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日巴大師的傳奇人生——家族源起

米拉日巴大師作為噶舉派的祖師之一,是西藏最具傳奇色彩的修行者。

在他歷經坎坷的人生軌跡裡,既經歷過幸福的童年,也飽嘗了世間的寒涼。

在光與黑、善與惡的掙扎中,米拉日巴艱難的走上解脫之路。

正是因為經歷過凡人的掙扎和徘徊,米拉日巴才會經常對弟子們說:“我乃一個博地凡夫,不過因刻苦修行,而得成就!”

米拉日巴大師的傳奇人生——家族源起

一、抓鬼而來的家族名號

很多人都知道,米拉日巴大師是芒域貢塘人,在今天吉隆縣南部還有其故居的遺址。

雖然,1040年(北宋康定元年,藏曆第一饒迥陽金龍年)米拉日巴出生於此,但其家族卻不是貢塘土著,而是其祖父由後藏拉堆地方遷居而來。

米拉日巴的高祖父是一個信奉舊派(寧瑪派)教義的法師,他在四處遊歷修煉期間,見拉堆此地妖鬼盛行,便自告奮勇留下來降妖除魔。

在與妖鬼不斷鬥法的過程中,他聲名鵲起,被當地百姓尊稱為“瓊波覺塞”(意為“瓊波家族的佛子”)。

據說,當地有個妖鬼頗有些手段,它跑到一個家族作祟,導致牛羊逃散、族人染病。

受難的家族請其他法師做法除妖,結果法師剛走進院子,妖鬼便撲上去附了身。

被妖鬼附體的法師狂呼鬼嚎,到處亂闖,腦袋撞在木樑上血流滿面。

就在大家都束手無策之時,一個人建議去請瓊波覺塞前來,並說道:“俗話說,只要能治病,狗油也是藥呀!”

就這樣,瓊波覺塞被請來施法除妖。

瓊波覺塞來到妖鬼盤踞之處,斷喝一聲:“我乃瓊波覺塞,專好喝鬼血,抽鬼筋,有本事的站住,不要跑!”

妖鬼聽後被嚇得面無鬼色,轉身就逃,一邊跑一邊喊:“可怕呀,可怕呀!這個人(米拉),這個人(米拉)!”

瓊波覺塞追上前去,將鬼怪按在地上。

鬼怪嚇得已經縮成一團,動也不敢動,求饒到:“這家人不信你,我才敢來。饒命呀!再也不敢了!”

瓊波覺塞見到妖鬼服軟,便讓它發誓再不為禍鄉里,才放了它。

妖鬼回到平日供奉它的那戶人家,口裡還一個勁兒地嚷著:“米拉、米拉,太危險啦!太危險啦!”

這家人很奇怪,問道:“誰來了?”

“瓊波覺塞來了,好厲害呀!害得我幾乎丟了命,逼著我起了誓。”

經過此事,瓊波覺塞的名聲更加遠播,附近的人都稱他為“米拉”

久而久之,“米拉”便成了家族的名稱。

米拉日巴大師的傳奇人生——家族源起

二、傾家蕩產的賭局

“米拉”家族傳至瓊波覺塞的孫子——米拉·多吉森格(米拉日巴的祖父)時,已成為拉堆地方的大戶。

米拉·多吉森格本人既聰明又勤奮,但他有個好賭博的惡習。

估計他在賭博上有點天賦,在當地賭局中屢屢獲勝,反倒使家財更盛。

但老話說,“長走夜路,沒有不遇上鬼的”。

“拉堆賭神”——多吉森格,也被人做局坑了。

當地的一個賭友多次敗在多吉森格手下,輸了不少錢財、牧場。為贏回家產,他從外地請了一個職業賭客,合謀做局贏盡米拉家族的家產。

這個職業賭客來到拉堆後,先是大發神威橫掃了當地賭局,並得意洋洋的宣稱,多年未嘗一敗。

與其合謀的賭徒,趁機向他叫陣:

“贏了錢,你別走,等我們拉堆賭神來收拾你。”

職業賭客呵呵一笑:“拉堆這地方還有賭神?我就在這兒等著,見識見識拉堆賭神的手段。”

賭友們跑到多吉森格家裡,二話不說拉起他就走。

多吉森格被弄得長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路上賭友們七嘴八舌的講起了這個賭客的厲害,並對他說:“這個人就在賭場等著,說要見識見識你的手段。”

