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中,观音菩萨都去参加蟠桃会了,如来佛怎么还在家讲道?王母没请他吗?

没有冰点


《西游记》原著中,观音菩萨都去参加蟠桃会了,如来佛怎么还在家讲道?王母没请他吗?

首先很明确的一点是,王母肯定是请了如来的,至于去不去还是要看如来怎么想

观音是如来手下的人,王母一定会是先请如来,再请观音,这是最基本的礼貌问题,如果只请观音,不请如来是十分失礼的一件事情。

而王母作为天下共主玉皇大帝的女人,显然是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的。

至于为什么是观音去参加蟠桃会,如来还在家里讲道,确切的说是讲佛法,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搞清楚以下几个召开蟠桃会的相关问题。

蟠桃会的召开时间

我们都知道蟠桃会是在每年三月初三这一天召开的,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个一年是天上的一年,按照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说法,这天上的一年就是地上的三百六十五年。

所以从时间上来说,蟠桃会还是挺长时间才召开一次的,这也就是蟠桃会上的桃子非常招众神仙喜欢的原因,因为这个蟠桃长了这么久才熟,吃了是可以增加修为的。

蟠桃会的表面目的

为什么会在三月初三这一天召开蟠桃会呢?相传这一天是王母的生日,明面上蟠桃会是给王母庆祝生日,但是作为天下共主的女人,召开这样的盛会显然不仅仅是过生日这么简单,我们继续往下分析。

参加蟠桃会的人

蟠桃会名义上是由王母主持的,能够被邀请参加蟠桃会的人,每一个都是在天庭挂得上号,排得上名的人物,那些没名没姓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参加蟠桃会。

蟠桃会的实际目的

通过上面几点综合一下,在这样一个对于大多数神仙而言都很普通的日子,王母通过给自己过生日的形式,将有名有姓的神仙都召来,很显然是为了和众神仙打好关系,维护天庭的权威。

而拥有增长修为的蟠桃,就是作为拥护天庭的一份小礼物,这份小礼物对于很多神仙而言,都还是比较贵重的,这样不仅有面子,还能增加修为的盛会,众神仙都还是很乐意参加。

那为什么如来不参加,观音却参加了

刚才也说了,这场蟠桃会是以王母过生日的名义召开的,如来好歹是佛教的扛把子,这样的宴会,凭借如来的身份,他当然可以不参加,这个一教之主的讲究还是要有的。

如果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如来肯定就去了;再加上蟠桃的功效,相对于已经是圣人级别的如来佛祖来说,相当于没有功效,还不如让观音去,好歹可以增长一点修为。

所以最终就是如来在家讲佛法,就派了观音去参加蟠桃会


花禅酒仙


针对您的问题,我用以下三点回答您的问题。

一.作者的真实意图。以前和现在,佛教都比道教的玉帝所在的空间高一个层次。比如说玉皇大帝的天宫里的神仙都有寿命,即便是几十万岁,也有尽头。而佛教的里的佛,菩萨和罗汉没有岁数的界限,就是不生不灭,永远不死。

作者想表达佛教高于道教的信仰,书中不管是法力也罢,受众尊重和信仰程度也罢,类似佛教高于道教这样的情节,在书中比比皆是。

二.了解作者意图后,你还得知道佛教排位和迎送礼仪。

1.佛是觉悟者,佛以下是菩萨,菩萨以下是罗汉。佛教是三级排位,佛是第一级,菩萨第二级,罗汉第三级。如果如来佛祖去了天宫,天宫如何排座席,把如来佛祖放在玉帝之上的首座,天宫不干;把如来佛祖放在玉帝之下,如来佛祖不干。因此,佛祖派了和玉帝级别一样的观音菩萨前去参加宴会。

2.再来看迎送礼仪。简单说来打比方说你是一个厅级干部,到其他城市参观访问,其他城市会派出同样级别的人来迎接。再比方说,我们迎接一个处级干部,会派和这位干部一样的处级级别的人去迎接。

高规格接待不行,口子一开,就收不住,再说高级别领导更不愿屈尊身份。低了显得不够重视,不尊重来访者,伤了来访者的感情。

因此,高了和低了都不好,都显得不懂礼仪。现在如此,在古代,尤其重视礼仪和尊卑观念的封建社会更是如此。

因此,对于法力和级别在天宫之上的西天诸佛,自然会派和玉帝同级别的观世音菩萨前去参加宴会。

三.观世音菩萨是西天和天宫的联络者,同时观音菩萨以后的身份,也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引路人和帮助者,释迦牟尼如来佛祖派观音菩萨,实至名归。

如来安排观音菩萨参加宴会,有着更深的意义,不要小看这一点。这对唐僧拜佛求经的西天之路非常重要。

宴会上,玉帝和王母娘娘对观音菩萨礼貌有加,尊敬备至。观音菩萨也在此次宴会上,形象的展示了佛教的风采,更认识了多位神仙。

如来佛祖这么做,有两种好处。

1.基于玉帝的尊重和神仙们的脸熟,观音菩萨以后帮助唐僧师徒,收服天宫神仙下界的妖怪时,观音菩萨再出面就熟络的多,容易的多。这是其一。

2.其二,派观音出席宴会的令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每降服一个天宫跑下界的妖怪,神仙就不必每一次,事事都找玉帝请示汇报,要求玉帝批准后再捉妖。观音菩萨可以直接面对神仙,减少处理妖怪危机的流程和时间,为唐僧师徒赢得宝贵的生命,以免层层打报告,增加灭妖成本和避免妖怪吃掉唐僧。当误之际,是先救唐僧师徒,救出来以后,神仙再给玉帝汇报工作。

