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去青藏高原,回來後車輛性能是不是沒有之前的車況好?

似水流年85159576


開車去青藏高原,回來後車輛性能是不是沒有之前的車況好?

小編我是自駕地理控,這些年多次自駕本人車輛到青藏高原多次累計在青藏高原上的總里程超四萬公里,下面分享一下我對自駕青藏高原車輛的情況體驗。

車輛性能沒影響 車況有區別

小編自駕進青藏高原開的是3.6排量帶空懸的大切諾基車型。我自駕進藏的路線基本每條都嘗試過了,且入西藏後也不是一味的只走鋪裝路面的景區大路,也走了很多純越野的路線,如40冰川、中印、中不、中尼邊境地區、中印克什米爾爭議區、阿里大湖區等等,從未有過故障,在這裡我不想說這車的性能可靠性如何,我想說的是我對每次自駕上青藏高原對車況的重視。之前我的文章也說過對車輛進藏前的各項檢查事項,這裡不再詳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翻閱。下面說說車況對比。

我的大切是與我一朋友同時購進的,他的大切從未上過青藏高原,主要用於日常生活工作商務駕駛。每年一至二次的城市自駕遊,我們兩車車況最大的區別是體現在一些易耗件的問題上。主要有以下三點:

1 剎車系統的差異 我們兩車車況最直接的反映是剎車片與剎車油液的更換里程。我的大切首次更換上述兩項分別在8萬與6萬公里時,而我朋友的則在12萬與10萬公里時。這個還是很明顯的,其實這個也很好解釋:我的大切在青藏高原累計約行駛了近四萬公里,且有數不清的涉水過程,以及無窮無盡的山路爬坡下坡,這些都是直接導致剎車片快速磨損及剎車液的老化的原因。

2 發動機火嘴的差異 我的大切火嘴更換在八萬公里時,而我朋友的則在12萬公里時更換,造成這個差異小編分析主要原因是在高原低氣壓低含氧量造成發動機動力損失,長時間處於高轉速運轉,加速了火嘴老化。

3 前後軸轉動齒油
我的大切在8萬公里更換,當時維修師傅傑哥擰開換油鑼絲檢查時發現有水分分層現象,師傅傑哥建議更換的,他分析原因是車輛多次涉水,水分會通過散熱透氣閥進入,而我明友的大切則直到現在已經18萬公里了依然未用更換。

其它懸掛系統的金屬件或各類減震膠件基本沒影響,這些零部件只要有情況比較容易發現,不過作為具備一定越野能力的大切,這些部件的設計使用壽命還是比較可靠的。

不同類型的車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車況差異

我其他車友也經常自駕他們的霸道、陸巡、帕傑羅等經典硬派越野車多次進藏,據大家平時的交流中,他們反饋的車況信息也基本是小編上面提及的幾點問題。但一些自駕城市SUV甚至是小車的朋友反映是自駕一趟西藏回來,車輛的異響會明顯增加。


總結

小編個人認為在六七年內的車齡的車輛自駕青藏高原來回一趟對車況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對於硬派越野車更是不用在意,而城市Suv如果自駕青藏高原對一些需要長距離越野才可到達的原始地區就免為其難了,且對車輛損害更大。


百威天地BRAVEWORLD


告訴你們三個去青藏高原的哥們的親身經歷,一個是在2010年去的,開著奇瑞小QQ一路風塵,銀川經京藏高速,109國道直奔拉薩,然後原路返回,人車完好歸來。歸來後全車檢查保養未見異常。那時候的進藏路還很爛,讓同事都驚歎不已。這車開得好不好還要看誰開。

另一個2016年開著長城哈弗H5 2.0L和同事的帕薩特1.8T同樣的路程,人車安全返回。車況未見異常,只是在進藏路上自然吸氣的發動機明顯動力不足,渦輪增壓式發功機有了明顯優勢。

今年夏天,我開著科魯茲小黃峰,青進川出,進入後半程109國道時,明顯動力不足,時速80-100,一直不敢猛踩油,怕出現異常,歸來後全車檢查保養,只發現機油濾芯紙散開了,出發前新換的三濾和機油,也許是山寨貨吧。其它都還好。



