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欠錢不還的經典故事嗎?

凌晨兩點嗑瓜子


有啊,海灣戰爭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目的就是為了賴賬。這個事還要從兩伊戰爭說起,在1980年,伊拉克向伊朗發起了進攻,伊朗組織防禦。

伊拉克的債務危機

結果這一打就打了八年,到了1988年,伊拉克不但沒有佔到伊朗土地還丟失了一些領土。伊拉克也因此欠上了非常多的債務。其中僅欠科威特就欠了140億美元,14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呢?科威特總共也就450萬人,那就相當於伊拉克欠科威特每人3000多美元,要知道1988年中國的人均GDP才二百多美元。


伊拉克為了解決鉅額的債務問題,希望石油輸出國組織降低石油產量,提高石油價格,以緩解其債務壓力,但是被科威特拒絕了。於是伊拉克聲稱自己是夾在伊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它為阿拉伯國家做出了貢獻,所以要求科威特免除伊拉克債務,遭到了科威特的拒絕。事實上,兩伊戰爭是伊拉克先發動的,這就引起了阿拉伯國家強烈不滿。

伊拉克攻佔科威特

既然談判不成,伊拉克決定對科威特實施武力攻擊。薩達姆宣稱要建立一個巴比倫帝國,並且聲稱科威特自古就是伊拉克的領土。等前期造勢完成,在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三個師越過科伊邊境。

一個機械化步兵師一個裝甲師,首先向南控制了賈赫臘山口,然後向東進攻科威特,而另有一個裝甲師從西側進攻,三個師回合後繼續向科威特進發。

在凌晨五點的時候,主攻部隊已經完全進入科威特市。到了下午七點,伊拉克宣佈完全佔領了科威特。接著在以後的數日內,伊拉克向科威特增兵20萬人和2000輛坦克。這手筆不算小了,二戰的時候德國佔領法國也不過是部署了27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到了8月8日,薩達姆宣佈戰爭結束,科威特被劃分為伊拉克第19個省。



而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第二天,聯合國安理會就對此事做出了回應,安理會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行為看法前所未有的一致,在當天安理會全票通過了要求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的決意,並且限定期限為1991年1月15日,如果伊拉克未能在最後期限撤軍,安理會將採取強制措施。

聯合國軍介入

隨機美國和蘇聯也達成共識,並且發表了聯合聲明要求伊拉克必須無條件從科威特撤出全部的武裝。1991年1月16日,伊拉克未能履行聯合國的決意。

1991年1月17日,多國部隊轟炸了巴格達,海灣戰爭正式爆發。到了2月,多國部隊以壓倒性的優勢消滅了伊拉克在科威特的全部駐軍。直到2月15日,伊拉克宣佈無條件接受安理會決意,並且從科威特撤軍。實際上撤不撤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伊拉克在科威特的駐軍已經被聯合國軍全部消滅了。


在海灣戰爭期間,多國部隊出動了69萬人,3700輛坦克和5600輛裝甲車,出動飛機10萬架次。伊拉克傷亡了10萬多人,將近9萬人被俘虜,多國部隊傷亡四千多人,陣亡六百多人,可以說以很小的代價贏得這場戰爭。

伊拉克在海灣戰爭期間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為了賴掉140億美元欠款,損失了2000億美元。而從1990年8月2日海灣戰爭開始到1991年3月2日,伊拉克在佔領科威特期間所造成的受害者向伊拉克索賠了3540億美元。從伊拉克的遭遇來看賴賬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漁耕樵讀


按理,這種事古今中外都不少見。

不過,史書記載的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乾的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兒,像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當然不值得一記。如果有記載,大概是那些出生平民,後來又發達的主,但也是一筆匆匆帶過。

在我看來,“欠錢不還”也有兩種理解:一是欠錢不打算還

,俗稱老賴;二是欠錢不用還,遇上好人了。

大概有這麼幾位,我印象比較深刻,大家看看他們是屬於哪一種人。

1. 漢高祖劉邦喝酒欠賬不用還

劉邦在反秦之前,在泗水亭當亭長,屬於公務員。亭長是個多大的官呢?據《正義》記載,按照大秦法令,十里設置一亭,十亭為一鄉。據《集解》解釋,過去的亭配備有兩名士兵,一個叫亭父,負責打掃衛生,另一個叫做求盜,顧名思義,就是抓捕盜賊的。所以,劉邦差不多就相當於今天的派出所所長吧,解決老百姓的日常訟爭,幫朝廷攤派徭役、徵收錢糧等。

