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棒奔霸


這個話題有點兒意思,種植大蒜時間的早晚,竟然與獨蒜頭的多少有關係?“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這是老俗話,說明在農村是有一定市場基礎與實踐理論的,那麼到底情況是不是這樣的呢?



為此,我今天專門走訪了一位長期種植大蒜的朋友,聽聽他的高見。未曾想到,他也有這樣的說法,但是他補充說道:“大蒜種植時間的早晚,與獨蒜頭有一定關係,但只是關係之一,不是全部,因為大蒜出獨頭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還有選種不當、栽種密度過大、土壤貧瘠等因素,都會造成獨蒜頭的現象。”



我接著問:“如果時間種得太晚,獨蒜頭髮生的概率有多少?”他笑笑說:“百分之五、六十的概率吧!”那這概率也不小了,其它幾個原因比例佔了百分之四、五十。從這分析,這句老俗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它是主要原因之一,其它幾個方面的影響也不小。所以,種植大蒜過程中,既要注意時間的把握,又要注意到選種、密度、土壤等幾個方面的因素。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說是9月,有人說是冬至過後的數九日子。從我們平時對大蒜的種植時間來說,一般都是9~10月,顯然陽曆9月是不合適的。那麼,冬至過後的數九呢?“一九二九,寒冷常有;三九四九,凍死豬狗”,九九八十一天,九九結束之前種植大蒜比較好。”這個跨度大,時間範圍廣,顯然也有些不合適,誰沒事天天去數九玩?而農曆九月呢,不出九,即農曆九月三十日之前,比如今年九月三十日是陽曆10月28日,這個時間,我覺得是比較吻合的。大家認為呢?


貴州山妹妹


農村老話“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相信有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了解過種蒜的一些常識,它告訴人們如何種植大蒜,大蒜的產量才能高,其中也是非常的有道理,記得小時候,家裡的老人就帶我一起種植過大蒜,現在仍然記憶猶新。在我麼的日常生活中離不開大蒜,大蒜有很好的殺菌作用,在我過的美食領域有很高的地位,對於一些吃貨來說,大蒜一點都不會陌生。



“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這裡的俗語講的就是什麼時候種蒜的話比較好,意思是如果要種蒜一定不要過了“九個九”,這裡的九指的是冬天的一種計算方式,小時候就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說法,如果超過了“九九”,那種植的蒜就會長成獨頭蒜,獨頭蒜的話會非常辣,非常不利於食用,民間就曾有過“娘娘蔥獨頭蒜,仰頭老婆低頭漢”,這是民間最難對付的四種東西了。大蒜的生長是比較耐寒的,可以提前種,千萬不要等到九個九都過完了才種植。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有一些人比較傾向於買獨頭蒜,因為獨頭蒜的辣度比較高,一些種植戶甚至已經開始專門種植獨頭蒜,但需要注意的是獨頭蒜只是某些人喜歡,千萬不要因為一些人的喜好而去做某件事情。“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老農是這樣認為的,你如何看待呢?


老農民說事


雖說“蒜你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是大蒜的價格似乎也沒有降很多,我們這邊市場上賣的大蒜還要賣9塊錢一斤,我們山東人又愛吃蔥,愛吃蒜,尤其是我們家,每頓飯都離不了大蒜,少了大蒜的陪伴,彷彿這頓飯都失去了滋味。所以今年我們家打算自己家種點蒜吃。



市面上賣的大蒜蒜皮看起來白白淨淨的很乾淨,這樣的蒜讓人吃起來總是覺得沒有安全感。記得原來姥爺家種的大蒜,皮都是紫紫的,還有的是白色的,但都沾著些泥土,不像外邊買的蒜皮兒這麼幹淨,像是泡了藥水一般,而且一點蒜味兒都沒有,不辣也不香。自己家種的蒜可就不一樣了,老爺說種蒜的時候要注意“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

