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帶渦輪增壓的車型熄火前要怠速運幾分鐘再熄火?

工程機械大師兄


渦輪增壓發動機,熄火前、要怠速幾分鐘是為了防止中間體結焦,實際上這是一種很早期的預防方式,現在來看已經有些多餘了,結焦需要過程、需要日積月累,再一點就是現在的渦輪增壓機器,絕大多數都配備了延時水泵,當發動機熄火後、會持續一段時間為中間體降溫!


渦輪增壓器,在長時間、高強度使用後、蝸殼會非常熱,而熱量會向中間體傳遞,在中間體內部有不斷循環的機油(沒錯,就是發動機的機油給引了過來),來帶走熱量;當持續高負荷運轉一段時間後,突然熄火、中間體內機油停止循環、流回油底殼,這樣一來殘留在中間體內部的機油量很小,而渦輪上大量的熱依然就向中間體傳遞,這樣一來熱量、就可能把中間體內那殘留的那部分機油烤焦,當然也可能沒烤焦,和機油品質也有關係!

假設烤焦了,但只是形成了很薄的一層,所以這種結焦無傷大雅,結果您不在意,天天如此操作,結焦了7、8百次,焦體一層層的不斷堆積、終究堵塞了回油管路,直到這個時候結焦才產生傷害,實際上需要很多、很多次出現結焦後,才會造成影響,道理和積碳一樣、有積碳不怕,關鍵看堆積量!不斷結焦、導致油路堵塞的過程是緩慢的,絕大多數直接熄火的朋友,還沒等結焦出問題,就已經換車了、亦或者是渦輪漏油了!

配備延遲水泵的機器,更無所謂

中間體結焦,確實存在、但結焦出問題,卻需要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需要超多次的不斷積累式結焦;實際上主機廠都會對渦輪增壓器進行結焦測試,也就是頻繁幾千次的渦輪紅的狀態、突然熄火,之後拆開渦輪、檢測內部的結焦狀態,發生嚴重問題的、主機廠早已經提前改良了,要真等到民科發現問題、那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即便過去的渦輪增壓機器,沒有配備延時冷卻水泵,即便肆無忌憚的使用、也沒見那輛車的增壓發動機毀在結焦上,大都是後期漏油嚴重!所以中間體結焦,是個長期積累、才會出問題的狀態(實際上結焦的很多、但結焦到堵塞油路的幾乎沒有),所以結焦只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的玩意,說的挺嚇人、各位看看周邊開渦輪增壓的朋友,誰曾因為結焦導致中間體壞掉?而如今的增壓發動機,絕大多數配備了延時冷卻水泵,熄火後、水泵繼續供水冷卻一段時間,所以現如今更沒必要熄火前怠速一段了!

渦輪增壓發動機,儘量別原地怠速

渦輪增壓發動機儘量別原地怠速,中間體機油壓力太高,通常4、5個大氣壓,而機器原地怠速時,歧管內壓力又是負壓,這樣一來很容易因為壓差過大,導致中間體內的機油、被推到進氣端渦輪一側,從而被送入歧管、被髮動機給燒掉,這是沒有意義的行為;直接怠速沒有什麼傷害,原地怠速很容易讓中間體漏油,哪多、哪少?心裡得有個數,都什麼年代了還討論中間體結焦?它還沒結出問題呢,您都換車了沒準;配備延時水泵的更沒有必要延時熄火了,沒必要給自己增添麻煩,照顧好自己就行了,車子可比人皮實多了!



所以現如今的渦輪增壓車型,沒必要延時進行熄火,結焦和積碳是類似的、都是在潛移默化進行的,只有堆積量過大時才會導致問題,所以即便過去沒有延時水泵的增壓車,也沒看到誰因為結焦損壞了機器,而現在更不需要這種操作了,原地怠速反而容易讓中間體漏油,所以您使用後直接熄火即可,延時水泵會幫機器降溫,況且您停車入位、拉手剎、推駐車擋的過程,就已經是幫渦輪散熱了!


