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1216寶媽


我們常聽老一輩的說道,雖然有些迷信,但也有不少有一定依據,是老一輩一代代的經驗積累而來的,那麼寶寶的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子有什麼科學根據呢?

01寶寶的第一月:睡

大部分的新生兒一天需要睡20—22左右,也就是一天大部分的時間基本處於睡眠狀態,這個時候寶寶的大腦處於並不健全讓寶寶會時常感到疲憊,而充足的睡眠不僅可以儘快恢復寶寶的活力,還有利於大腦的快速發育。

因此一月睡這個說法表明寶寶這個階段由於大腦的開發而頻繁處於睡眠狀態。

02寶寶的第二月:哭

寶寶有了前面一個月積累,這個寶寶的哭就有好幾種含義,可能是生理上也可能是身體不舒服。

①生理上的需求

寶寶的感官系統逐漸發展起來,會通過他的哭聲來提醒你:他餓了、尿不溼了、拉粑粑了,這些都會讓寶寶感到不舒服,他無法通過語言告知你,但會通過他的哭鬧來提醒。

因此,如果寶寶出現哭鬧的現象,第一時間檢查是否是生理需求導致的,如果不是再考慮寶寶是不是身體上的不舒服。


②生長痛

老一輩常言:“寶寶長開了。”說的就是寶寶的五官有著明顯地變化,其實不僅僅似乎五官,寶寶的體重、身高等處於一個驚人的變化中,而這種變化讓寶寶感到不舒服,於是寶寶會出現哭鬧的現象。

③腸絞痛

寶寶的腸道發育還不完善,寶寶吃奶多量或者餓久,甚至是吃奶、哭鬧的過程中吸入大量空氣都會造成寶寶腸胃不適,從而導致寶寶腸絞痛。

多半發生在夜裡,寶寶的表現多為尖叫、哭起來聲嘶力竭。

媽媽可以給寶寶揉揉肚子促進排氣,並時刻注意寶寶的吃奶情況以及吃多少。


03寶寶的第三個月:攢肚子

我們總說新生兒吃什麼排洩什麼,就像個直腸子,但是當寶寶逐漸進入第三個月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平時一天拉好幾回的寶寶,會逐漸減少排洩的次數,甚至有可能好幾天拉一次粑粑,這就所謂的攢肚子。

這其實是寶寶對母乳有一定能力的消化和吸收,預示著寶寶的消化系統有所提高,是寶寶發育好的現象。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子”是寶寶1-3個月期間的成長曆程,把每個時期的發育特點濃縮在11字中,是老一輩積累的精華。

我是育兒三兩句,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助到大家,專注於孩子的成長,希望孩子快樂成長。