意思是說種大蒜要掌握好時間,大蒜都是冬天種的,不能出了九種,全國人民都知道數九歌,數著九過時記得及時種大蒜就可以了,不要出九了再種,那樣長出來的蒜就是獨頭蒜了。獨頭蒜就是一頭大蒜裡邊只長一個瓣,長得圓圓的大大的,但是吃起來超級辣,辣的過癮。可能是大多數人都接受不了這個辣味,所以都在出九之前就把蒜種上了,免得長的都是特別辣的獨頭蒜。

吃大蒜其實挺好的,生吃可以,搗爛了之後吃最好,這樣大蒜素就釋放出來了,多吃些大蒜可以殺菌抗癌,還能防止吃壞肚子。外出旅行的時候可以帶頭大蒜在身上,以防在小攤上吃的食品不好,拌著大蒜吃,就可以防止吃壞肚子了。

大蒜的價錢一直居高不下,種大蒜不僅可以自己家吃上放心蒜,而且還可以把多餘的賣出去,小賺一筆,其實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吃的放心,記得原來一個大規模種植大蒜的朋友說,他們家在種蒜的時候,都是一邊澆著水一邊往地裡灌藥,咱們吃的哪裡是大蒜,根本就是在吃農藥。這年頭有條件的還是都自己種著吃吧。


一品小十六


大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蔬菜,要想大蒜多長獨頭蒜,有三種方法可以達到,但是產量很低。

【1】以頭年種子進行栽培,由於是採用種子繁殖,植株生長緩慢,根部吸收能力弱,這樣就會導致青蒜營養儲存不夠,青蒜苗情瘦弱,蒜瓣分化率降低,最後結出來的大都是獨頭蒜。

【2】少施磷鉀肥,降低土壤肥力,在人工干預情況下導致地下球莖形成不足而生長出獨頭蒜。

【3】推遲大蒜播種時間,收獨頭蒜的宜在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播種,播種時除施一定量的底肥外,在後期除了鬆土除草外,應儘量視苗情生長情況少施或不施追肥。


大別山鷹


農村老話“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諺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燕來燕不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而我們種植大蒜的正確時間正是在不出九九里!

我說出了這個時間,朋友們肯定要笑了,你是種地的嗎?瞎說什麼,哪有冬不冬春不春種大蒜的?你們大笑的同時繼續往下看——

我們這裡以前是捨不得晚秋這個季節種植大蒜的,也不知道這個時候能種蒜。我們芒種後收穫了大蒜,一年裡省吃儉用剩下來一些過完年再種上。

這個時侯的天氣漸漸回暖,大地化了十幾公分,晚上也不再凍冰。而祖祖輩輩農民過完年的第一件下地的事情是什麼?春耕種蒜!農民從種蒜開始到種麥結束。年復一年,週而復始……

那時,農民們種點兒蒜也就是自產自銷,不像現在,種地可以掙錢!他們在一些不易耕種的破地上或者自家院裡鬆土刨地點上由於長時間存放而已經發芽的蒜瓣。不撒藥,不蓋薄膜,極易管理,半月左右,就出苗了。

芒種過後,就能收穫。哦,對了,麥收以前還可以抽點蒜薹炒著吃。

大蒜的生長期大約是一百三十天左右,這個季節種植的大蒜口味純正,品質極佳,儲存長久。更重要的是收穫了大蒜閒置下來的地還可以種很多的東西,如豆類,如蔬菜,如麥茬紅薯,如……

我們很少見到的獨頭蒜是怎麼種出來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蒜的品質,地的肥力,氣侯的影響,……

說到這裡,朋友們不要吃驚,原來我們一直都在錯誤的時間做著錯誤的事情!朋友們也不要有什麼疑問,你說的靠譜嗎?