當多吉森格來到賭場,見一個外鄉人坐在桌旁。多吉森格打量了一下,見他衣著普通,但雙手卻生的修長有力。

在賭友們攛掇下,二人約定用“梟”(藏式骰子)來賭博。

骰子最早是種用於占卜的工具,通常和銅錢、骨頭配合使用。

古代軍隊出征前,都要進行占卜來確定戰爭的吉凶。

在西藏地區,骰子和其他占卜用具,經常能夠在軍營遺址中出土。漢族軍隊出征前,也有類似風俗。

不過很快,骰子便成了賭博專用工具。這一點漢藏兩地,倒是出奇的一致。

米拉日巴大師的傳奇人生——家族源起

藏式骰子

職業賭客為了給多吉森格下套,第一局故意輸給了他。

面上有光的多吉森格非常高興,但賭客不服,要求來日再戰。

第二天雙方加大了賭注,這次職業賭客在投骰子時出了老千,多吉森格慘敗。

掛不住面子的多吉森格,提出勝負未分,賭客不能走,賭局還要繼續下去。

其後三天,職業賭客故意連續輸給了多吉森格。當他見多吉森格已經上鉤,便提出進行最終決戰。

他對多吉森格說:“我混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連續輸過。你果然有兩下子。明天我們一決雌雄,我把所有財產都壓上,你可敢跟我決戰?”

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多吉森格,當即表示應戰。

次日,在村裡人的見證下,雙方將房屋、財物、牛馬、田地、羊毛及衣服首飾都折價充作賭注,並簽了文書。

在全村人緊張的注視下,雙方擲骰子開賭。

終局時,多吉森格已輸的一無所有,只能帶著家人離開拉堆。

米拉日巴大師的傳奇人生——家族源起

吉隆溝風光

三、“聽見了就高興”

當多吉森格帶著家人,流浪到貢塘嘉俄澤(今吉隆縣南部)

地方時,他發現這是尼泊爾通向藏區的交通要道,便決定留駐於此。

經此教訓後,多吉森格徹底戒除了賭博惡習,開始專心經營商業。

他冬天從羌塘販鹽至尼泊爾,再將尼泊爾的糧食運回貢塘。

經過辛苦經營,米拉家族很快重振家業,在嘉俄澤買地、建樓,並生下了米拉·喜饒堅贊,這便是米拉日巴的父親。

等到喜饒堅贊接手家業,米拉家族再次成為當地的大戶,蓋起了號稱“四柱八梁”的大宅子。

俗話說“窮困街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拉堆地方親友聽說米拉家族又發達了,便紛紛來到貢塘投奔。

喜饒堅贊熱情的接待了叔父一家,安頓他們住下,並帶著堂兄弟們一起行商。

壬辰年孟秋月(1040年,八月)二十五日,喜饒堅讚的妻子生下一個兒子。

她託人給喜饒堅贊送去一封信,上面寫道:“餘已生一男兒,為兒取名並準備歡宴親朋,且秋收日期亦近,盼汝立回。”

收到信件的喜饒堅贊非常高興,對送信人說:“我家幾代都是單傳,這下我可以告慰先祖了,這孩子就叫‘聞喜’(聽見就高興)吧!”

藏語中“聽見就高興”的發音為“脫巴噶”,這便是米拉日巴尊者的俗名——米拉·脫巴噶。

匆匆趕回的喜饒堅贊,舉行了盛大的歡宴。

喜宴上,米拉日巴(脫巴噶)嘹亮的哭聲,引來了鄉鄰的圍觀。

鄉鄰們都說:“這孩子天生一副金嗓子,聲音聽著就讓人高興,聞喜(聽見了就高興)這個名字起得真是好”。

幸福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四年後,妹妹琵達來到了人世。

據米拉日巴大師自己的描述,

“童年的生活非常富足,他和妹妹身上都穿著最好的衣服,頭上戴滿珠寶飾品,僕人和奴隸成群,門廳中出入的都是有身份和聲望的人士。”

如果生活按照正常的軌跡發展,脫巴噶很有可能會子承父業,成為一名商人,並在鄉間土豪的道路上,走到人生盡頭。

按照佛教的理論,世上一切榮華富貴都是虛妄,因果輪迴就在不遠處等著 每一個人。

脫巴噶的幸福生活,在他七歲時戛然而止。隨即而來的,是連續不斷的打擊和苦難。

這一切的轉折點,便是父親的猝然離世。

下一篇《 》


米拉家族世系:

瓊波覺塞 (高祖)

米拉·多敦森格(曾祖)

米拉·多吉森格(祖父)

米拉·喜饒堅贊(父親)

米拉·脫巴噶(米拉日巴尊者)


參考書目:

《米拉日巴傳》_桑傑堅贊著,張澄基譯;

《米拉日巴傳》_桑傑堅贊著,劉立千譯;

《從貢塘甲額扎地方探究米拉日巴大師》_雲旦;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家鄉特色簽約內容


詳解歷史細節,釐清來龍去脈,視角不同的中國歷史!

米拉日巴大師的傳奇人生——家族源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