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怎麼垂釣?

沙漠藍天


隨著冬季水溫的下降,

水中魚的活性或覓食慾望也開始降低,魚是一種冷血對水溫要求很高的物種,這種水溫的變化帶來的魚情改變是冬季作釣的一大障礙,也是很多釣友為什麼冬季會選擇封竿不釣魚的原因,但是活性的降低並不是代表冬季沒法釣魚,相反冬季是釣大板鯽的最佳時刻,但是在活性的降低前提情況下,就要求我們想要釣好就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冬季水溫降低對魚的改變有哪些?

找到了這些改變後應該如何進行調整應對?

這兩個問題包括了冬季魚情的變化,找到了魚情的變化之後我們只需要針對性的調整改變進行應對即可,接下來大咖就圍繞這兩個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

冬季水溫走低對於魚情的改變

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這句話同樣適用在冬季釣魚中,冬季的水溫對魚情的改變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活性的變化

魚是一種冷血變溫動物為了保存體力不過分流失,冬季水溫較低時魚會採取減少活動量進行應對,從而發生了活性降低、覓食慾望不強的客觀表現,活性的降低不僅僅體現在活動量上面,同樣的因為活性降低魚會出現扎堆效應,很多釣友覺得冬季魚難釣,往往就是因為沒有找對魚的藏身之處

覓食性變化

這裡的覓食性變化特指對餌料味型需求的變化,冬季的水溫低魚為了保證體內熱量得以平衡,在覓食時會對含有高熱量的食物更為感興趣

,如蟲餌、蝦肉等富含高蛋白含量的餌料,在水溫較低的時候是釣魚的首選餌料,不過因為蝦肉的價格昂貴並不適合野釣環境,一般在冬季野釣的時候可以使用紅蟲蝦肉多用在限蟲的坑塘時使用

生活環境的變化

魚是一種趨溫性極強的物種,雖然冬季的水溫普遍都低,但是它們對於溫度的差異感受非常敏感,往往都會選擇在溫度較高的水域生活覓食,雖然這裡相較於其他水域不會有什麼特大的差異,但是僅僅一度左右的溫差魚都會明顯感受到,所以冬季想要釣好魚,對於水域溫度差異的把控應當也要做到心裡清楚,這也就是為什麼冬季釣魚有這樣一句話:“冬釣陽“,主要就是因為陽面較陰面水溫會高上一些。

小總結:冬季魚情的改變主要體現在活性、覓食性和生活環境三個方面,低活動量、喜歡覓食高蛋白食物、喜歡呆在溫度較高的水域是這三個變化的具體體現,找到了三個主要的變化我們只需要針對性的調整,投其所好定其位在冬季也能釣好魚。

如何調整才能應對魚情的變化?

找到了冬季水溫低對魚情的改變,接下來我們就是對照這三個變化進行針對性的調整,那麼究竟需要做哪些調整呢?

釣點的調整

對於很多釣友而言,冬季釣魚最難的就是釣位的選擇,因為活性降低喜歡扎堆,所以冬季會出現一個非常極端的漁獲現象:要麼空軍、要麼爆護,多數都是因為魚生活習性導致的,在上面的變化中大咖有提到冬季對於魚的活性和生活環境的改變,所以想要釣好魚首先就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釣點,那如何才是冬季應該選擇的釣點呢?

  • 水草覆蓋的水域

水草一直釣魚人找尋釣點的最佳風向標,這都歸功於水草的所起到的作用,對於魚來講水草不但能夠提供豐富的食物、強有力的保護、還能夠起到抵抗冷空氣進入保護水溫過快散失的作用,魚的趨溫性引導著魚在冬季會選擇溫度較高的位置生活覓食,水草邊絕對是最佳的選擇。

雖然水草位置非常優越,但是水草附近水域結構複雜,所以在釣草邊、草洞的時候就需要我們在釣法上進行一定的調整,水下環境複雜導致的不方便拋竿、易掛底特性,要求我們在選擇釣法的時候應該使用長竿短線通線單鉤的方式進行作釣,這樣可以精準的定點作釣加上單鉤特性可以有效的防止水下掛底掛草的可能性。

  • 深水遠水位置

冬季的水草位置並不像春夏秋三季那麼常見,冬季是一個萬物凋零的季節,水草也不例外,在很多水域也都處在凋零的情況並不常見,所以除了水草這種黃金位置外我們還要做好備選策略,那就是深水遠水區域

冬季深水區較進水淺水區的溫度要高上一些,這也就導致冬季魚更喜歡待在深水的高溫區覓食生活,知道了藏身的位置處在遠水處,但是尋常的臺釣竿、炮竿並不能達到這種遠度,所以需要我們在釣法上進行一定的調整,使用具有遠投能力且不失靈敏度的岸筏串鉤進行作釣,這種方式既能拋投到遠水深水處,還因為岸筏竿的軟質竿稍能夠靈敏的反饋出活性較低的魚吃口信號。