我想告訴朋友們的是種蒜真的是九九里的那個九九。這確確實實是我們祖先流傳下來的農業真經!真不希望這個真經被科學取代(這是最好的種植方式),就算如此,更不希望它在人們的記憶裡消失。

一位北京的朋友總說獨頭蒜好吃而且非要讓我告訴他怎麼種獨頭蒜。他現在是年年吃獨頭蒜了。

科學解釋,獨頭蒜更能吃;老話講,最好別吃。

這裡是京南保北哦,也不一定適合你!歡迎交流!


wywywygxy


農村老話“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是說種蒜的時間對長“獨頭蒜”的影響,大蒜是耐寒作物,秋冬季節均可以種植,但會影響大蒜的品質,例如溫度過低會容易產生獨頭蒜。一般12月份種植就會產生獨頭蒜,入九之後的1月份獨頭蒜產生率可達到60%左右。

當然,這是過去對獨頭蒜有偏見的時代的老話,那時人們喜歡多瓣蒜,但現在獨頭蒜也成了香餑餑。“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的諺語反而成了人們專門種植獨頭蒜的“種植法寶”。因為獨頭蒜的辣味更足,發酵成的黑蒜更受消費者喜愛。

我們吃的大蒜,是蒜株的“肉質鱗莖”,是由側芽發育而成,但當條件不適宜時,側芽的營養會被頂芽的“爭奪”多去,進而發育成了“變態”的獨頭蒜。獨頭蒜的產生有很多因素的,除了跟上述的播期有關外,跟品種、水肥條件也有很大的關係。例如人們認為缺水是產生獨頭蒜的重要條件之一。

現在人們種植獨頭蒜往往採用調整播期法跟氣生鱗莖播種法來提高獨頭蒜的產生率。所以農村老話“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大鄉】,專注科普三農領域的“冷知識”、“趣知識”,快來關注、點贊吧!

大鄉


農村老話“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好多俗語都是和農業生產相關的,老一輩人把他們的生產經驗總結成順口溜流傳下來,指導我們來進行農業種植,這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一句老話“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是什麼意思呢?

這句老話說的其實是大蒜的種植時間,要我們掌握好大蒜的栽種時節,必須在九月之前播種,如果超過了九月份,那麼長出來的大蒜就不能分瓣了,從而成了獨頭蒜,這樣也不利於提高大蒜的產量,所以說我們可以注意一下大蒜的種植時間。

從今天的種植業來看,獨頭蒜也是大蒜的一種,它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並不比分瓣的大蒜低,很多人之所以不喜歡獨頭蒜,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獨頭蒜產量很低,價格也不高,不符合農民的生產要求,所以就很少有人專門種獨頭蒜。

其實獨頭蒜的形成原因,也並不僅僅是種植時間這一個,還有很多原因也可能造成大蒜出現獨頭,比如大蒜品種不好,土壤肥力不足,種植密度過高,管理方式不恰當等等,只不過種植時間不合適,大蒜長成獨頭的概率可以達到三分之二。

我國幅員遼闊,並不是所有的地區大蒜種植都要在九月之前,根據南北方的氣溫差異,大蒜又有春播和秋播之分。大蒜生長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整個生長期需要較長的日照時間和較高的溫度,所以在九月份之前播種就顯得很重要了。

在南方地區,多數情況都是在九月份之前完成大蒜播種的,所有才會有這樣的老話。如果我們不想讓自己種植的大蒜長成獨頭蒜,不但需要注意種植時間,還要關注大蒜品種,肥料和水分等。我是小李,關注農業,支持農村,愛護農民。


小李說農事


農村老話“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很多農民朋友種植的大蒜已經上市了,而且在冬季的時候正是吃大蒜的好時節。農夫就很喜歡吃大蒜,做很多菜都會放大蒜,尤其是用醬油、辣椒粉、食鹽拌著吃的大蒜更加下飯。在過去農村裡確實流傳著“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的農諺,估計老輩人都清楚,但是年輕人可能不太理解,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有些人以為這個“出九”是指不能在九月之前播種,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個出九是和“數九天”相關的。民間對於數九天也是有規定的,從冬至之後算起,每個九天算一“九”,一共有九個九,也就是八十一天,其中最冷的是在三九天。當數九天結束了以後,冬天也就結束了。

而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如果要種植大蒜,那就不能超出“數九天”,不然所種植的大蒜就很容易是獨頭蒜。其實這個也是有道理的,大蒜是一種耐寒的植物,相對來說不耐熱。如果在過於暖和的環境中生長,很容易出現獨頭蒜的!

