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業是不是會取消?

鄭州邏輯


你問的這些問題確實是在某些地方存在的,英語專業確實有很多問題,而且現在每年英語專業招生招的太多了,是各大高校擴招的主力專業。當然,你說中小學英語水平比過去的本科生要好,這太誇張了,至少不比英語專業好。而且說過了六級看專業外語資料就比英語專業厲害多了的人,我也不太贊同。畢竟很多非英語專業的人畢了業就不接觸英語,很快就忘記了。

實際的情況是,八九十年代英語是熱門專業,社會需求大,就業不錯。到了2000左右,高校擴招,英語專業就首當其衝,它不需要額外投入,有的學校一口氣招四五百的都有。而且各大高校都開始招英語專業,原來有大學英語的學校,很快都開始招英語專業。所以,體育大學、中醫藥大學、醫科大學、財經大學、工業大學都有英語專業,英語專業成了最氾濫的專業。

就當下的情況看,一些985 211高校的英語專業的學生英語水平還是不錯的,但是廣大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學校的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水平就很難保證。師資的水平也真不怎麼樣,課程又很陳舊,專八通過率都很低。

所以,如果真要取消,我覺得可以將一些二本三本的英語專業取消,然後211 985學校的英語專業進一步進行課程改革,增加語言學或者文學類課程,向更專業的方向培養。


半島外語


根據目前情況看,英語專業不僅不會取消,反而會加強。這裡的英語專業我理解的是以外語教學為主的大學、學院或專業,比如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大學外語系等。但是關於中小學英語課程是否開設的問題卻有很多爭議,希望取消英語的呼聲很大。

英語本來是人類數千種語言中的一種,與其它各語種相比,並沒有什麼特殊性。但是,由於西方科技革命和工業革命發生發展在英語國家,在18~19世紀,英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國家,而兩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影響力又超越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特別是二戰以後,以聯合國成立並定址在美國為標誌,世界秩序與格局的相對穩定讓英語成為一種國際化語言,在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的交流與合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把英語作為一門中小學、大學的重要課程。中國在“文革”結束後恢復了高考制度,英語成為高考必考科目。改革開放讓更多中國人有了國際視野,英語更受重視。不可否認,40多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英語專業人才。

未來,隨著我國對世界的影響力增加,對外交流需要更多外語人才,各外語類大學和專業還會辦得更好,規模也會擴大。

但是,語言學習有其自身的規律,作為第二語言,當前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仍有很多缺點和不足。我國有數億中小學生,很多學生不具備學習一門外語的天賦、能力和條件,國家、家庭、學生自己投入巨大,但收效並不明顯。在全民學英語的要求下,很多中小學生成為他人的“伴讀”,長期的“差生”狀態讓他們失去了讀書學習的動力和自信,而他們在將來生活和工作必需的理化生、政史地、音體美等課程卻沒有學好。

因此,建議:在中小學取消英語課程,高中設為選修課程,大學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社會專門機構進行語言等級測試,以口語交流為目的的英語學習者可到專門的語言培訓機構學習。這樣,不需要學習英語的學生獲得解放,專心學習自己喜歡並擅長的課程;國家需要的外語人才也有專業大學培養;需要學習口語交際的人也有機會和渠道。這需要國家教育部對當前中小學課程設置、教學方式,師資培養、考試評價、招生錄取等進行系統改革。而非非此即彼的或“全部取消”,或“全部學習”。








頑石囈語說教育


感謝你的提問。

關於英語專業是不是應該取消的問題,我的觀點是:一些普通高校英語專業瀕臨不得已被取消的尷尬的境地,而一些外國語大學(學院)及一些名牌的綜合性大學仍然是其他院校難以望其項背的。



1977年恢復高考後,高考英語佔比逐年增加。國人也以無比空前的熱情開始學習英語,一股學習英語的熱潮遍及中華大地。1987年開始的四級英語考試,使這股學習英語的熱情又更上了一層樓。後來的托福考試、雅思考試火遍大江南北。



英語專業,在過去的40年當中,得到了舉國上下一致的重視。80年代中期,一些理工院校開始開設英語專業。到了90年代,幾乎所有的本科院校都開設了英語系。到了2010年左右,全國高校設有280個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學碩士點,前後不過幾年,又有100多所院校同時招收翻譯專業碩士,英語專業的發展達到了歷史的頂峰。



