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住戶反對電梯加裝,該如何協商?

MinRinDa-


沒法協商,老舊小區電梯改造推行了一段時間後便銷聲匿跡了,原來的地方財政補貼也不了了之,最早多數意願裝就允許裝,現在政策也改了,必須本單元所有住戶無異議才能安裝。仔細想想電梯改造根本就行不通,勢必會有人的利益會受損,噶問門特像憑此來賺錢的,沒想到難道太大,計劃流產了。還是老老實實的多攢點錢,去老舊小區買個一樓帶院養老不錯,買不起就租,這樣來的實際些。


張意大利炮


首先我們要站在底層住戶的立場來看待這個問題:

加裝電梯實際對底層住戶沒有帶來好處,高層的住戶才是真正的受益者;另外加裝電梯後反倒會降低底層住戶房屋的轉售價值,所以我們不能站在利益制高點一味的譴責底層住戶不為大家著想,相反如果你作為底層住戶你也不會做損己利人的事。

搞清楚這一點後我們再來談給底層住戶協商的問題:

底層住戶既然享受不到電梯帶來的好處,那麼同樓棟業主能否給他爭取或者帶來一部分其他的利益;比如大家與物業達成協商,每年減少底層住戶一部分物業費;或者電梯產生的廣告能否給底層住戶更大的分成;再或者如果有車位租賃或者買賣,能否給底層住戶優惠租賃或者降價買賣?

總之不能一味的譴責或者貶損底層住戶,而是要拿出實際行動讓他們也能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相信問題一定能夠解決的。


老有所怡


從民眾對老舊多層小區加裝電梯的宣傳角度上看,這是件惠民的事。但從另一角度上講,這其實也是件“違章搭建”-為何一樓的居民不能把自己的院子加蓋個頂?為什麼有陽臺的居民不能封個窗?其實是一個道理!這其中的技術問題,不在這裡解釋了。只是想與大家分享一下,底層住戶為何反對電梯加裝的心理:

1.加裝的電梯會影響到整幢樓的結構安全嗎?

申請加裝的樓上業主一定不會細想這個問題,他們考慮的只是加裝電梯之後,讓自己方便了(不管是否用家有老人的理由,或是其他...但實際上是加裝之後,樓上的業主出行更便利了-即得利益者!)至於加裝電梯之後,這區域的地基加大了負載會不會影響整幢樓的地基?與他何關,那是安裝公司的事,那是政府的事... 但事實上呢,是那些沒有同步享受到利益的同幢樓的事,既然你關心到自己的利益了,那麼別人為何不可以守護自己的利益?從目前一些已經加裝電梯的老小區的案例上看,很少有在安裝前做電梯地基與原幢樓地基間配對試驗,你能保證新增電梯井不會拉伸原建築主體機構,從而引起滲水或牆體裂縫?

2.加裝的電梯成本分攤及後期養護費用承擔的責任不明確!

但凡涉及到錢的事,多是非常敏感的。加裝電梯的錢由誰出?怎麼分攤?許多看客都以為是誰受用誰承擔,但實際上卻是由政府補貼一些、同幢業主各自按樓層按面積分攤一些。但是這種籌集方式合理嗎?(小區的建築面積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新增的公建部分如何切入,也是個問題吧)底層應該參與費用分攤?就算不參與分攤,此加裝的電梯日後的維護費會不會佔用底層業主出資的物業管理費的部分?因為算不清...所以底層業主擔心!

協商,其實就是解惑!讓底層無憂才是協商的本質,而不是試著挑戰他們的底線。

協商,其實就是一種誠意的表達,二層以上可以得利,那麼,你讓底層的業主在此加裝過程中也相應得利了嗎(千萬不要單一的對他宣傳貢獻/愛心),因為加裝電梯的費用如用在補貼二層以上行動不便的業主置換到1樓要來的更容易!所以,協商不是繞圈子,而直接在表達你的真誠!-- 利益的獲得要對等!

當然,對於如果底層業主過度主張“權力”的,這事就有點難辦了。訴訟,時間可能有點長,不過,只要你夠堅持,相信一定會有比較正面的結果等著2層以上的業主。但關鍵是“你一定要堅持著”!強行先上車再買票,如果底層業主也夠堅持的話,你可能會因此輸掉官司!-侵權在先!

