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走進孩子的內心?

龍爸的愛


學會和孩子做朋友,試著讓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尊重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不要說孩子“沒用,沒出息”之類的話,這會從小讓孩子變得自卑,認為自己真的很笨,這些都會造成陰影,對孩子成長不利,形成自卑敏感的性格,所以要多鼓勵並適度獎勵孩子,從孩子的口中知道自己是怎樣的父母,有什麼地方需要改變的。多瞭解孩子的想法,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試著走進孩子的內心。


遠方擁有遠方


分享下我作為幼兒老師和兩個孩子的媽媽,是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就得讓自己先像個孩子。記得有次在幼兒園和孩子們玩的正高興,一位家長進來我都沒有發現。直到孩子喊我,我才灰溜溜的從地上爬起來。家長很是差異,問我怎麼了,怎麼滿臉紙條。現在想起來真是尷尬。不過孩子們很喜歡我,有時在家裡被家長訓了,都會跑來告訴我自己心裡多委屈。現在二寶還小,所以跟大寶也是成天玩的不亦樂乎。有時候,我還的不停問大寶,遊戲規則。大寶就跟個話嘮一樣,不停給我叨叨學校裡的事情。他說的越多,我就能更多的瞭解他在學校的情況。

給孩子做個認真的觀眾。要了解孩子,最直接的就是聽他說什麼,你才能知道他要什麼。孩子在給你說話時,要認真傾聽。幫助孩子分析和發現問題。同時,讓孩子參與家庭聊天,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總是忽略孩子跟你說話,會讓孩子覺得他說的事在你心裡都無所謂,慢慢的也就不想跟你說了。

想要更多的瞭解孩子,大人就應該放下身段,做孩子的好朋友,好聽眾。

關注七七媽媽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經驗同你一起分享。謝謝!


布丁媽咪說


每天早上的對話:

“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

“孩子,我們也愛你”

“孩子,我和你媽媽不要求你非要考什麼什麼學校,只要是你所追求的我們都支持”

我是一個不滿19週歲的大二學生,這是我的一位老師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氛圍,不知道你們羨慕不羨慕,反正我很羨慕。

作為一個剛成年的人,我可以說開始看著弟弟成長。不出所料,父母對我的態度無一例外的用在了弟弟身上。“態度強硬,我讓你幹什麼你就得幹什麼,我說什麼都是對的,你別說話,聽著就行”而我一直以來也總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不知道我內心真正的想法。

有些事不願意告訴父母的原因,無外乎是,越長越大了,一些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敏感話題就多了,比如說早戀什麼的,根本不能跟家長提,一提家長就很緊張,還有就是一直強調學習是最重要的。還有就是,有些事情,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對父母說了,但是父母一直忙自己的事,不放在心上,然後自己一顆心就沉了,有病那就拖著,有事那也拖著。但是現在上了大學,有些話,敢和父母開玩笑般的說出來了,感覺好了一點,心裡為這種改變很開心。

其實能夠理解父母的心,有時告誡自己,不要像父母對待我一樣去對待我弟弟,但有時就是不自覺的那樣做了,家庭的影響真的很重要。父母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無論孩子多大,都必須用心去感知,用一種平等的態度去對待,要了解孩子所說的事情的前因後果,比如說早戀,倘若孩子談到了這一點,不要急著結束話題,認真聽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不要斷章取義強硬的結束話題,這樣反而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要針對孩子的想法進行正確的引導。

沒有哪個孩子是不愛自己父母的,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一定是你不瞭解自己的孩子,任何一個孩子都期盼一個和諧平等的家庭,開明像朋友一樣的父母,孩子內心真正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強硬的父母。

這是我從自身角度說的自己的想法,沒有其他的想要說教的意思,看到這篇文章的叔叔阿姨們,希望你們可以想一下我所說的。願天下的小天使們都可以開開心心。


001號小學渣


我是3歲的寶媽,我一直在學習如何做個好媽媽。每次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要跟孩子在一個水平線上,不要總是俯視孩子,給孩子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讓孩子覺得你是他的好朋友,他才會對你沒有“敵意”!我的兒子每次我跟他說媽媽愛你呦,兒子會立馬回答我也愛你媽媽!孩子在成長,我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所以不要總是以家長的身份去命令孩子!


