘買了一條漁船,和當年被自己營救的軍官一起捕蝦,他們的船隻是當年躲過暴風雨的唯一船隻。

阿甘和軍官的捕蝦公司賺了上百萬美元,當年被救的殘疾軍官迎來了自己又一次人生,於是當阿甘決定回家休息後,軍官為他安排,阿甘成為了不用工作的富翁。

當阿甘在越南戰場不顧一切奔跑時,他救出了戰友,躲過了子彈。

當阿甘參加世界乒乓比賽贏得勝利接受參訪時,一位在阿甘身旁看上去聰明

過人的軍官“機智”地搶先回答了問題,卻在一星期後被槍殺。

當阿甘專注地打乒乓,併為所有退役軍人表演時,被他營救的軍官卻因殘廢不得志而酗酒。

當阿甘正坐在長椅上講述自己的故事,說到自己就是最大捕蝦公司的老闆之一時,一位聰明人譏笑離去。

當阿甘不斷在打開人生的巧克力盒子,專注而認真的品嚐每一段經歷時,他珍惜的愛人,卻因為小時候的經歷而不斷折磨自己,一再選擇痛苦的生存方式。

當阿甘毫無理由的只是專注於奔跑時,所有為此動容緊隨其後的人,都以為他在追逐一個意義。

當阿甘被問到“你是不是傻瓜?”,他總是回答“做傻事的人才是傻瓜。”

所以,到底誰才是傻瓜?

記得從小我就時常被說傻和笨,我很不開心,而我後來極愛問的一個問題便是“我聰不聰明?”我發現越是痛恨傻瓜這個詞,就對它們越敏感,也就越努力搜尋變得聰明的方法。於是我學習、模仿,假扮所謂聰明的人,用偽裝去填滿深深的自卑,應對這個世界。而大多人生來就被教導說這個世界是屬於聰明人的,適者生存,其中的“適者”,其實寓意為聰明或狡猾。但聰明和傻瓜的分別到底由誰來定義?難道真的是那些聰明人?

不,我想我們搞混了。我們內心渴望的,我們並沒有遵循。我們以為做真實的自己會與世界規則相悖,所以我們穿上了看似“聰明”,能證明“聰明”的鎧甲。我們以為這個世界定義的聰明,很明顯將其對應的特質拋在了它的對立面,而傻瓜的特質往往卻包含了被所謂聰明拋棄的特質。比如真實,比如專注於自己,比如善良,想得少一些或是,呃,無條件的快樂……我們不想吃虧,連一句話的虧也不想吃,我們想要躋身聰明的行列,我們沒想過定義聰明的方式才是真傻瓜,我們以傻瓜的標準衡量聰明,我們混淆聰明侮辱這個詞,我們做著“聰明”的傻瓜,有著傻瓜式的“聰明”!

所以一個基準就已偏離的概念難道是真的?

一個聰明人是幸運的嗎?我們大可檢視一下自己的人生,如果斤斤計較和算計讓我們獲得過快樂的話。當然你可以說阿甘幸運,他撞上了大運,走了狗屎運云云,但很明顯一切讓阿甘快樂,就在每一次別人怨天尤人、痛苦不堪時,他是最幸運的那一個,有著傻瓜式的幸運。

有一個場景,那是他在越南戰場上營救的軍官被炸斷雙腿後,他們住在同一家醫院。一個深夜軍官終於忍不住憤怒,將阿甘拽下床,用盡全身力氣嚎叫,質問阿甘為什麼要救他,憤恨地罵著自己本可以死去贏得勳章,而現在卻要為這雙殘疾的雙腿買單。但這在一個“傻瓜”的世界裡,他接受每一個現狀,當阿甘疑惑地看著眼前哭鬧的聰明人時,我笑了。

不管他心愛的珍妮每次如何拋棄他,他們見面時他依舊全然的快樂;即便他將全部積蓄的三分之二都分給了死去戰友的家人,他依然無比快樂;他在做每一件事的當下都是那麼的專注和快樂;他從未想過回報,所有看起來微不足道或豐厚的回報都讓他那麼快樂;他甚至都沒有想過快樂這個問題,因為他總是沒有錯過每一個瞬間。一切都讓他快樂,包括一陣風吹起。

所以再問一次,到底誰才是傻瓜?

一個聰明人的世界有著太多複雜離奇的概念,以至於我們遵循他人,遵循世界,卻從沒有遵循過自己。就像明明愛著阿甘,卻每每都因為不知名的理由離他而去的珍妮,只因過不了內心的那一關。電影的結尾,一個想太多的“聰明人”在患有絕症之後,才開始享受自己所剩無幾的幸福。

所以你還想錯過自己多久?推薦重溫這部經典影片,相信會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