其實曾經一些老小區還通過加固樓梯扶手,在扶手上安置電梯椅的方式來解決老人上下樓的問題,個人以為這種方式比較來的實惠且經濟,容易安裝及易維護!鄰里矛盾也少!


羅成Jd


加裝電梯必須無反對百份百同意才可以安裝!現在亂象橫生!已經施行兩年的2/3同意就通過的加裝電梯辦法並不是那麼美好,1/3利益被侵害的業主往往被黑廚黑廁!廣州加裝電梯辦法只規定不能正面6米遮擋客廳房間窗戶,不能佔用業主專有面積,就簡單粗暴放開2/3。

結果出現變態加梯方案,打拆橫樑平臺承重牆破壞樓宇結構,任意遮擋廚房廁所導致黑廚黑廁。並不是所有樓都是長方形!還有U型、蝴蝶型、裙樓,這些樓建電梯亂建嚴重遮擋,甚至貼窗而建,假如你就是1/3被遮擋的住戶,你怎麼辦?2/3繞過你強裝!這樣裝電梯中高層都不想裝,接盤俠都不要!

可惜2/3就可以強裝,無視被遮擋住戶利益,美其名曰沒違反加裝電梯辦法照批!

加裝電梯必須有前置條件不能遮擋房屋的窗戶,不能打拆橫樑承重牆破壞樓宇結構安全,有這些前置條件才能2/3通過建電梯,才是相對公平公正!1/3住戶利益也要顧及呀!

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高於一切的經濟利益!

另外加建電梯真的是為方便老人出入嗎?是為了升值,看看加建電梯後維修費半年收不齊。都放盤賣屋就知道了


路路小區


老舊樓房加裝電梯,底層住戶一般都比較牴觸,主要原因是加裝電梯後會給一層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一是隱私問題,加裝電梯大多是在樓道外側施工,絕大部分採用輕鋼結構,電梯井是透明的,電梯使用者很容易窺到一層住戶室內,侵犯了底層住戶的隱私權;二是電梯啟動、落地產生的噪音,尤其是夜晚,對一層影響較大;三是突出的電梯井會影響一樓採光;四是上述原因導致的一層住宅貶值。安裝電梯是一件令一層住戶不受益反受損的事,自然會遭到強烈反對。因此,加裝電梯的受益者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一層住戶做出適當補償。在這個前提下,去和一樓協商,才容易達成一致。事實上,筆者對老舊樓加裝電梯的舉措是持保留意見的。因為加裝後可能帶來一些後遺症:一是安全問題,加裝電梯的樓房房齡一般比較長,基本都在二、三十年以上,樓棟配電負荷比較保守,且多數採用的是預製樓板、磚混結構,整體結構性能差,加上樓齡長,安全隱患大;二是加裝電梯擠佔公共地面,對通行有一定影響,也會影響樓宇外觀;三是老舊樓房可能面臨著城市更新,存在使用經濟性問題;四是電梯後期維護保養問題;五是因加裝電梯引發的鄰里矛盾問題。加裝電梯名義上是惠民舉措,實際上則是以損害部分底層住戶權益為代價的。高層住戶既然買了住房,就應該接受現狀條件,而不應有過多期待。年老體弱居住不便也可以通過置換房屋等其它方式實現,和諧社會應兼顧各方利益。


小豬房論


底層住戶反對加裝電梯,該如何協商

老樓加電梯,底層業主反對多以下幾種理由,以下分別給予剖析:

一、隱私問題

井道雖是全玻璃的,但轎廂壁卻是全不鏽鋼的,站在轎廂內的乘客是看不到外部情況,所以一樓擔心室內隱私問題不存在。

二、噪音問題

舊宅樓安裝電梯,全部是選用無機房電梯,電梯井道多距離建築三至五米,大多是有廊橋連接設計,井道為全封閉,噪音就是有一些,也符合居住環境國家的規範,否則政府也不會允許這種電梯使用,其噪聲影響忽略不計。

三、影響採光問題

大多數電梯井道及入口設置在樓棟的北邊,正對樓梯,井道與樓幢間有連廊,正面寬度<3m,一般並不直接遮擋住戶北窗,採光問題也是可忽略。要說影響,從上到下,採光對本單元所有的住戶都是有影響的,不限一樓二樓。


