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授粉完成後將上半部莖稈割掉可以抗倒伏,是真的嗎?

高枕隱士


玉米授粉完畢,將上半部莖杆割掉,抗倒伏是絕對的,這個勿用質疑。如果不想追求產量,僅為了增加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可以再往下割。

我真搞不懂,你為什麼對玉米的葉片這麼痛恨呢?你又何必勞師動眾滴去割玉米莖呢?難道你不瞭解作物葉片的重要性嗎?

一,玉米葉片

玉米的葉片形似劍,葉面呈瓦壟形,邊緣有波狀皺紋,而且現在的玉米品種大都為緊湊或半緊湊型,葉片直立。玉米葉片如此生長,是有它一定道理的,這些特徵都有利於它收集雨水而流向根部,增強抗旱能力,同時又可避免風災。

更為重要的是,玉米葉片中含有大量的大型葉綠體,這可是一座養分加工廠,能進行氣體交換,散發水分,同時又能利用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製造有機物。


玉米上部莖生葉為粒葉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合成有機物主要供給玉米籽粒的生長。你說你割它幹什麼?這不是毀掉了具備正常生產能力的半座加工廠嗎?得不償失———餿主意!

你有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做這種無用功,那還不如早噴點玉米控旺劑來的實惠。

二,玉米化控防倒

玉米控旺劑具有良好的防倒扣增產作用,但在用藥方面要求比較嚴格,掌握不好會造成減產。噴早了玉米不長,噴晚了起不到化控的作用。注意適時噴,可根據自己所購買控旺劑的使用方法噴。大約是在玉米的7–10葉期,幹高1米左右即可,要根據自己的玉米生長情況決定是否噴藥,生長勢弱,矮的不能噴。


總之,玉米割莖決不可取。現在的玉米都是活稈成熟,青枝綠色活稈成熟才能實現玉米的高產。生長中後期加強肥水管理,延長葉片的光合時間,防止早衰。同時堅決杜絕玉米成熟前的削尖,打葉現象。玉米植株在未乾枯前,還有大量的養分,還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未完全成熟的籽粒中去,這種情況下帶秸稈收穫也有一定的增產作用。


努力就好


忍不住多說幾句。

玉米授粉以後將上半部秸稈割掉抗倒伏是真的,但減產也是真的,而且減產幅度很大。

去掉上半部秸稈,也就去掉了秸稈上長的葉子。有人說,頂端三葉最重要,有人說棒上三葉最重要,我說棒上的所有葉片都重要,一片也不要丟。隨著下面葉片的老化,玉米果穗的養分來源就全靠果穗上面的葉片。如果你真的將果穗上面的秸稈去掉,我敢說你連畝產300公斤都達不到(正常的650公斤)。


玉米“授粉之後”什麼沒有用?雄穗沒用了,可以去掉。但為什麼很少有人這麼做呢?因為玉米授粉之後,雄穗吸收營養的高峰已經過去,如果去掉雄穗,所節省的養分也是微乎其微的。去掉雄穗可能每畝增產二三十公斤玉米,相當於是四五十塊錢。按我的經驗,將一畝地的雄穗全部拔掉,大約是一個人大半天的時間。值不值?因人而異。

去掉雄穗的另外一個好處是稍微增加玉米抗倒伏性,這也是真的。但能不能起作用並不是很確定。如果沒有風,你去了雄穗沒倒,別人沒去雄穗也沒倒,你去雄的辛苦就白費了。如果風很大,別人家的倒了,你家的也倒了,你的工也白費了。只有別人家都倒,而你家沒倒,那你就賺大了。所以這是個機會問題。

以上都是指小面積,家有個兩三畝地的情況,又有閒人。如果是大面積,就不要想了,因為你根本做不過來。花錢僱人幹這個活肯定是不划算的。


下面這張圖可不是在玉米完成授粉後就去掉了上半部分莖杆,而是在接近成熟的時候去掉的。即使這樣對玉米的產量也是有一些影響。這片地不過是為了參觀更方便而已。


種田博士後


唉,你可能是個城裡人,而且從來沒見過玉米怎樣長的人吧?

說這個問題咱們先來看一看目前的玉米價格,一斤玉米賣8毛錢,換不來一瓶礦泉水,一畝地打一千斤玉米才800元,播種,起苗,除草,澆水,施肥,收穫等這麼些工序,如果每道工序都算錢的話,這玉米基本上可以說收效甚微。如果在授粉後再到玉米地裡把穗以上的頭割掉,先不說減產增產與否,就是一畝地恐怕得投勞3個人吧?現在西安的小工價是160元,三個人就是480元。試問,一畝地能增收480元嗎?