官小俸祿肯定少。但是劉邦素來好酒色,還喜歡裝大方,有事沒事就請朋友搓一頓。如此這般,那點薄薪哪裡夠他開銷呢。換了別人,沒錢就少喝點了,他不,繼續向酒家賒酒喝,平日裡就這麼欠著,老推託說,年終時一起還。

酒家心想,劉邦好歹是衙門裡人,如果撕破臉皮問其要回酒帳,恐怕還沒捂熱,酒館可能會惹上麻煩,況且,他也沒說不還。就這樣,劉邦繼續喝,而且每次都喝得大醉。酒家本想催他回家,卻常看見劉邦身上總有一條龍,更讓人驚奇的是,只要劉邦來買酒,酒家的酒就會大賣。酒家喜上眉梢,心想,還收什麼帳啊?劉邦天生就是旺鋪之人。於是乎,到年終時,酒家不但不催著劉邦來結賬,主動把他的賬目全都銷燬了,還滿臉堆笑地對劉邦說:“兄弟,這裡就是你的家,要記得常來啊!”


不但欠賬不用還,酒家還盼著他繼續來賒賬的,恐怕只有劉邦一人了。

2. 韓信:我沒有借錢,只是蹭口飯而已。

韓信小時候不愛務農,又沒有正經職業,肚子餓了,就經常寄居在別人家吃閒飯,人們都討厭他。曾經接連數月到一位亭長家吃閒飯,亭長的妻子沒辦法,就只能提前做好飯,端到床上去吃。

說他欠錢,韓信可能要喊冤:我沒有借錢,只是蹭口飯吃而已。但是這位韓同學,別人可是花了真金白銀買米買菜才能做出香噴噴的米飯的,你整天白吃別人的飯菜,這不就是變相地借了錢還不想還嗎?再者,你身長八尺,腰懸利劍,誰又敢當面拒絕呢?


3. 管仲不肯開口借錢,鮑叔牙便主動送

管仲與鮑叔牙從小就十分要好。管仲家裡比較窮,卻十分好強,不肯開口向鮑叔牙借錢。鮑叔牙便主動找到管仲,請他合夥做生意,不用投錢,只負責操持生意。由於意外,他們遭受巨大損失,沒有賺到錢。可到分紅的時候,鮑叔牙分給管仲的錢卻比自己的還多。

遇上鮑叔牙這樣的朋友,不但不用借錢,即使欠了錢也完全不用還。


結語:欠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方是不是鮑叔牙;如果不是,還要看能不能給對方帶來財運;如果都不是,那就趁早把錢還了。


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總不能因為借點錢,就把自己的信用給砸了吧!您認為呢?


我是“讀春秋思無忌”,如果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也歡迎大家關注我。謝謝!


讀春秋思無忌


歷史上有很多欠錢不還的故事,不過有這麼一個人,從打算欠錢的時候就沒考慮還,他的打算是到時候把債主弄死就行了,這個人叫希特勒。

二戰爆發前,蘇德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在此基礎上,希特勒表示願意和蘇聯做生意,大家再籤一個貿易協議:德國用自己工業品,包括武器技術和機床來交換蘇聯的糧食和各種原料,合同總價值15億金馬克。

斯大林對此非常感興趣,馬上表示了同意。不過希特勒表示工業品生產需要時間,因此交貨會慢一些,所以建議蘇聯的交貨期限定為18個月,而德國的交貨期限是27個月。斯大林覺得有道理,於是也同意了。

根據協定,蘇聯不僅向德國提供了自己生產的糧食、石油、礦石、各種金屬製品、木材等物資,此外,蘇聯還幫助受到制裁的德國進口橡膠等戰略資源。

而德國按照協定,需要向蘇聯提供採油設備、柴油機、蒸汽輪機、發電機、車床等工業品外,還需要提供俾斯麥戰列艦的全套圖紙、未完工的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呂佐號,蘇聯將其改名為彼羅巴甫洛夫斯克號)、381毫米大炮和炮塔、406毫米大炮的圖紙,另外還要向蘇聯交付德國空軍的ME-109戰鬥機、ME-1109戰鬥機、JU-88轟炸機、德國最新式的坦克、大炮的樣品。

然而,德國有意或無意的拖延部分重要物資的交貨時間,到1941年6月時,雙方交付物資的差額達到了2.39億金馬克,然後……蘇德戰爭爆發了。

顯然,希特勒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按照合同來付清餘款,反正蘇聯一死債務也就不存在了,可惜的是,沒想到債主血厚,後面又有美國奶媽補血,最後倒下的是自己……

