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今日頭條上,有的評論非常經典卻沒有一個贊,而有的很一般卻有大量的贊?

談情感聊人生


我在頭條上寫段子24天了,現在有95W+的閱讀量。

第一天結束了時候,有5K多,可把我驚呆了。畢竟我寫公眾號一天有五十個人看就了不起了。而且寫公眾號好辛苦啊。我又不喜歡複製轉載別人的。搞原創研究很花時間,更花時間的是排版。而且花時間搞的還不好看。

所以,當我看到第一天的成績時,我特別激動,還興奮地發了個朋友圈。我不曉得有沒有人笑我,時間倒退的話,我肯定要笑自己的。五千算什麼,後來實在是漲得太快了。雖然跟很多人比,還是太low了。

但畢竟我剛開始嘗試,也不是個多幽默的人,也不喜歡為了博關注而整些過激的言論。我基本都是上下班路上或上班間隙用手機發的回答。起初,我看到問題都會想回答,而且就是想到一兩句話,我覺得自己想得特到位,就特得意地回答了。結果到現在那些回覆都是0閱讀的。

後來發現了點規律,不管怎樣,要湊字數,才可能被推薦,被推薦了才可能有閱讀量。不然,你的回答就跟你這人一樣,差不多等於不存在的。

此外,選擇話題很重要。要選熱評的新鮮的。熱評的要是過氣了,也沒人看,甚至不會被推薦。新鮮的沒熱點也沒用。就像肉食動物對新鮮蔬菜是不感冒的。但是,有些話題和問題,明顯就是為了博關注的,講真,真的很無聊的。但也有回答。

很多問題很有標題黨嫌疑,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去探討一件客觀事務。很容易引起人們熱議或者激奮。有些諸如鳳姐為搏出門而生事的,想想覺得其實很無聊,沒必要。

這幾天看到對對子的,我覺得很有意思,對了好多個,但幾乎沒有閱讀量,像這種問題就屬於小眾偏門的類型。回答了也不會有關注。

感情類的,一般會容易有熱點。

不過到現在,我也就一個回答閱讀量超過十萬的。總數還行,無非是很努力。但明顯才華沒跟上,也是覺得很尷尬。

昨天下午特別忙,當我卡下班忙完登錄時,發現漲了三十多萬。我都快驚呆了。平時總拿著手機刷新,漲得很慢的。感覺再也不會有那樣的成績了。也不知道都是在哪些問題上蹭到了熱度,還是集體求和的結果?不得而知了。

所謂二逼青年歡樂多,我也不曉得樂什麼,反正看到閱讀量往上漲,覺得高興。又沒有錢,也不曉得高興些什麼。


逗笨逗


《曲高和寡》:

戰國的時候,楚國有個叫宋玉的人,他文才出眾,能言善辯,楚王非常賞識他,這遭到了很多同事的嫉妒和怨恨,於是便有人在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

  一天,又有人在楚王面前說宋玉的壞話,楚王聽得太多都有一點不耐煩了。於是便把宋玉叫來問道:“你是怎麼搞的,惹出了這麼多閒言碎語?”宋玉憑藉自己雄辯的才能為自己據理力辯。楚王聽了,說道:“你說得也有道理,可為什麼那些人偏偏跟你不和,總是要說你壞話呢?如果你能講出令人信服的道理,我就算這些人說的都是假話,不然的話,你說得再好,也是沒有用的!”[2] 宋玉立即回答道:“大王,我給您講出個故事吧!有個外地人來到了都城,有一天,他在鬧市裡唱起歌來。開始唱的是楚國當時民間的歌曲‘下里巴人’,由於曲調通俗易懂,會唱的人很多,因此,有好幾千人都跟著一起唱了起來;不久,他又唱起了格調稍微高雅的‘陽阿’,這時,跟隨他一起唱的人就只有幾百人了;後來,他又唱起了更為高雅的‘陽春白雪’,難度更大,所以跟著唱的人就只有幾十個人了;最後,他將五音特色調和發揮,使樂聲達到了極境,這時,就沒有幾個人能跟著唱了。這道理就是:歌曲越高雅,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


安史之亂見證者


有興趣看頭條又有時間評論的,一般不是高水平的人。如果有一臺馬戲和一個書法展覽,你說大多數人會去哪?當然是去看馬戲的人多了。這是從文章內容角度來看。

從評論的角度來看也是同樣道理。以對聯為例,合聯律的高水平對聯並沒多少人點贊,因為我們的基礎教育並沒有講平仄、對仗,更沒講對聯的規則,所以,除了極少數研究對聯的專業人士能給出中肯的評論之外,絕大多數都是隻看對聯的意思來評論,即相當於對一句口號的評論,這句口號越有趣,大家就越認為是“好對聯”而點贊,而實際上,他們所點贊對聯根本不能稱作為對聯,違反了聯律所有規定,連上下聯都分不清。

所以,平臺(包括頭條)衡量你的評論是否“優質”,不是看你有沒水平,而是看你能吸引多少眼球!


敬翔通俗文化


其實很簡單:

1.陽春白雪無人問,下里巴人眾客擁;

2.水致潵無魚,人致徹無徒;

3.上有所好,下必盛焉;

4.嶢 嶢者易缺,佼佼者易汙。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5.名至實歸型,平臺確有高手;

看看你屬於哪種就明白了。

實際上就一句話,大眾平臺必須大眾化。點贊多少,其奈我何?


海天雲燕


因為經典的都是吹捧或者說大話和套話的,老百姓不喜歡。


GUO8424


這與頭條的受眾有很大關係,對於頭條發起的一些較為嚴肅的問題關注度相對較少、你雖然認真地進行了回答但閱讀量和點贊量相對較低,反而是一些貼近民生的或是家長裡短的問題受關注程度比較高,條友參與度和熱情都比較高。根據我的一點心得 就是回答問題切忌長篇大論 空話連篇,要抓住問題的實質廖廖數語把問題說通說透即可。頭條問答注意別提一些弱智問題這樣大家參與起來更有興趣。


海邊的礁石55638386


我上頭條發表文章僅月餘,開始的一首描寫武漢的詩受到網友歡迎,也有一些點贊,評論,但後來發表的詩作與文章閱讀量明顯少了,詩的內容同樣很有力度,涉及面也較廣泛,寫作手法也很獨特,幹練,但是,收看率就是不高。我也 我也不明白箇中原因。但是,我認為,只要堅持努力,持之以恆,總會受到網友歡迎。也向大眾奉獻一份美好禮物。傳播正能量,不胡說八道,不搞歪門邪道,不消極懈怠,做個朝氣蓬勃的人。

有人得到很多點贊,粉絲也多,但文章並不咋的,說明人家有人脈,可以呼風喚雨,吆五喝六,名人更是粉絲累累,我們無法比擬,難以望其項背,只能面對現實,走自己的路,讓人去捧別人吧。

這個平臺應該是大家公平競爭的大舞臺,應該大力倡導正能量,弘揚正氣,支持砥礪前行的各類優秀人才,不管先來後到,不搞論資排輩,優秀優先,提攜俊才。


東方傑士


那是你自我感覺良好!好不好自己說了不算!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就像一個女孩子,總覺得自己美,可週圍的人沒有一個稱讚的,你說她到底美不美?





豫西老楊


這也不奇怪,我也發現有的比較低俗,點贊反而很多,這倒也沒什麼關繫


揚帆慎視


有一句話這樣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很多事對於吃瓜群眾是不能掌握全部真相的,只能像盲人摸象一樣去認識大象。所以不給完美的評論點贊也是能夠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