目前的狀況是,翻譯專業碩士的研究生畢業之後,還比較容易找到工作,因為他們的學習的目的性比較強,主要是口譯與筆譯。並且翻譯專業碩士的大綱規定他們的培養目標是以實踐性為主,口譯和筆譯要有一定的實踐量,並且在畢業之前他們有一個學期的實踐。所以他們的實踐機會較多,動手動口能力較強,受到社會用工單位的普遍歡迎。再一點是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涉外的公司對這類的翻譯專業的畢業生需求量較大。



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點的招生就不盡人意。絕大部分高校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都得從考翻譯專業方向調劑研究生。並且畢業後,這些畢業生原來可以到高校工作,後來到二級學院、獨立學院工作,再往後到高中、初中就業。現在這些學校教師已滿額,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面臨著專業不對口的尷尬境地。不得已,一些學生開始找一些市場營銷、文秘、總裁助理等工作。



當年,大家對英語學習認識不足的時候,對英語學習進行適當的強調是應該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外語學習的手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的發展更是給外語學習帶來的革命性的影響。一些理工科院校開始考慮減少外語課時並著手實施。很多院校也在考慮英語專業的前途。



一些名牌大學、重點大學的學生,在入學的時候就能通過四六級英語。那麼,大學一二年級還有沒有必要繼續開設英語?這些大學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學習英語從而佔用了本該用於學習專業的時間,是否值得?傳統的中國語文教學是否應該給予一席之地?有識之士思考著。


孫啟耀英語教授


首先,英語專業確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專業,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它的就業方向實際上是成為用英語書寫文章的作家。

但是共和國的英語教育這麼多年,卻沒有發現有哪個學英語專業的人成為了英文作家,這點是讓人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情。

但是英語語言文學專業造就了非常多的中文文學作家。我們國內能夠讀到的外國的文學名著都是由中國人翻譯的,他們大部分讀的是英語語言文學專業,通過他們對英語知識的認知,他們把外國文學作品恰到好處的翻譯成中文。這些譯者可以稱得上是中文作家。

當然能夠成為像他們一樣的翻譯作家的人,也是語言水平非常高的人,並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理解的,你之所以覺得英語用不上,主要還是因為你的水平沒有達到那個層次。

你想用翻譯軟件去讀外國文學作品,那麼你翻譯出來的結果一定是乾癟無力的語言。

翻譯學裡面,特別是在文學翻譯裡面最重要的就是二次創作。只有通過二次創作,你才能夠達到信達雅中的雅。英語著作的中文翻譯,七分靠心,八分靠達,十分靠雅。不雅的翻譯作品就沒有市場,不賣座的文學作品會葬送掉一個英語譯者的前途。

所以從這一點看,中國人日漸高漲的文化需求上面,必然是有英語專業的位置所在的。

當然了,有一些學科的存在是比較讓人產生懷疑的,比如說科技英文翻譯。

能夠進入這些專業的學生,實際上並沒有在科技領域學過其他的專業,沒有學過這些專業的人去翻譯科技領域的文章,翻譯出來的效果自然差很多。

我們經常在頭條上面的科技文章中看到有一些作者,有很強的翻譯槍在自己的文字中,他們文章的內容,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是翻譯的結果。但是由於這些人的知識面不夠寬,沒有掌握足夠的專業術語的對應翻譯,所以他們會經常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把那些國外的術語翻譯成中文。

如果是知識面比較寬的人,看到這樣的文章可以猜得出他的表達是對應的哪個術語,但是讀這樣的劣質的科技文章,心情確實不怎麼樣。

很多學科技英語的人的水平就是在這樣的層次。

在科技領域最好的翻譯並不是英語專業的,而是在各個學科領域裡面英語同時很強的那些人。他們能夠讀得懂專業的著作,同時能夠做專業著作的翻譯,由於專業著作的翻譯,還要按照格式幾乎是八股文,所以他們又能夠比較好的把中文的研究成果翻譯成英文,發表在國際的學術期刊。

所以在這一層面上科技英語專業翻譯它的存在是比較尷尬的。

英語專業中還有一個方向是教育學的方向,這個方向也是不可能被消滅的,因為學英語學得好是一方面,但是教的好又是另外一方面,並不是所有英語好的人都能夠教的會別人,教育學是有它的特點所在的。

