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童年很多的山上野味零食,你是不是感覺自己老了呢?

莫寧_Morning


作為農村人,誰沒吃山上的野菜野果呢?好些野味都差不多,但有些野味卻不常有。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足【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味知識。

一說到地石榴(野地瓜)、雞爪棗、刺梨子、野葡萄、樹莓、茅莓、野草莓、南酸棗、酸酸草……等一干野果野味,大家都不會太陌生,可有些野果由於只生長在特殊的環境中,因稀少不被大家所熟知,又由於這種特殊環境既險又遠,一般人很難到達,所以即便知道的人也很少能採摘到。


刺楸就為大家介紹一種叫「崖(ái)地瓜」的不常見野果,看有多少人認識。

一、崖地瓜的信息

崖地瓜,從其名字可知是生長在山崖邊的一種野果。而其名字中的「地瓜」則來源於地石榴的別名「地瓜」,其實地瓜實為「地果」的音誤。崖地瓜就是一種果實長得像地石榴的野果。

崖地瓜只是農村的叫法,刺楸小時就知道,其實崖地瓜可能為桑科榕屬植物大果榕,與地石榴的那些別稱差不多,有大石榴、蜜枇杷、菠蘿果、大木瓜、大無花果這些別名。其實,崖地瓜可能是另外一種同科同屬的巖木瓜,因為名字更相近,畢竟「崖」同「巖」,即生長在山崖邊。



二、崖地瓜是不可多得的野果

崖地瓜與山竹類似,果實掛滿全樹,樹蔸、樹幹、枝丫、根部都可能長,而不像其他水果那樣長在枝頭。崖地瓜的花期在秋冬季,果期和地石榴差不多,在未成熟時和那種不能食用的地石榴(母地瓜)很相似。


以上就是刺楸對山上野果崖地瓜的介紹,如果覺得回答的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我的童年記憶是酸酸甜甜的。

先來給大夥展示一下我小時候去山上採集過的野果子的圖片及其功效。我的孩子大多數不認識這些野果子,有一些根本就沒見過。

所以,我感覺自己真是老了。

1.金櫻子。

我們叫它“山雞頭子”。中藥。具有固精縮尿,固崩止帶,澀腸止瀉之功效。常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久瀉久痢。

2.羊奶子。

“羊奶子”漿果味酸甜,含7種氨基酸和維生素C,可生食,又可提供色素,還可釀酒、做飲料和果醬。花蕾、果、嫩枝可入藥,清熱解毒。花又是蜜源。

3.稔子。

我們叫做“桃金娘果”。成熟果可食,也可釀酒,是鳥類的天然食源。有活血通絡,收斂止瀉,補虛止血的功效。


4.黑樹莓。

“黑樹莓”富含黑樹莓多酚。黑樹莓多酚對於腸道益生菌有著明顯的正性調控作用 。“黑樹莓”還富含花色苷。可作為天然食藥品起到獨特的保健和疾病預防功能。

抗氧化活性:花色苷作為一種優良的天然抗氧化劑,具有清除活性氧的作用。

抗癌活性:現代生活的壓力和環境變化使越來越多的人承擔著患癌的風險,許多研究表明水果和蔬菜中的花色苷具有預防癌症產生和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花色苷通過調節信號傳導通路減少癌細胞增殖,誘導癌細胞停滯作用,刺激癌細胞的凋亡和自我吞噬。

抗炎活性:炎症持續發生可增加人體和動物患癌的可能性。

其他活性:可以保護肝臟、改善肝功能、抗菌抗病毒、抗突變、抗肥胖、抗衰老、美容養顏、降低血清中脂肪含量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

5.地枇杷。

全草可入藥,味苦,微甘,果實香甜味美。地果中化學成分有一定的抗腫瘤活性。

6.野葡萄。

利尿,消炎,止血。治慢性腎炎,肝炎,小便澀痛,胃熱嘔吐,風疹塊,瘡毒,外傷出血。

7.覆盆子。

果實:固精補腎,明目。治勞倦、虛勞,肝腎氣虛惡寒,腎氣虛逆咳嗽、痿、消癉、洩瀉、赤白濁。

8.桑葚。

桑椹嫩時色青,味酸,老熟時色紫黑,多汁,味甜。中醫學認為桑椹補益肝腎,滋陰養血,息風,具有主治心悸失眠、頭暈目眩、耳鳴、便秘盜汗、瘰癧、關節不利等病症。



9.空心泡。

全株治痢疾,月經不調,月經過多,嘔吐,小兒咳嗽,燙傷。根(倒觸傘):辛、微苦,涼。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止帶、止汗,止咳,止痢。用於倒經,咳嗽痰喘,盜汗,脫肛,紅自痢,小兒頓咳。

10.茅莓。

茅莓在民間使用廣泛,作為傳統的民間中藥在民間的應用歷史悠久。在《本草拾遺》這部醫學古籍當中詳細地記載了茅莓的功用,這種植物止血活血的效果顯著,而且能夠散瘀定痛,還有清熱解毒的療效。


11.八月瓜。

根可以入藥,治跌打損傷、風溼骨痛;果治疝氣、子宮脫垂。

12.獼猴桃。

獼猴桃,是一種品質鮮嫩,營養豐富,風味鮮美的水果,富含維生素C,被譽為“維C之王”,具有利尿通便、生津潤燥、美容養顏、安神益智等作用,主要治療於消化不良、牙齦出血。


