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原著中,觀音菩薩都去參加蟠桃會了,如來佛怎麼還在家講道?王母沒請他嗎?

沒有冰點


《西遊記》原著中,觀音菩薩都去參加蟠桃會了,如來佛怎麼還在家講道?王母沒請他嗎?

首先很明確的一點是,王母肯定是請了如來的,至於去不去還是要看如來怎麼想

觀音是如來手下的人,王母一定會是先請如來,再請觀音,這是最基本的禮貌問題,如果只請觀音,不請如來是十分失禮的一件事情。

而王母作為天下共主玉皇大帝的女人,顯然是不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的。

至於為什麼是觀音去參加蟠桃會,如來還在家裡講道,確切的說是講佛法,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搞清楚以下幾個召開蟠桃會的相關問題。

蟠桃會的召開時間

我們都知道蟠桃會是在每年三月初三這一天召開的,這裡要說明一下的是,這個一年是天上的一年,按照天上一天,人間一年的說法,這天上的一年就是地上的三百六十五年。

所以從時間上來說,蟠桃會還是挺長時間才召開一次的,這也就是蟠桃會上的桃子非常招眾神仙喜歡的原因,因為這個蟠桃長了這麼久才熟,吃了是可以增加修為的。

蟠桃會的表面目的

為什麼會在三月初三這一天召開蟠桃會呢?相傳這一天是王母的生日,明面上蟠桃會是給王母慶祝生日,但是作為天下共主的女人,召開這樣的盛會顯然不僅僅是過生日這麼簡單,我們繼續往下分析。

參加蟠桃會的人

蟠桃會名義上是由王母主持的,能夠被邀請參加蟠桃會的人,每一個都是在天庭掛得上號,排得上名的人物,那些沒名沒姓的人,根本就沒有資格參加蟠桃會。

蟠桃會的實際目的

通過上面幾點綜合一下,在這樣一個對於大多數神仙而言都很普通的日子,王母通過給自己過生日的形式,將有名有姓的神仙都召來,很顯然是為了和眾神仙打好關係,維護天庭的權威。

而擁有增長修為的蟠桃,就是作為擁護天庭的一份小禮物,這份小禮物對於很多神仙而言,都還是比較貴重的,這樣不僅有面子,還能增加修為的盛會,眾神仙都還是很樂意參加。

那為什麼如來不參加,觀音卻參加了

剛才也說了,這場蟠桃會是以王母過生日的名義召開的,如來好歹是佛教的扛把子,這樣的宴會,憑藉如來的身份,他當然可以不參加,這個一教之主的講究還是要有的。

如果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如來肯定就去了;再加上蟠桃的功效,相對於已經是聖人級別的如來佛祖來說,相當於沒有功效,還不如讓觀音去,好歹可以增長一點修為。

所以最終就是如來在家講佛法,就派了觀音去參加蟠桃會


花禪酒仙


針對您的問題,我用以下三點回答您的問題。

一.作者的真實意圖。以前和現在,佛教都比道教的玉帝所在的空間高一個層次。比如說玉皇大帝的天宮裡的神仙都有壽命,即便是幾十萬歲,也有盡頭。而佛教的裡的佛,菩薩和羅漢沒有歲數的界限,就是不生不滅,永遠不死。

作者想表達佛教高於道教的信仰,書中不管是法力也罷,受眾尊重和信仰程度也罷,類似佛教高於道教這樣的情節,在書中比比皆是。

二.瞭解作者意圖後,你還得知道佛教排位和迎送禮儀。

1.佛是覺悟者,佛以下是菩薩,菩薩以下是羅漢。佛教是三級排位,佛是第一級,菩薩第二級,羅漢第三級。如果如來佛祖去了天宮,天宮如何排座席,把如來佛祖放在玉帝之上的首座,天宮不幹;把如來佛祖放在玉帝之下,如來佛祖不幹。因此,佛祖派了和玉帝級別一樣的觀音菩薩前去參加宴會。

