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文章細節看待人之道,字字珠璣,這樣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文|《紅樓夢》文章細節看待人之道,字字珠璣,這樣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蘇聯烏克蘭作家,岡察爾曾說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重的東西。”其實,禮貌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否則就沒有眼高於頂、傲慢無禮的詞句了。

作家岡察爾說得也並沒有錯,這和人接受到的教育和生活的環境有著直接的關係。

生活在農村的人知道,一個村子裡幾十戶、上百戶很少有不認識的,輩分排下來,都佔點親,七姑、六姨、二大爺,哪怕是剛會說話的小孩子,父母都會教他叫人,獨立出門見面都會打聲招呼,逢年過節更是如此。

《紅樓夢》文章細節看待人之道,字字珠璣,這樣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教育和生活環境

禮貌常常體現在待人接物上,在任何一段歷史、任何一個朝代,哪怕是佔山為王的土匪、偷雞摸狗的盜賊,他們在很多行為中都會表現得有“禮”有“節”。

《紅樓夢》中刻畫著形形色色的各類人物,其中更是不乏“禮貌”與“待客之道”。下面就有一段是描述甄士隱待客之道,細細讀來生動形象,往往能讓人發掘到很有感觸的一幕。

儒生賈雨村生於詩書官宦之族,只是到他這裡家族已經末落,只剩下他一個人了。所以,他決定進京求取功名,希望家族能重新興盛。身上缺錢短物,只能在中途停下來,寄宿在廟中,每日以賣字畫為生計。

這時他認識了甄士隱,而甄士隱家境卻較為富裕,有房、有田、還有僱傭,也是詩書之家,年歲長於賈雨村,但在他的身上並沒有勢力和傲慢的不良嗜好。

《紅樓夢》文章細節看待人之道,字字珠璣,這樣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紅樓夢》

一日,雨村見了士隱,忙施禮陪笑道:“老先生倚門佇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聞否?"士隱笑道:“非也。適因小女啼哭,引他出來作耍,正是無聊之甚,兄來得正妙,請入小齋一談,彼此皆可消此永晝。”

“忙施禮陪笑道”,“忙”、“陪笑”,有沒有感覺到很熟悉,在生活中這樣的場面很常見,是一種對對方表示親近的舉動和表情。

“老先生倚門佇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聞否?"這是一句搭訕的話,也是一個話題的引子,由此可與對方進行深一步的交談。在古代並沒有現代的媒體,消息很閉塞,這種攀談也是取得消息來源的一種渠道。

“消此永晝”,這四個字用得有意思,明明天亮的時間只有12個小時左右,這裡卻說“永晝”。即表達了心情難耐之意,話語又形容得誇張和生動。

甄士隱在整句的回答中都很客氣,讓人感覺到很親切。

《紅樓夢》文章細節看待人之道,字字珠璣,這樣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攀談

說著,便令人送女兒進去,自與雨村攜手來至書房中。小童獻茶,方談得三五句話,忽家人飛報:“嚴老爺來拜。”士隱慌的忙起身謝罪道:“恕誑駕之罪,略坐,弟即來陪。”雨村忙起身亦讓道:“老先生請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說著,士隱已出前廳去了。

“攜手”,在這裡並不是手拉著手,而是比喻一起往院內走的意思,如,“聯袂”。進了書房,小童就將茶送了上來。當下很多公司經理辦公室都會放一套茶具,邊說話邊喝茶。

這個文化不知道從何時起,從家中客廳走進了公司、企業辦公室。這既是一種待客的禮節,也是一種讓彼此關係更加融洽的一個方式。

二人還沒聊上幾句,甄士隱家中就來了貴客。“飛報”,快速,暗指客人很重要。“慌的”,指客人身份尊貴;“忙起身”、“謝罪”,這是對賈雨村一種致歉的態度,表現得很謙恭。

