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外國電影翻譯成中文時配音非得要用怪怪的語調?

春春的天天


主要就一個原因:不同語言音節不一樣多。

說通俗點,即其它語言說一長串,中文翻譯只需幾個字就搞定了,所以配音只好拖慢一點,不然光看見張嘴不出聲,就尷尬了。

有的為了配合音節長短,把本來短的翻譯,給加長了,所以聽著不簡潔。

其實就是為了保證,演員每次張嘴,配音都得發出聲音,有時侯實在沒字兒說怎麼辦呢? 所以,外國片配音裡面“哦、啊、噢”特別多,就是用來填坑的。

沒辦法,為了一個蘿蔔一個坑,避免光張嘴不出聲的尷尬。


魔獄鬼舞


嘿!我的老夥計,看在上帝的份上,你不要太在意這些問題吧!


當然,上面這個就是開個玩笑。


總結原有有三:


一、英文語境、文化、語言習慣導致很大的不同。

如果你常常看電影,你會發現一些關於宗教類的口頭語,經常會出現在電影中。

如“holy mather god!”"oh my god""Jesus !"等等,在歐美這些90%家庭有宗教信仰,以天主教和基督教為主的,這樣口語一點不奇怪。

而且,上述這三句話,你隨便找一部電影,基本99%能找到,你就知道這些詞彙頻率有多高了。

這些翻譯到中文,就是“聖母啊”“哦~上帝呀”“耶穌啊”等等。而我們國家信天主教等的,比例甚少。當這些詞彙出現在譯製片中,自然會感覺很奇怪了。

以此為延伸,歐美口語中有大量的俚語、通俗語、潮流語等等,一旦翻譯到譯製片中,也會出現奇怪的感覺。

英語電影中,電影對白都是按照英語的相關、發音等等來的編寫的,其中有些對白,在押韻、發音對齊等等,都刻意這樣來安排。如果你有中學以上水平英語,來讀讀《量子危機》中最後一段,M夫人和邦德這句對白。


M:I nend you back

邦德:I never leave

M夫人的發音字節數,I nend you back,是四音節

邦德的I never leave也是四音節,而且還和M夫人的押韻了。

細細聽下來,這句對白很有味道吧?

翻譯過來,的確很準確,但味道卻沒有了。這樣的例子很多,只要你有高中以上水平,多留意英文字幕,就會發現類似的例子太多了。

如同我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怎麼翻譯到英文都好,無法體驗到味道的。


總結一下,一些俚語、宗教語、習慣詞彙等等,這些在翻譯中很難跳過和找到對應的、而又符合我們習慣語的翻譯。就造成了了,一些詞彙非我們習慣使用,聽起來有點怪怪了。



二、英文發音的長短和口型對齊。

我們來繼續使用上面的圖片來做案例。

M夫人說,I nend you back,在英文上,這句話只有4個音節。翻譯到中文,完全準確的話,就是“我需要你回來”。但問題來了,有6個音節!

作為字幕,當然沒問題了。如果是配音呢?人家發音四個音節,你六和音節,不就出現了,畫面人物口型對不上了嗎?

這裡語句短,人物背對鏡頭,看不到嘴型。語速快點等都可以掩蓋過去。

但對白中是這樣,英語發音有10個音節,人物又面對鏡頭呢?

翻譯到對應的中文,只有4個音節,咋辦?

“I'm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tudent Union”29個音節

“我是加州大學學生會會長”11個音節

足足差18個音節了,咋辦?按照實際語言習慣配音,中文配音完了,

這樣處理方法無非就是可以加長翻譯了,“我就是加利福尼亞州大學的學會生會會長”當一旦在這樣做,就開始變得怪怪了,因為又違背了我們中文語境了。

類似的案例太多,不一一舉例了。


三、譯製片流行時期,翻譯上較為保守,以穩為主。

譯製片流行時期,主要是國內院線還沒有全面發展,這個階段主要在60-90年代前期。這個年代對於翻譯來說,我們既然求準確,也要求穩。不僅要翻譯字字對應,還要字正腔圓。所以,我們就有了“上帝呀,求其你原諒這個可憐的傢伙吧!”類似經典翻譯腔。

在譯製片中,要儘量做到完全本地化,這個是不可能完全的。而因為上面三個原因,就誕生了具有特色的翻譯腔,譯製腔。不過,這些經典譯製片,我自己看起來很有味道啊!我會看英文原版,也會看看譯製版,有很經典的味道哦。

