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讓李盈瑩改打強力接應呢?

天使與魔鬼w


老生常談!😂

李盈瑩不能打接應這一位置。這是她自身素質及打法技術決定的。

🗣1:李盈瑩在四號位的拿手好戲是高點強攻,並且是落點分散。這是她的特點決定的。由於她是左手攻,面對著對手若大的球場,找準對手攔網的縫隙大力扣殺。最主要的是她彈跳不高反而從容不迫、看準了下手,胳膊長、手掌大能抱住大部分球便於線路的變化;最主要的是傳給她的球是在標誌杆稍外一點,進攻路線是對方攔網手與標誌杆之間的空隙或小斜線等。反而攔網手不可能手碰標誌杆的,球打手再碰標誌杆就是打手出界。

🗣2:李盈瑩彈跳不高、身體較硬反而更容易控制身體從而發力扣球。

🗣3:假如把李盈瑩移到2號位,則她的進攻點反而太小了,上述優點不能發揮,缺點反而無限放大🔍。

🍑🍑🍑總之,李盈瑩是一位特點比較鮮明、得分能力強的選手。目前她的一傳不完善,在國家隊是有能力和方案解決的:如將張常寧改為打副攻並且是接六輪一傳。輪轉時,在李盈瑩轉到後排時由自由人換下,此時張常寧同時也輪轉到後排,替補李盈瑩離場後的後排進攻。也就是說這套打法中,自由人替換的場上隊員是另一位副攻(顏妮、袁心玥)和李盈瑩。這樣不就成了嗎?

同樣的蔬菜,一般人炒出來也就湊付,可大廚炒出來則變成美味啦!關鍵是有能人和下功夫!

㊙️💯:期盼有一天的場上隊員是:

…………2號位是龔翔宇

…………3號位是張常寧

…………4號位是李盈瑩

…………5號位王夢潔

…………6號位是朱婷

…………1號位是丁霞

…………輪轉副攻顏妮

…………自由人依次替換的是轉到後排的李盈瑩及顏妮。張常寧接滿六輪一傳。





對窗夜語


其實李李盈瑩出道後,就有不少球迷希望她能改接應。那麼李盈瑩作為一個左撇球員,是否適合打接應位置呢?


在聯賽中,李盈瑩偶爾打過後2進攻,但是前排在2號位進攻好像沒有見過,可見她並不適應。她本人也說過,不適應打接應位置,而且就目前來看,天津教練陳友泉和國家隊教練郎平也並沒有想讓她改換位置的意思。

其實左撇球員在二號位的進攻相對於四號位,速度更快,因為球傳到二號位,左撇球員在球沒過身體中線前就要下手扣,而在四號位,左撇子球員要等球過了自己身體中線後才能更好發力扣球;這也是我們平時為什麼總說左撇子適合打2號位,而右手球員適合打四號位的意思。李盈瑩的腳步是比較慢的,所以她打四號位相對來說反而比較順手,而且她長期練習四號位進攻,對這個位置也很熟悉,改到2號位說不定就沒有這樣的威力,得不償失。



因此,對於李盈瑩來說,還是趁還自己年輕,多磨練自己的保障技術,這樣對她以後職業生涯取得更大的成就會有很大的幫助。畢竟排球是一個注重全面且需要特長突出的項目,而且所謂藝多不壓身,不管是大主攻小主攻還是接應,如果不僅有犀利的進攻,還有過硬的一傳和防守防守,那麼想不厲害都難。


愛排球的藍精靈


“兵者,詭也”,“將在謀,兵在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被敵人反對的,是好事;被敵人擁護的,是壞事!”
現在是自媒體時代,很多小編讀了很多書。不像我們小時候,只是讀過毛主席語錄,上面最後一句,就是毛主席語錄。
要做適合自己的,而不是做適合對手的。跟著對手的節奏走,只有被動挨打的份!所以毛主席又說: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上兵伐謀,所以兵在勇、將在謀。如何使本方陣容組成最強大,這是教練員的排兵佈陣的能力體現。
核心,是一種擔當。喜歡大盈瑩,不僅是她的攻擊力超強,不僅是她的頭腦清醒,更加難得的是她“領袖”的氣質。