2.再來看迎送禮儀。簡單說來打比方說你是一個廳級幹部,到其他城市參觀訪問,其他城市會派出同樣級別的人來迎接。再比方說,我們迎接一個處級幹部,會派和這位幹部一樣的處級級別的人去迎接。

高規格接待不行,口子一開,就收不住,再說高級別領導更不願屈尊身份。低了顯得不夠重視,不尊重來訪者,傷了來訪者的感情。

因此,高了和低了都不好,都顯得不懂禮儀。現在如此,在古代,尤其重視禮儀和尊卑觀念的封建社會更是如此。

因此,對於法力和級別在天宮之上的西天諸佛,自然會派和玉帝同級別的觀世音菩薩前去參加宴會。

三.觀世音菩薩是西天和天宮的聯絡者,同時觀音菩薩以後的身份,也是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引路人和幫助者,釋迦牟尼如來佛祖派觀音菩薩,實至名歸。

如來安排觀音菩薩參加宴會,有著更深的意義,不要小看這一點。這對唐僧拜佛求經的西天之路非常重要。

宴會上,玉帝和王母娘娘對觀音菩薩禮貌有加,尊敬備至。觀音菩薩也在此次宴會上,形象的展示了佛教的風采,更認識了多位神仙。

如來佛祖這麼做,有兩種好處。

1.基於玉帝的尊重和神仙們的臉熟,觀音菩薩以後幫助唐僧師徒,收服天宮神仙下界的妖怪時,觀音菩薩再出面就熟絡的多,容易的多。這是其一。

2.其二,派觀音出席宴會的令一個關鍵的因素是,每降服一個天宮跑下界的妖怪,神仙就不必每一次,事事都找玉帝請示彙報,要求玉帝批准後再捉妖。觀音菩薩可以直接面對神仙,減少處理妖怪危機的流程和時間,為唐僧師徒贏得寶貴的生命,以免層層打報告,增加滅妖成本和避免妖怪吃掉唐僧。當誤之際,是先救唐僧師徒,救出來以後,神仙再給玉帝彙報工作。

吃了唐僧,書往下還怎麼寫?讀者更不願意買賬。同時違背主流——邪不壓正,正義最終打敗邪惡的普世價值觀。

最後,再來說說的王母的通知。

這種通知是由玉帝簽發,由天宮的禮儀部門具體操作的。名義上是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實際操作起來則不必王母娘娘親自寫通知,專門的禮儀部門會知會王母娘娘一聲,王母同意後,再發通知,同時報備給玉帝。

經王母和玉帝同意後再發出的邀請函,是公對公的通知,王母是不會在邀請函上具體標明請誰來,而是讓西天如來佛祖自己決定,如來佛祖派哪位菩薩前來參加蟠桃宴會,天宮都會熱烈歡迎。

天宮發了通知,佛教派出觀世音菩薩做代表,以上就是這個問題的三種解釋。

建議您可以到當地寺廟,參加一些寺廟的公益活動,漸漸地瞭解佛教的禮儀和習俗。佛教禮儀和歸程幾乎未做大的改動,尤其佛教盛行的唐朝到現在,瞭解佛教禮儀,對於您更深的理解《西遊記》這部小說,有更深的意義,有更多的幫助。


禮讀


《西遊記》原著中,王母娘娘,準備蟠桃盛會,其實是有請過,如來佛祖的。

在開蟠桃盛會之前,孫悟空被玉皇大帝任命為看守蟠桃園。就在這個時候,七仙女鳳王母,旨意,去到蟠桃園採摘仙桃。這時,孫悟空為園中看管,七仙女想要採摘鮮桃,則必須向孫悟空報告。就在這個時候,孫悟空聽聞七仙女說道,王母舉辦蟠桃盛會。孫悟空自以為自己本事了得。便隨口問道,王母舉辦蟠桃盛會所請客人都有何人呢?七仙女回答道,有西天佛祖五百羅漢,文殊,普賢,靈吉菩薩,海外三仙—福仙,壽仙,祿仙。孫悟空隨即問到可有請俺齊天大聖孫悟空。七仙女回答,不曾聽說。

從這裡可以看出,王母娘娘舉辦的蟠桃盛會是請了各路大仙,包括西天佛祖如來佛的。

那為什麼,觀音尊者率先到達天庭,而如來佛祖還在西天講經呢?