不過對於斯大林來說,對方很大一部分武器是用自己賒給對方的物資製造的,這事也夠噁心的了……


不沉的經遠




和他同時代的竹林七賢之一王戎,年歲最小,可人小鬼大,人說三歲看到老,小屁孩時看到小夥伴爭搶路邊李子,就他巋然不動,認為要是甜美可口早輪不上這幫小孩了,這故事大夥都熟悉。人越老越猴精吝嗇,家裡有李子出賣還要把李核鑽個洞,防止別人盜種。

她女兒婆家一時週轉不靈,兒媳出面向自己孃家借錢,事後每次女兒登門空手而來,王戎就一臉不高興,不予理睬。那時通訊不發達,如果要是有個智能手機他非得把她女兒的微信刷爆不可。直到某天女兒把錢一分不少帶來,才能博得老爸一笑,重溫父女之情,想做王戎女兒女婿錢少了不行。

欠王戎這種父母的錢,常回家看看時頂多看幾個白眼,少吃幾個菜,要是欠了官府的錢,運氣不好後果很嚴重。

清順治十八年翰林院編修葉方藹被家鄉的父母官告發,說是他兩年前欠官府一文錢稅錢。滿清剛剛鼎立中原,缺的就是錢,錢從哪裡來,自然得向老百姓收稅來解決政府開支。滿清剛開始新起爐灶,當然一切靡不有初,欠國家稅銀一文和一千性質相同,按律革去功名,降職審查。

可憐葉編修寒窗苦讀得來的探花就這樣沒了,被貶至上林苑管種糧食去了。

自打古人喊出“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的口號,後半段執行經常是打折扣變成了雙方的博弈。但實話實說,“老賴”都湧現在現代,古代倒是很鮮見。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帥哥手都黑

1285年10月5日,一位新的法蘭西國王在蘭斯大教堂加冕,這位新國王有著極其英俊的面孔,所以臣民叫他美男子腓力。擁有帥哥之稱的腓力四世延續這卡佩王朝抑制封建諸侯的國策,但他的手段和先祖完全不同,他的另一個綽號是——鐵之王。

這世界有個真理,名字會騙人,但綽號不會。這位鐵之王顧名思義是一個懟天懟地懟空氣的狠角色,上臺以後吞併弗蘭德斯,狂懟英格蘭誓要收回阿基坦,更爆裂的是這哥們連教皇都懟,直接發兵把伯尼法西斯八世給抓走,然後這倒黴的教皇就不明不白的蒙主召喚了。

只是這哥們懟了一圈以後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自己沒錢了,而且欠了一屁股債,連自己的領地收入都是債主管理的。這尼瑪怎麼能忍?欠債問題必須得解決,不能讓後世子民說國王陛下欠債不還啊!腓力和財務大臣開了三天的閉門會,得出一個結論,這筆債賣了屁股都還不起。

說來也巧,這時候腓力最大的債主聖殿騎士團在耶路撒冷那邊的地盤全丟了,只能通過塞浦路斯撤回西歐,具體點說是撤到了法國。腓力同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如果我的債主不存在了,那麼我的債務也就不存在了啊!並且債主的家產就會變成我的家產,我非但不會破產,還能發一筆大財哎!

於是帥哥腓力找到了新任教皇克勉五世(他的傀儡),教皇大人啊!出尼瑪大事兒啦,我發現一個灰常嚴重的褻瀆行為啊!克勉五世表示雖然我想不出比砍死教皇更嚴重的褻瀆,但還是請你說下去。腓力聲淚俱下的聲稱聖殿騎士團那幫人是異端啊,他們違背主的教誨搞基,你看他們的徽章,兩人騎一匹馬,還一前一後,馬震什麼的太邪惡啦,簡直無法直視啦!

教皇大人義憤填膺,陛下果然經驗豐富,對搞基問題有深入研究,聖殿這群混蛋已經欺瞞組織幾百年了!要不是陛下慧眼如炬還發現不了呢!您就說怎麼辦吧!腓力表示自己作為主最“虔誠”的信徒,必須清除這些人渣,審判他們!查封他們!收繳他們!他們的一切財產將由我拿來繼續侍奉萬能的主!

就這樣,帥哥腓力不但把債務賴掉,連債主都給宰了,不得不說帥哥手真黑....