只有掌握教育學特點的人,並且英文還好,才能夠把英語知識傳播開來。並且這個專業是非常重要的專業,如果國內的英語教育人才的水平能夠有很大的提升,那麼國民總體的外語素質就會有質的飛躍,那麼在各個領域,國人就不再會向國人的口袋裡面要錢,而是會向外國人的口袋裡面要錢。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英語也有一個比較冷門的學習方向,也就是語言學方向。但是這個方向的語言學習者是非常重要的,他有他的政治使命。在政治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維護祖國統一方面,語言學甚至還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我們的漢語屬於漢藏語系?這是我們國家的語言學學者為我們中國的祖國統一做出的一大貢獻。如果沒有這些語言學者,這樣的語氣劃分放在外國人的手裡,完全可以借用語言學的知識在文化上面做分裂中國的暴行。

所以從這些層面講除了少數英語專業的地位比較尷尬以外,大部分的英語專業都是有它非常重要的使用場景的。

所以綜上所述,英語專業是不可能在中國消失的。


外語那點事


英語專業不但不會取消,而且會越來越重要,之所以有人認為要取消,是因為有些人學英語學得快要發瘋了,為什麼他們要發瘋,因為他們不但不想學英語,還不想學其它科目,學不好英語就要取消英語,學不好數學就要取消數學,學不好物理就要取消物理,中高考考不好就要取消中高考,現在社會確實太多這些沒有志氣的人了,自己學得差,到處去宣揚英語要取消了,中高考取消中國才有出路,這樣沒大志沒腦的人,應該被社會淘汰。這一類人最失敗的是,一天到晚都在埋怨英語沒用,到處對別人說英語要取消了,這些毒瘤一天不清除,還會毒害更多的人,讓更多人以為英語即將取消,然後放棄去學習了。

他們最可悲的是,既成事實的事,他們天天都在否定埋怨,英語確實已經是一門專業了,竟然第一條就說不可能是一門專業;中小學生英語水平比本科生好,這個人有病,現在的中小學英語甚至整個中國的英語水平可以說真的不夠好,找個高中生談日常英語都不行,每年美國有8000名在中國是學霸的留學生被退學,因為英語不合格,他們竟然說中小學生比以前大學生英語好,發瘋了;現在過6級的人多,因為英語考試降低了要求,6級只是非專業6級,學生水平太差了,考試難度就要降低,以前一個區才有極少大學生,現在一條村都有一堆大學生,因為難度降低了;誰說英語專業畢業生轉行了,就算有,都只是飽和了,算算所有專業有多少個畢業出來是幹本行的就知道了,寫這幾個點的人簡直被英語折磨得快死了,什麼都可以作為觀點;翻譯工具橫行不需要學英語?那些翻譯工具很差的,難一點的都做不到,電視上廣告演示的只是你好,今天吃了飯沒?難一點的都譯不出來,何況很多人普通話都講不好,怎樣用翻譯筆?再者,翻譯筆沒電了怎麼辦?落賓館了怎麼辦?丟了怎麼辦?摔壞了怎麼辦?能比我自己懂英語好?

建議把這些過不了英語關的,沒大志的,天天說取消英語的人全部拉去堆填區埋了。


中小學英語精修


一件事門檻低不代表高精尖的人才就多。

確實,現在上到80老太太下到丫丫學語的小孩子都能張口來兩句英文。

可是這並不代表英語專業的冗餘。

相反,真正能夠做到學貫中西英漢齊飛的人才很少。

不信你去看看專業的口譯仍然是人才緊缺。

另外,英語專業是一個大的話題,下面還會細分文學、對外貿易、口譯、筆譯、英語教育學等方向。

拿我的飯碗英語教學這塊來說,專業的英語老師(既有強大的學術背景又又過硬的教學實力)仍然可遇不可求。

講句不好聽的:現在是個人都能去開班授課教英語,尤其是成年人和低齡兒童這一塊是重災區。

帶著你讀兩個單詞,講點語法規則做做題就能夠日進斗金,確實讓人感覺“教英語真的是個零門檻的行業!”

最後,英語專業不會消失,但是英語專業生會受到其他專業生(會英語懂技術比如程序員律師醫生,特別是有海外背景的)的衝擊,這是不爭的事實。

對學弟學妹們提幾個建議:

1.紮實打好英語基礎,特別是口語和寫作要好;

2.多主動積極擴大知識面,多看點書;

3.另外學一門手藝,首推編程;

4.如果是走英語教學這一塊,記得多總結多反思;

5.如果是英美文學/語言學這一塊,當我沒說。

一句話:不要除了英語,什麼都不會!