提到配音問題,這個我要說說香港的TVB。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廣東佬,是喝TVB奶大的,80未-90年代也經過巨量的“明珠930”(明珠臺每晚9點30播出一部熱門電影)洗禮,使得我喜歡上了電影。

明珠臺為了照顧本地觀眾,在90年提供了“麗音廣播”就是所播放的英語電影、英語劇集一律有粵語配音。我看過“肖申克的救贖”“生死時速”“虎膽龍威”的粵語配音版本。香港的配音的確是全球內做得最好的,特別是在對白上大膽的全面本地化。


經典案例《驚爆點》(港:終極豪情)裡維斯的成名作。

跳傘一段,落到地面時候,原版英文裡維斯在狂罵“FXXK”幾句,粵語配音版本則“我頂你,撲你街”等等,這種感覺很過癮。當年我看時候對這段對白和鏡頭記憶十分深刻。


香港的翻譯十分大膽,美劇中出現一些流行詞,如某部美劇,劇中人物提到“你以為是傑克遜嗎?”為了照顧當時候香港觀眾,這句直接在粵語對白翻譯成為“你以為你係劉德華咩?”

類似的例子不少,廣東看明珠930觀眾應該有記憶的。


好了,希望你喜歡這個答案。請關注泡泡說電影!


泡泡電影會




內地最初的譯製片的配音領導和團隊犯了一個幼稚的錯誤,先自己模仿演員說話的口形,再加上抓住照搬一模一樣的語速,最後出來了毫無中氣的怪怪的語調。然後影響延續了好幾代配音演員,成為固定配音風格。



是不是必須這樣才能翻譯配音好譯製片呢?如果你看過香港翻譯的譯製片配音,能知道絕非如此。



香港配音的西方英語影片,完全可以做到發音中氣十足,正宗的粵語發音。讓人深臨其境。


心靈書法學堂


一直以來,譯製片中的中文配音都和國產片中的語速不同,國產片中的臺詞,除了文藝化以外,基本和生活中語速相同,而譯製片中的中文配音,大多有延長音或尾音,字與字之間都有似乎有一條長長的拉線,而不是直截了當。因此,聽起來乖乖的,但也覺得洋氣。

譯製片配音藝術家喬榛和丁建華

譯製片中的中文配音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味道呢?這與外語和中文 的音節不同有關係。就拿漢語與英語比較,漢語很簡短地發音就能表達完整的意思,而英語卻發音較長。比如和人初次見面打招呼,漢語直接說“你好”,很簡短,也很簡單,而英語卻是一長串字母—how do you do?(好肚油肚),這樣一來,英語幾乎就比漢語的發音延長了兩倍。為了在配音時能夠與畫面中的人物對上口型,配音演員就需要把“你好”讀得慢一些,讀成“你——好”或多加一個漢字讀成“你好嗎?”來對上銀幕上演員人物的口型。

除此之外,由於譯製片中外國人說話時都有誇張的表情和雙手的比劃及聳肩的習慣,漢語配音演員在配音時也會根據影片中的肢體語言,安排恰當的語氣和語速來加以配合,從而達到出神入化的配音效果。

實際上,很多譯製片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除了影片故事情情節本身精彩外,相當大的因素卻來自配音演員高質量的配音。我國譯製片配音水平最高的配音演員要數喬榛和丁建華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們看過的很多譯製片幾乎都出自他們二位之口。如《葉塞利亞》、《尼羅河上的慘案》、《魂斷藍橋》、《加里森敢死隊》、《虎口脫險》等影視片都是喬榛和丁建華的配音佳作。


若愚趣談


不是什麼”怪怪的語調”,而是譯製導演用國語還原外語對白時,必須根據角色形象不同的性格特徵,來選擇與之相對應的音型進行譯配,以儘可能準確還原原版影片中角色形象的性格特徵。因為人具有各種不同的性格,所以在譯製外語對白的影片時,就必須通過國語不同音型的聲音,讓觀眾用國語來準確把握外國影片的思想內容。