用戶8458317251578


這個是絕對的

格爾木附近幾百公里

風沙非常大,一定會進燃燒室的

減震器也是有壽命的,去青藏,不可能只走柏油路

另外,轎車的設計本來就不是跑壞路的,結構一定比純越野要脆一些

其他也沒什麼吧

如果你對你的車,叫愛車,那就別去了

車這東西,本來就是消費品

一般家庭10也就到頭了,不是說車不行了,而是你開膩了

如果十年才開10-20萬公里,那絕對是浪費

本人對車的概念就是一個鉗子,就是個工具,是塊鐵

從不打蠟,天天洗車

保養,7000多,不超一萬換機油

但是空濾經常換


無敵旅行


去一趟西藏自駕遊,車輛回來以後的,性能不會有太多的改變,雖然來回有1萬公里左右,但是去西藏的時候,在西藏加油,都是屬於純汽油,我們平時在城市裡,用的汽油有可能都是乙醇汽油,你說哪個更能保護車輛?



在這裡給驢友們普及一下,每輛汽車在他的批量生產出廠之前,都會進行大面積測,包括雪地測試,高原測試,特殊路況測試,還有各種性能測試,全部結束後,合格才能生產,上市,這也就意味著,每一輛車,在上市之前都會經過批量測試,高原測試,現在的車都是電噴車,全電腦控制,也就是說到了高原以後,車輛的噴油會更少一些,保護車輛穩定性,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對發動機的影響,微乎其微,至於說對車輛其他方面的影響,目前的進藏線路全部都是鋪裝路,你覺得會對你的懸掛,以及其他方面會有影響,多少?

可以這樣理解,去西藏自駕遊,來回車輛的磨損,和你正常開車區別不大,都是正常磨損,磨損最大的應該是輪胎,但是要記住一點,出發前一定要對車輛進行全面的保養和檢查,如果因為沒有保養和檢查,而出現的問題,基本上可以定論為人為的損壞,好吧!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到藏區旅行,還有什麼其他疑問,可以隨時私信我,我會直言不諱有問必答,最後祝每一位驢友都能夠到藏區玩的開心。


超級自駕遊


我2017年8月,開著朗逸11款1.4t手動擋轎車川進青出,歷時十五天,行程8200多公里。回來後沒有發現車況絲毫變差的現象。

個人感覺這款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輛,在高原上行駛高原反應不太特別明顯。無論是長上坡路段或者是高海拔路段,動力都顯得非常強勁。沿途到過海拔5290米的加吾拉山口附近的珠峰觀景臺以及青藏線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的光明天路。

川進青出前後各做了一次保養,人車都沒有發現高原反應帶來後遺症。





凱歌車人合一


去青藏高原,從南方大部分城市出發來回大概有一萬公里左右。如果從車輛磨損的角度講,肯定會不如以前。而且中途絕大多數人不會去修理廠保養或檢查。不管途徑川藏,滇藏,青藏,317.318等線路,沿途路況參差不齊。甚至有很多還是非輔裝路面。有很多沙塵路段,涉水路段。意即駕駛環境惡劣,對發動機進氣系統,油電器系統底盤都會造成不程度的磨損。因此,回家後駕駛者自然會感覺車況不如以前。正確的方法是即刻去4s店或大中型修理廠清洗檢查保養。重點是進氣系統(空濾,節器門清洗),底盤系統。更換機油汽柴油濾芯(沿途加油站油品質量也參差不齊)。如果是正常駕駛,海拔高缺氧只是燃油燃燒不充分,動力損失,對發動機是不會造成很大的磨損。屬正常磨損。


眼睛哥60424568


車子上高原,動力都會下降的,回來之後,應該不會再有影響了。除非是車子受到損傷,需要維修。我第一次自駕去川西,爬折多山的時候,車子突然不動了,怎麼踩油門都沒用。後來乾脆掉頭下坡,發動機才重新開始工作,改用低檔爬坡,就沒再趴窩了。


汽車熱


不存在這樣的事,青藏線現在路況雖然不如前幾年,但只是坑窪,沒事,不影響車況


朝聖者探險旅行


這問得有點多餘,這幾千上萬公里下來,別說是青藏線、川藏線,就是在城市道路跑下來,也該幹嘛幹嘛了,比如:保養.檢查輪胎、檢查剎車片等易損件等,老舊車就應檢查更多!!


老寶38804972


看你走那條路了,川藏,青藏,滇藏,川藏自駕走的人多一點吧,青藏都是去體驗鐵路的,因為是高原,建議自吸的發動機,霸道,五菱神車都行,至於性能會變差,只要不出事故應該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