再說,現在只從媒體上看到某些人說這樣能增產,但證據不多!根據我種地幾十年的經驗很少這樣幹過,要幹就是天下雨了,牛沒有青草吃,這樣才會在玉米地裡割些快成熟的玉米頭,一般情況下基本上不這樣做。我覺得如果割了玉米的頭,光合作用很可能減少。這是因為以前扮玉米時有這樣的感受。地頭上割了頭的玉米比沒有割頭的玉米輕!



所以我要對你說:雖然割了頭減少了倒伏,但同時也減了產量。再者,倒伏不是每年都會發生的,十年一遇都是少數,因此,我們沒必要去糾結這個問題。有這閒空,出去多打幾天工,掙倆零花錢才是最應該做的!


三秦莊稼漢


真佩服您的想象力,玉米授粉完成後直到成熟還是需要些時日的,春玉米大約要50天時間。授粉後就將上半部莖稈割掉當然能抗倒伏,玉米倒是倒不了了,那您不想想玉米灌漿還會正常嗎?

在這漫長的生長期中,玉米要從乳熟到臘熟再到完全成熟,玉米籽粒中的澱粉、蛋白質、胚乳細胞都是需要葉片光合作用來轉化營養,需要根系來吸收水分和養分還有些生長刺激素來維持玉米灌漿的。

這本來就是個常識,玉米葉片可以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玉米低部葉片,也就是從苗期就開始生長的那一部分葉片,大約6、7片葉吧,這些葉片為玉米苗期及拔節時的光合作用營養轉化立下了汗馬功勞;中間就是棒三葉,也就是玉米果穗葉片及其上下兩片葉子,這三片葉子是玉米中後期功勞最大的葉片,其長度也夠、寬度也行、厚度也最厲害,吸收陽光及二氧化碳的能力是葉片中最強的;上部幾片葉是後期才長成的,也相當於是生命最短的幾片葉,但是它們在玉米灌漿期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視,缺少了上部葉片的光合作用支撐,玉米灌漿也許會失敗,而且這時候上部葉片是接觸陽光最多的,透氣性也是最好的,是玉米灌漿成功的主力隊員。

您要把玉米穗以上莖稈割掉,勢必會造成玉米灌漿營養缺乏,按照其營養吸收速率來看,割掉的話估計會減產30%最少。您現在倒是抗倒伏了,但是減產損失怎麼算?所以,您這種想法是非常不應該的,不能因為有些地區玉米授粉後割去雄穗抗倒伏,就空穴來風,搞個果穗上部全割,那絕對是不應該的,也是不科學的。


農資人實錄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題主想的不錯,玉米授粉後就將上半部莖稈割掉,玉米莖杆矮了就能抗倒伏了。但是你卻沒有想到玉米雖然倒不了,靠什麼供應養分,來灌漿成熟呢?

看到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讓衛農不由得想起了一件陳年舊事。那是還在生產隊的時候,有一年隊裡種了一片玉米,不知是種子,還是天氣的原因,眼看就要播種小麥了,可是玉米就是遲遲成熟不了。為了不耽誤播種小麥,隊長帶領社員把玉米棒子以上的莖杆割掉了,想讓玉米快點成熟的。過了一段時間這些玉米收割後,籽粒明顯不飽滿,產量低不說,做成的玉米榛子,皮多很不好吃。



這還是在玉米快要成熟的時候,現在你說在玉米授粉完成後,就要割掉上半部的莖杆,你想想行嗎?玉米授粉後就進入灌漿成熟期,玉米稞粒中的澱粉、蛋白質等都要靠,葉片的光合作用來轉化營養,你把葉子割了怎麼行呢?

玉米不同部位的葉片,對玉米各個生長時期,都有重要的作用。比如玉米苗期的葉片,通過光合作用轉化了大量的營養,才促使玉米能茁壯成長的;中間的葉片叫棒三葉,也就是玉米棒葉,及棒子上下兩片葉子,這三片葉子對促使玉米孕穗抽雄、及灌漿都有重要作用;玉米棒子上部的幾片葉子,雖然生長得比較遲,也比較小,但光合作用比較強,在玉米灌漿成熟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缺少了上部葉片的光合作用,玉米灌漿成熟肯定會受到影響,產量也會降低的。



如果把玉米棒子以上莖稈割掉,降低了葉片的光合作用,肯定會導致玉米灌漿成熟期營養供應不足,影響產量的。也就是說你雖然做到了玉米抗倒伏,但卻要遭受玉米減產的損失。所以說,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也是不科學的。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大家好,我是天義,上週在家裡剛吃過煮的新鮮玉米,都是自己家裡面種植的。看到題主這個問題,感觸挺深的,去年親戚家裡面種植玉米,就是在授粉完成後為了抗倒伏,把玉米杆的上半部分割掉了,結果收成比較慘淡,有的玉米甚至出現了沒有粒的現象,所以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不是真的。

