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通讀》32--孔子的教學大綱


《論語通讀》32--孔子的教學大綱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說:你們幾位以為我對你們有所隱瞞嗎?我沒有什麼可向你們隱瞞的。我的行為沒有什麼不可以向你們幾位公開的,這就是我孔丘的為人。

歷來注家對這句話有種種解釋,我倒覺得錢穆先生的說法可以參考。孔子教學務重實行求己的功夫,六藝之外,經典學習都是要從實踐上來講求的。他並不重視抽象的大道理,或者神秘的微言大義,甚至經常不言,讓學生感到不可得而聞之。

聰明的學生們也許會有疑問,不能深信篤行。我猜他們甚至可能會跑去問孔子,老師你是不是有什麼東西不願意教給我啊?不然,我怎麼就沒學會呢?

這段話孔子是用來提醒學生們:道理就這麼簡單,就這麼樸素,就這麼實在,沒有什麼秘不示人的獨門絕學。道理我都告訴你們了,你們就從眼前腳下,踏踏實實地做起來吧,這就是真正的學習。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以四種內容教育學生:文獻典籍,社會實踐,待人忠誠,恪守信義。

這一章如果跟上一章連在一起讀,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你們嘀咕我留一手,不教給你們本領,那我就告訴你們我的教學都有哪些內容。你們去比對一下,看看自己又學了多少呢?

孔子的教學內容確實非常具體實在,乍一看真沒有什麼高明之處,但是細細品味,自有其高明在簡單處的魅力。

南宋學者王應麟在《困學紀聞》裡對這四類內容有一個分析。他說,“ 四教以文為先,自博而約;四科以文為後,自本而末。”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句話裡講的四種內容,是從文獻典籍開始打基礎層層深入,所謂從廣博到專精。

那後面的四科,說的是《論語》裡把孔門弟子們的專長和修行分成四個科目——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語,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學,這就是孔門教育的四個項目。最後才講學文,所以“文為後”。

回到這一章。從孔子的教學內容上你也可以體會出來,他從來都不是讀死書、死讀書的老夫子,非常強調書本學習之後的實踐活動和人格養成。孔子四教,書本學習只佔一項,實踐做人倒佔了其中三項。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孔子說:聖人,我是不可能見到了;能夠見到有君子德行的人,也就可以了。

又說:完善無缺的人,我是不可能見到了;能夠見到有恆心的人,也就可以了。沒有卻假裝有,空虛卻假裝充實,很少卻假裝豐富,這樣的人也就難以有恆心了。

孔子是相信歷史上曾經有過聖人的,但他非常明確地承認自己不是聖人。他的聖人地位,是通過後輩學生們不斷宣傳鼓譟,後世封建王朝不斷借他來塑造合法性而形成的。

說回這句話,他一生閱人無數,這裡其實是在總結性地評判他那個時代的“當代人物”。在他看來,聖人、善人都是他理想中的人物。他生活的時代,真正可以看到實際存在的,是君子還有“有恆者”。

“君子”在前面的篇章裡我說了不少,比如孔子的學生宓不齊。但“有恆者”是《論語》中第一次出現。

孔子自己就是“有恆者”,一個終身深度學習的有恆者。這裡告訴他的學生們,真正的有恆者必須具備以下素質:實事求是,絕不假裝,不炫耀虛誇。真正的有恆者,都是務實的人。

孟子也曾專門發揮過這一句話的意思,講過“恆產”和“恆心”的關係。孟子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意思是一般人必須擁有財產名位才能有堅定追求的目標,但是隻有士這個階層,即便沒有恆產也能有恆心。


子釣而不綱。弋(yì)不射宿。


孔子釣魚,不用大網攔截兜捕。射鳥,不射夜裡回到山林安宿的鳥。

這句話很好理解,那就是孔子不趕盡殺絕,萬事都得有個度,不要做得太過分了。這句話表面上是在說明孔子在漁獵之事上,表現得非常有節制、有理性、有分寸,不濫補無度,也不浪費。

但是這句話在歷代儒家讀書人那裡,當然不會這麼簡單。他們眼裡的孔子是神聖的大成至聖先師,必然一舉一動都有玄奧的深意,最起碼也是哲學意味的思考。所以按照歷代的解讀,這句話還表現了仁人推己及人,進而推及世間萬物的博愛精神。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孔子說:大概有無知卻喜歡造作的人,我沒有他這種毛病。我多多地聽,從中擇取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默默記在心裡。我的智慧,是比“生而知之”次一等的智慧。

類似的話孔子不止一次說起,他自己肯定是經常被學生當作 “生而知之”的偶像,但老夫子很坦誠,他一再強調他自己的智力不過是次一等的學習和積累的結果。這既可以理解成是夫子在展示自己治學和積累的路徑,也可以當作幫學生打破各種不切實際的猜測和幻想。

你看,對於什麼都不知道就敢跑出來創造發揮,借用一句現代的話就是“無知者無畏”,孔子肯定是不能認同的。北宋王安石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詩,說的其實是差不多的道理——“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這也是孔子強調人要不斷學習的原因。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一個叫“互鄉”的地方的人都很難打交道,卻有一個少年被孔子接見了,學生們感到很不解。孔子說:我這是鼓勵他進步,不是肯定他退步,何必太過苛求?人家有潔身自好之心,前來求學,我肯定他的潔淨,不計較他的過去。

“互鄉”這個地方到底在哪兒已經不可考。看樣子,當時人對這個地方的人普遍的印象是覺得沒法跟他們溝通,沒什麼道理可講。

連這種地方的一個普通少年,孔子都願意接待他,跟他交談,鼓勵他向學上進。這是鼓勵少年,更是教導弟子,只要有人想要學習,就應該跟他交流,傳道、授業、解惑。何況人家是畢恭畢敬地前來請教呢?

後輩孔門弟子們專門記載下來這個例子,恐怕不僅僅是要凸顯夫子的“有教無類”。仔細想想,這背後還存了一絲自省和自警的意思。

孔子門下的弟子似乎有點地域歧視,好像對互鄉那個地方的人蓋棺定論了。但孔子相信教育改變人的力量,並且親力親為,絕不懈怠輕慢,這就叫誨人不倦。仔細體會老夫子作為一個教育者的寬厚,跟今天我們常說的多元化和包容其實是差不多的意思。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說:仁德離我們遙不可及嗎?我要仁德,它就來了。

在孔子那裡,仁德既在天邊又在眼前。老夫子一方面說仁德是最高的標準,所以仁人不多;但是他又不斷告訴學生,仁德其實只要一點一滴積累就能做到,而且是特別簡單的道理。

所以在孔子這裡,仁心普通存在,人人都有。只要發心,向內求,就能在踐行君子之學中,成為仁義之士。

從內心裡的一顆種子,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最後成為頂天立地的大樹,要有一個過程。如果你望著大樹的青蒼翠綠,慨嘆自己心中的這顆種子太小,何時才能成為擎天大樹,那就是用錯了腦筋。

在後面的課程中,你還會學到孔子對顏回說的“天下歸仁”。在孔子看來,若是人人都有仁義之心,那麼天下也就充滿仁德了。

仁德看上去虛無縹緲,就像今天很多人覺得人文素養沒有什麼實際用途似的。其實這種軟實力,即便不作用於人的眼下,也必定作用於將來,更作用於天下。

看似虛無縹緲的東西,不要用務實的眼光輕視它,更不能用短視的目光去衡量它。

摘自靳大成《論語通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