“恕”,寬恕、原諒,這樣的場面,設想一下即便當事人是我們,對方態度這樣的誠懇,可能也不會因此而生氣吧。

《紅樓夢》文章細節看待人之道,字字珠璣,這樣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待人之道

“誑駕”,把賈雨村的身份一下抬高了;“誑”,將事情比喻得很準確、恰當。剛叫人進屋來說話,就去接待別人,這很容易讓人感到不被尊重。這麼一說,卻不會因為表達錯誤而讓對方有多想之舉。

“略坐”,少坐一會,語氣客氣周到。“弟”,這裡應該指的是賈雨村,這樣一來,說明沒把對方當作外人,拉近了彼此的關係,讓人感覺到心裡舒服。

還有重要的一點,賈雨村現在可以說生活潦倒,無權無財無關係,但甄士隱並沒有因此而看輕了對方,可見甄士隱為人厚道,是可與之深交之人。同時,也讓我們想到了很多勢力小人的醜惡嘴臉,與之截然相反的形象躍然而出。

另外,可以想像“禮節”在古人的思想中有著多麼重要的地位。

《紅樓夢》文章細節看待人之道,字字珠璣,這樣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禮節”

​賈雨村也是“忙”起身,禮節周到得體。“老先生請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表達得體大方,“晚生”二字是很準確的,他在甄士隱面前確實只能是晚生的身份。

文章即思想,作者將甄士隱為人厚道的品行,和深諳待客之道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段話語中的每一個字中都閃爍著思想的光芒,無拖沓多餘的字句。

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招待客戶、如何讓來家坐客的人感覺到受人尊重,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範本。

《紅樓夢》文章細節看待人之道,字字珠璣,這樣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紅樓夢

現代社會中,李嘉誠的大名如雷貫耳。連續21年蟬聯香港首富、1999年始連續15年華人首富、2018年李嘉誠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華商人物”。

這一系列的名頭都與財富、商業有關聯,但最近網絡上卻有一篇文章恰與此無關,但卻深得與之交往的人所欽佩和讚賞,得到了很多人的敬佩。

此文成於一位富商之手,他近距離接觸到李嘉誠之後,真心抒寫的一篇文章。事情的發生緣於幾位富商,作為晚輩、商業新人想要約商界大佬李嘉誠先生吃一頓飯。

本以為見面的場面應該是大家在飯桌前坐等李前輩的到來,結果卻是在電梯前看到等著他們前來的李嘉誠,並且還給他們一張一張地派送名片,這可驚到了這些位新晉富商。

《紅樓夢》文章細節看待人之道,字字珠璣,這樣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李嘉誠

“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句話用到此處很合適,李嘉誠的名聲在外,哪還需要派送名片呢,但現實的確發生了這樣的一幕。

在用餐期間,也不是大家所想到的,各桌紛紛來到李嘉誠的桌前敬酒,而是李嘉誠並沒有固守在一張餐桌前,他在每一張桌子前都坐一定時間,然後再換下一張桌,讓每個人都有種受到了重視和尊重的感覺。

看到這裡,可能大家想到的絕不是他的財富,而是他的待人之道。事有先後,他是先學會賺取財富的,還是先懂得待人禮節的呢?答案不言而明。

曾經有一個峰會,有人說到現在的人太會造概念了,一件事情,變很多種說法去說,結果人們忙於學習各種不同形式的內容,其實會學習的人,懂得深入思考的人,學得一個就夠了。

《紅樓夢》文章細節看待人之道,字字珠璣,這樣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禮數

有時對於人而言最根本的永遠是那幾樣東西,千古不變,即便時代在變,也不會影響到它們,而禮節便是其中之一。

英國哲學家洛克曾經說過:“良好的禮儀的功用或目的,只在使得那些與我們交談的人,感到安適與滿足。”禮節是什麼?洛克先生的話做了很好的解釋。

這就是人們共同的需求“尊重”,它即是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無論貧富貴賤。掌握此道的人,會更受人們歡迎,也會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尊重和成功的機會。

文章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