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於淮海經濟帶的建設以及徐州淮海的歷史。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中,70年雖是短暫一瞬,卻鐫刻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接力奮鬥的足跡,見證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無線徐州在春節期間推出七集系列報道——《徐州·追夢70年》,站在建國70週年的節點,回望過去,一路櫛風沐雨的徐州,正向明天前行。

1970年

◎6月15日,韓橋煤礦自行設計研製中國第一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刨煤機。

◎7月8日,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首次用口服洋金花為主的中藥麻醉劑為病人施行甲狀腺切除手術獲得成功。中藥麻醉劑是該院麻醉師王延濤從古籍中發現,並經過自己的試服試用鑑定後才使用的。↓↓↓

◎7月18日,大屯煤礦工程指揮部成立,任務是開發沛縣煤田。↓↓↓

◎10月17日,徐州電視轉播臺試播。1980年5月5日改為徐州電視臺。↓↓↓

◎11月,萬通釀造廠試製成功無麵醬油和無糧醋,改變生產醬油醋主要用糧食的千年老工藝。

◎12月,徐州乳牛廠自建奶粉生產線投產,徐州奶粉從此上市供應。↓↓↓

1971年

◎2月,徐州市第三中學構築防空工事發生塌方事故,6名學生死亡。↓↓↓

罹難同學安葬在徐州漢王公墓

◎截至3月,徐州一年間,共有18300名知識青年赴江蘇省生產建設兵團勞動鍛鍊。↓↓↓

1972年

◎1月,徐州紡織廠試製生產滌、棉型化纖紗,開創徐州生產化學纖維的歷史。↓↓↓

◎9月,全市小學一律按學校所在地區和街道命名。↓↓↓

1973年

◎1月,徐州光學儀器二廠與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合作,研製成功國內首創項目“眼科裂隙燈顯微鏡”。

◎1月,江蘇省高校《現代漢語》教材編寫工作會議在徐州師範學院召開,徐師院教授廖序東主持會議。↓↓↓

◎7月,鐵路徐州北站(後來改為西站)零擔貨場開始興建,1981年4月竣工投入使用,這個站由此成為全國13個重點零擔貨物中轉站之一。↓↓↓

◎徐州地區近年來實行旱改水近500萬餘畝。這一年,全地區糧食總產量達44.1億斤,比1965年增長15億斤。

1974年

◎7月,徐州計劃生育做出新的提倡,男28週歲以上,女25週歲以上結婚,一對夫妻生兩個孩子為好,間4~5年為宜。

1975年

◎2月,國家計委批准興建徐州發電廠,20日破土動工。

◎8月,徐州市各機關團體學校企事業單位開展普及廣播體操。↓↓↓

◎9月1日,華東輸油管道徐州地區段工程開始籌建施工。↓↓↓

1976年

◎3月到4月,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組到邳縣,對新石器時期的大墩子文化遺址進行了三次挖掘,加上此前的兩次挖掘,共挖掘了遺址的1/10,發現墓葬554座,出土文物數千件。↓↓↓

◎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徐州地區均有震感。8月,徐州市組織了47人醫療隊赴唐山醫療援助。↓↓↓

◎這一年,徐州市年產自來水2534.07萬噸,全市的95.5%的居民用上了自來水,人均日用水量70升。↓↓↓

1977年

◎7月,淮海戰役紀念館重新開放。

◎12月,徐州電廠第一臺12.5萬千瓦國產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組建成發電。

◎這一年,徐州火車站廣場建成,面積12300平方米。↓↓↓

1978年

◎4月,徐州市第一中學、民主路小學、豐縣中學、新沂縣新安小學入選全省31所重點中小學。↓↓↓

◎8月,徐州電廠2號機組第一次併網成功,12月18日正式移交生產。↓↓↓

◎9月,韓橋煤礦實現6個百日紅,其增產的煤炭相當於一對中小型礦井一年的產量。↓↓↓

1979年

◎1979年1月,徐州出現霧凇現象,霧凇俗稱樹掛,徐淮地區很少見。↓↓↓

◎2月,徐州市決定恢復徐州報社,出版《徐州報》。

◎3月,《徐州礦工報》恢復出版。↓↓↓

◎5月,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成立無陪新生兒病室,為全省首創。

70年代出生的孩子,

懷著對過去的懵懂,

欣然走進了80年代,

徐州也是。

國家對於淮海經濟帶的建設以及徐州淮海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