所以,這句老話的意思是在提醒我們,播種大蒜就要在適宜的節氣播種,可以儘量提前,但是不宜過晚,尤其是不能在春天來了之後播種。這樣會因為天氣過於炎熱而不能正常生長,從而蒜瓣就開始休眠了,自然就容易長出獨頭的大蒜。


農夫也瘋狂


“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是蒜農們根據種植經驗總結出來的一句農諺,對於初次種大蒜沒有什麼經驗的人來說,還是很有借鑑學習意義的。山東人喜歡吃大蔥,也喜歡吃大蒜,這個是走到哪裡都不變的,出去旅行兜裡都得穿兩頭大蒜,喜歡吃大蒜所以種蒜的人也就多了。



今年春天在地頭整地的時候,看到鄰地的大叔推著一車子大蒜走過去,自己家種的蒜就是跟外邊買的味道不一樣,遠遠的就能聞到小推車上的大蒜味兒,我們走上前把大叔種的大蒜一頓誇,想從他那買點蒜回家吃。大叔人很爽快,直接給我們裝了一小兜讓免費帶走,雖然也覺得很不好意思,但是真的很難抵擋這香香的蒜味。


我們就合計著等到明年的時候也在自己家的地裡種上些大蒜,大叔說“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我還在納悶呢,大蒜9月份就種,這也太早了吧,其實這個“種蒜不出九”,可不是不出9月份的意思,而是不出“數九寒天”。夏天有入伏,冬天有出九,這是我們判斷夏天到來和冬天裡去的重要標準,種大蒜要在“九九”結束前,如果出了九,還沒有種上蒜,那麼長出來的大蒜就有可能是獨頭蒜。

獨頭蒜我可是吃過的,真的是辣到心肝都顫抖,咱們正常吃的大蒜都是分瓣兒,一瓣兒一瓣兒的吃,而這獨頭蒜是一頭只長一個大蒜,這種蒜辣的很,可能有的人很喜歡吃這種獨頭蒜,因為覺得辣的過癮。不過畢竟屬於畸形蒜,種蒜的時候還是要在“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之前種,這樣才是在種蒜的最佳時間段。




這幾天大蒜的價格有所回落,不過大蒜是我們家餐桌上的必備調味品,愛蒜之人吃啥都得就著蒜,今年冬天我們就要種上大蒜了,不管明年大蒜的價錢如何,吃自己家種的蒜總是味道最好的。


靈子


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說的有些理。這是講大蒜種植的。凡農耕種作,都要掌握天時地利,講究節令,這樣才會喜獲豐收。

我特愛吃蔥吃蒜,每年都會種些蔥蔥與姜蒜。自小就知道:七蔥八蒜。也即在我這裡,多是在農曆七月栽蔥,八月種蒜的。到九月以後再種蔥蒜便會影響正常收成了。但現在為長年四季吃到蔥蒜,有人是特意提早或推遲載種了,雖然收成差些,但價錢更好些,從圖利看,不在節令時令種的蔥薑蒜,所得價值更可觀。

蒜是耐寒的,怕熱不怕冷,在我這裡種植最佳時令是陰曆八月,起過九月種,便會影響收成了,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這九應是九月。長獨頭,一點是說獨頭蒜,一點是說獨頭蒜產量低,從產量上說是收成不好了。但現在獨頭蒜價格與不是獨頭的要買得高些。這九,也有的理解成寒冬數九的九。出九即在驚蟄後,也即是驚蟄後天氣變暖,再種蒜,蒜就會長成獨頭不分瓣,很低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