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如來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鈍刀直入



答:在佛教中,如來通常指的就是釋迦牟尼。

那麼,釋迦牟尼為什麼又叫如來呢?

首先,是兩個詞語辨析問題。

一、釋迦牟尼是什麼意思;

二、如來又是什麼意思。

“釋迦”是兩千多年前生活在如今尼泊爾南部一個部落的名字。

有人會說,這個部落就是怪,怎麼會給自己的部落起個“釋迦”這樣無聊的名字。

“釋迦”是漢文音譯,在人家釋迦人的語言裡,是個很威武的名字,包含著“無所不能”、“勇猛無雙”的意思。

所以,一點也不無聊。

“牟尼”則是釋迦人對出家修行獲得重大成就的人的尊稱,是聖者的意思。

那麼,“釋迦牟尼”,指的就是“釋迦人中之聖者”的意思。

由此可見,“釋迦牟尼”根本就不是一個人名。

但是,類比一下,如果有人說“中國儒家中之聖人”,大家一定會想到,那是指孔子。

“中國儒家中的聖人”可以有很多,但最有名的就是孔子;則“中國儒家中之聖人”已經和孔子劃等號了。

同理,“釋迦人中之聖者”可以有很多,但最有名的是喬達摩·悉達多;則“釋迦人中之聖者”就可以和喬達摩·悉達多劃等號了。

關於這個喬達摩·悉達多的傳說有很多,真真假假,這裡不展開說了,但有一點,應該是毫無疑問的——他佛教的創始人!

注意,“佛”,在印度梵語裡又稱“如來”,音為Tathāgata,前面的tathā是意為“這樣”、“如此”,gata意為“來去”,組合在一起,就是“來去都一個樣”,意指永恆不變。

在《金剛經》裡,喬達摩·悉達多給“如來”下過一個註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看,和文字遊戲裡的繞口令一樣,是說來也不是來,去也不是去,無所來,無所去,無喜也無憂,無生也無死,一切都是輪迴,輪迴也是一切,無所動,也無所靜,動就是靜,靜就是動,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怎麼樣?夠玄妙吧?

說了這麼多,您應該明白“佛”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佛”了吧?

那麼,好了,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中國人喜歡追本溯源,凡事要探個究竟(這是個極好的優點和習慣),佛教徒總是會想,佛教是個好東西,這麼個好東西是怎麼來的捏?誰創造的呀?

一來二去,知道了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那麼,是創始人,又是死於兩千多年前的創始人,是不是尊稱他為“祖”?“祖師爺”的“祖”?

當然沒問題。

那麼,他的“祖”,是什麼“祖”呢?

佛教之祖唄!

得,“佛祖”的稱呼就這麼來了。

則在中國人的稱呼裡,“佛祖”就是指釋迦牟尼了。

前面說了,“佛”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佛”的意思,但這裡要以“祖”來尊稱釋迦牟尼,這麼著,“如來佛祖”就成了的釋迦牟尼尊稱啦。

不過,隨著道教、佛教進入了中國神話世界,即“如來佛祖”就身不由己了,在他那個釋迦世界裡的小神話,什麼右脅誕生啦、木槍刺腳啦,以身飼虎啦,割肉喂鷹啦,都是小兒科。

在中國神話系統裡,如來佛祖身雖居地西天,卻縱橫三千大千世界,不處不在,又不處在,既無所住,又無所不住,既在心中,又不在心中,既俱足色身,又不俱足色身,色亦空,空亦色,當真法力無邊。

而且,這如來佛祖再也不是那個與孔子同時代的釋迦部落的修行者了,我們看《西遊記》裡,玉皇大帝已經修行了2億年,如來佛祖更久,他自稱現身成佛已經有八千次,簡直是無窮無盡,沒有時間的概念,沒有空間的存在,太偉大了!