小總結:因為釣點位置的特殊性需要我們針對性的調整釣法策略,這也是為什麼春、夏、秋季臺釣好用而在冬季天冷的時候漁獲不好的主要原因,

因為臺釣的限制性較多並不能在水下環境複雜或作釣深水遠水的能力。

餌料味型的調整

為了保證體內能力得以保證平衡,餌料方面就需要有一個較大的調整,採用萬能的蟲餌是冬季釣魚的最佳餌料選擇,很多釣友可能會擔心紅蟲會招小魚,這個大可不必因為冬季水溫低,小雜魚鬧窩幾乎不會發生。

紅蟲作為冬季最佳的餌料選擇之一,不僅僅是因為它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它的顏色、擺動、味型都能充分的發揮著優秀的誘魚、釣魚效果,從過多個維度刺激活性不高的魚開口覓食,既然需要讓他發揮擺動的誘釣效果,我們在使用蟲餌的時候掛餌的方式方法就需要一定的注意,手掛蟲的時候要避免使用粗線條魚鉤、帶倒刺魚鉤,這種鉤型的魚鉤很容易導致紅蟲破裂,體液流失後的蟲餌很快就會喪失活性、和誘釣效果,導致使用效果不佳,正確的手掛方式應該使用無倒刺袖鉤,袖鉤鉤條細掛鉤的時候可以更容易的刺穿且不傷紅蟲

延伸:如果是冬季夜釣的時候,蟲餌的效果並不理想,很多釣友通過嗅覺都能感受到紅蟲的腥味,並不是特別的濃郁,在夜間沒有光照的情況下,魚僅僅通過嗅覺並不能快速的找到它,所以在冬季夜釣的時候,應該選擇使用肉夾饃的方式作釣,採用添加了腥味劑的粉狀餌料,和紅蟲拌勻以後進行作釣,藉助腥味劑水下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的特點,將魚誘進窩後藉助紅蟲天然的腥味進行作釣

,這樣才能保證夜釣的收穫。

線組搭配要調整

冬季魚活性低吃口弱,導致在它吃鉤的時候動過很小,我們需要使用信號傳遞效果更好的細號子線進行應對,這樣不但可以保證不會造成魚線擋口的發生,還可以通過軟質線組降低魚吃鉤信號的衰減

一般情況下冬季多以鯽魚為主,野生的鯽魚個頭不會很大,一般都是半斤以內的個頭,所以在選擇線組的時候儘量的放低,一般情況下0.4-0.8即可,冬季的魚口信號弱一定要避免有大小兼顧的思想,這樣的思想很容易導致你什麼魚也釣不到。

寫在最後

冬季釣魚沒有什麼特殊的技巧,無非是找到魚的位置,針對冬季魚情的變化調整釣法、餌料、線組,當然除了以上幾種需要注意調整的事項外,還有一些細節同樣需要我們注意,如浮漂的調釣、魚鉤的大小選擇等,這兩點如不處理妥當也容易發生沒有魚口,釣不上來魚的可能性,想要冬季釣好魚,釣點的選擇是基礎,細節的處理是關鍵,這兩個方面調整妥當,冬季的魚很好釣。

一個熱愛釣魚的江湖少俠【垂釣大咖】,歡迎您的評論、點贊、轉發、關注!


垂釣大咖


你好,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答,我也是一位釣魚愛好者,釣魚也有幾年了,關於你提出的問題:冬季怎麼垂釣?我來說說我個人一些看法吧。

冬天是一個寒冷的季節,魚相對來講也沒那麼好釣了,大多數魚類已經不再進食了,它們已經進入了假冬眠狀態,呆在深水地方已經不遊動了,只有少部分魚類還是開口覓食的,其中包括鯽魚和鯉魚了,所以冬季釣魚,我們一般目標魚都是以鯽魚和鯉魚為主的

,那我們冬季怎麼垂釣它們呢?

我們想釣什麼魚,我們必須要對它們有所瞭解,比如它們是哪個水層的魚,喜歡吃什麼,喜歡呆在哪些地方等等,只要我們瞭解它們了,我們想要釣到它們還是可以的,那它們冬季喜歡呆在哪些地方呢?喜歡吃什麼東西呢?