育兒三兩句


結合我家寶寶的情況,一月睡二月哭,沒毛病,不過,我家寶寶從二月就開始攢肚子了,是因為吃了益生菌的原因。
1、一月睡
寶寶在月子裡面基本都是睡過來的,是這樣的。因為寶寶還是很稚嫩,身體還需要發育,月子裡面,吃了睡,睡了吃。
不過,月子裡面,纏繞寶寶的問題是,黃疸。我家寶寶就是的,簡直小黃人一枚。剛從醫院回來還可以,後來就開始不停地升高,該降的時候也不下降。醫生讓吃媽咪愛,然後寶寶天天拉稀,為了排黃疸。
後來黃疸還是高,月嫂就給他藥浴和曬太陽,依然高。醫生說,吃一吃茵梔黃吧。這個茵梔黃真的太傷腸胃了,寶寶吃了這個就吐,大人看了特心疼。黃疸還是很高,不得已,擔心傷到大腦,還是住了院,照了藍光,黃疸才下去。
2、二月哭
我家寶寶還好,因為很多寶寶就開始腸絞痛或者腸脹氣,狂哭不止。
我家寶寶沒有腸絞痛過,沒有哭的天昏地暗的時候。但是,寶寶一直脹氣。
有一次去游泳,游泳結束做撫觸,護理人員就給寶寶做排氣操,寶寶狂哭不止,非常抗拒。因此,我從來不給寶寶做排氣操,那怎麼辦?我家寶寶愛趴睡,肚子裡的氣體都是趴著、放屁排出去的。
二月份,寶寶確實愛哭。就說一點,二月裡,如果寶寶餓了,不快速給他吃,他可是很有脾氣的,人家就不吃了,一直哭、一直哭,等哭累了才吃。不過,對於這一點,我也有竅門。如果這個時候寶寶狂哭不止,媽媽可以出一些怪聲音,寶寶就會停哭、然後聽什麼聲音。真的太可愛了。我會彈舌,就像賣羊肉串的那種,吹小喇叭也很有效果。每次哭的不理人的時候,發這些怪聲音,他就不哭了,停下來聽是什麼聲音。
3、我家寶寶是二月攢肚
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如果是以前的寶寶,按照正常發育,3個月腸胃功能才健全,才開始攢肚子。而現在,出了月子我就給寶寶吃了益生菌了。吃了益生菌,寶寶就開始攢肚子,有時3天有時5天,便便質感細膩、顏色金黃,非常好。吃了10多天,我就停了益生菌,寶寶的便便還是很好。
所以,帶寶寶還是要用心。我聽過有的家庭,寶寶肚子痛,狂哭不止,爸媽實在安撫不了,寶寶還是哭,就打寶寶的屁股,覺得:你哭什麼哭,我已經這麼安撫你了。寶寶這麼小,他還沒有個人意識,等同於是個物件(或者東西)。他哭,就直接說明他不舒服。他沒有意識,沒有想刁難你、為難你的意思,真的只是單純的難受,才哭的。
新手媽媽可以多用用心,畢竟孩子還小,我們就是寶寶的天,我們要體諒和關愛他們。
另外,一定要讓寶寶多睡覺,想盡辦法的讓寶寶多睡覺。我家寶寶洗完澡睡覺很香,4個月之前,洗一次澡能睡3-4小時,我就經常給他洗澡。一洗澡就睡很久,睡的多,寶寶的心情也很好。
所以,“一月睡、二月哭”是真的,不過“三月攢肚子”已經不符合現狀了。
帶寶寶一定要多用心,特別是寶寶小的時候,每個月都有變化,特別是睡眠。如果寶寶睡的不好,就多試。我家寶,出了月子,睡得不好,就趴睡。後來大一點,睡著睡著要抬頭玩一會兒,玩一會兒自己又睡了。現在,寶寶6個多月,我發現他睡覺不喜歡穿襪子。反正就是不停地試,換著花樣的試,總有一種適合他。

優雅父母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句話我也是在家裡的老人口中聽來的,當時我孩子剛出生,他們就是這麼形容的,其實老一輩的話有一些還是真的很有道理的,畢竟他們那一輩的人有些真的生了很多的小孩,所以有的時候聽聽老人的話真的沒錯。


一月睡?


一月睡的意思是,剛出生的寶寶在一個月大的時候一直在睡覺。其實養過寶寶的父母們應該都知道,自己的孩子一個月大的時候確實是一直在睡覺的狀態。


我的寶寶在一個月大的時候我還得我夫人每次喂完了寶寶,寶寶過了五分鐘有開始睡覺了,我就感覺當時自己生了一個豬寶寶,吃了睡睡了吃。


其實剛出生的寶寶一天基本上睡眠時間在20個小時左右,一天也就24個小時,有20個小時都在睡覺。這點其實人類是和動物一樣的,我家養過一條寵物狗。剛抱過來的時候也才兩個月,每天基本上也就是除了睡就是吃。