也可以這麼說,在佛教的經典教義裡,如來就是釋迦牟尼;但在中國神話世界裡,如來不是釋迦牟尼,是中國人自己創造出來的無所不能的至尊之神。


覃仕勇說史


是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相傳兩千多年前,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皇室家族。喬達摩·悉達多自幼見多識廣,在見識了世間百態後,他對人的生老病死感到痛心,便下定了拯救世人於疾苦的決心。於是他離開皇宮,來到一棵菩提樹下修行。經過多年的苦心修煉,釋迦牟尼終於修成正果,然後他四處度化世人,從而開創了舉世聞名的佛教。

前面這些是歷史,也是常識,沒什麼爭議,有爭議的是釋迦牟尼佛的來源,封神演義事實上是西遊記的前傳(後人補充的),裡邊有一些描述讓人有不同的解讀,所以佛祖的來源依據封神演義主要有兩種說法:

1、多寶道人說,主要依據:在誅仙陣前,廣成子與多寶道人交手,原文說:“一個是廣成不老神仙體,一個是多寶西方拜釋迦。”若是單獨看“拜”字,有兩種理解:其一,朝拜,如童子拜觀音;其二,擔任,如官拜宰相。很多人做第二種理解。即多年之後,多寶道人擔任佛祖,成為釋迦牟尼佛。

在多寶道人被老子生擒,原文又提及歸宿時說:從今棄邪歸正道,他與西方卻有緣。又結合太上老君化胡為佛的歷史根據,有人聯想出,後來,太上老君讓多寶道人投胎到西牛賀洲併成了釋迦牟尼佛。

2,接引道人說,佛教的前身是西方教,接引道人是教主,猜測封神之後,元始天尊硬給西方教安排了很多崗位比如哼哈二將、四大金剛等,本來西方教獨立於天庭而存在,現在好像也要聽命於天庭,故而接引道人把西方教改頭換面成佛教,自已當然順理成章也改成了釋迦牟尼佛。

我個人觀點,以上兩種說法都是錯的,釋迦牟尼佛的來源既不是接引道人也不是多寶道人而是通天教主隨侍七仙之一的毗盧仙!

何以見得呢?佛教中,佛都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和應身。法身就是本自具足、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去不來、能生萬法、不會斷滅的第八識(也叫阿賴耶識,亦名如來藏),他就是《心經》中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心,第八識生萬法而不執取,恆常清靜,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本源。報身,顧名思義就是報應所得之身;例如人、天人、動物等,這些都是不同的報應身。就人而言,有些人出生富貴豪門、有些人出生貧賤寒舍,有些人長得莊嚴俊美身強體健、有些人長得殘缺醜陋羸弱多病,有些人天生聰明伶俐多才多藝、有些人天生愚昧魯鈍笨手笨腳。應身,也就是所謂的“化身”,化身意思就是說變化的身,也就是說佛陀除了用應身要入胎、出胎、示現八相成道,來度化眾生之外,事實上他也常常化現化身。

釋迦牟尼佛是佛佗的應身,法身是毗盧遮那佛,報身是盧舍那佛。既然在找釋迦牟尼佛的來源,那就要從他的法身毗盧遮那佛說起了,毗盧遮那佛的前身就是通天教主隨待七仙之一的毗盧仙!《封神演義》第八十四回 寫到毗盧仙已歸西方教主,後成為毗盧佛,此是千年後才見佛光。(注:封神到釋迦牟尼創建佛教將近一千年,許仲琳寫的千年應該是約數。)

怎樣能否定接引道人說呢?且看西遊記第九十八回《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中有證明:

三藏回頭,忽見那下溜中有一人撐一隻船來,叫道:“上渡!上渡!”長老大喜道:“徒弟,休得亂頑。那裡有隻渡船兒來了。”他三個跳起來站定,同眼觀看,那船兒來得至近,原來是一隻無底的船兒。行者火眼金睛,早已認得是接引佛祖,又稱為南無寶幢光王佛。行者卻不題破,只管叫:“這裡來!撐攏來!”霎時撐近岸邊,又叫:“上渡!上渡!”三藏見了,又心驚道:“你這無底的破船兒,如何渡人?”佛祖道:“我這船鴻蒙初判有聲名,幸我撐來不變更。有浪有風還自穩,無終無始樂昇平。六塵不染能歸一,萬劫安然自在行。無底船兒難過海,今來古往渡群生。”孫大聖合掌稱謝道:“承盛意接引吾師。