以上!


Ps.更新一下

這是我朋友圈常常出現的同傳/口譯的廣告。

好好學習,

不管是什麼東西,

學好了都能掙大錢!


蛋妞老師


※高校專業那些事※為您分析,分享,解惑

大學英語專業地位的確非常的尷尬,未來不一定會被取消,但是未來肯定重要性越來越低,慢慢淪為雞肋專業,雞肋專業的熱點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畢業生最好的出路是當老師。


這類專業很多,比如文科中的漢語言 理科中的生物,化學。

英語專業不但對學生群體來說越來越低,而對高校本身來說,也價值越來越低。比如同樣是垃圾專業的生物,化學,材料,對於學這些專業的畢業生開說是一場命運災難,但是對於學校,這些專業都是香餑餑,可以發不計其數的高端論文,君不見清華大學施一公,一年灌水十幾瓶nsc,為清華大學的學術排名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而英語專業呢,作為文科專業,不能發表高價值文章,中國人研究外國語言 本來就是門外漢,主要研究一些英美文化,很多外國語學院老師教授為了研究英語,投身基/督/教/天/主教,我聽了都覺得可笑。自己沒本事,就開始找原因,我天天看日本片,非得學日語啊?

學英語不去當老師,就去搞翻譯,其實翻譯市場可以說未來會被全部人工智能取代。


很多人說,AI的發展,那些專業最先淘汰?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英語。我讀研時候翻譯,發現谷歌百度翻譯水平非常的高,比掏錢聘請的所謂專業英語人翻譯的好太多了。

英語專業作為主流專業,沒有自己的研究主力

高校中的理科,工科發展都是日新月異,各類理論,新技術層出不窮,而文科呢,除了經濟學,法學,歷史等一些學科在進步以外,

大部分專業不知道自己在幹啥,會幹啥,能幹啥,相對於其他學科的不斷髮展更新,英語專業死氣沉沉,百年不變,天天研究什麼莎士比亞詩歌了。歐美語言文學了。歐美有啥文學可研究啊,說開說去,還是傅雷乾的活:翻譯。

我不得不說,歐美名著都是垃/圾,歐美的電影電視劇寫的真的好。而歐美名著人讓人看的昏昏欲睡,這個英語翻譯有這莫大的關係。國內英語行業,沒啥前途了。傅雷那翻譯水平我看了都捉急。就是聖/經那翻譯水平,我看著都想打人,英語文科生沒前途。

這個專業會不會取消

我覺得取消是不會的,不過這個專業沒啥前途是肯定的,英語碩士,博士最可笑了。這專業也需要博士碩士?

不是我看不起文科,而是文科太廢物,實在難入我法眼,尤其英語專業。

現在英語都普及了。任何場合普通理工科學生都不需要專業英語人才就能搞定。我們這些理工科人才天天看英文論文,水平不知道比那些文科生高到哪裡去了。

英語專業前途?當中小學老師。培訓班老師。各類外國語大學我看併入綜合性大學算了。比如北外,併入清華大學或者北理工。

我的話就這麼多,老鐵們點個關注,點個贊那唄


高校專業那些事


英語專業雖然暫時不會取消,但是作為一門專業來講,除去當老師,已經失去在社會上存在的價值。身處智能化時代,英語專業已是昨日黃花,沒有多大前途。如果一個人非要跟我死磕到底,那我只能說,當你選了這個專業,你就是在朝火坑裡跳,你把前途人生幸福綁在即將爆炸的炮彈上。這是一個過來人所能告訴你的肺腑之言


唐詩宋詞古典詩詞


從兩個方面看。

一、英語專業不可能完全取消。從個人需求層次來看,語言首先是作為一種交流工具的價值是不可能喪失的。部分行業仍然需要英語專業人才,比如,中小學英語教師、翻譯人員(機器只能做低端的翻譯,永遠不能代替翻譯文化)等。

二、可以減少全國的英語專業的數量。從社會需求層次來看,憑藉單一語言工具作為生存技術手段,的確越來越困難。

01 先說第一點,我國學英語的趨勢不會減弱

一、從我國長遠發展來看,學英語是不得不為,還將大力推行。

首先,英語是世界語。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中,會說英語、能以英語交流的國家約有175個。我國要走向世界,不能強迫別人學漢語,只能自己學英語。這樣才能主動走到世界中心、走到世界前面。隨著我國的全球化進程越來越快,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普及,學英語幾乎是全民所需。