首先來說,授粉以後玉米的生長進入關鍵時期,而村裡的朋友有時候會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長出小玉米了,其餘的葉子或者秸稈作用不太大了,這是不科學的。正常情況下,玉米的光合作用是通過根部到莖葉枝杆,是全方位一體的,割掉上半部分的莖稈等於是破壞了玉米生長的自然平衡規律,會直接導致玉米出現果實小,不抗病,收成差等不好的現象。

其次,玉米由於長得比較高,出現輕微的倒伏是很普遍的現象,但為了抗倒伏,我們可以採用其他合理的方法,比如用繩子和石頭來固定住玉米秸稈,或者是通過施肥來增強玉米生長的穩定性,而題目中的做法無疑是最不可取的了。

最後天義還是建議大家,種植玉米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農作物生長的規律,不能聽信一些不實際的做法,那樣到頭來受損失的還是我們自己。


天義說


這個辦法沒有多大的意思!頭些年有制玉米種的這樣做過。在生產隊上時,也有過此做法,說是去雄,說是增強抗倒伏能力,還能增產。後來,經過對比驗證,抗倒伏能力是有那麼一丟丟作用,增產表現不明顯。

我個人認為,在玉米授完粉就把棒子以上的部分去掉不好,天穗(雄穗)去掉猶可,即使不去掉,授完粉它的使命完成,幾天後就乾枯了。可是,棒子以上的3~4片葉子是一直陪伴玉米棒子到成熟,仍然不失綠。玉米棒子以下也就是3~4片綠葉子了,說這個的意思是,玉米在授完粉後,進入灌漿期,此期一方面植株吸收來自土壤的水分營養,再一個就是靠綠色葉子光合作用共同供給玉米棒子灌漿成熟。試想把棒子以上的莖葉去掉,對玉米棒子的灌漿能部不影響嗎?如果,把玉米棒以下的葉子也打掉,剛授完粉的玉米產量會是什麼樣子呢?那是絕對不行的,收穫些秕籽減產是肯定的。



我在西紅柿上做過試驗,在西紅柿掛了好多果後,我把西紅柿所有的葉子包括鰲芽都掰掉了,心想營養全部都供應給果實,肯定的應該長的大,長得快!然爾,沒幾天整棵西紅柿死球了。看來這個方法不好使。因為,花開還需葉扶!


再說抗倒伏的問題,去掉了上部秸稈和葉子,減少了對於風的阻力,肯定的有點作用。但沒什麼大意思,上部本身就秸稈纖細,三四片窄葉子,也產生不了多大的阻力,如果同級風力、同樣的品種和種植條件,去掉上部的玉米可能倒伏要輕掉。如果遇到大風雨天,四鄰八家玉米都倒伏了,去掉上部的玉米誰敢保證不倒伏?電線杆子都倒了,誰能頂住。

玉米抗倒伏,和品種、打控旺劑的時機有關係,對去掉棒子以上的秸稈的做法,關係不大。可忽略不計!個人觀點,如有不妥,歡迎指教斧正!謝謝!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玉米授粉完成後將上半部莖稈割掉可以抗倒伏沒有任何爭議,影響玉米倒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玉米秸稈高度和玉米果穗位置。一般玉米果穗在玉米苗株上半部稍高,折斷上半部莖稈之後玉米苗株高度會降低很多而且風阻也會減少很多,玉米抗倒伏能力提高。

但是我們要注意一個問題,玉米授粉之後就進入灌漿期,玉米籽粒灌漿不僅需要水肥能量轉化也需要玉米莖葉光合作用參與。而此時玉米果穗下半部葉片已經開始老化,光合作用能力衰減很多,僅靠一些老化的玉米葉子能不能提供充足的養分很難說。

總結一下:玉米授粉完成後將上半部莖稈割掉可以抗倒伏,是真的嗎?

這兩年為了提高玉米產量,玉米田間管理的各種方法層出不窮,有些人在玉米苗期會把玉米苗從根部割斷,有圖有真相說這樣做可以提高玉米產量,後期不了了之,也有人說等玉米授粉之後把玉米上半部分的秸稈折斷也有助於提高玉米產量。

上述中提高玉米產量的方法我們本地沒有一樣敢做測試,主要是智商稅交不起。玉米生長不僅僅是水肥、溫度的參與更主要是自身細胞分裂的作用。常說春爭日夏爭時,五黃六月爭回樓,玉米苗子好不容易長個樣子你給割掉,不得不說心可真大啊!

