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迎星官順新年


正月初八,又稱穀日節。“穀日”的習俗是對寫有穀物名稱的牌位進行膜拜,不吃煮熟的穀物。這種習俗蘊涵著重視農業、珍惜糧食的思想。正月初八也被稱為“順星節”,是一個可以預知一年運氣的節日。


閒話年俗 | 正月初八,迎星官順新年


新春逢穀日,喜見豔陽天。積雪融甘水,薰風醒沃田。農夫犁杖撫,童子馬韁牽。汗灑糧倉滿,敲詩賦盛年。

在這一天裡,人們共同的心願就是:

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閒話年俗 | 正月初八,迎星官順新年


那麼初八這天還有哪些習俗呢?

下面曲小文就帶大家感受一下


穀日習俗


開業


閒話年俗 | 正月初八,迎星官順新年

在民間傳統中,“八”的諧音即為“發”,有著“逢八就發”的寓意,因此不少商場或店鋪都選擇在初八這天開業,主要是取“發”之意。有著願生意興隆,四季發財的寓意在其中。


觀谷


閒話年俗 | 正月初八,迎星官順新年

穀日節當日,全家離開城市來到鄉村田野,大人向小孩子介紹基本農業知識,全家觀看各種越冬作物的長勢,讓小孩和大人一起親近農業,幫助孩子樹立尊重農業、農民、愛惜糧食的意識。在體驗的過程中,同時啟發小孩愛護生態環境的觀念。


遊八仙


閒話年俗 | 正月初八,迎星官順新年


漢族民間取八字的讀音,將正月初八日演變成了敬八仙節。八仙即漢族民間傳說中的李鐵柺、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位神仙。因其不畏強權,藐視富貴,經常深入漢族民間,解危濟困,深受勞動人民喜歡。這一天,漢族民間習慣備佳餚水果以祭祀八仙。一些地方漢族民間還有習俗,正月初八這一天出遠門,俗稱“遊八仙。


放生


閒話年俗 | 正月初八,迎星官順新年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裡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說:“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數千相向,縱羽空飛,孽著落屋上,移時乃去,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罟筍餌所希至。”


初八放生,不僅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的美好願望。


穀日詩詞


《穀日感懷》

明·居節

穀日條風喜及晴,東皋南隴已春生。

少從劍客遊三輔,老傍田家卜五行。

衣食有端終歲計,江山信美故園情。

蹉跎十畝桑陰地,慚愧花林鳥勸耕。


《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飲和王晉卿》

宋·蘇軾

屋雪號風苦戰貧,紙窗迎日稍知春。

正如薝蔔林中坐,更對芙蓉城裡人。

昨想玉堂空冷徹,誰分銀榼送清醇。

海山知有東南角,正看歸鴻作小顰。


《穀日大雪口號二首(客南京)》

明·徐渭

穀日之雪一何大,一尺一半自昨夜。

望中飛絮已迷天,安得猶窺鳳城瓦。

橫街十丈滑如油,短驢難踏轉生愁。

江邊總有梅花發,詩客應無一個遊。


《穀日早起》

明·文徵明

空庭草色映簾明,短鬢春風細細生。

簷溜收聲殘雪盡,窗光落幾曉寒輕。

非賢寧畏蛇年至,多難欣佔穀日晴。

詩思攬人眠不得,山禽屋角有新聲。


以上的習俗大家都瞭解多少呢

或者在你的家鄉還有哪些穀日習俗

都可以跟曲小文留言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