二月哭


二月哭的意思是兩個月的寶寶很容易哭。在寶寶經歷完了一月睡以後,馬上就跨入了二月哭,這個也是正常的現象。


兩個月的寶寶會開始有自己的感官了,慢慢地會表達一些自己的情緒了。比如寶寶尿尿了會哭,寶寶餓了會哭,因為寶寶還小,不會說話,他們只能用哭的方式去表達他們的所有感受。兩個月的寶寶會經常哭,這個時候很多父母都很頭疼。當嬰兒哭的時候寶爸寶媽們要注意一下寶寶是不是尿尿了,是不是餓了。



三月攢肚


攢肚也是很正常的。因為寶寶在前兩個月的時間段內的生長髮育,在第三個月的時候消化系統的能力會逐漸提高,對進食的母乳消化和吸收的比較充分。導致沒有什麼便便可以排洩,最終可能會導致4-5天進行一次排便。


但是寶爸寶媽們要注意在這個時間段內寶寶的便秘和排便的區分。排便一般是黃色的軟的。便秘就是硬的了,如果寶寶很難排便或者排便比較乾硬,這個時候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讓醫生看一看。



最後做一個總結,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都是老一輩人的說法,但是也有例外,不要總根據一些說法輕易地給寶寶下結論,如果寶寶發生了什麼不正常的現象還是應該及時就醫讓醫生瞧一瞧。


我是小孫爸爸說育兒,是育兒領域的創作者,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點贊關注轉發評論來幫助更多的人,謝謝大家。

小孫爸爸說育兒


答: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說法,還有一定的道理的。這說的其實是小寶寶的發育情況啦,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1個月的寶寶確實愛睡,這個時候,他們的睡覺時間是一生中最多的時候,一天中至少有2/3的時間是在睡覺度過的,但睡整覺的時候不長,一般1-2小時就會醒來一次。

所以,一定要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讓寶寶在睡香香中迅速發育,長高高長壯壯。

2個月的寶寶呢,度過了新生兒階段,開始有點淘氣了哦,經常在晚上睡覺之前哭鬧,夜裡也會起床鬧,冷了熱了餓了渴了尿了便了害怕了……有N種哭鬧的理由。

不過一般都是生理性哭鬧,爸媽只要及時滿足他的需求,寶寶很快就會睡過去。但是這個時候,新手媽媽會不會想說“誰說最好的睡眠是嬰兒般的睡眠?明明最好的睡眠是嬰兒他爸的睡眠!”

3個月吃母乳的寶寶,是可能會出現攢肚的情況,也就是大便不規律,不再是天天大便了。

這也是寶寶生長髮育過程中的正常情況,說明媽媽的乳汁質量好,都被寶寶消化吸收了,留在腸胃裡的根本攢不成大便,就滯留著等等後面的兄弟。

只要寶寶能吃能睡能玩,精神頭也不錯,幾天一次大便很正常,爸媽不用太過擔心。小南家的娃最高記錄有過9天沒大便,把爸爸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擔心得,但一切正常,小南就隨他去了。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適合所有的孩子。

一月睡

寶寶在第一個月的時候,每天要睡16-20個小時,每次睡眠時間比較短,一般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寶寶的大腦皮層發育不完善,需要在睡眠中進一步發育,慢慢適應外界環境。寶寶的胃容量比較小,一次餵奶只能頂1-2個小時,所以要頻繁起來吃母乳。

寶寶的大小便比較頻繁,當尿溼了或者有便便時會特別不睡,也導致頻繁醒來。所以,第一個月寶寶雖然總睡眠時間比較多,但是因為睡眠週期短、睡眠次數較多,所以,媽媽會覺得比較累。

二月哭

在第二個月的時候,寶寶容易發生腸痙攣,也叫做腸絞痛,一般在黃昏時間發生,我們又稱作黃昏鬧。這種情況的寶寶很難安撫,給母乳也不遲、躺著也不高興、抱著也哭鬧,新媽媽往往搞不清寶寶要做什麼,感覺手足無措。