蕎麥花991


又是關於強力接應的問題,為什麼非得要“強力接應”?強力接應的概念到底是什麼?如果這些沒搞清楚,一味地跟著別人瞎吵吵,就不是在提問題,而是在“秀”無知當有趣。

所謂強力接應,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接應有強大的進攻能力,攻擊力不弱於主攻手,這樣在前排時可保證三點攻能力,便於己方二傳靈活調動,給任何一點攻手都有能力下球,並且接應有後攻能力。二是接應是全隊進攻核心,隊內眾多戰術是圍繞接應展開的,由於不同於主攻為主的傳統戰術體系,往往有出奇至勝的效果。

先說以接應為核心的戰術體系。所有的戰術是依據隊員能力去制定的,如果沒有相應的戰術執行人,那就是紙上談兵,空談理論。意大利女排現在很明顯是以接應艾格努為核心的強力接應打法,是因為有艾格努,而且艾格努從小練的就是接應位。如果艾格努從小練的是主攻,那意大利也還是打傳統的以主攻為主的打法,道理就這麼簡單。

那中國隊現在能力最強者是朱婷,朱婷打的是主攻,中國隊為什麼要改強力接應打法?不要最強隊員發揮了,去避長揚短或者讓朱婷放棄熟悉的主攻位去打接應?這都是“腦子進水”的想法!自己“腦殘”也就罷了,出來噁心人就著實令人生厭!

戰術上打主攻為核心還是接應為核心並無優劣之分,適合自已的,能贏球的就是好戰術,不必亦步亦趨、邯鄲學步,最後搞得自己只會爬!

再說接應的下球能力,現在對接應的攻擊力的確有了更高要求,進攻體系要求快速多變,不能死打一點攻,前排三個進攻點都要有下球能力,讓對手的攔網無法組織,防不勝防。中國隊現在找不到一個有艾格努或博斯這樣個人能力的隊員,可我們的小宇宙龔翔宇足夠用了,她在2號位的攻擊力並不弱,並且有後排攻的能力,如果二傳解讀比賽能力足夠好,在對手弱攔網時,下球率是有保障的。並且小宇的防守數據堪比自由人,這樣全面的隊員,不比艾格努、博斯差!

在中國隊現有戰術體系中,對接應要求是很高的,要求攻守兼備,守還大於攻。一個攻強守弱的隊,也許能打出一兩場很漂亮的球,但想走得遠,想奪冠都是不可能的,去看看男排的世界強隊。攻守兩端都是高水平,才可能成為優秀球隊,這也是意大利女排成績起伏大的重要原因。

符合中國隊戰術體系的接應人選很多,除了龔翔宇、曾春蕾外,張常寧、劉曉彤都能打接應位,這點郎導並不發愁,球迷們也少“鹹吃蘿蔔淡操心”,好好看球加油就好,別在場外指手畫腳啦!


淨月暖陽


聯賽早早結束,給國家隊留出足夠的時間(大約半年)為東京奧運會做準備。國家隊早就公佈春節收假就開始訓練。新冠肺炎造成湖北武漢等幾個城市封城,中國女排球員沒有湖北的,所以完全可以按時集訓。

留這麼長時間做準備,郎導肯定有新計劃。中國隊三門重炮朱婷、李盈瑩、張常寧必須要在困難的比賽中同時出戰,才能在面對意大利、塞爾維亞、美國、巴西等強隊時保持不亞於對手的火力覆蓋。你艾格努得分多,中國女排炮火同樣很猛烈;你博斯科維奇扣球勢大力沉難以防守 ,中國隊就還以更更多的泰山壓頂晴空霹靂。

