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中的經典M1911手槍,為何在百年之後仍能成為世界手槍之最?

用戶65253263


如果說什麼武器最能代表美國,那一定是M1911手槍。該槍1911年服役於美國陸軍並被定為制式手槍,它先後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直到1985年退役。該手槍的設計者是美國著名的槍械設計師勃朗寧,後來專利卻被勃朗寧的對手公司柯爾特買走,所以後來這把槍被叫做柯爾特M1911手槍。柯爾特M1911手槍在美國軍隊服役時間超過七十年之久,這大概是當今世界上服役時間最長的武器了。即使在退役之後,這把槍獨特的結構設計依然令世人所讚歎。該槍發射使用0.45英寸(約合11.43毫米)柯爾特手槍彈,槍身全長216毫米,槍全重1.13千克,槍管長127毫米。裝彈量為7發,有效射程為50米,自動方式為槍管短後坐式。這把槍還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結構簡單,零件少。槍械的研製一般用於戰爭使用,戰場上的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危急情況,慢一秒鐘都可能丟掉性命。這把槍的分解和結合比較方便,在戰場上大大縮短了換裝彈藥的時間。二、結構可靠,安全性好。因為M1911手槍的零件較少,結構簡單所以故障率極低,再加上該槍的保險機構設計是手動保險鈕,所以能有效防止手槍意外走火,保證了手槍攜帶者的安全。

關於這把手槍也發生過許多傳奇故事,二戰中,美國的第10陸軍航空隊負責保護印度到中國的一條供應補給線,順便破壞日軍的補給線。勞伊德和伯格特正是該航空隊中的成員,1943年3月31日,勞伊德和伯格特接到命令要駕駛一架B-24重型轟炸機去破壞一座鐵路橋,途中遭到日軍戰鬥機的攻擊,B-24的氧氣瓶被擊中燃起熊熊的大火,期間機身也遭到了破壞被打穿好多洞。兩位飛行員不得不選擇跳降落傘逃生。而後,日軍的飛行員開始向他們進行掃射,這時伯格特掏出了隨身攜帶的柯爾特M1911手槍朝著剛從他腳下經過並打開了駕駛艙的"零"式戰鬥機開了4槍。這架“零”式戰鬥機馬上停止射擊並開始旋轉墜落。著名的“零”式戰鬥機居然被一把手槍擊中並墜落,這說出來可以成為日本戰鬥機史上的恥辱了。不過從另一方面看,也突出了M1911手槍優良的性能和穩定性。




歷歷時空


1911歷經100多年依然老當益壯。

如果一把槍在一個比賽中大家都用它,說明這把槍很適合這個比賽。但是呢,如果說在一個無限制級的比賽中所有人都用它,那麼這把槍是真的好。1911就是這樣的一把槍。尤其是經過改進的2011,也就是雙排彈匣1911,在很多無限制比賽中基本都是人人都用的。

1911它老人家的確是有很厲害的地方——扳機。

1911的扳機具有一大先天優勢,就是不同於普通扳機的槓桿運動,它是水平向後的。 這種扳機的設計方式可以使射手在射擊時不會因為扳機的運動而使得槍口上下襬動。由於1911是SAO(single action only)單動手槍,所以他的扳機的擊發點可以做的非常清脆,扳機力也非常舒服。

現代手槍中,包括很多步槍的比賽扳機都會去採用直扳機,就是希望能夠減少扳機的旋轉,從而使得扳機感受更加水平。比如說著名扳機制造專業戶geissele automatic的Dynamic系列的AR,SCAR,ACR扳機都是採用直扳機。而Glock的爆改廠家Agency也使用著直扳機,來使得扳機感覺更加完美。

1911還依然大量存在的另一個原因就是,1911不僅僅只是槍,它是藝術,槍匠的藝術。它誕生在一個民用槍支盛行的國家。在那裡,存在大量的民間槍匠。在大量現代工藝逐漸代替傳統手工的現代槍支製造行業,handfit和手動打磨依然是現代槍支追求精益求精的精髓所在。而由於槍匠大多是充滿愛國情懷的紅脖(red neck),對於他們來說,精心研究好一把自己產的槍是很有必要的。眾多槍匠樂於打磨1911,也使得這把槍的藝術性愈加精彩。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狂野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談到M1911手槍,就不能不提到大名鼎鼎的槍械設計師勃郎寧,這位武器天才一生設計了多種經典武器,擁有120多項槍械專利。勃郎寧設計的M1911(0.45英寸,即11.43mm口徑)手槍。該手槍於1912年4月裝備美軍,並於1926年改良成M1911A1,是美軍裝備的第一支半自動手槍。

如果說什麼武器最能代表美國,那一定是M1911手槍。該槍1911年服役於美國陸軍並被定為制式手槍,它先後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直到1985年退役。該手槍的設計者是美國著名的槍械設計師勃朗寧,後來專利卻被勃朗寧的對手公司柯爾特買走,所以後來這把槍被叫做柯爾特M1911手槍。

M1911手槍設計較為簡單,可靠性高,雖然也有體積較大、重量較重等缺點,但是瑕不掩瑜,其在實際戰場上證明了自己的實力。M1911手槍使用的是.45毫米口徑手槍彈,威力較大,要比當時的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等效果好很多。

M1911型手槍在抗戰前曾經大量援助中國,在二戰中也作為租借法案貨物送到中國軍隊的手上,該槍在中國裝備較多,解放戰爭中解放軍繳獲也很多,可以說是中國當時雜式手槍中數量最多的。

m1911手槍的出色性能被多國軍隊和執法部門裝備,我國在戰爭時期也裝備過,一直到60年代才基本退出軍警單位,到了20世紀80~90年代我國製造的武器開始進入歐美,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m1911,我國仿製的m1911手槍以其不錯的質量和可靠性受到歐美民間槍械用戶的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