原因在於,孫悟空聽說自己沒有被邀請,於是就去大鬧桃盛會。蟠桃盛會還在準備之際,就被孫悟空捷足先登。而此時各路神仙還在準備前往,或者在前往蟠桃會的途中。在此大會之際,半路殺出個孫悟空,攪鬧的天庭雞飛狗跳,不得安寧。玉帝派出托塔天王,哪吒三太子率領十萬天兵都擒拿不住。所以才有觀音菩薩率先登場,舉薦二郎真君降伏妖猴。

如果沒有孫悟空在蟠桃盛會準備階段的攪鬧,蟠桃盛會如果如期舉行。那麼我想觀音菩薩一定會和如來佛祖等西天佛派代表同時到達天庭,參加蟠桃盛會。

觀音菩薩之所以提前到達,完全是因為蟠桃盛會出現了差錯,因為有孫悟空出來搗亂。

以上為個人見解,如有不同意見,請留言討論,謝謝!





東郭釣魚人


佛菩薩是有別於天界的,極樂世界佛菩薩是沒有輪迴的。

天界諸神終將要輪迴。

皈依的佛弟子才有資格往生極樂世界,如果犯戒染惡也會下地獄,只有行善,唸佛,誦經,心存善念,積德,結緣阿彌陀佛,在命終時,才會獲得阿彌陀佛的接應,往生極樂世界。

南無阿彌陀佛🙏


ZZH晴陽藍天風和日麗


《西遊記》原著曾寫過一段對白,七仙女來到蟠桃園之前先跟孫悟空打了一下招呼,要進來摘桃,結果孫悟空隨口問了一句,都去了些什麼人?七仙女回答,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眾,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嶽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西方如來佛,南海觀世音菩薩,,,等!我們也從這個信息量一看,道家和佛家都請了,還都是重磅級人物,孫悟空就回了,一句可曾聽過俺老孫的大名,七仙女回答,不曾聽說!就這一句惹惱了孫悟空,請了那麼多有頭有臉的人物為何沒有,心裡極度不滿,不把我排上號!

至於為什麼如來佛為什麼沒去,是真的講佛了?肯定的是沒有,因為羅漢和觀世音菩薩都來,一個大佬級別的人物自然跟玉帝比一下誰的架子最大,我說到這裡為什麼這麼給大家分析呢?第一如來是誰?佛教的大佬,也是佛教的創始人自然自我感覺要比玉帝強太多了,玉帝在如來面前也只是個弟弟,我們都知道這一屆的玉帝他可不是道教的創始人,他的上一任無上至尊昊天金闕玉皇,不難看出他也不是創始人,接班人(無上至尊昊天金闕玉皇)跟如來佛同一時期,就是命太短了沒能熬住如來!這一點我們不難看出,一個晚輩在一個長輩面前,長輩自然就要擺架子了,最後一個去凸顯一下自己,再者說了晚去了就說在路上耽誤了一下,這一說也很正常,其實暗地裡跟玉帝比誰的地位大,所以他晚去了!




鄧禮濤


即便邀瞭如來也不回去,觀音去了。是給二郎神一個機會,二郎神是一個聽令不聽宣的主,觀音是個和事佬,滿場和稀泥。二郎大神去正好剋制孫悟空 原著二郎大神基本就是追著打孫悟空的。把孫悟空控制了就算完事了,後期二郎神都沒管孫悟空直接走了。如來直接去了那麼就沒有五行山那個說法了,主要的原因就是給孫悟空大鬧天空的機會。


80後二貨奶爸


東方天庭是以道教為主,如來是西天的佛所以王母雖邀但道佛有別故如來佛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