朱婷有時在輪到二號位時就地打接應,我看過幾次,效果非常突出,畢竟是世界級邊攻手。這是一種可能的改變,即朱婷打強力接應的變化。

張常寧在一些重大比賽中打過接應,技術、心理都檢驗過,關鍵是怎麼強化強力接應的效果是關鍵。

李盈瑩基本沒有展示過在二號位的進攻。但她學習能力比較突出,可以試試打接應。另外她左手攻如果能夠不接一傳打強力接應,威力可以比肩博斯科維奇;值得做技術學習,看看能不能採用這個戰術。我對李盈瑩寄與很多希望,因為她是比上屆奧運會唯一的變量 而且能力不錯;怎麼用好這枚棋子學問很大。


雲端美


李盈瑩目前不接一傳,又是左手進攻,很多人認為應該讓她改打強力接應,其實這個方案不太可取。

歐美球隊是崇尚暴力接應的,以接應的強力進攻為主。而中國女排的進攻,主要是通過主攻來完成的。李盈瑩目前在主攻位置上所表現出來的超強進攻力,也是中國國家隊所需要的。如果把她改去打接應,勢必會削弱主攻位置的進攻能力。

按照中國隊的戰術體系,主攻和接應都必須有接一傳的能力,實戰中至少能夠自保才行。目前李盈瑩一傳能力欠缺,改到接應位置上,仍然存在這個問題,那又何必去改呢?

李盈瑩在四號位的進攻能力還是超強的,但是要把它改到二號位,對於扣球線路、跑動方式和來球判斷等等都得重新適應。雖說她還很年輕,可以重新學習,但是要改掉已經習慣了的四號位進攻技術,還是得有一個推倒重來的過程,郎導曾經在亞洲賽事上試驗過李盈瑩打接應,效果卻並不太好。

術業有專攻,李盈瑩在主攻位置上無解的表現足以說明她作為主攻的優秀,放著長處不用而要把她轉去接應位置有點本末倒置,相信國家隊和天津隊都不會這樣做。

李盈瑩就是一名優秀的主攻手,不必要去改打強力接應。

你說是嗎?


水文2018


最好是讓張常寧來打接應


scab


主要是習慣問題。原來劉曉彤等主攻手在二號位基本也不會扣球。現在通過訓練,劉曉彤二號位的進攻已經相當不錯了。不換位,照樣是強點。天津隊的教練太軸。


閒野遊俠


誰來改變李盈瑩在場上的位置?是國家隊的郎導還是天津隊的陳某人?當初國家隊的蔡斌、王寶泉兩位指導改變王一梅、楊婕在場上的位置都鬧出了風波(因為都妨礙了二位跟其母隊的事兒),現在郎導要這樣做沒風險嗎?沒看見有人在跟郎導彆扭著嗎(郎導在國家隊調教的李盈瑩好不容易開始接一傳了可是回到天津隊後又被陳某人給調教回去了就是明證)?明明天津隊接應位置孱弱可是也沒安排李盈瑩打接應不是嗎(李盈瑩比楊藝更適合打接應,可是李盈瑩要是打接應楊藝卻打不了主攻或其他位置也就沒有留隊的必要了,陳某人為了保住楊藝的飯碗和自己的面子是不會做這樣的安排的)?現在國家隊要安排李盈瑩打接應誰敢擔保天津隊不會暗中下絆子(那樣李盈瑩回到天津隊還會去打主攻嗎?楊藝還有飯轍嗎?陳某人還有面子嗎)?所以陳某人下課是李盈瑩獲得新生的前提。


睿府旗人


李盈瑩的彈跳也就那樣了,她還在長身體,這娃最重要的是增肌減脂肪,嚴格控制體型,超重肯定更加跳不動跳不高,左手球員打二號位接應是最好的選擇,四號位左手扣球,選擇面窄,很容易被對方攔網,右手球員在四號位扣球的選擇是左中右,左手球員的選擇是中右右,可想而知對方攔左手球員攔網難度小很多,李盈瑩身體屬於大個子球員,一不小心會長成王一梅,所以李盈瑩的道路還很漫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