四、一樓房產貶值問題

對這個問題很多人有誤解。實際上,貶值與否這是相對的概念。如果安裝樓梯,樓上住戶的房產價值會有明顯提升,這是毋庸置疑,多層步梯房改為電梯房!而一樓卻沒有電梯這部分的加持,就是說,考慮了地段、房產本身建築新舊外,樓上房產價值有了明顯提升,但一樓的房產並不能說明因有了電梯而貶值,只不過,可能漲幅有限罷,有此想法屬於低樓層業主個人心態問題。

五、建築本體安全的問題

很多人質疑,新建電梯井影響樓幢建築本身安全,這個其實擔心有點多餘。所有的舊樓增加電梯都是由原建築設計單位或者有相應資質設計單位出設計,那麼作為“基建狂魔″正規的單位,會對原建築和井道的安全性有充分評估,作為政府相應對接辦事機構:增梯辦,會牽頭組織相關職玭部門,共同把好設計施工的審核關。作為惠民工程的執行者,有責任將這項工作做紮實。

六、建築本體經濟性的問題

有人提出來,有的老樓幾十年了,建築壽命也許二十年就到期成了危房,有沒有新增電梯的必要呢。政府也可就這個問題,給樓房做一個經濟性評估,相對於電梯20年的壽命,把結果提供給業主以全面衡量,最終的決定權還是由業主來決定。

相對於對生活使用便利性和使用成本來說,只要安全沒問題,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老樓加電梯的,畢竟人生沒有多少個20年。新建電梯也並不會讓樓房減值。

那對於說服低樓層的業主同意增建電梯,在協商問題上如何儘快達成一致問題,現在很多城市卻遇到的難點。

目前已有老樓新建電梯的城市,都遇到了突破性難點。那些城市中已完工的電梯老樓(單元),樓下的業主都比較通情達理,都簽署了同意的意見。但是有更多的業主會以採光、安全性、經濟性、房產貶值等因素,要求樓上業主給與補償作為同意條件,甚至還有明碼標價100萬才簽字。

這些城市老樓增電梯工程推進卡在哪兒呢。這些城市老樓增電梯的試行政策當中有一條,2/3以上業主同意方可申請,同時徵得其他相關業主同意,也既所謂的“一票否決制"。這實際上給了那些不同意安裝電梯的業主更大的話語權。

所謂的安裝電梯的一票否決制,沒有相應的法律依據。這個說法也不符《物權法》的相應條款規定,屬於在《物權法》條款的基礎上過度的解讀。現在多個城市,包括上海、鄭州、南京等城市正在修訂取消新增電梯政策中有關一票否決制的條款。

那麼回過頭再來說說,如何不走司法途徑,更有效協商積極解決舊樓增加電梯一事呢。

筆者建議的協商補償方案:

1、一二樓免出電梯相關的安裝施工費和運行費用。如確實有需要,給一二樓給予免費使用電梯的便利。(這一點實際上只有二樓適用)

2、保留一二樓對於電梯的產權收益。就是說以後如果遇到拆遷,有關電梯的拆遷補償一二樓也應該有份。下面是一個六層12戶的產權收益比例模型:

一二層: 15%,三四層:35%,五六層:50%,其中一樓獲得9%,二樓6%;三樓15%,四樓20%,五樓20%,六樓30%。當然這個比例是可以內部重新商量。

對於老樓加電梯,基本上是一梯一個方案,在尊重業主們自己協商的意願基礎上,由政府部門給予政策扶持,如果遇到實在難以調和的矛盾,那業主們可以選擇司法途徑。

真正走到法律仲裁這一步,從法律上來說一二樓獲得補償是未必能得到支持的,除非有過硬的實證,這是需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證明,不是說我認為大家認為就算證明的。

但是樓上業主如贏得了官司,電梯工程也可能遙遙無期,投入的精力不計較的話,鄰里關係還搞得糟糕,都是得不償失。最好是以和為貴,相互理解。

老樓加電梯是一項全國性的惠民工程,是各地政府落實黨和政府政策,為人民辦事辦好事的實務工作。

習近平曾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有些人陰暗地揣測出其中也許有什麼利益集團之類小動作,實在不符合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險惡之心可以休矣。


老包有時不在線


無論如何協商,一定不能光站在道德角度考慮問題,一味的對底層住戶的利益訴求進行譴責,更不能用行政手段進行干預!因為畢竟當時在購買房屋的時候,大家就是經過多種因素權衡之後,才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付出不同的金額,才進行的購買行為!