玉米生長被人忽略的兩個因素,一個是玉米生長積溫另一個葉片有效面積。玉米生長必須累計到一定溫度才能完成生長過程接觸果穗,葉片也必須達到一定面積量才能更好地促進自身苗株生長。你把上半部分的莖葉折斷了,葉片有效面積少了能好好生長啊。

玉米授粉之後將上半部莖稈割掉是提高抗倒伏能力,畢竟玉米苗株高度降低了,但是並非就是說玉米完成了授粉就一定會有更好地產量,玉米果穗生長急需要根系的水肥也需要葉面的光合作用產物,葉片減少了光合作用產物就少了,會影響玉米產量。

更重要的是即便折斷玉米上半部分莖稈能夠提高玉米產量,又能夠提高多少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小家小戶一畝幾分地或許還可以實施,但是對於百十畝地的玉米來說,要逐一折斷上半部分莖稈就顯得有些不現實,得不償失是大問題。


農耕隨筆


玉米倒伏問題一直是困擾著不少農民的煩惱,會影響到玉米的高產、穩產。一般而言,植株比較高、長出來的穗的位置高,莖稈纖細、初期發育不良的這種比較容易出現倒伏的情況。於是便有人想出在授粉完成後把上班部分的莖稈給割掉,利用這種辦法來增加抗倒伏的能力,這樣做的確可以達到抗倒伏的能力,如果單純的追求它們的抗倒伏,你甚至還可以繼續往下面割,但是你有想過這些莖稈和葉片對玉米到底有什麼作用?

題主這樣的想法在幾年前已經被我們那裡的人給實踐過,那個時候玉米的品種還沒有現在這麼完善,抗倒伏的能力也差很多,便有人突發奇想把授粉完成的玉米上半部分的杆給砍掉了。雖然那年他家種的玉米沒出現什麼倒伏的情況,但是最後收穫的玉米顆粒小、個頭小,有的甚至都不長粒,雖然這樣做是可以達到抗倒伏的目的,但對於後面的生長是個很大的危害。

玉米的莖稈到底有什麼作用?

首先給大家分析葉片的作用,不知道有沒有人會覺得它們的葉片形狀很奇怪,劍形,邊緣還帶著褶皺。這種形狀其實是它們收集雨水,然後讓這個水分流到根部,在被根吸收傳輸到各個地方,最關鍵的是玉米需要通過葉片來進行光合作用,這個對於玉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都把這些葉片給砍掉,自然少了很多養分,玉米粒也會長的很小,這樣的做法完全就是浪費時間辦壞事。

這樣的做法不可取,至少在農村很少會有人這樣做,都是保證整個玉米的完整,要是有這個閒工夫,還不如給玉米噴灑一些控旺劑,這個有著不錯的抗倒增加產量的作用。但是使用起來也不簡單,要是沒有把握好會對玉米的生長造成抑制作用,噴早了玉米不長,晚了又起不到控制作用,一般是在玉米有7-10片葉子,高度達到1米的時候使用,窮次還要看自己玉米的情況,那些長的矮,生長比較差的就不用用了。

總之通過割玉米的莖杆來換取抗倒的效果的辦法完全不可取,不要因為一個方面的追求,而毀掉整片玉米地,我們自己在種植的過程中堅決不要在玉米沒有完全成熟前削尖、打葉,此時的莖稈還會不斷的給玉米傳輸營養,幫助玉米粒生長。


甜甜愛種植


玉米授粉完成之後將上半部的莖稈割掉可以抗倒伏,的確是真的。但是另一個後果也是比較明顯的,就是嚴重的減產。所以說,為了防止倒伏而割掉上半部的莖稈是得不償失。

玉米授粉,是玉米產量形成的重要階段。花粉的活性、授粉的質量都會影響玉米的結實率而影響最終的產量和品質。但是單單依靠授粉是不行的,還需要授粉之後的灌漿。而玉米的灌漿,最終的來源還是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以及根系吸收的各種養分。

玉米的最主要功能葉片是玉米雌穗上下的三片葉,叫做“棒三葉”。從植物生理學角度來講,棒三葉提供了玉米灌漿所需的大部分有機物。但是也只是大部分,還有一小一部分是需要上部和下部的葉片共同供給的,其中上部葉片是這一小部分有機物的主要來源。所以,在玉米授粉之後打掉上半部的莖稈和葉片,會對籽粒灌漿所需的有機物積累造成嚴重的影響,從而影響結實率降低產量和品質。

因此,玉米種植需要從多方面角度來衡量一些問題,不能盲目的為了降低倒伏風險打掉上半部莖稈來降低玉米的高度。但是,適當的打掉一些已經黃化的老葉還是可以的,對於提高下部葉片的光合作用強度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