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說每個月工資多少多少,是加上五險一金嗎?還是淨到手的?

歲月藏舊夢


【舉例】 扣除標準:假如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徵標準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0=45(元)。


小光兵一枚


一般說的既不是淨到手的,也不是包含五險一金的,正常稱為,稅前工資。

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回答是淨到手的?

一般說某人工資多少,肯定是這人合同上籤的金額。

比如8000,一般不是指他淨到手8000,而是這8000沒交過五險一金和稅。

所以去除五險一金和稅,一般能拿6000多。

如果包含五險一金呢?

因為五險一金除了你個人交的部分,公司也會給你交。

如下圖,你看,你自己交了1000多,實際公司交了3000多,如果包含五險一金,你收入實際在1萬以上,但到手只有6000多。

所以,我們正常說的工資實際既不是6000多也不是1萬多,而是合同上的8000。



我真的不是瞎扯蛋


一般來說都是指的是稅前的工資。

在找工作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定當年問清楚,工資是否包含了五險一金。一般來說,大部分企業告知你的是稅前的工資,有一部分企業是到手的工資。

如果說你到手的工資在6000元左右,那麼你的實際工資可能就在8000元上下。

一般來說每個地區所交納的五險一金是有區別的,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論。在10000左右的工資,所交納的五險一金估計就在1200-1500元之間。當然,超過五千元的部分還要交納一定的稅收。

如果你的工資沒有超過5000元,那麼就只需要交納一定的五險一金,有的企業會補充交納意外險。

當然了,交納五險一金是企業和個人按比例來交的。你交的多,企業相應的也交的多。這樣算下來,雖然你每個月的工資可能稍微低一些,但是,總的來說對你還是非常有利的。因為住房公積金到一定年限後可以提現,或者可以抵消購房款。所以說是非常划算的。

同時,這樣也可以側面反映出這個企業實力的強弱,對員工福利的好壞。



財經快讀


這個一般說 可以從兩種情況來做分鐘 最高上限與最低上線,最高上限就是扣除五險一金和相關個稅到手能達8000,實際可能能達10000多,最低上線就是還沒有扣除這些相關福利稅務能8000,實際到手工資 跟公司的正規性,個稅申報起徵點,還有福利保險扣除比例有關,參考範圍6000至8000不等。有的公司不正規的 不涉及到個稅 福利保險的繳納,所以到手就是8000。

如果面試找工作的時候這個問題是需要詢問清楚的,免得被坑了,如果是朋友之間的,酌情考慮朋友之間的關係再做進一步的詢問,以免傷了朋友的面子。

另外附上稅前工資計算介紹:請各位參考

稅前工資指交納個人所得稅之前的總工資,即可以直接拿來套用國家稅法進行計稅的部分。稅前工資=所有收入總和-(社保+公積金)。該部分稅前工資計算結果<5000元,則不再徵稅,>5000元,則按徵稅制分級徵稅。也就是說不需要計稅的工資=5000+社保+公積金,但這5000是應計入稅前工資的。

個人所得稅=∑(所有收入總和-(社保+公積金))X分級稅率


A😱A


工資說法通常有稅前工資和稅後工資兩種說法

稅前工資當前就是包含社會保險、公積金、個人所得稅、各種費用扣除金。

稅後工資很顯然就是扣除所有費用和繳納費用,實際打卡發到手的工資。

所有經常有人說的工資多少多少大多指的是稅後工資,但也不排除少數人炫耀自己工資高把社保等的費用加進去。


百科問答


說的肯定是發到手的


TWM0722


加五險一金。


勞動幫



期市順溜


一般是指全部工資不扣除五險一金!


星途ERP


習慣性的說法是標準工資,不包括績效和扣除的五險一金個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