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香又有點辣辣的葛面

“老闆,來一碗葛面!”

家鄉的味道 | 又香又有點辣辣的葛面

葛面本“龍潭葛面”最為出名,漵浦縣城小吃店的招牌裡也大多寫著“龍潭葛面”。我沒有去過龍潭吃正宗的龍潭葛面,想來,思蒙和龍潭也不算太遠,兩地的葛面也不會相差太多。至少出了湖南,我在外地是沒有看到過家鄉那樣的葛面,比起麵食,我還是更喜歡吃家鄉的葛面,原諒我是一個地道的南方人。

顧名思義,葛面的原材料是葛根。相傳宋時饑荒,百姓為填飽肚子而去山裡挖葛根,發現裡面澱粉很多,於是打成粉末狀、做成葛面。我沒有見過葛根樹,或者見過卻並不知道。

其實,家鄉的葛面大多是用薯粉做的。小學的時候,媽媽曾經開過一兩年的飲食店,也跟著經營飲食多年的師傅學做葛面。她說,那時她們用的原料是薯粉。我不想去糾結家鄉的葛面究竟是用薯粉做的,還是葛粉做的,反正是已經習慣了家鄉葛面的味道。家鄉的葛面和外面賣的紅薯粉雖然從表面上看,顏色相似,都是灰綠色,口味卻有很大不同,確實是兩種不一樣的小吃。很多地方都會有紅薯粉,而葛面並不常見。

家鄉的味道 | 又香又有點辣辣的葛面

葛面的製作看似簡單卻並不容易,其中需要一定的力道和速度。同麵食的製作一樣,先把葛粉拌水揉成較稀狀,然後倒入專用的篩子中。兩手端著篩子、置於爐上的開水鍋上方(約20cm),使葛面從篩子的孔隙中漏下來,成條狀落到開水裡;用一隻手拍打篩子,使葛面成形較勻;沿著鍋沿成圓形軌跡移動篩子,待篩內的葛面全部落入鍋內後,及時用筷子攪動開水,以避免葛面混成一團。途中不能停止振動篩子,否則做出的葛面就不能成一條狀,葛面斷條較多、較短,粗細也不一樣。

好的葛面粗圓一致而滑亮,用開水燙煮後,加上蔥、姜、香菜、酸蘿蔔和油發辣子,味道香辣,不僅是一道名小吃,而且還有生津、發汗、解熱等功能。不得一提的是,酸蘿蔔是葛面不可或缺的佐料。

家鄉的味道 | 又香又有點辣辣的葛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