好在,過半個小時或者1個小時以後,寶寶又像沒事人一樣恢復正常。這種情況大約會持續1-2周,新媽媽要有耐心的對待寶寶,可以嘗試飛機抱抱著寶寶,讓寶寶的肚子感覺到一些舒服。

三月攢肚

一般來說,寶寶在1個月之後就會攢肚了,上次在媽媽群裡,很多媽媽說剛出月子就攢肚。攢肚就是指幾天不排便,但是寶寶肚子不漲、不哭鬧,便便時很輕鬆、很多、是軟黃便便。這是因為寶寶的腸胃功能發育逐漸完善,更好地消化吸收母乳,食物殘渣少造成的。

很多媽媽看到寶寶不排便會有些擔心,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肚子,只要不是鼓鼓的就沒問題。攢肚存在非常強烈的個體差異,有的寶寶不會攢肚,有的寶寶在三四個月才會攢肚,像我家寶寶是4個月之後才開始攢肚的。攢肚之後,媽媽就會有些輕鬆了。

總之,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是寶寶正常的生理發育規律,新媽媽早了解,做到心中有數,總是好的。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不知道這是哪個地方的老話,雖然我是頭一次聽,但是這句話說的真的是特別的在理,與孩子生長的過程中還是比較匹配的,我們來看看。

首先,月子裡的新生兒睡眠時間長達18-22小時。

剛出生的寶寶每天的睡眠時間在18-22個小時,尤其是在月子前20天,孩子一般的狀態就是吃了睡,睡了吃。

我女兒剛出生每次都能睡2-3個小時。弟弟家的小侄子也是,一出生,睡得特別好,吃了放床上就睡,大家都覺得特別好帶。

但是,月子中心的月嫂說了句話:一般孩子都是快出月子才開始鬧騰。

事實證明真的是這樣。20幾天的時候,小侄子晚上開始不好好睡覺,每天晚上有那麼幾個小時就是一會就哼哼唧唧,總是要大人去拍。

我女兒也是快出月子的時候,每天白天不到一個小時就要醒一次。有時候幾乎白天不睡。

我自己也問了很多身邊的朋友,除了天生的乖寶寶,很多寶寶都會在快出月子或者第二個月的時候開始不好好睡覺。

寶寶第二個月睡眠時間會變差?

有研究證明,寶寶的腸絞痛一般在出生後第二個月開始出現。腸絞痛其實並不是一種病,只是孩子生長過快,導致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這樣想就能明白,第二個月,寶寶的身體開始快速的生長,所以腸絞痛一般出現在寶寶的第二個月。


除了腸絞痛,寶寶經常會有腸脹氣,或者白天和晚上睡顛倒等,這都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所以出生第二個月的寶寶睡眠相對剛出生會變差。

三個月的寶寶會開始攢肚嗎?

攢肚子只是一種民間的說法。醫學上並沒有攢肚子這一說,但是攢肚子的現象卻是客觀存在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攢肚子,而且每個孩子攢肚子的時間都不一樣,我女兒就沒有攢肚子的經歷。


所以說三月攢肚的說法也不是完全準確!

總的來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種說法還是挺準確的。如果是新手媽媽可以提前做準備哦!


豌豆媽媽育兒


雖說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都有其自身的規律,不會完全一樣,但有些共性還是可以找到原因的。像常說的“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這些現象確實很普遍,來分解一下原因看看。


寶寶剛出生到滿月被稱為新生兒階段,這個期間的小寶寶每天基本除了吃就是睡,很少有鬧人的。我媽他們老一輩人就總說現在的小孩營養好,基本都不鬧,不像以前的小孩月子裡最難帶,因為那時候條件有限,媽媽的母乳不夠吃,沒錢買奶粉等等,孩子飢餓、營養不良就會哭鬧。