心念鬱可


要想真正走進孩子的心,有兩點要做到

1.要有耐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學多總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很多時候孩子不看你說了什麼,而是看你做了什麼,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思維行為還沒定性定型,家長的行為對孩子至關重要。

因為老人去世的早,一對雙胞胎孩子只好自己帶。2歲前,我經常教孩子識字數數。卡片是我用煙盒的外包裝反面裁剪成四方形,用毛筆在每一張卡片寫上數字和常見單字用細線穿起來掛在房間四周。哪有專門的時間陪孩子,都是一邊手裡忙著活計,一面教孩子識字數數,

2歲後就經常和孩子做認字數數遊戲:第幾個字念什麼?或者隨意念個字讓孩子們找是第幾個字?或者有意念錯第幾個字讓孩子看念得對不對。唸對了表揚鼓勵,唸錯了講故事唱兒歌,那時信息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傳播途徑,只有電視,孩子固定時間看動畫片,裡面好多情節和主題曲都會說會唱。

3-6歲在幼兒園度過,孩子的生活學習習慣一定要在此期間培養好,為上小學中學甚至以後生活影響都很大。上小學後我沒有為孩子們早起上學發愁過,他們都習慣了小鬧鐘。小學作業少也簡單,當天作業做完就教如何預習第二天的學習內容。

小學3年級要學英語,我就在他們上一年級時開始學,那時學習也沒現在這麼方便,每週一早上8點教育頻道有1小時大學英語,多虧我還有一點英語基礎,磕磕絆絆跟著學了半年,主要練發音,之後才瞭解到3年級學英語有配套磁帶,這讓我很高興,就向小學畢業的孩子家長借課本和磁帶,只要有時間就聽,陪孩子做作業也聽。所以,孩子們在小學初中高中英語學的都很好。

基於這些準備和習慣的養成,從上初中起我就不再為他們的學習生活擔心,我和老公生意忙很辛苦,孩子們還常常為我們分擔,週日學洗衣做飯收拾家務,令我很欣慰。

2.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家裡大小事都要讓孩子知道。

小時候遇事徵求他們意見,他們會笑著說不太懂,爸爸媽媽決定就好。雖然沒有切實的建議,但他們會有參與感,感覺是這個家的重要成員,被父母尊重。

隨著年齡增長,知識和閱歷豐富,家裡大小事務參與度的提高,孩子們深刻理解一個人對家庭,對生活,對工作的權利與義務,責任與擔當。我也與時俱進,不斷接受新事物學習新技能,儘量與孩子保持同頻,有話題可說。

現在,我和孩子能都在各自的領域裡不斷精進,我們彼此信任,無話不談。

總之,要想走進孩子內心,你一定要從小耐心用心,身體力行,正確引導,你為孩子付出多少,孩子一定會回報更多。


健康是調理出來的


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我認為兩個字足夠:尊重。

最近看電視劇《小歡喜》,我對陶紅老師飾演的英子媽這個角色感觸頗深。因為我好像從宋倩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發現我就是這樣的媽媽。每當看著英子為了迎合媽媽而強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我就覺得心裡特別疼。比如吃海參吃到吐。考試第二名就急著向媽媽道歉,自己有個小秘密被發現的時候,就緊張兮兮的害怕,唯恐媽媽發現自己的秘密。

中國很多媽媽都是打著為孩子好的幌子,卻絲毫不顧及孩子情緒做決定,甚至按照自己的喜好要求孩子也這樣做。也許這樣的媽媽,不僅僅是我,相信很多媽媽都這樣,我很早之前也是這樣,總覺得孩子應該這樣做,應該那樣做,忽略了,孩子才成長了不過五年,而我已經活了30年,怎麼可以讓那麼小的孩子去接受我所有的安排。