看到沒?接引道人後來成了接引佛祖,又稱南天寶幢光王佛,也稱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孫悟空也認得他。阿彌陀佛與釋迦牟尼佛、東方琉璃藥師佛合稱“橫三世佛",也就是並列存在的三佛。看來並不是西方教改成了佛教,而確實是太上老君化胡為佛,新創了佛教,而西方教是被佛教吸收了成了一個分支而已。

那為什麼也不是多寶道人呢?因為多寶道人成的佛叫多寶佛,此佛為東方寶淨世界的教主,形象和佛佗三身都有明顯不同。看來很多人都誤解釋那首詩:一個是多寶西方拜釋迦。這個拜字應該是第一種解釋,多寶拜在釋迦門下!

個人觀點,歡迎討論,不喜勿噴!





醫藥醫療資訊


在這個豐收的季節,天氣逐漸變涼,首先非常感激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其次讓我帶領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希望以下為大家分享一這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在西遊記中,如來佛祖那就是BOSS級別的存在,舉手投足間翻雲覆雨,擁有至高無上的神通,法力強大,就連孫悟空都無法逃出他的一個手掌心!

這就激發了人們強烈的求知慾,對如來佛祖神秘的身份感到疑惑,和他那一身的神通又是哪裡學的吶?他的師傅是誰?

如來佛祖乃是聖人之身出生,如來佛祖又稱:世尊、釋尊,是佛教教祖。稱號的由來在佛本集經卷裡面有所記載。

據說,如來是在母親回孃家時,途經無憂樹下而生。關於如來佛祖的來歷有很多傳說,相傳是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鷲峰頂上修得丈六金身。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乃是老子出關化胡之時度化的通天道人大徒弟多寶道人。又相傳是聖人之一的西方接引道人所化。

上面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祝願大家都有一個好的心情,明天有一個好的開始,愉快的上班,升職加薪在等你。謝謝!



元元影視大全


去來自在任優遊——誰是西天佛祖(原創)

悟空的師父是須菩提祖師,須菩提又拜釋迦牟尼佛為師。可是在第34回《魔王巧算困心猿,大聖騰挪騙寶貝》章中說:

他當時曾下九鼎油鍋,就煠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點淚兒,只為想起唐僧取經的苦惱,他就淚出痛腸,放眼便哭,心卻想道:“老孫既顯手段,變做小妖,來請這老怪,沒有個直直的站了說話之理,一定見他磕頭才是。我為人做了一場好漢,止拜了三個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觀音,兩界山師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為他使碎六葉連肝肺,用盡三毛七孔心。一卷經能值幾何?今日卻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風訊。苦啊!算來只為師父受困,故使我受辱於人!”

你看,“止拜了三個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觀音,兩界山師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南海拜觀音,書中有交代,兩界山拜師父,書中也有交代。唯獨西天拜佛祖,查不出由來。並且,他把拜佛祖放在第一的位子上,為什麼?因為他誤認為當年翻掌將他拿下的的人,除了師父菩提祖師不會有第二個人了。再看,第52回《悟空大鬧金山兜洞,如來暗示主人公》中:孫悟空的自我介紹:

我說與你聽:自小生來手段強,乾坤萬里有名揚。當時穎悟修仙道,昔日傳來不老方。立志拜投方寸地,虔心參見聖人鄉……諸神閉戶無遮擋,眾聖商量把佛央。其實如來多法力,果然智慧廣無量。手中賭賽翻筋斗,將山壓我不能強。玉皇才設安天會,西域方稱極樂場。

他認為佛祖是很強大的,自己雖然被打擊,卻也為佛教成名立下了大功勞。這裡交待的很清楚,西域方稱極樂場。西域不是指西方極樂世界,西方的極樂世界本身就是極樂場,西域是指地球上的西域,這是漢唐時代對疆域西邊那些國家的統稱。並且下邊的話,更證明了他把佛祖當成了自己的依仗。