非專業車評


很高興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老司機中廣為流傳:採用渦輪增壓的車輛在跑完高速後立即熄火會損壞發動機,熄火前要怠速運行幾分鐘!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渦輪增壓器的工作原理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壓縮空氣提高進氣量,進而使更多的空氣進入燃燒室。氧氣含量越大,燃燒過程越劇烈。同理,在噴油量不變的前提下,更多的空氣進入就能提高燃燒效率,從而獲得更強勁的動力反饋。

當然了,根據能量守恆定律,這些額外的能量不可能是“憑空”獲得的,與之相對的,高速運轉中的渦輪會產生大量的熱(一般在950攝氏度左右),因此,散熱就成為了關鍵的一環

早期的渦輪增壓器在工作時,會由發動機提供一部分機油給渦輪用於潤滑和冷卻

當車輛經過長時間高速行駛後,車主在短時間內熄火,發動機停止運行,機油泵也停止了工作,此時殘留在渦輪內部的機油遇高溫會出現結焦,這就為後期埋下了隱患。當渦輪增壓再次啟動時,結焦的機油會導致軸承運轉不平順,產生異響,甚至打爛殼體,造成漏油。

所以,在早期渦輪技術尚未成熟情況下,車主經過長途駕駛後最好不要立刻熄火,讓發動機在怠速狀態下運行兩三分鐘,使渦輪能夠得到充分的冷卻。

但現在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都會配備一個單獨的冷卻系統,這個冷卻系統具有一個電動水泵用於冷卻液再循環,而且在發動機停止工作後,該冷卻系統還能單獨運轉最長可達15分鐘,能有效防止機油在渦輪軸承上結焦

這個系統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當發動機工作的時候,它會處於“休眠”狀態

,只有當傳感器監測到發動機轉速為零後電動水泵才會運轉,以起到保護渦輪增壓器的目的。

自主品牌汽車、合資非豪華汽車多采用電動水泵延遲工作保護渦輪增壓器。很多豪華車由於渦輪增壓軸承材料及機油耐高溫性能更強,在不使用電動水泵的情況下也同樣不需要延遲熄火。

所以,得益於科技的發展,跑完高速後不能立刻熄火?早就是不需要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


Veronica0118


大家好,我是風子,我是一名汽車修理工。為什麼帶渦輪增壓的車型熄火前要怠速運轉幾分鐘再熄火?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麼究竟為什麼,我們該如何維護渦輪增壓器呢?渦輪增壓器壞了會出現什麼樣的現象呢?

不知道有多少人仔細觀察過自己的發動機艙?注意到我們的增壓器的安裝位置?我們車的渦輪增壓器安裝在排氣歧管上,渦輪增壓器有兩個葉輪,葉輪的模樣有點像我們的風扇葉片,只不過渦輪增壓器的葉輪葉片更多而已。一個進氣葉輪,一個排氣葉輪,一根軸將連個葉輪連接在兩個氣室。渦輪增壓器的全稱叫廢氣渦輪增壓器。渦輪增壓器的葉輪旋轉是非常的靈敏,輕輕用手旋轉都能達到幾十轉的轉速。

渦輪增壓器葉輪的旋轉是靠發動機排出的廢氣衝擊廢氣葉輪。廢氣葉輪旋轉帶動進氣葉輪旋轉。進氣葉輪的工作模式有點像鄉下那種吹稻穀殼的風車。渦輪增壓器的葉輪旋轉速度是非常之高的,每分鐘達到15萬轉的一個轉速。轉速不高根本沒法壓縮空氣。如此高的一個轉速必然需要冷卻和潤滑,所有我們看到的渦輪增壓器上通常是有多根鐵管連接的。有一根進油管,一根出油管,一根進水管,一根出水管。還有多根小氣管。

當我們發動機高速運轉時,渦輪增壓器的轉速達到一個10幾萬轉的一個轉速,若是我們突然關閉發動機,那麼我們的機油泵停止工作,那麼整個發動機的潤滑系和冷卻系都停止的循環,而渦輪增壓器的葉輪在10幾萬的轉速下不可能像發動機一樣立馬停止運轉的,在慣性的作用下,還是以一個高速狀態下旋轉。在長期的一個缺少潤滑和冷卻的情況下,很容易加速渦輪增壓器裡的浮動軸承的一個磨損。這就是什麼帶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在熄火前要怠速運轉幾分鐘,為的就是讓渦輪增壓器的轉速降下來。

渦輪增壓器主要故障就是內部的浮動軸承磨損,造成葉輪竄動,輕者燒機油,重者葉輪與外殼相互干涉,產生異響,甚者葉輪燒死斷軸。一旦帶渦輪增壓的車出現了莫名的燒機油,就要去檢查渦輪增壓器,燒機油嚴重點的排氣管會冒藍煙。渦輪增壓器也沒有什麼特殊的保養方式,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對機油要求高點,所有建議用勸合車的機油。

我是風子,一個汽車修理工。讀書少修車多。沒有華麗的詞語,一切都是經驗所談。覺得講的好的,請給個贊,覺得講的不好的,還請多多指點。


風子修車


現在不用了。過去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增壓和發動機共用一套冷卻系統,高速長途後熄火發動機冷卻系統停止工作,導致增壓系統高溫,容易壞。現在發動機和增壓系統分開冷卻,隨時熄火沒問題,而且增壓系統設計壽命超過發動機!哦,這裡我說的是一部分車型,不包含一些被網友吹上天的車型