鯉魚和鯽魚都有很多共同點的,所以我們瞭解了它們其中一種就可以了,它們喜歡呆的地方有以下幾種

第一:水深地方

第二:雜草多的地方

第三:經常有人垂釣的地方

①冬天氣溫是很低的,水裡溫度也低,所以魚類都會選擇性呆在水深的地方,因為水深的地方溫度相對比較穩定,比一般淺水地方溫度要高,所以它們冬會選擇呆在水深地方過冬,其次

水深的地方還可以讓它們有安全感,它們認為安全了,它們就會一直呆在那裡,所以我們冬季釣魚,我們一般都會選擇水深的地方。

②鯽魚和鯉魚它們是比較喜歡生活在水草比較多的地方,因為那裡食物也較多,比如水底的草根腐爛了,它們也會以它們為食,其次雜草腐爛了,它們還會敷衍出其它水底昆蟲,水草多的地方,昆蟲也比較多,比如蚱蜢,蜻蜓等等,它們也喜歡生活在那,它們一不小心落水了,就會成為魚類的大餐,所以鯽魚和鯉魚都是喜歡在雜草多的地方的,其次多水草的地方,還

可以提供它們藏身,躲避一些天敵和水裡的肉食性魚類,所以我們冬天也可以釣草邊。

③鯽魚和鯉魚它們也是比較喜歡生活在經常有人垂釣的地方,因為那裡食物多,尤其是冬季,食物是比較短缺的,鯽魚和鯉魚就更喜歡生活在那裡了,所以我們冬季釣魚,我們也要優先考慮老釣位了,老釣位是比較多魚的,魚也比較集中。

以上幾個地方就是鯉魚和鯽魚喜歡生活的地方了,我們如果想要釣到它們,我們找釣位時就要儘量選擇這些地方了,我們選好位置後,確定了,我們就要開始進行下一步工作了。

打窩

我們不管釣什麼魚,我們想要釣的多,釣的爽,我們就需要打窩,尤其是冬季釣魚,冬季魚也是沒那麼活越的,所以我們就更需要打窩了,打窩可以快速讓魚聚集在一起,窩料我們可以選擇酒米 ,豬飼料,鴨飼料等等

,我個人認為冬季打窩比較適合酒米,酒米味道濃烈,窩料一打下去,魚就很快聞到酒米的氣味了,它們就會沿著氣味找到窩點,只要我們把窩做好了 ,魚進窩了,我們就有機會釣到鯽魚和鯉魚了。

漁具選擇

冬季釣鯽魚我們主要是以手竿為主,手竿我們可以選擇4.5米~5.4米的就可以了,這樣長度就夠了,冬季魚是比較輕口的,用太長的竿,我們看漂就沒那麼清楚了,所以魚竿也不宜選擇太長。

魚線選擇

冬季釣魚,我們魚線也不能選擇太粗的,因為冬季魚沒那麼活躍,魚口也比較輕,如果我們線組選大了,會影響靈敏度,嚴重的會影響我們抓口,所以我們線組不需要太要,我個人感覺主線有1.0~1.5就足夠了,子線有0.8~1.2就足夠了,這樣搭配,三幾斤的魚是沒問題的,如果魚越大,我們線組就需要加大了。

魚鉤選擇

冬季釣魚,我們魚鉤也不需要選擇太大,因為冬季魚沒那麼活躍,吃口也沒那麼猛,如果魚鉤用大了,會影響魚兒吞鉤,鯽魚和鯉魚嘴也不是很大的,所以我們魚鉤有3~5號就可以了,遇到三幾斤的鯉魚也是沒問題的,所以我們目標魚不大,我們魚鉤就可以選擇小點。

魚漂選擇

冬季釣魚,魚口是很輕的,所以我們選擇浮漂也不需要吃鉛太重的

,一般冬季都是選擇吃鉛較少的浮漂,要不我們是抓不到魚口的,魚在吃餌我們是發現不了的,魚把餌吃完了,我們才知道,所以我們要選擇吃鉛少的浮漂,選擇1號漂,1號漂就是吃鉛最少的了,所以我們冬季釣魚,我們選擇1號漂是比較適合的。

魚餌選擇

冬季釣魚,我們魚餌可以選擇商品餌,商品餌:我們可以選擇野戰藍鯽或九一八

等,這兩款魚餌不僅可以釣到鯽魚還可以兼顧釣鯉魚的,可以單款開餌,也可以混搭開餌,餌料和水比例1:1這樣開的魚餌狀態是很好的,可以拉餌也可以搓餌。蚯蚓:蚯蚓一年四季都可以釣鯽魚和鯉魚的,蚯蚓也是比較好找,成本也較低,但效果是蠻好的,所以我們冬季釣魚,我們也可以使用蚯蚓。紅蟲:冬季釣鯽魚,釣鯉魚,我們也可以使用紅蟲,紅蟲效果是蠻好的,上魚也快,缺點就是上餌麻煩點,所以我們冬季釣鯽魚和鯉魚,我們可以選用紅蟲。