法國的報應

1917年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打的如火如荼,千萬級的人命被拿來填戰壕,經濟更是凋零不堪。連老牌強國英格蘭都有點吃不消,更何況風雨飄搖的沙皇俄國,事實上俄國一直在舉債度日,跟盟友法國、英國(主要是法國)借了不少錢。本來指望著戰爭結束抄奧匈帝國的家底還債,可這戰爭卻越打越絕望。


毛熊也是痛快人,打不過咱們自爆吧,先二月革命後十月革命,乾脆把沙皇一家都給宰了。緊接著新成立的蘇維埃就宣佈老子不打了,回家過小日子去,山高路遠,各位江湖再見吧!哥們實在扛不住了,對不住兄弟啦,容小弟後報啊!

英法表示現在也打的差不多了,你撤就撤吧,但是欠的錢是不是還一下,總不能人死債消,吃虧的全是我們吧?毛熊那時還是幼年期,沒後來那麼霸道,連忙表示必須的、必須的,哥們也是場面上混的,不可能賴債的。可是當毛熊拿過賬單的時候,瞬間就徹底斯巴達了。

說實話,法國真沒坑毛熊,他們沒在賬單上動任何手腳,之前借款的條件也不苛刻,連利息都非常公道。可是架不住這債欠的時間太長,外國也有驢打滾利滾利,也有九出十三歸的,賬面隨便攏攏,毛熊欠了協約國180億盧布,不算利息也得122億。

懵逼的毛熊算了下自己的家底和盈利能力,大概100年的出口總額勉強夠還個本金,這債得還到2017年去,算上利息還指不定還到哪年月去呢。最後毛熊一咬牙,我還你妹啊!他們在1918年1月宣佈廢除沙皇俄國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一切外債,而且毛熊的操行大家是知道的,反正也是耍流氓了,乾脆耍到底吧,把領土內一切法國資產全都收歸國有了,可憐的法國就這麼被坑了個血本無歸。

到了1998年,毛熊的手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那一年他們的國債違約了(就是還不上),於是他們打開了核彈發射井的井蓋,並且誠懇的表示這只是正常維護,請不要在意。下面我們來談談國債的延期兌付問題,我不是不還錢,只是兌付後就沒錢維護核彈,大佬能不能通融幾天?

其實總結起來看,國家之間的欠錢不還大抵是有套路的,大國賴小國賬,一般是我憑本事借的錢為啥要還?小國賴大國賬,一般會被換一個打算還錢的總統。額....段祺瑞不在此列,他是耍流氓.....


歷史吐槽機


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上都有很多經典欠錢不還的老賴,有些人的事蹟甚至成了經典成語。

如東周時期的周赦王因為欠別人的錢太多,最後被別人成群結隊的組團來逼債,他被別人逼債逼得實在沒辦法了於是修了一個高臺躲在了臺子上,後世就有了一句成語叫債臺高築。

羅馬帝國後期由於貴族與羅馬皇帝窮奢極欲的生活方式導致財政吃緊國庫空於是他們大肆舉債。最後到了連羅馬士兵的軍餉都敢拖欠的地步導致了羅馬士兵頻繁地發動兵變,他們選出那些有錢的貴族來當羅馬皇帝,但前提是要交易一大筆錢,如果不交錢他們就把這些皇帝給做掉。到了最後,他們甚至把羅馬皇冠拿了拍賣會上高價拍賣,羅馬皇帝在那一個時期都成了高危行業了。

世界史上欠錢不還最大的老賴就不得不說第三帝國的希特勒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意志第二帝國戰敗,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協約國判決德國共賠償數百億金馬克的戰爭賠償。最後把德國逼的國家破了,德國馬克貶值了數億倍。等希特勒的納粹黨崛起時就對這筆戰爭賠款聲稱是萬惡的!到了1934年希特勒工人拒絕這筆戰爭賠款生成一個馬克也不會再賠償給協約國,到1939年二戰爆發,,1940年納粹德國佔領法國以後,希特勒以三倍以上的戰爭賠款重罰了最大的債主法國。


用戶夏天的風


《白毛女》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經典故事,那是窮人向富人借錢,由於是“高利貸”,(驢打滾帳,利加利,利滾利)。最後窮人楊白勞還不起,女兒喜兒被逼逃走,生活在深山中。……那是吃人的社會。現在年輕一代看來也許不明白。但從中明白,高利貸不可借,借了要命。





潁濱先生


借錢不還是小,借城不還才N掰!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