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僅7人抗戰勝利前發展到32人,上海解放,掛全城第一面紅旗

上海南京路上的永安公司,中國近代最大的百貨公司,因為老闆是廣東僑商,所以員工基本都是廣東人,在當時的上海灘,跟江浙財團的幾家商企相比,是比較封閉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不沾地氣”。可萬萬想不到的是,抗戰時期,我黨在永安公司的地下黨,卻是工作成績斐然,深得群眾擁護愛戴和支持的“紅旗支部”。怎麼做到到的呢?


1940年僅7人抗戰勝利前發展到32人,上海解放,掛全城第一面紅旗


簡單說就是關心群眾,要做黨員,先做好員工,先有好人緣。永安公司的地下黨員,有個特點,往往都是各門店和部門的業務骨幹,勤懇踏實,鑽研業務,支部也要求同志們,儘量爭取成為精通業務的行家,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同事們的讚許和尊重。


1940年僅7人抗戰勝利前發展到32人,上海解放,掛全城第一面紅旗


發展基本群眾,也好說話。這點其實跟不少高校和中學,當時的黨團組織很相似,有的高校黨組織甚至要求不許掛科。業績好,又人品正直,自然有不少人欣賞你,跟你交朋友,在此基礎上,就便於黨組織根據不同職工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交朋友活動,團結更多的群眾,跟黨走。


1940年僅7人抗戰勝利前發展到32人,上海解放,掛全城第一面紅旗


有的帶領新進公司的練習生參加夜校、補校學習,舉辦英語學習班,在學習中溝通思想,增進友情,在練習生中交上了一批朋友,培養新鮮血液,從最底層最基層中培養長期對象;有的組織愛好體育活動的青年職工成立足球隊,有的上門訪問中老年職工,送患病的同事去醫院看病,替年老體弱的同事及時搶購戶口米;還有的從上門為失學的職工子女補課,發展到開設夜小學,成立家長會,你們中老年員工不是看不慣我們年輕人的“政治激進”嗎?


1940年僅7人抗戰勝利前發展到32人,上海解放,掛全城第一面紅旗


那我們就讓你們看到踏踏實實的好處,知道我們的努力,是為了大家好!所以,永安公司的黨員從1940年初的7人,發展到抗戰勝利前夕32人,上海解放當天,掛起全城第一面紅旗,這是很有原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