13.野柿子。

未成熟柿子用於提取柿漆。果脫澀後可食,亦有在樹上自然脫澀的。

14.拐棗。

拐棗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據科研部門分析測定,其肉質果梗中含蔗糖24%、葡萄糖9.5%、果糖7.92%。風味頗佳,可作為生食果品。因而有“糖果樹”的盛名,又有“雞爪梨”、“甜半夜”之雅稱。此外,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蘋果酸鉀等無機鹽類。含有多種維生素和1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還含鐵、磷、鈣、銅、錳、鋅等營養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鹼。每百克拐棗肉質梗含粗脂肪74毫克、粗蛋白3.07毫克、總酸345.8毫克、維生素C16.29毫克。










小時候,家裡窮,沒啥零食吃,父母也不管。上山拔豬草或是牧牛時,自己照季節去尋找一些野果子過來解解饞,也算是勞動之餘的一種“福利”。現在,我的孩子是享受不到這種幸福了。

我已經兩鬢斑白,十分懷念童年的美好。


胡凸凸


說到兒時山上的野果,那就口水直流啊!對於我們這些80後,山上很多野果就是我們兒時的零食!現在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一下吧!

一、栽秧泡兒

每年南方開始準備栽秧子的時候,山上的栽秧泡兒就開始發芽🌱了,等到秧子開始坐兜兜的時候,栽秧泡兒就開始開花了,然後就慢慢的結果。最開始的栽秧泡兒是青白色的,隨著時間推移慢慢的由青白變橙黃在變成深紅這就成熟了。這時吃起來就是甜甜的,不像剛開始沒成熟時吃起來是酸澀的。聽說現在栽秧泡兒可以賣到十多元一斤,所以就看見許多的老人和小孩在山裡找栽秧泡兒。



二、斑鳩泡兒

斑鳩泡兒是怎麼來的不知道,就是一株很矮小的樹,在樹葉的底部結果,果子剛摘下來的時候會有乳白色的漿弄在手上還粘乎乎的,斑鳩泡兒吃在嘴裡有點沙沙的,挺好吃的。



三、刺梨果

刺梨果渾身都是刺,開的花是紫色的很漂亮,據說刺梨果是一種中藥,有消食的效果。刺梨果整體是嫩個黃色的,這種果子帶有一股澀味兒又有點兒酸,所以沒有多少人喜歡吃。



其實,在農村還有許多的野果,比如:茶葉泡兒、野地瓜等等,隨著自然環境的改變,許多野果也就沒有了,最讓我懷念的還是野地瓜,每年農曆六月份的時候野地瓜就開始成熟了,空氣裡都是滿滿的野地瓜香,聞著味就能找到。


杍攸


懷念童年很多的山上野味零食,你是不是感覺自己老了呢?

每一個農村的娃,都會有屬於自己的鄉間美味。雖然,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吃的東西也越來越豐富,但是總是懷念小時候吃過的野味。那時候雖然沒錢,買不起零食,但是田埂上,小河邊,隨隨便便都是美味。有時候,當我們產生懷念感的時候,並不是我們老了,而是以前的日子回不去了。那麼,就跟隨著題主所喚起的記憶,回憶童年時光的“美食”。

1.摘來就吃類。當走行在城市公園,看到許多兒童追趕著、打鬧著,感覺城市的童年好可憐,屬於他們的空間只有那麼大。而農村有廣闊的一片天,小時候幾乎都是紮在田野上。那時候,感覺自己就像母親養的小雞,早上放出去,晚上趕回來,中間都不帶喂的,都在外面解決了。那時候,田野的美味很多,比如桑葚(現在城裡賣十多塊一斤,還不好吃),爬到樹上,吃到飽,裝到滿才會下來,就是嘴上和手上的顏色比較難洗;菱角,夏天一到扛上大木澡盆,就下水裡摘菱角去了,摘回來嫩的直接吃,老的煮著吃;刺泡兒,類似於紅果、蛇果,一般都長在水庫的堤壩上,不好找還有刺,不過酸酸甜甜的,確實忘不掉;毛安草,我們那叫毛長,實際上就是鮮嫩的草莖。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那時候感覺主要沒毒的,什麼都能吃,什麼都敢吃。

2.野外炊煙類。除了上面摘來直接吃的美味之外,我們也會帶上火,在野外“生火做飯”,當然一般不是真的煮飯,而是用火做美味。首當其衝就是烤紅薯,從自家紅薯地裡挖來紅薯,用火烤著吃,或者把紅薯埋在地下,上面燒火,悶著吃,那時候嘴都是黑的。類似的,還有烤玉米。其次,就是每到夏季,下河摸魚捉蝦必是常事,那時候魚蝦也多,基本上去都不會空著手回來,帶回去就是晚上一頓美餐,當然這個還要藉助母親的手藝。有時候,也會直接在野外,架起火,捉上來之後直接就烤著吃。

當然,童年的記憶很多,隨著年齡的增加,很多記憶漸漸模糊,但是這些農村的美食,總難忘懷。還是那句話,那時候雖然很窮,但是感覺每天都很快樂。現在生活倒是富裕了,但是很多美食吃起來並沒有那麼美味了。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指尖三農


我的童年是在四川農村度過的。桑葚、黑樹莓、地枇杷(我們叫野地瓜)、酸棗、毛針、羊奶子、刺梨子都是我們兒時的最愛。我女兒出生在杭州,現在已經上初中了,這些東西她連見都沒見過,更不要說吃了,估計現在也沒多少孩子會去找這些野果子吃了,不認老都不行了!


往事如煙雲ZZ


其實到了一定的年齡,真的是很懷念過去。可能也是真的老了。老了就老了吧。自然規律。


清心Is


當你經常回頭看時,就說明你開始老了,懷舊了。恭喜你,你已進入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好好體驗這豐富多彩的人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