冬季釣法

①釣靈:我們冬季釣鯽魚和鯉魚,在面對魚口較輕時,我們抓口難時,我們應該以釣靈為主,其它為輔,這樣魚口再輕,我們釣靈也會比較快反應出來,也早發現,所以我們冬季釣鯽魚,鯉魚我們應該釣靈一點。

②逗釣:我們冬季釣鯽魚和鯉魚,在面對魚情不好時,我們還可以選擇誘釣法,誘點法是適用於活餌,比如蚯蚓,紅蟲等,我們在魚口較差時 ,我們可以每隔一會就拉一下魚餌,這樣就比較容易引起鯽魚和鯉魚的注意,所以我們冬季釣魚,我們在魚情不好時 我們可以試試誘釣法。

總結:冬季釣魚,我們首先要確定我們目標魚是什麼魚,一般冬季都是以鯽魚和鯉魚為主的,確認目標魚後,我們就可以找釣位了,找好釣位我們就需要打窩誘魚了,窩料可以選擇酒米等,等魚進窩了,我們就可以開始釣魚了,魚餌可以選擇商品餌,蚯蚓,紅蟲等,冬季釣魚需要釣靈,不釣鈍,魚情不好時我們可以試試誘釣法。


釣魚飛飛


與其他季節相比,冬季垂釣的確有難度,但掌握一定的技巧,仍會有不錯的漁獲,那麼在冬季的水情、魚情有哪些變化?又該如何垂釣呢?筆者結合冬季野釣經驗,分享如下。

1、冬季水情、魚情的變化

2、冬季如何具體垂釣

冬季水情、魚情的變化

冬季水溫明顯下降,魚的活性降低,致使水情、魚情與其他季節相比,差距明顯,這也是垂釣方式需要改變的前提。

1、冬季水情的變化

水體食物減少:與夏秋相比,冬季自然水域的水溫,大部分時間處於0-10℃範圍內,原分佈、活躍在水裡的浮游生物、藻類植物、軟體小蟲等無法承受低溫的侵襲,逐漸失去活性,乃至消亡,此時水質變得清澈,而水體偏瘦。對於魚來說,食物減少,甚至匱乏。

水溫分化明顯:冬季水溫整體下降又有分化,接近水面的上層水易波動,下層水溫逐漸升高。據研究湖泊、河流水下3米的位置大致可作為波動、穩定的分界線:3米位置以上的水層受外界光照、風力影響大,易波動;3米位置以下的水層受外界影響較小,水溫穩定,且隨深度緩慢增加。這是遇到大水面時,選擇釣點的依據。

2、冬季魚情的變化

有覓食慾望的魚種減少:冬季水溫降低,魚的活性下降,部分難耐低溫的魚早已處於冬眠狀態所以仍然有覓食魚種數量減少,像北方以鯽魚、鯉魚為主,南方多鯿魚、羅非,且都有趨溫的特點,都向水溫較高的水層遊動、靠攏。

魚的食性發生變化:冬季的魚口輕,攝食慾望低,但並不表示魚不攝食,為了維持必要的生理功能及新陳代謝,仍需要大量的能量補充,前文提到此時水體食物匱乏,所以此時的魚對含高蛋白的、腥味餌料或葷餌比較敏感,而腥味又能進一步激活魚的攝食慾望。

冬季如何具體垂釣

上文是對冬季水情、魚情的整體描述,也是冬季垂釣方法、技巧選擇、運用的前提、基礎,具體方法如下。

1、巧選目標魚

之說以強調“巧選目標魚”,正如前文所說,不同的魚種在冬季的活性、覓食積極性是不同的,選擇的目標魚直接決定了垂釣的難易程度。比如鯽魚、鯉魚,儘管兩者在冬季都會覓食,相比之下,鯽魚耐低溫更強,覓食更積極,垂釣更容易些。

比如:筆者冬季在聊城徒駭河垂釣,大部分釣友的漁獲仍然以鯽魚為主,鯉魚碰到的機會小,與鯉魚的數量有關,但主要還是覓食密度不如鯽魚。

2、選擇適宜的垂釣天氣是基礎

冬季垂釣儘量選擇陽光充足、氣溫較高的天氣垂釣,這樣的天氣裡,魚覓食積極些,活性高,需要注意的是並非天氣高,就一定會有好魚情,如果當日突然升溫,且溫差較大,魚會積極的調節、適應水溫變化,一般也不會有好魚情,等3/4天之後,水溫穩定,魚情逐漸好轉。另外,降溫的前一天,魚會瘋狂覓食,補充能量,一般魚口猛烈,可趁機揚竿