行者道:“我想起來,佛法無邊,如今且上西天問我佛如來,教他著慧眼觀看大地四部洲,看這怪是那方生長,何處鄉貫住居,圈子是件甚麼寶貝。不管怎的,一定要拿他,與列位出氣,還汝等歡喜歸天。”

關鍵時候,孫悟空想到的是西天我佛如來,並說他佛法無邊。前面還講西域,這裡就變成了西天,什麼緣故?有人說西天就是西天竺,也就是西域。對不對那,也對也不對。說他對是因為從地理上講還是有道理的。說他不對,是因為西天就不是一個地理概念。西天在哪?西天存在於這個世界中我們不能探知的地方。釋迦牟尼活了84歲就涅槃了,然而他的法身,也就是《西遊記》中說的丈二金身卻仍然在靈鷲峰(靈山)說法。這是一個永恆,然而我們普通人卻看不見。如果想看見,必須在本質上提升自己,也就是書中說的脫胎換骨。

孫悟空是可以到達靈山的,西天意義上的靈山。他也可以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他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里,這恰恰是我們這個世界到極樂世界的距離。不過,孫悟空以前到沒到過靈山呢?接下來的這段文字就走了消息。

好行者,說聲去,就縱筋斗雲,早至靈山,落下祥光,四方觀看,好去處:靈峰疏傑,迭嶂清佳,仙嶽頂巔摩碧漢。西天瞻巨鎮,形勢壓中華。元氣流通天地遠,威風飛徹滿臺花。時聞鐘磬音長,每聽經聲明朗。又見那青松之下優婆講,翠柏之間羅漢行。白鶴有情來鷲嶺,青鸞著意佇閒亭。玄猴對對擎仙果,壽鹿雙雙獻紫英。幽鳥聲頻如訴語,奇花色絢不知名。回巒盤繞重重顧,古道灣環處處平。正是清虛靈秀地,莊嚴大覺佛家風。那行者正然點看山景,忽聽得有人叫道:“孫悟空,從那裡來?往何處去?”急回頭看,原來是比丘尼尊者。大聖作禮道:“正有一事,欲見如來。”比丘尼道:“你這個頑皮!既然要見如來,怎麼不登寶剎,且在這裡看山?”行者道:“初來貴地,故此大膽。”

第一,比丘尼尊者,直接叫道:“孫悟空,從那裡來?往何處去?”又說:“你這個頑皮!既然要見如來,怎麼不登寶剎,且在這裡看山?”直接喊出名字,並且又以長者的身份稱其為頑皮。可見,這個比丘尼尊者對孫悟空也是相當熟識和喜愛的,是他的師長級人物。

第二,行者道:“初來貴地,故此大膽。”這表明,孫悟空是第一次來到靈山。這就證明了,靈山不是他學藝的靈臺方寸山。

再看,接下來孫悟空和如來的對話:

行者低頭禮拜畢,如來問道:“悟空,前聞得觀音尊者解脫汝身,皈依釋教,保唐僧來此求經,你怎麼獨自到此?有何事故?”行者頓首道:“上告我佛,弟子自秉迦持,與唐朝師父西來,行至金兜山金兜洞,遇著一個惡魔頭,名喚兕大王,神通廣大,把師父與師弟等攝入洞中。

孫悟空說與唐朝師父西來,而不直接稱師父,這證明他從內心裡沒有把唐僧當作授業恩師,在內心深處,他是希望這個能輕易打敗自己的人是自己的老師,是菩提祖師修行成的。

這是一個錯誤認識,等到了最後,與唐僧到達靈山時,他的認識就完全變了。

三藏才轉身,輕輕的跳上彼岸。有詩為證,詩曰:

脫卻胎胞骨肉身,相親相愛是元神。今朝行滿方成佛,洗淨當年六六塵。

此誠所謂廣大智慧,登彼岸無極之法。四眾上岸回頭,連無底船兒卻不知去向,行者方說是接引佛祖。三藏方才省悟,急轉身,反謝了三個徒弟,行者道:“兩不相謝,彼此皆扶持也。我等虧師父解脫,借門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師父也賴我等保護,秉教伽持,喜脫了凡胎。師父,你看這面前花草松篁,鸞鳳鶴鹿之勝境,比那妖邪顯化之處,孰美孰惡?何善何兇?”