我就是一樓的用戶,09年單位進行房改,是用抽號的方式進行,房子的價格不按樓層浮動(總計6層),統一價位2800元/平米,我抽中的樓層在5樓,可是我自己已經買了商品房,所以就想買來給父母住,就想換個低點的樓層,找了好幾家協商,想換一下(我們這裡多層住宅,5樓和1樓價格基本相當),都沒成功,最終有一家肯換,但也要加價500元/平米,最終,我也只好掏錢換了,那可是相當於房價的20%啊!

今天,老齡化人口增多了,一樓明顯有了優勢,價格也比5樓有了較大的上漲,又要犧牲我們的隱私安全、居住環境和商業利益,安裝電梯,而且一旦提出不安裝或利益補償,就上升到道德高度,進行譴責,實在沒有道理啊!


投資是種修行


現實情況是 很少還有老人住在老小區的高層了,都出租給年輕人了,(房租便宜 年輕人可以爬樓),

加裝電梯無非是想房價上漲之後好出手,到時候一樓二樓不漲反跌。其次,年輕人想買老小區當過渡房都會買不起咯~欺負我們年輕人為這個惡果買單!

建議 老小區高層要麼接著出租,要麼賣掉置換,(說自己有感情不想搬走的自己不是自私嗎??還張口說別人自私。)


起不了名字的額


當初不住電梯房才花高價買的沒電梯的樓下,加裝電梯外掛,嚴重影響樓下生活,這不是一天兩天的影響,是一輩兩輩的影響,,樓下會走在暗的樓道里,樓下的屋子會被鼓出來透明的的電梯裡的人看個底掉,恐怕白天都要掛簾,,當風擋光,噪音干擾影響休息,化糞井散味有影響,等等,樓上人不講道理,侮辱樓下不實事求是面對現實,瞎話說對樓下沒影響,這樣就更導致樓下的反感,生活的好好的,突然就面臨樓上的指責,鄰里關係僵化,實在是讓人不能接受。樓下心有餘悸天天膽戰心驚怕加裝電梯的事掄到自己頭上,想問樓下的人有權力不同意按裝外掛電梯嗎?請問在有不同意按裝電梯的情況下為什麼就進行審批程序?樓上的肆無忌憚的指責樓下的不就是因為審批通過,樓上的人認為是應該的樓上的是正確的了,樓下的再不同意樓下的成無理的了,無視樓下的不同意的權力。以打官司讓樓下的不同意的人負責按不上電梯的損失,請問樓下的著誰惹誰了,就因為不同意按裝電梯就面臨官司,讓誰能想的通。這是看完有些按電梯糾紛視頻的感受。


小蓮673


加裝電梯一樓住戶從加裝到未來的使用維護維修都一分錢不拿,這是合理的。二樓的要用電梯當然要參與費用分攤,不用就不參與分攤。樓層不同參與分攤的比例有所不同也是可以的。加裝電梯一樓二樓的不同意,很大程度是認為加裝電梯後樓上尤其是六樓房屋增值多,而一樓增值少或不增值,認為剝奪了他們本有的利益項,其實六層樓一梯兩戶,這樣結構的樓房加裝電梯,對用戶來說電梯的使用及維修維護成本是很高的,那些高層電梯房是幾十戶人家分擔這個成本,而六層樓的往多了說是10戶人家分擔這個成本,說不定一年電梯使用維修維護費用就要大幾千塊錢,會不會偶爾出現什麼特殊問題要上萬塊錢也不敢說,所以加裝電梯後同樣還是在一個門洞住的上下六層住戶,居住成本已經不同了,樓上的人家上下是方便了,那是他花錢買的,而且電梯只要加上了,他住不住都是要拿這個錢的。至於將來賣,也是一樣的,一樓有光線不好的缺陷,但是它有出去方便,居住成本低的優勢,六樓有光線好,上下方便的優勢,但是它有居住成本高的缺陷,誰能賣的更好還不一定呢。如果往外租,多了電梯費這一項租金實際收益是不是一定高也還不好說。安裝電梯後一樓有噪音光線的問題進行補償也是正常的。如何補償大家可以商量,政府也應該根據已裝電梯的住戶的實際運行出現的種種情況,拿出相對公平公正的指導性意見,並逐步完善成法規性的社會管理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