。再者,連續多日的低溫天氣,並非一定沒有好魚情,魚適應低水溫後,且水溫穩定,也會有覓食慾望。

3、垂釣時間要適宜

選擇冬季垂釣時間,建議優先考慮水溫較高的時候。北方通常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陽光輻射逐漸升高,水溫回升,魚開始活躍,逐漸開口攝食。而下午1點左右,是水溫的峰值,會有一段覓食高峰期,有經驗的釣友趁機揚竿。

再者,清晨5點半左右,天微微亮,鯽魚、鯉魚有趨光的特點,此時岸邊對魚來說也安全,常遊弋到近水區覓食,所以此時揚竿,也會有不錯魚情,而等到天大亮,大約在7點半左右,魚又遊向深水區等遠離岸邊。

4、選擇釣點要準確

好的釣點,面臨大的魚群密度,垂釣難度低,而冬季的釣點選擇,水溫、食物及安全性是重要因素,可從以下幾個位置選擇。

①水草處:水草豐富的水域,食物相對多,茂密的枝葉為魚遮風禦寒,水溫高些,吸引大量的魚群在此聚集、棲息,可將釣點設置在此。

②深水區:在一片水域,儘量選擇在深水區垂釣,需要注意的是,水底環境複雜、溝壑眾多的位置更宜有魚群的棲息。如深淺交界處、河流彎道等,都是不錯的釣點。

③背風向陽處:在背風向陽的水域,一般水溫較高,又沒有冷風的直接侵襲,常用魚群逗留,同樣水深不宜過淺,太淺魚群警惕性高,也不會有魚聚集。

5、打窩及窩料的選用

冬季窩料發窩緩慢,建議提前2-4個小時打窩,如果清晨垂釣,則需打隔夜窩。而窩料主要以酒米、紅蟲顆粒為主。

酒米:在水草處、釣草洞建議使用酒米,長期棲息在水草處的魚,吸食植物發酵後乙醇的原因,對酒米窩料敏感,宜聚集魚群。

紅蟲顆粒:在周圍無綠色植被的水域,濃腥的氣味在這樣的水體凸顯,聚魚能力強。

6、冬季巧用餌

冬季的餌料多以腥味商品餌及葷餌為主。冬季多風,使用商品餌加入適量拉絲粉,增強餌料附鉤性,避免揚竿時餌料脫落使用蚯蚓時,可輕蘸一下丁香油、紅糖水等,豐富蚯蚓的味型,另外蚯蚓宜選用整條,利用蚯蚓不停蠕動、擺動腰肢的特點,吸引魚的注意。

7、線組搭配有講究

冬季魚口輕,吃餌後拉動子線動作微弱,浮漂動作不明顯,漂相不容易觀察。線組搭配儘量做到細線、小鉤、靈漂。比如釣鯽魚,可主線可選用0.8/0.6,搭配0.6/0.4的子線,用2-4號的袖鉤,而浮漂建議用專用鯽魚漂,最大程度提高線組靈敏性。

寫在後面

釣魚是個系統工程,尤其是冬季魚情差的時候,更應講究細節,中間每個環節有偏差,都魚影響最後的漁獲。同時,釣友在實際垂釣過程中,更應結合當地的水情、魚情,及時調整垂釣方案,這樣會進一步提高漁獲。


野釣分享


冬季雖然魚行動緩慢,吃餌不積極但是並不是說冬季的魚不進食,冬天的魚雖然咬鉤少,但一旦咬鉤就不會吐鉤。

冬季作釣水深選擇

冬天的魚確實不愛動,但有溫暖陽光時,還是願意游到淺水來享受溫暖的,淺水在陽光照射下升溫快。

如果在無陽光的陰天和霧天,魚就會躲在深水裡,大霧中照樣釣魚,霧散去後,深水反而釣不到,因為陽光驅散大霧,水溫升高,魚遊往潛水的緣故。

所以在風和日麗的晴天釣淺水,在陰天和霧天,要釣深水。

冬季作釣時間選擇

在冬季作釣的最佳時間是上午九點至下午三點,這個時間段氣溫水溫稍高,是魚活動,覓食的好時間,其他時間由於氣溫水溫較低,魚得少吃少動。

冬季作釣釣點選擇

在冬季的不同節氣,釣點選擇也各不相同,初冬到三九,寒冬時節釣點的選擇要由淺向深過度垂釣的水域,要有小向大過渡。

因為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深水、大水面的水溫降低速度要遲於淺水、小水面。

六九到春暖花開時節,釣點的選擇要由大水面向小池塘過渡,因為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淺水小水面的水溫提升速度要快於深水大水面。

冬季釣深是一般規律,在初冬和冬末季節,有時會連續有十幾天的晴好天氣,這時會出現魚遊進淺水的現象,但即使這種現象也是發生在深淺交接的淺水區,或者出現在水域中,有利於魚藏身的水草和障礙物的淺水區。

冬季作釣魚餌使用

釣餌可以選擇蚯蚓或者紅蟲一類的作為釣餌,也可以用腥味的商品餌。主要針對鯽魚兼併鯉魚。

由於東冬季聚魚慢的原因,我們可以多做幾個窩輪換著釣,哪個窩魚口好就釣哪個窩?