薄暮金剛


兄弟:現在的渦輪增壓器是油(機油)水(冷卻液)混合冷卻,你說的是十幾年前剛開始用的時候,例如帕薩特1.8T只有機油冷卻加潤滑。






泰山正陽


這個知識點應該是早10幾年前的,是大眾帕薩特1.8T發動機廢氣渦輪增壓機的,還包括8萬公里更換的謠言。現在隨著製造材料的更新,冷卻系統的完善,所謂熄火前還要怠速幾分鐘的知識,可以刪除了


江城漁民愛龜龜


渦輪增壓發動機停車怠速散熱3分鐘,那都是老黃曆了,因為渦輪增壓器在高速運轉以後溫度會比較高,為了避免高溫對渦輪增壓器造成損傷,需要在停車的時候怠速3分鐘左右為渦輪增壓器散熱,老款車型確實有這個問題。

現在的新款車型早就不需要這樣做了,因為工程師想出很多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大眾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就有兩套散熱系統,渦輪增壓器有單獨的電子水泵和散熱器,電子水泵在熄火以後還會繼續工作為渦輪增壓器散熱。

福特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使用的是物理散熱循環,福特把渦輪增壓器的散熱管設計成虹吸管,這樣就可以利用渦輪增壓器熱量讓虹吸管自己產生循環效果,也可以在熄火以後為渦輪進行散熱,所以現在已經很少有渦輪增壓車型需要怠速熱車了。


售後服務技術總監


先讓我們瞭解一下汽車發動機渦輪增壓的原理。

所謂渦輪增壓就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高速廢氣帶動渦輪旋轉做功,渦輪再帶動壓縮機轉動壓縮發動機進氣,從而增加了發動機的進氣量,是燃油混合氣燃燒更充分。所以,與同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相比,渦輪增壓發動機功率更高,輸出的扭矩更大,動力也就強勁,油耗也就更低。

渦輪增壓器結構如下圖。廢氣渦輪與壓縮機同軸相連,所以,當渦輪轉動時也就同時帶動了壓縮機工作,將壓縮後空氣輸送到燃燒室,使燃油更充分的燃燒。

由於發動機排除的廢氣速度非常高,瞬時速度可達200米/秒—400米/秒左右,所以,渦輪增壓器工作的轉速也非常高,可到1萬-2萬轉/分左右。故渦輪增壓器的工作溫度是非常高的,可到600-1000C°左右。這樣一來,渦輪增壓器的冷卻系統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直接關乎到渦輪增壓器的使用壽命。

普通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冷卻系統與發動機的冷卻循環系統相連,可以起到很好的冷卻降溫作用。所以,在停車時,需要發動機怠速3-5分鐘左右,繼續給渦輪降溫後再熄火。不然,渦輪增壓器會因長期溫度過高而加速潤滑油變質,從而加速渦輪磨損,縮短其使用壽命。

但隨著渦輪技術的發展,目前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基本都自帶有一套副冷卻系統。停車熄火後,冷卻循環泵和冷卻風扇會繼續工作,直到渦輪增壓器溫度降至正常水平後,才自動關閉。

帶有自動冷卻循環系統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熄火後我們仍會聽到風扇工作的聲音就是這個道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瞭解更多汽車常識請加我關注!


祥光008


前提是得了解渦輪增壓分兩種:廢氣渦輪增壓器和機械渦輪增壓器。機械渦輪就沒有不要怠速,因為機械渦輪增壓器是發動機的轉速越高,渦輪增壓器的轉速越高,發動機的轉速降低後機械渦輪的轉速也隨之降低。而廢氣渦輪增壓器則不同,它是通過發動機廢氣來吹動渦輪從而增加進氣壓力,廢氣渦輪增壓器的渦輪轉速往往比發動機的轉速高出幾十倍,當發動機停止運轉時渦輪的慣性還會驅使著渦輪繼續旋轉,在此時如果關閉發動機,機油壓力也會隨著發動機的關閉而停止,繼續旋轉的渦輪由於沒有機油的潤滑從而增加渦輪增壓器的磨損,降低了渦輪增壓器的壽命!所以不能馬上就關閉發動機熄火。


鈾炸花生


以前有這說法,因為跑完高速長途,如果小排量渦輪一直在滿壓下運行,停車時壹號渦輪那個位置都有可能燒紅。怠速一會兒散熱會繼續工作把溫度降下來。現在沒這麼矯情了。沒那麼容易壞。一臺車正常開30萬公里渦輪都不帶壞的,就算壞了換一個幾個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