二尊者不肯白手傳經時,口氣更是大大的不同。

行者見他講口扭捏,不肯傳經,他忍不住叫噪道:“師父,我們去告如來,教他自家來把經與老孫也。”

這裡直稱如來,並用叫他自家這樣的俚語,同時自稱老孫。毫無恭敬之意,給人一種平視的感覺。之所以會有如此變化,是因為唐僧與孫悟空這時已是即將成佛的人。對一切世事已經看透,知道前因後果,自然形成平等心,見佛滅佛。

《西遊記》最後說,唐僧加升大職正果,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加升大職正果,為鬥戰勝佛。都成佛了,是否和以前說的如來一樣了呢?這就要系統的瞭解一下作者安排的佛位體系。

靈山上住著的是釋迦牟尼佛,也就是釋迦文佛,在《西遊記》上,作者或人物稱其為我佛如來。這些稱呼,都是專指的。因為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佛,我們聽聞佛法都是聽他講,其他佛菩薩的故事和修行法門也是經他介紹才知道,他是最根本的老師,故而稱其為本師釋迦牟尼佛。簡稱,我佛如來。

佛、如來是兩個稱呼。之所以連用,是因為佛是十號具足。何謂十號具足?就是在十個方面都取得了大成就。俗稱的如來佛或如來佛祖,並不是指一個佛名字叫如來,而是一種將錯就錯,專指釋迦牟尼佛。《西遊記》原著中並不這樣表述,釋迦牟尼更沒這樣自稱過。他介紹自己時,是非常謙虛的。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孫悟空初見釋迦牟尼佛時,是不認得他,故而厲聲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來止住刀兵問我?”如來笑道:“我是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尊者,南無阿彌陀佛。”

看到了沒,佛祖稱自己為尊者,皈依於阿彌陀佛。這是非常謙虛的回答,同時,也是事實。

《華嚴經》上說,釋迦牟尼佛所在的娑婆世界的一劫是阿彌陀佛所在的極樂世界的一天一夜。並且,在淨土宗的經典《佛說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不問而自說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非常罕見的。一般來講,佛祖講經,是要有應機眾的,是要有人請法的,佛法不能不分對象亂講,更不能輕傳。否則,會造成增上慢人(傲慢狂妄的人)輕慢佛法,亂扣帽子,增加這些人的罪過。在關於信不信阿彌陀佛這個問題上,釋迦牟尼佛顧不上這許多,帶頭信仰極樂世界。所以,這裡的南無阿彌陀佛是有深意的。即使都是領導,下系領導稱呼自己的上級為領導,自己是不會自稱為領導的。不要說佛這個級別層次的,就是小學生班幹部這樣自稱,也是棒槌一個,會落下笑柄的。

把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就這樣區別開了。有人會問,即使真的不是同一個人,又有什麼意義呢?意義太大了。如果是一個人,在第五回《亂蟠桃大聖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的開頭:

話表齊天大聖到底是個妖猴,更不知官銜品從,也不較俸祿高低,但只註名便了。那齊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扶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閒時節會友遊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

這裡提到五方五老,並且以兄弟相待。

什麼是五方五老?仙女摘蟠桃時向悟空介紹過:

仙女道:“上會自有舊規。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

你看,孫悟空同西天佛老是以兄弟相待的。而見了釋迦牟尼佛後,卻叫到:你是那方善士?敢來止住刀兵問我?這分明是不認識的兩個人。怎麼解釋?西天佛老只能是兩個人。

一個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一個是西天靈山勝境的釋迦牟尼佛。

在第九十八回《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中有證明:

三藏回頭,忽見那下溜中有一人撐一隻船來,叫道:“上渡!上渡!”長老大喜道:“徒弟,休得亂頑。那裡有隻渡船兒來了。”他三個跳起來站定,同眼觀看,那船兒來得至近,原來是一隻無底的船兒。行者火眼金睛,早已認得是接引佛祖,又稱為南無寶幢光王佛。行者卻不題破,只管叫:“這裡來!撐攏來!”霎時撐近岸邊,又叫:“上渡!上渡!”三藏見了,又心驚道:“你這無底的破船兒,如何渡人?”佛祖道:“我這船鴻蒙初判有聲名,幸我撐來不變更。有浪有風還自穩,無終無始樂昇平。六塵不染能歸一,萬劫安然自在行。無底船兒難過海,今來古往渡群生。”孫大聖合掌稱謝道:“承盛意接引吾師。

看見了沒,行者火眼金睛,早已認得是接引佛祖,又稱名為南無寶幢光王佛。接引佛是誰?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誰?是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寶幢光王佛等等名字各異的佛。這就好比中國皇帝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稱呼一樣,是總稱與具體稱呼的區別。在佛學上叫三身,即法身、應身、化身。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應身佛,寶幢光王佛是其中的一個化身佛。我們這個世界在宇宙中號稱娑婆世界,化身佛就是釋迦牟尼佛、拘留孫佛等等,應身佛是盧舍那佛,所有華藏世界的佛在更高的層面,統一為法身佛,即毗盧舍那佛。所謂成佛就是證得毗盧舍那法身。還用上面的比喻,法身佛就好比元首,不論是古代的皇帝、王、天子、可汗,還是近代的總統、總裁、主席,抑或外國的酋長、執政官等等,這些人都是元首。

回到原來的話題,孫悟空不認釋迦牟尼佛是因為他以前沒見過,能夠一眼認出來接引佛(相當於《封神演義》中的接引道人)是因為以前有過來往。再深一點說,還能分辨出他更具體的佛號是寶幢光王佛。證明他們不是泛交,是實交。

有人要說了,人家作者吳承恩未必這樣想,是你過度演繹了吧!

這樣看古人,看大家,看高人是不對的,我們曾幾何時被誤導的懷疑一切,不知敬畏。把偉人庸俗化,把英雄猥瑣化,把世界自我化。吳承恩生活在明朝,那是一個“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時代,更何況那時的信息量與文化傳承,無非是釋道儒佔主流思想。一個讀書人想不讀佛典都無可奈何,不然就無書可讀,無話可談。為了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交談溝通,也得下力氣弄通幾本佛經,不然,說不定哪一天就會被貽笑大方。所以,不用懷疑吳承恩的佛學知識,他是絕不會在這些框架常識的問題上出偏差的。

順著這個思路,再看另外一個佛祖——東來佛祖彌勒佛。第六十六回《諸神遭毒手,彌勒縛妖魔》中:

大聖正當悽慘之時,忽見那西南上一朵彩雲墜地,滿山頭大雨繽紛,有人叫道:“悟空,認得我麼?”行者急走前看處,那個人:大耳橫頤方面相,肩查腹滿身軀胖。一腔春意喜盈盈,兩眼秋波光蕩蕩。敞袖飄然福氣多,芒鞋灑落精神壯。極樂場中第一尊,南無彌勒笑和尚。行者見了,連忙下拜道:“東來佛祖那裡去?弟子失迴避了,萬罪!萬罪!”佛祖道:“我此來,專為這小雷音妖怪也。”行者道:“多蒙老爺盛德大恩。敢問那妖是那方怪物,何處精魔,不知他那搭包兒是件甚麼寶貝,煩老爺指示指示。”佛祖道:“他是我面前司磬的一個黃眉童兒。

這裡,孫悟空也是一眼就認出來東來佛祖彌勒佛的。嚴格來說,彌勒佛是未來佛,現在還沒成佛,應該稱其為彌勒菩薩。但他已經被釋迦牟尼佛確定為下一位佛祖,故而大家就高稱其為佛了。再者,稱其為東來佛祖,東來的和西去的,是一個意思,都是在成佛的路上,故而,這個稱呼還是很恰當的。