栤棍兒路亞


進入冬季氣溫下降、水溫降低,魚兒的活性也越來越弱,少遊動,減少覓食。針對魚兒的這些特點,只有採取有針對性的垂釣方法才能有好的收穫!



一、找魚選窩是前提

冬季魚兒活性低,不願遊動,經常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個地方不動。而它們聚集的地方是它們覺得舒服,安全的地方,也就是水深合適又有藏身之處;比如深潭、草洞、有障礙物的地方。所以,我們儘量選擇這些釣點垂釣,並且多選擇幾個釣點做窩(打入酒米,少打),輪換著釣,找魚去釣,切不可死守不動。



二、餌料選擇是重點

冬季垂釣不同於其他季節,魚兒特別喜歡高蛋白餌料,比如蝦粉、魚骨粉、螺肉等;也就是特別腥的餌料。因此在開餌的時候這類餌料要佔50%,並且餌料狀態要輕要軟,做到入嘴即化,便於魚兒吸食。而進入十二月中旬之後最好的餌料莫過於蟲餌,比如紅蟲、蚯蚓、蟬蛹、蛆等…這類蟲餌是魚類天生就愛吃的,效果要比面餌強的多

;所以,有條件的地方應該首選蟲餌,面餌為輔。


三、線組、魚鉤、浮漂搭配是關鍵

窩裡有魚,餌料也對路,但是有口不上魚。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過這個問題;其實這種情況多數就是;

1、線組過粗,擋口;魚兒吃不進去,應及時更換更小型號線組;

2、鉤子過大,由於冬季魚的活性下降,吃餌動作輕,也就是張不開嘴,所以在選擇魚鉤的時候要注意選用鉤條細自重輕的,便於魚兒吸入的口中;

3、浮漂不可過大也不可過小,與主線搭配要合理;一般情況浮漂吃鉛量數字大於主線型號數字0.2--0.5之間比較合適。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只有最小大於這個數字浮漂在水中才能將到鉛皮座這段主線拉直,才能有效過濾掉虛假信號,讓魚兒吃鉤信號第一時間反應到浮漂上。那麼再用大點吃鉛量的浮漂行不行呢?也可以,如果有走水風大情況可以使用。但是最好還是用小的浮漂,畢竟靈敏度好,吃口信號大。


四、釣法要靈活

比如走水走漂嚴重,那麼就可以選擇傳統釣或者跑鉛釣;或者魚兒活性低可以採取逗釣方法;而發現魚兒有接口情況就試著釣浮等;要靈活變通,不可循規蹈矩,一成不變。

結語:

冬季釣魚還要做好心理準備,不會像夏季那樣口快,也就是隻要有魚釣就很好了。如果能做好筆者以上所述幾點,冬季釣到魚還是沒問題的!

最後祝朋友們2020年出釣愉快!


尋魚記


非常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受蒙古西伯利亞冷空氣的長期影響,冬季大部分時間都是比較寒冷的,主要就是太陽直射點的南移,氣溫有所下降。所以我們釣魚人在冬季釣魚的時候,一定要

先從思想上進行合理的轉變,摒棄夏季做釣時的一套思路,先來認識一下冬季,在水情和魚情上面有什麼變化,才能針對變化做出相應的措施。

一、水情的變化

魚生活在水裡,而不論是陽光還是溫度,最先影響的還是從水開始,所以水情的變化是最先的,影響透徹的。

1、水溫的變化

太陽南移,讓冷空氣有了可乘之機,最先影響的就是氣溫的降低,而後再影響到水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深冬的到來,氣溫低的地方可能會下霜或者結冰,而有時候甚至會出現雨雪的天氣。當然冬季也有晴天,太陽的照射肯定也會帶來溫度的上升,但是也要遵循先後影響的原則,最先上升的是氣溫,然後才是水溫,時差上在幾個小時到一兩天不等,而且各個水層的水溫上升的速度也是不一樣

的,表層升溫肯定最快。

2、水體能見度的變化

由於水溫的降低,水體動植物為了過冬,減少消耗,也都相繼收縮根莖,不適宜低溫的也都枯萎死亡。在水體的表現就是夏天的雜亂的東西變少了,水也不那麼渾濁了,水的密度就降低了,最終導致水體能見度的提高。但是對魚來說,其食物的來源可能就大大減少。

