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的出路在哪?

恭敬財神爺一定能發


西門觀點:應該指年輕農民的出路,如果從事農業,一定要有農業技術,要走家庭農場道路,如果不願意從事農業,也必須有文化,有一門專業技術或者專業管理藝術。

首先要明確,我國是一個有14億人口的農業大國,14億人口的飯碗裡必須裝自己的糧食,不能依賴進口。因此,國家對農業的發展非常重視,農村的發展前途非常光明。

未來的農村,農業生產應該是兩種經營方式:一是在平原地區規模化大農場經營,二是山區特別是偏遠山區家庭小農場經營,但都是機械化現代化生產。

有人說,家庭農場如何實現機械化?看看現在的偏遠山區農村,適合山區農村的小型機械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很小的地塊也能機械化耕作,未來更是這樣。

也就是說,將來從事農業生產的一定是少數有農業知識和技術的願意從事農業的職業農民,即便是山區農村,家庭農場也不僅僅是自家的土地,也會流轉別人的土地,一個家庭農場至少有上百畝的土地。

有人擔心土地已經分田到戶,如何集中到一塊?集中不到一塊,怎麼實現機械化?其實,這個不用擔心,土地已經確權,而且延長到2057年。確權後,就可以流轉。而且未來不但土地確權,而且為了方便流轉集中連片,會進一步實行土地確股不確地的形式,就是把各家的土地按數量好壞摺合成股份然後確權。這樣,原來確權中的地塊的位置、畝數、四至邊界都可以取消,然後,農民按股流轉,集中連片就輕而易舉了。

所以,未來的農村農業前途光明,屆時,一大批有農業知識和農業技術的願意從事農業生產的年輕人會脫穎而出,會充實到農村,成為新時代的職業農民。也就是說,未來不是誰願意當農民就能當的。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農民的出路就在腳下。

提問者這樣問,回答者五花八門,滿腹牢騷的也不在少數,就是因為:吃不飽一個煩惱,吃飽了很多煩惱。

什麼叫出路?吃飽穿暖就是出路!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就是出路!

有人問:以前一個人能養活十個人,現在能養活嗎?我答:能養活,並且比以前活得更好。

人民公社時,人七勞三加照顧,孩子下生就有一個人的口糧,不管有錢沒錢(沒錢欠著),直到永遠。但那時的養活,吃飯喝水而已。

現在一個人打工每個月掙3000元,如果只是吃飯喝水,滿能養活十個人,並且比那時要吃得好得多。說養不活的人,大概是把買樓買車也算上了。

有人說:農民的出路在國家政策,我贊成。把城鄉差別看成農民沒有出路,是不對的。城鎮戶口的福利(福利分房,公費醫療等)逐漸沒了,農村戶口的福利逐漸提高了,這就是農民的出路!

農民朋友們,知足吧!別總是比公務員,比企業職工,比美國,比日本,比來比去,越比越覺得沒有出路,這叫了鑽牛角尖。我才不那麼傻呢!(我也是農民)


山東省微坊市諸城


單幹是獨木橋,集體是金光道。

單幹路越走越窄,集體路越走越寬。


手機用戶7957381257


走社會主義道路,有集體主義思想,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奮發圖👍強,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農業,南街村就是典範村農民應走的路!


姜老先生4


南街村的方向,就是中國農村的方向。


用戶7492625943649


走集體化道路,實現農業機械化. 現代化.智能化,不能光靠天吃飯。


用戶2096005077171


農民的出路在與農業機械化,全面普及現代化。工農聯盟走新時代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讓全民共同富裕,走共同發展道路。


獵豹5


走集體化的道路是農民的出路,也是農業的出路。


用戶1603400732224


農民只有把田種好,才是上策,我們一家六口,是這樣過的,種二畝地,栽點小萊,養幾頭豬,養點魚,養點雞,平時有時間,做點土特產,在網上買,好時掙得十多萬,不好只能掙七八萬,日子過得很好,總的靠種田,還是不行,還得搞點副業,打工掙點錢,是人就不會把自己餓死,一家人總得生存下去,總有一天,就會知道,農業的重要,不要看不起農民,沒有農民,大家就會餓死。


用戶8909647914534


問得好!藉此平臺,我也想說兩句。

農民的出路在農村,不可能在城裡。

他們的本質就是農,那麼,農就是以農村土地種植為產業鏈,去耕耘,種植,以供給城市,工業所有每飩飯食的保障基石為主,而去生存,生活。雖然,他們付出辛苦,淌汗捨命,但他們覺得還是充實的。因為,農民在農村,首先衣食基本自給,住房費用低。他們的收入低,支付也低,這是生活的正比。如果,他們不從事農業,那讓他們置留在什麼方位,城市麼,那是不可能,城市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