現在確實感覺月子裡的寶寶最好帶,身邊的朋友都這麼說,雖然在其中的時候,因為新手媽媽每天手忙腳亂,還要做月子,寶寶一哭就不知道怎麼辦好了,但回過頭想想那個階段真的算是寶寶最好帶的時候,因為每天就是吃奶睡覺吃奶睡覺,這可能就是常說的“一月睡”吧,但越大越難帶。


到了第二個月的時候,寶寶發育的更完善了,可能偶爾也會醒的時間久一點了,這時候很多寶寶可以會到了一個新階段,就是非常黏人,你抱著他的時候,他一聲不哼,睡的特別香,但一旦放到床上就會秒醒,開始哭哭哭,有的還要每天抱著在地上走來走去,停下也哭。

記得那時候同月齡群裡的媽媽們說:“每天哄睡就是跟排雷似的,一個不小心,分分鐘就會炸。”大家研究了各種應對方法,最後只能用孩子這階段很多都這樣來安慰自己了。

其實想想為什麼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的天使寶寶們一下就變得各種愛哭,粘人了呢?兩個月的寶寶真的就是愛哭嗎?

除了自身生長髮育過程中的一些小問題,比如脹氣啊、腸絞痛等等,我覺得跟大人的養育有很大的關係。

家裡突然有了個小寶寶,大人們沒事就總愛抱抱,孩子哼唧一聲也馬上抱起來看看怎麼回事,一哭馬上就餵奶等等這些問題,都會慢慢的讓寶寶形成習慣,覺得他一有動靜就會有人響應,而慢慢的他需要的響應次數多了,大人就會覺得怎麼這麼頻繁了,然後給孩子貼上了愛哭鬧的標籤。當你覺得孩子特別不好帶的時候,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用錯了方法。



至於三月攢肚這個問題,我覺得因人而宜。雖然孩子基本都會出現攢肚現象,但並不一定是第三個月開始,像我家就是第2個月的時候出現過兩次攢肚現象,一次7天,一次4天左右大概,而且倆孩子都發生過。

攢肚是非常正常的一個現象,就是好多天不大便,我認識的一個朋友說她家寶寶最長13天沒排便過,她當時急得不行,也去醫院看了,醫生說沒什麼問題讓回家觀察,後來排出來的便便也是正常的黃金軟便,沒有乾硬等症狀,證明不是便秘。寶寶如果沒有特殊哭鬧,精神狀態好,肚子也不硬,大多數情況是攢肚現象。多給寶寶做做腹部按摩。



其實小月齡的寶寶,教你一招,就是觀察她的精神狀態,比如每天吃睡正常,沒有突然特別愛哭鬧,精神狀態好,這樣一般都沒什麼問題。

新手媽媽們儘量多學習一些育兒知識,會讓你遇到問題相對淡定很多。大家一些加油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攢肚怎麼回事

一月哭。

從寶寶的角度看,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他的環境聲音是很嘈雜的。出生後,晚上在漆黑的萬籟俱寂的夜晚醒過來,周圍環境和媽媽肚子裡完全不一樣,感到恐慌是不是很正常呢?哭不過是他表達恐慌的方式而已。只要寶寶喝奶量、睡眠、大小便都正常,家長無需太過緊張。

二月鬧。

其實二月寶寶鬧騰多半是和孩子進入了“猛長期”有關。寶寶的生長髮育並不是勻速的,猛長期的寶寶身長、體重、頭圍、五官都在以令人驚訝的速度變化生長著,對營養的需求增大,食量也增加。通常猛長期一般持續2到3天,有時也會持續一週時間。

有一種痛叫生長痛,處於“猛長期”的寶寶,感覺不舒服,當然只有鬧騰大人了。

三月攢肚。

吃母乳的寶寶到第三個月的時候,由於母乳好消化,可形成糞便的東西少,大便會變得不頻繁。母乳寶寶幾天不大便多半是因為媽媽葷食攝入太少,奶水較稀,而寶寶在滿月後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對母乳能充分地進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而導致好幾天不大便的情況。