吃了唐僧,书往下还怎么写?读者更不愿意买账。同时违背主流——邪不压正,正义最终打败邪恶的普世价值观。

最后,再来说说的王母的通知。

这种通知是由玉帝签发,由天宫的礼仪部门具体操作的。名义上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实际操作起来则不必王母娘娘亲自写通知,专门的礼仪部门会知会王母娘娘一声,王母同意后,再发通知,同时报备给玉帝。

经王母和玉帝同意后再发出的邀请函,是公对公的通知,王母是不会在邀请函上具体标明请谁来,而是让西天如来佛祖自己决定,如来佛祖派哪位菩萨前来参加蟠桃宴会,天宫都会热烈欢迎。

天宫发了通知,佛教派出观世音菩萨做代表,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三种解释。

建议您可以到当地寺庙,参加一些寺庙的公益活动,渐渐地了解佛教的礼仪和习俗。佛教礼仪和归程几乎未做大的改动,尤其佛教盛行的唐朝到现在,了解佛教礼仪,对于您更深的理解《西游记》这部小说,有更深的意义,有更多的帮助。


礼读


《西游记》原著中,王母娘娘,准备蟠桃盛会,其实是有请过,如来佛祖的。

在开蟠桃盛会之前,孙悟空被玉皇大帝任命为看守蟠桃园。就在这个时候,七仙女凤王母,旨意,去到蟠桃园采摘仙桃。这时,孙悟空为园中看管,七仙女想要采摘鲜桃,则必须向孙悟空报告。就在这个时候,孙悟空听闻七仙女说道,王母举办蟠桃盛会。孙悟空自以为自己本事了得。便随口问道,王母举办蟠桃盛会所请客人都有何人呢?七仙女回答道,有西天佛祖五百罗汉,文殊,普贤,灵吉菩萨,海外三仙—福仙,寿仙,禄仙。孙悟空随即问到可有请俺齐天大圣孙悟空。七仙女回答,不曾听说。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母娘娘举办的蟠桃盛会是请了各路大仙,包括西天佛祖如来佛的。

那为什么,观音尊者率先到达天庭,而如来佛祖还在西天讲经呢?

原因在于,孙悟空听说自己没有被邀请,于是就去大闹桃盛会。蟠桃盛会还在准备之际,就被孙悟空捷足先登。而此时各路神仙还在准备前往,或者在前往蟠桃会的途中。在此大会之际,半路杀出个孙悟空,搅闹的天庭鸡飞狗跳,不得安宁。玉帝派出托塔天王,哪吒三太子率领十万天兵都擒拿不住。所以才有观音菩萨率先登场,举荐二郎真君降伏妖猴。

如果没有孙悟空在蟠桃盛会准备阶段的搅闹,蟠桃盛会如果如期举行。那么我想观音菩萨一定会和如来佛祖等西天佛派代表同时到达天庭,参加蟠桃盛会。

观音菩萨之所以提前到达,完全是因为蟠桃盛会出现了差错,因为有孙悟空出来捣乱。

以上为个人见解,如有不同意见,请留言讨论,谢谢!





东郭钓鱼人


佛菩萨是有别于天界的,极乐世界佛菩萨是没有轮回的。

天界诸神终将要轮回。

皈依的佛弟子才有资格往生极乐世界,如果犯戒染恶也会下地狱,只有行善,念佛,诵经,心存善念,积德,结缘阿弥陀佛,在命终时,才会获得阿弥陀佛的接应,往生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


ZZH晴阳蓝天风和日丽


《西游记》原著曾写过一段对白,七仙女来到蟠桃园之前先跟孙悟空打了一下招呼,要进来摘桃,结果孙悟空随口问了一句,都去了些什么人?七仙女回答,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西方如来佛,南海观世音菩萨,,,等!我们也从这个信息量一看,道家和佛家都请了,还都是重磅级人物,孙悟空就回了,一句可曾听过俺老孙的大名,七仙女回答,不曾听说!就这一句惹恼了孙悟空,请了那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为何没有,心里极度不满,不把我排上号!

至于为什么如来佛为什么没去,是真的讲佛了?肯定的是没有,因为罗汉和观世音菩萨都来,一个大佬级别的人物自然跟玉帝比一下谁的架子最大,我说到这里为什么这么给大家分析呢?第一如来是谁?佛教的大佬,也是佛教的创始人自然自我感觉要比玉帝强太多了,玉帝在如来面前也只是个弟弟,我们都知道这一届的玉帝他可不是道教的创始人,他的上一任无上至尊昊天金阙玉皇,不难看出他也不是创始人,接班人(无上至尊昊天金阙玉皇)跟如来佛同一时期,就是命太短了没能熬住如来!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晚辈在一个长辈面前,长辈自然就要摆架子了,最后一个去凸显一下自己,再者说了晚去了就说在路上耽误了一下,这一说也很正常,其实暗地里跟玉帝比谁的地位大,所以他晚去了!




邓礼涛


即便邀了如来也不回去,观音去了。是给二郎神一个机会,二郎神是一个听令不听宣的主,观音是个和事佬,满场和稀泥。二郎大神去正好克制孙悟空 原著二郎大神基本就是追着打孙悟空的。把孙悟空控制了就算完事了,后期二郎神都没管孙悟空直接走了。如来直接去了那么就没有五行山那个说法了,主要的原因就是给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机会。


80后二货奶爸


东方天庭是以道教为主,如来是西天的佛所以王母虽邀但道佛有别故如来佛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