其次,我國現在雖然經濟總量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國人均GDP仍然只是發展中國家水平。而且,我國現在的科技水平與美國比較起來,至少要相差50年。實際上,到目前為止,我國科技發展仍然以模仿為主。尤其是基礎理論水平的創新,我國幾乎是空白。我國的創新都是基於技術層面的創新。所以,要學習和借鑑美國的先進科技理論,必需要精通英語。

再者,我國現階段加大招商引資、出口等不不可少要用英語交流。而且我國現階段對資源、科學技術、高尖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不得不學英語。

二、從個人發展層面來看,學英語也將是個人發展必需。

首先,只要學習層次到達本科層次,就不得不面對英語。本科開始進入專業化領域。現在無論哪個專業領域,幾乎都要用到英語。大學使用的教材很多是我國領域專家編寫的。但是我們認真學習就會發現,裡面的專業名詞、術語、理論的創建都是引用外國的。如果要真正領悟這些原理的內涵,還得去看原著。否則終究是皮毛。

其次,研究生要發表論文、查閱文獻、學術交流等都離不開英語。一則是國際頂尖的學術刊物在國外,二則真正專業領域研究得深入的還是在國外。

我們愛國不能僅僅只是停留在口頭上,還要自己清醒,看清自己的不足。努力學習,趕超別人,才是真正的愛國。

至於說機器翻譯,在專業領域是行不通的,不是翻譯本身的問題,而是專業術語的理解問題。機器無論如何達不到意會的程度。這就如兩個人彼此心意相通,有時只要相視一笑就懂了。機器是不可能的。

再說回來,即使是普通場所的談話。你不懂英語,請一箇中間人做翻譯,總是會感覺表達不通暢,隔著什麼東西一樣。哪有自己想說就說的痛快!

現在國際化流通越來越普遍,出國旅遊、去外企上班、哪怕是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碰見外國人的機率越來越大。所以,會英語也將生活化。

會英語是發展趨勢。不能說,現在普通打工不需要英語,就要求學校不開設英語課,那是短視行為。

02 再來說第二點,憑藉單一語言工具找工作越來越困難

語言與其他技術的區別就在於,語言只是交流工具,是一個人在社會立足的基礎。要完全靠語言謀生會越來越困難。

一是會英語的人越來越多。那麼僅靠英語來謀生,競爭就越來越大。這就如十幾、二十年前,會開小車是一門職業技術,許多工廠、單位需要小車司機。但隨著小車的普及,現在會開小車只是一種個人生存技能而已,職業範圍大大縮小。

二是信息交流與傳輸的普及,使得機器翻譯進入日常生活,在使用不廣的情況下,足以應付。

當然,所有的普及必然是低端的。要想以語言來作為職業必須進入到高端層次。就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英語非常精通。

所以,英語專業的數量可以減少。專業英語分散到各個專業中去必修。

上面是我對英語專業的看法,不知大家怎麼想。另外,對於學英語會不西化的問題,也不知大家怎麼看。


小屋聽雪


OMG,怎麼可能。現在不僅學英語的人越來越多,小語種也是很收歡迎的,很火的。任何一種語言的知識都是學不完的,英語好,也得看是哪一方面吧!

一、過6級的人越來越多,看外語資料比英語專業的厲害,我想著可能和英語專業是否取消沒什麼關係吧。考四六級,說明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意識更強。

二、非英語專業能夠暢通無阻的看外語資料,那是人家自己花的功夫的。有誰規定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英語水平不能比英語專業的好嗎?內行人還不如外行人,只能說明內行人沒學好。

三、英語專業學的內容很豐富的,不是侷限於考試,應試。把英語這個學科分為了很多個課程。口語,聽力,閱讀就不用說了。文化,國家地理,影視報紙,翻譯(筆譯,同傳)還有很多學術方面的內容。

四:人工智能再怎麼厲害,也有它的弱點,有它替代不了的。它的譯文中能有感情色彩嗎?同一句話,不同場合,不同情感,翻譯的措辭是有講究的,人工智能能做到這點嗎?古漢語,古詩詞能準確翻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