3、水體溶氧量的增加

冬季是受冷高壓的影響,而在高壓環境下,水體的溶氧量在不斷的增加,這對魚來說是一個好事,因為它的生存也離不開氧氣。但是對於冬季的魚來說,此時起到關鍵因素的已不是氧氣了,而是溫度佔了主要的影響因素。

二、魚情的變化

魚生活在水裡,水的變化,就如人飲水一樣,冷暖肯定自知。而冬季的魚情也是順勢而變,依據水情的變化而不斷改變著。

1、魚口輕

魚是屬於變溫動物,首先在水溫的變化下,魚會調節自身的體溫,來適應環境溫度,當冬季水溫降低時,魚的體溫也會降低,進而降低自身活性,在我們釣魚的時候,就會表現出魚口輕,魚口差的特點。

2、食量的減少

自然界的變化是此起彼伏,相互平衡的,當水體的食物減少的時候,魚的活性降低的時候,其食量也就相應地減少。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活動不利索怎麼去覓食,即使能活動,所能找到的食物估計也抵消不了體力的消耗。所以才會有秋季的大量覓食活動,做前期的準備,儲存脂肪以迎接冬季。

3、總體密度減少,相對密度增加

魚天生具有趨利避害的本性,所以在水體能見度變高,水溫降低的時候,都會選擇躲避明水,鯽魚鯉魚還能活動,但是都會尋找有障礙物的地方,而其它魚類都會躲在深水區過冬。所以在總體看來,只能以鯽魚和鯉魚為對象魚,魚的總體密度減少;魚會扎堆躲在一起,相對密度就增加。

比如:在有些地方冬季水裡會結冰,而有些人會專門在結冰的時候去釣魚,就是冰釣。但是在釣之前主要的工作就是找魚群,如果找到了魚群魚獲肯定少不了,一般都會選擇在有水草的地方,有石頭的水底下杆,因為魚在這裡能感覺到安全。

三、如何垂釣

通過以上對冬季水情和魚情的分析,可以瞭解到,我們所面臨的情況就是:魚稀,魚少,魚口輕,就像人一樣,冬季的時候喜歡睡懶覺,而不願意活動,也很少出門。所以客觀的條件我們是改變不了的,能做的就只能是針對水情和魚情,來做一些積極補救的措施了。

1、選擇合適的天氣

主要是針對總體低溫的情況,也就是天氣的選擇,雨雪天氣肯定是非常不適合的,天陰的時候也要看情況,首選肯定是晴天的天氣。但是晴天也是要看情況的,在雨雪低溫天氣後的第一個晴天,基本上是不適合釣魚的,因為氣溫的升高不代表水溫的升高,兩者之間有時差,可以選擇第二天第三天進行出釣


也可以選擇連續晴天釣魚,但是水溫太熱的情況下,有時候魚是不開口的,它們需要適應環境。另外有的陰天天氣是適合釣大板鯽的,因為大個體的鯽魚能在相對低溫的環境下活動,而小鯽魚就沒這個精力了。

2、找魚最重要

主要是針對水體能見度高,魚的密度相對小而言的,基於這兩個因素的影響,魚就會藏起來,而魚又不願意活動,被動誘魚的方式肯定是不可取的。所以此時找魚成了最關鍵的環節,魚會藏在哪裡?由於魚具有趨溫性以及趨利避害的特徵,所以就要在溫度高的並且有障礙物的地方進行尋找。

比如:在有水草的地方或者有亂石堆的地方,這些地方的水草會吸收或者反射陽光的輻射,而石頭對溫度的傳導作用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周圍的水溫就會高一點,雖然差異不大,但是魚能感知出來。另外,它們也為魚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安全性很高。

3、釣法上的轉變

主要是針對低溫下魚口輕做出的改變,此時就不能沿用夏季的大線組,被動誘魚,釣光水的釣法了,而是要隨魚情的變化而變化。

比如:在使用臺釣法的時候,最基本的就是使用腥味的餌料以滿足魚類對動物蛋白的需求,而大部分的釣有會

使用活餌,諸如蚯蚓或者紅蟲都是很好的選擇。在線組上要堅持小鉤細線,搭配吃鉛量小的浮漂,釣稍微靈敏一點,以抓住輕微的吃口信號。在釣點的選擇上要離水草或者其它障礙物近了地方下杆,才能更有效的誘魚進窩。

再比如:很多人使用傳統釣,配合七星漂來釣草洞,這是典型的冬釣鯽魚的方法,在釣之前要多打幾處窩子,每處窩量不要太多。具體釣的時候,要堅持逗釣,通過不斷上提鉤餌,以刺激魚的進食慾望。

最後總結

冬季垂釣,總體上的難度肯定是比其它季節要大,一來水情在變化,水溫低,能見度高,魚都躲起來了,二來魚情在變化,魚口輕,魚口差,進食量減少,做釣對象魚種少,而且聚集扎堆在一起。但是也提供了一些機遇,比如:小魚鬧鉤的現象減少,大鯽魚出沒的幾率增加,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合適的天氣,找到魚的藏身之處,再配合適當的釣法,就能釣有所獲。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也歡迎朋友們關注評論轉發!