另外,孫悟空不稱其為如來,表明彌勒佛雖然決定成佛,但現在還不是佛,還是大菩薩。孫悟空反覆稱呼其為“老爺”。孫悟空很少這麼謙虛,不過,以前也這麼稱呼過別人。第2回《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

祖師聞得聲音是悟空,即起披衣,盤坐喝道:“這猢猻!你不在前邊去睡,卻來我這後邊作甚?”悟空道:“師父昨日壇前對眾相允,教弟子三更時候,從後門裡傳我道理,故此大膽徑拜老爺榻下。”

菩提祖師、彌勒菩薩都是被孫悟空稱為老爺的人,對西方佛老卻以兄弟相待,對西域成佛的釋迦牟尼佛也只是自稱弟子。何為弟子?修行人以菩薩為兄,以佛陀為父,故而自稱弟子。這樣一來,彌勒菩薩、須菩提這些見了釋迦牟尼佛自稱弟子的人反而比佛祖的輩分還高,整個佛的世界全亂了。

真是越看越亂,閱讀越理不出頭緒。以至於懷疑菩提祖師是須菩提嗎?即使須菩提祖師不是須菩提,彌勒菩薩與釋迦牟尼佛的關係又該如何確定呢?

回答是,一定要堅信須菩提祖師就是須菩提就是菩提祖師這個前面論證過的結論。之所以產生上面的混亂,是因為現實中的實際情況就是這樣的。孫悟空學藝時須菩提祖師的年齡是遠遠大於孫悟空的年齡的,與須菩提同時代的彌勒菩薩的年齡也是如此。所以,從年齡上來講,稱他們為老爺並不過分。

而對於西方佛老,則是孫悟空被封為齊天大聖以後才結識的,來自於兩個世界的有身份的人,見面客氣一下,當然是要以兄弟的禮節相待才合適。

對於比悟空出世還晚的釋迦牟尼佛,只用了七年的時間就修成丈二金身的佛陀。從年齡上講,比孫悟空還小,比須菩提和彌勒菩薩更小。但年齡雖小,道行卻深。須菩提和彌勒菩薩這些久久修行但不得佛果的人,還是要繼續向這位迅速成佛的釋迦牟尼佛學習,並且要執弟子禮,稱如來為父。同樣,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被壓於五行山,等唐僧解救後皈依佛門,他和唐僧都要向釋迦牟尼佛學習,都要自稱弟子,視如來為父。

經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整個學藝取經的過程,就是一個認知不斷提升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的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只有如此來理解,才能自然而然的堪破《西遊記》中那神秘莫測的佛的世界,得出西天佛祖就是釋迦牟尼佛這一結論。


鈍刀直入


不用爭議,如來不過是三皇五帝旗下的一名小斯,後入天竺古國,其師真遠道佛人,通其佛與道,其師仙逝,為追隨仙師遺志,後創佛教,自封為先主,後開壇弘揚。

有爭議的是,①佛教是他與其師弟三月星菩提真聖一起創立,關係為師兄弟。②還有就是說,如來創立佛門自立佛主,菩提跟他沒有關係,菩提自立道門,廣招學徒,弘揚道法,承善除惡,世人根本不知其來歷,被世人尊為道主。③從西遊記中看出佛主(祖)如來跟道主(祖)菩提根本就是同一人。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都市如意錄


佛教教主,悟空的師傅,跟玉帝勾結要分太上老君的地盤!


逆流的魚呦


在中國的神話體系裡,大日如來有兩種身份,第一種是通天教主座下第一多寶,封神之戰中被淮提強行渡去西方;另一種說法是大日去來是帝俊的第第十子,陸壓。


HOt舞蹈


如來就是如來啊,有什麼身份 還有比他大的麼????


雷歡同學


釋加牟尼,喬達摩-悉達多


達州卷紋石——寡好耍


西遊記中的如來佛祖只是作者一個抽象佛的定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