相關的兒童發育順口溜

1月:睡覺

第一個月寶寶剛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睡覺。一般新生兒睡眠時間應該在20小時以上,這對他的身體,腦發育最為關鍵,即使在一歲至三歲睡眠時間也應保持在16小時以上,兒童睡眠充足才能使他的大腦和身體發育的更好更聰明。儘量幫他養成按時睡眠按時進食的習慣。還有,第一個月寶寶剛出生,也會面臨黃疸的問題,爸爸媽媽們要做好應對黃疸的準備。

2月:抬頭

寶寶出生後幾天內就可以俯臥,但1個月內的寶寶俯臥還不能自己主動抬起頭,只能本能地掙扎,使面部轉向一側,到兩個月時能稍稍抬起頭和前胸部,3個月時頭能抬得很穩。當然,也有少數寶寶由於體質和發育的原因,還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抬頭,這個都不要過於在意。第二個月的寶寶,還有注意腸絞痛的問題,新手爸爸媽媽們要提前熟知腸絞痛的相關信息。

3月:翻身

一般來說,如果嬰兒的發育正常,從3個月開始就會有翻身動作或者意識,甚至可翻身了,我家寶寶發育的比較慢,是在四個月的時候開始翻身的。

4月:撐身

四個月的時候寶寶就可以雙手撐起上半身了,不過有的寶寶發育慢,寶寶只要能吃能喝,身體健康,父母們也不要太過在意。5月:抓東西5個月的寶寶能手持物了。

6月:坐

6個月的時候,小寶寶會自己坐,而且坐的比較穩定,也就是不會突然就倒下,可以自己平衡身體,但是不要讓寶寶長期坐著,不然對脊椎不利。

7月:滾

7個月的寶寶就可以自己在床上翻身,滾動,旋轉,自由的拿起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並且能玩好長時間。

8月:爬行

8個月的時候,寶寶開始爬啦!開始由蠕蟲類進化到爬蟲類了,學會了四肢配合運動,開始爬行了,這時候要小心了,注意別掉下床!

9月:長牙

現在很多情況下,6個月的寶寶就開始長牙了,不過是少數,一般而言,9個月寶寶開始長牙,出牙期牙床會癢癢流口水,媽媽們可以給出牙期的寶寶準備一些咬咬樂。

10月:站立

10個月時候寶寶有較強的穩定身體的能力和運動能力,在扶著物體能較長時間的站立了。

11月:扶著走

11個月的寶寶可以扶著平衡物行走了。

12月:行走

一歲大小的寶寶能會走了,不過還要看寶寶的身體發育,比如有些寶寶不到一歲就會走了,有的一歲半還不會走,這只是個參考。


淅爸育兒記


為什麼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呢?

大部分孩子都會有這個規律,是根據孩子不同階段的身體發育情況覺得的,是有科學依據的。

一月睡

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睡眠時間推薦表,0-3個月的寶寶推薦睡眠時間在14-17個小時。

大多數的媽媽發現,滿月內的寶寶都特別的能睡,醒著就是吃,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寶寶吸收的能量除了滿足身體活動需要之外,主要還要滿足孩子的生長髮育需要。足夠的睡眠,能讓孩子身體各器官更好地發育。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能區分晝夜,睡眠週期也比較短,加上胃容量比較小,需要很頻繁地餵奶。所以孩子夜間醒來的次數也比較多,但有一部分天使寶寶也可以睡長覺,如果寶寶超過四五個小時沒有起來,記得叫醒餵奶,以免孩子低血糖。

二月哭

孩子在第二個月的時候,哭鬧的現象會比較多,我記得我家大寶在第二個月的時候每天到傍晚固定要哭上兩小時,怎麼哄也沒有用,也被稱之為“黃昏鬧”。讓很多媽媽頭疼不已。

其實是因為寶寶的腸道功能發育還不是很好,在喝奶的時候吸入空氣,就容易出現腸脹氣或者腸絞痛現象。

平時在寶寶喝奶之後,要給寶寶拍嗝,讓寶寶把氣體排出。還可以多給寶寶做做排氣操,寶寶哭鬧的時候不要強行餵奶,以免吸入更多空氣。寶寶醒著的時候讓寶寶多趴,腸絞痛的時候還可以用飛機抱給寶寶緩解。