大別山小農人


冬季溫度低,外出垂釣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否則就會感冒,很多釣友基於這個原因選擇封竿,決定來年春天在釣,但也有很多釣友喜愛冬季垂釣,因為冬季沒有小魚鬧窩的困擾。


只需要靜靜地等待浮漂下頓半目,提竿中魚即可,冬釣也變得簡單更容易判斷。不管是在北方冬釣,還是在南方冬釣,冬季釣魚也並非容易的事情,冬釣怎麼找釣點?怎麼讓魚吃餌料?怎麼誘魚?這才是冬季釣魚的關鍵。


一、準備工作要做好

冬季天寒地凍,外出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首先多帶穿點衣服,在水邊由於比較開闊,越發的感覺冷,而且釣魚的時候走動比較少,這樣會感覺更冷。第二件事就是一定要帶熱水,除了自己喝還可以用來兌溫水開餌,這樣餌料的狀態出來的快。


二、精選釣場

冬季垂釣最好以小水域位置。因為小水水域升溫快,也比其他水域水溫高,而且水中的含氧量更高,這類區域聚魚更多,還可能會有其他魚類。


三、注意看天氣,天氣不好不出釣

天氣是冬季釣魚的關鍵,就算是陽光很好的暖冬未必是最佳作釣天氣,陰天潮溼的寒冬也未必不能垂釣,除了大風和降溫天是不適合垂釣之外,其他天氣均為可以。因為溫度不平均,魚不適應水溫,魚口會更差,所以比較冬季作釣還是晴天和暖陰天。


四、精選釣位

相對於傳統釣,臺釣在釣位上選擇要更準確,畢竟搬家換釣位比較麻煩,不過這也體現出傳統走釣在冬季的優勢。選擇釣位,要根據魚的驅溫性來選擇,同一片水域不同地方的水溫也是有差別的。


水溫高的地方魚存在的可能性明顯高很多。影響水溫的因素比較多,比較重要的幾個就是深水情況,向陽受到陽光照射情況,是否避風,是否有水草等障礙物,是否有流水等等等。

還要考慮晴天和陰天的因素,多考慮幾個影響水溫的因素,釣位選擇至少不會差。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冬季由於魚的活動範圍小,一個釣點最近有人釣的不錯,那這個釣點近期就不要釣了,新魚還沒補充過來,所以找個新釣點可能會更好。


五、釣法要得當

冬釣關鍵要長竿細線魚鉤小,小漂小錐釣靈釣頓釣頓。冬季垂釣推薦使用蟲餌,冬天的魚口吃輕,活動的蟲餌對魚更有吸引力。

冬季垂釣不推薦使用蚯蚓餌,首先蚯蚓餌在冬季處於半休眠的狀態耐寒度低,並且放在水溫低釣點中,活餌也會變成死餌,所以冬季垂釣還是以紅蟲餌為主。


如果使用面餌,餌料一定要輕並且要小,開餌的時候也要用溫開水調餌,保證餌料不會硬成一塊;開餌的時候水分也不可過多,過多會導致餌料霧化過快,餌料到底後只剩鉤子。


水裡的魚兒碗蓮


個人覺得冬季垂釣還是要根據大環境來,1、比如氣壓,氣壓在960帕以上魚情都比較活躍也容易開口。2、水域,和水質、水域大小選位很關鍵,水質影響也比較大比如肥水,和瘦水做釣方式也不一樣,3、餌料、個人覺得冬季還是釣濃腥餌料,或者餌料味型一定要重刺激魚開口覓食,4、線組搭配很關鍵冬季我們都以釣小體型魚所以線組不能過大等,5、冬季釣魚調漂也很講究,建議釣靈不釣頓,因為冬季魚口輕所以還是要因地制宜來


漁二皮


在北京的冬季室外是釣不了了,只能在大棚裡裡玩,大棚一般都是私人定製,價格一般在600到3500之間,以前釣魚是娛樂,現在釣魚就是高消費,每天的第一名能上岸,其他人都是消費者。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0497ae1a723b4fe3a17b48f503b80065\

nhb平凡的人生


冬季釣魚線組要放細,釣位選老窩子或者向陽的地方,一般冬季我喜歡玩筏竿串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