配音藝術家童自榮

配音藝術家畢克

配音藝術家尚華

配音藝術家喬榛

比如在七八十年代時,深受中國電影觀眾喜愛的上海電影譯製片廠配音藝術家童自榮老師,他以其華麗清亮而極具魅力的聲音,曾將多少個栩栩如生的銀幕形象呈現在我們面前,尤其是我們家喻戶曉的”佐羅”這個形象:童自榮的名字已經和”佐羅”聯繫在一起。另一位配音藝術家尚華老師,他那極富表現力的嗓音,既可以將一個陰險狡詐而又殘忍狠毒的黑心藥商:《追捕》中的東南藥廠董事長長岡了介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可以將一個樂團指揮儒雅而又令人捧腹的言行舉止表現得惟妙惟肖,以至於讓人忍俊不禁(法國影片《虎口脫險》中的斯坦尼斯拉斯)。再一位配音藝術家就是同樣大名鼎鼎的畢克老師,他以其富有彈性的嗓音,將幽默而又老謀深算的比利時大偵探波羅演繹得入木三分(英國影片《尼羅河上的慘案》中的波羅大偵探);將沉穩而不苟言笑卻又機敏幹練的遭人陷害的東京警視廳檢察官拿捏得近乎完美(日本影片《追捕》中的杜秋東仁)………。

對外語對白的原版影片進行譯配,這是一種藝術上的再創作。因為將外語對白翻譯成中文後,還要根據劇中人不同的性格特徵,去尋找聲音能夠與其性格相匹配的配音演員,這樣才算將一部原版外語影片用中文相對準確地還原出來。想必大家應該還記得墨西哥影片《葉塞尼亞》吧!著名配音藝術家李梓老師用充滿激情的聲音,對任性、潑辣的葉塞尼亞進行了完美再現:”當兵的,你不等我啦?你不守信用”!一代配音藝術大師喬榛老師用其雄渾厚重的聲音,準確還原了外表冷峻而內裡熾熱的軍官奧斯瓦爾多上尉:”我已經等了三天了”……!


Mrttlzz99


一直以來我也是覺得怪怪的,如果說是為了區分中國人和外國人的話,好像也沒這個必要,看拍攝風格和人文面孔就知道。僅僅是因為語言長短,也大可不必順著別人鼻子走,畢竟是在中國放映,中國觀眾才是主人才是上帝。想與影片內容相符,可是影片原聲很自然,沒這麼怪腔怪調的,連外國人聽了都不舒服都很奇怪。最後只剩下一個通病問題了,中國的文人都喜歡崇洋媚外,凡是涉及國外的就儘量粉飾,從人名地名國名中就很明顯看出來,外國人取中國這些名字都普遍貶低。中國文人取外國所有名字都高大上。其中商家的功勞也不小,外國的商品能吵上天堂。買家更是引以為榮。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了。只能說只要大家都開心就好,也許生活就是這樣子的吧


用戶外星人


這個問題30年前就想問了,誤以為外國人說中國話就是這樣的


張波1983


老的配音演員和電影依然十分經典!甚至比原聲更有意思!經典的配音比如《虎口脫險》《辦公室的故事》,太有意思了,比原聲有意思多了!

那個指揮家:我沒什麼,我

沒什麼,……你,拉的不錯;你,還可以,就是,還湊合,只有你!我什麼都沒聽見!你不停的嚼舌頭!這個作品按照我個人的理解應該慷慨激昂!就像打雷前黎明的閃光!邦……邦邦………現在!咩咩……咩……就像溫吞水!好了回到第十七小節!!![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現在娛樂圈功利化太嚴重沒人肯靜下心來仔細的去研究琢磨,一代經典早已成了不可複製的逝去……


閒的要死的魚


看了一些評論,似乎都沒說到點子上,第一,中國推行的是標準的普通話,注意不是港臺腔。第二,配音需要根據原版人物的聲音選擇最近似的配音演員。第三,中國語和外語語法不同,導致一句話長短不同,為了配合嘴型,配音必須按照外語片的語速做調整,因此你聽起來有別於國人對話。第四,配音需要吻合對象的氣質,情緒,情感。譯製片有譯製片的特色,有興趣的可以看看中國最經典的上影譯製片,你會受到震撼的。


水泊雨軒


漢語的語句比絕大多數外語要短的多,也就是中國人說同樣的一句話要比外國人花的時間更短。這點區別放在電影譯製上造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按照正常的漢語語調說話,話說完了,電影裡的演員的嘴還在繼續動,而且可能還要動半天,這種譯製片如果放出來,估計能逼死一大批觀眾,不管觀眾有沒有強迫症。

所以只能一邊讓翻譯增加中文的臺詞量,同樣意思換個說法多寫幾個字,一邊讓配音演員儘可能的把詞拖長一點。臺詞一多再加調子一拖長就感覺很怪,於是就產生了我們所熟悉的翻譯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