通常這種情況到寶寶第三個月的時候會好轉


三月攢肚

前兩個月寶寶的胃腸道功能發育不完善,通常大便次數非常多,特別是母乳寶寶,寶寶在吸吮的時候,胃腸道加快蠕動,經常出現吃完就拉的情況。

但是隨著寶寶胃腸道功能的逐漸完善,加上母乳好消化易吸收,食物殘渣比較少,寶寶就會出現攢肚的現象。

有的寶寶隔四五天拉一次,但是拉的便便是軟的,那媽媽就不用擔心。平時媽媽可以給寶抱多做順時針的腹部按摩,促進寶寶的腸道蠕動。

總之,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現象是嬰兒的普遍現象,所以媽媽們不用過於擔心。


兒童護理阿曼


生過寶寶的寶媽,應該都知道,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其實這些說法說那就是寶寶的生長順序併產生的現象,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月睡,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月,寶寶基本每天都在睡,很少會醒,除了喝奶的時候,或者拉便便的時候,其它時間,寶寶是基本不會睜開眼的。

一個月內的寶寶每天的睡眠時間大約在18個小時左右,每個睡眠週期大概可持續1個小時,他會從一個週期進入另一個週期,這是因為寶寶的中樞神經發育善未完全,還沒能分清楚白天和黑夜,而且這時寶寶的睡眠時間大概在18個小時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需求,所以說一個月的寶寶幾乎都在睡,是有科學依據的。

二月哭,當寶寶進入第二個月的時候,和第一個月的時候反差可能會比較大,這時也會使很多新手爸媽苦惱,因為兩個月的寶寶已經對周圍的環境有一點認知了,並且會做出反應,他不再是吃飽了睡,安靜的小寶寶了。

而且兩個月的寶寶,很容易出現腸脹氣,或者說紅屁屁之類的現象,這些現象他會引起寶寶煩躁不安,或者哭鬧的症狀,所以當寶寶出現哭鬧時,我們要找出致使寶寶不舒服的原因,然後來解決問題。


三月攢肚,攢肚是寶寶腸胃發育的一種現象,三個月前的寶寶每天可能會拉2~4次便便,但是進入三個月以後,次數可能就會減少,有時可能會兩天才拉一次便便,但是隻要寶寶拉出來的便便,是軟的就是正常的。說明寶寶腸胃的消化系統已經逐漸完善了,可以把寶寶吃進去的食物吸收的更好,只有少數食物殘渣了,所以致使寶寶的排便次數越來越規律,其實這是一種寶寶成長的正常現象。

在寶寶出生之後的前三個月,是寶寶成長和發育最快的時候,所以也會伴隨著一些成長現象,這時就需要我們來辨別,哪些是正常現象,而哪些又是異常的,然後採取措施。

比如第一個月的寶寶經常睡覺,那麼可能有些寶寶會睡的比較久,這時如果超過3個小時,就需要我們來把他弄醒喝奶,否則寶寶餓著睡覺,很容易會引起低血糖。

第二個月的寶寶如果經常長時間的哭鬧,那麼除了寶寶餓了,或者沒睡夠的情況下,我們還要看看有沒有,腸脹氣或者紅屁屁等因素引起的寶寶哭鬧。


第三個月寶寶攢肚,那平時如果寶寶出現煩躁不安,或者排便困難,排出來的便便成型乾硬,這些症狀就是異常的了,這時我們就要採取措施了。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明辨寶寶產生的現象,讓寶寶健康成長,除了以上這些現象,你們家的寶寶還有哪些現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