後來,我漸漸地改變自己,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管做任何事情先徵求孩子的意見,包括買東西,都讓孩子自己選,而不是強加於孩子。慢慢的發現,孩子的臉上多了許多天真的笑容,而不是每次見到我,孩子都面目沉重。

學會尊重,總的來說,只有尊重孩子的想法,才會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涵堯寶貝


家長有心走進孩子的內心,有這樣的想法,已經是非常的難得了。因為有好多家長根本不去考慮孩子的感受,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至使家長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困難。

要想走進孩子的內心,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1、好好和孩子說話

好好說話,看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但是好多人做起來,尤其是對自己的孩子,卻很難做到。

好多大人對孩子說話都是命令式的,必須服從。試想一下,如果別人對我們這樣說話,我們願意去服從他嗎?

其實每個人都有逆反心理,你越是順著他,他就越好說話,你越是要求他,命令他,他就越不願意聽,甚至是跟你對著幹。這一點對孩子來說表現尤其明顯。

好好說話,是對一個人的尊重,如果你尊重對方了,那麼對方回報你的是尊重。

同樣的話,不同的說法,效果會不一樣。比如說放學了,媽媽看了一下表都快六點了,孩子還沒有做作業,媽媽一急就說:“都已經快六點了,你怎麼還不做作業呢?現在還不做,什麼時候才能完成呢?”

這樣的話,孩子一聽就會產生負面的情緒,做作業的心情已經全無了,只是想和母親對抗了,那麼孩子很有可能是繼續拖延,即使是做作業,也是帶著憤怒和不滿,那他的作業能做好嗎?

如果媽媽換一種語氣說:“親愛的,六點了,媽媽怕你完成作業太晚,影響休息。"那麼孩子一聽也知道該做作業了,媽媽這麼善意的提醒,他自然會主動的去做。

只要父母的對我們的孩子好好說話,用他能夠接受的方式去對待他,孩子自然能夠聽得進去。

2、用孩子的思維和孩子相處

孩子的思維既簡單又純潔,沒有大人那麼多的雜念和後果。

比如說吃飯,如果大人把飯給孩子一次性盛多了,孩子也沒考慮自己能不能吃得完端起碗來就吃,還沒吃完就吃飽了,吃飽了孩子就不想吃了。

家長就會說,不要浪費糧食,要把碗裡的飯吃乾淨。可是對於孩子來說,我明明吃飽了,你為什麼還要讓我吃?我不想吃了。

如果有了這樣的第一次,家長就要記得下次盛飯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少盛,哪怕他沒吃飽,再添飯也可以,不要讓他剩飯。也可以下次盛飯的時候,讓孩子自己盛,告訴他吃多少盛多少,不能剩飯喲!

大部分的孩子小的時候都有共同的特點:喜歡玩好玩和吃好吃的,有好奇心等。家長要想走進孩子的內心,就要投其所好。

比如孩子喜歡唱歌,媽媽想讓孩子背詩,於是媽媽就想了一個辦法,把詩編成歌,讓孩子來唱,孩子既唱了歌,又把詩背會了,孩子也開心,大人的心願也實現了。

如果大人有什麼想法,可以把自己想到的事和孩子喜歡的事把它連接起來,這樣孩子聽起來就非常的樂意接受,也是大人引導孩子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希望家長們都能夠願意走進孩子的內心,這樣既可促使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又能使大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會感覺到太累,最後還能取得雙贏。



我是一位有四十多年教齡的老師,又長期做班主任工作,和學生打了數十年的交道。近幾年又專門負責學校的心理諮詢工作,對於學生的內心世界瞭解的相對多些。走進學生內心世界,而且是真正的,這是一個很大很深的話題。也是很多做老師的做家長的一直關心的話題。

那麼怎麼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內心世界呢?

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有不同的問題。思想上的,學習上的,情感上的,等等不一而足。下面我給大家提幾條建議。

首先,你要想走進孩子內心的世界,必須要針對不同的問題,分析原因,對症下藥。比如學習方面,孩子不想學習的原因很多,有基不好,上課聽不懂的;有學習方法不對的;有人際關係不好,或交友不當的;有學習動機不明,沒有學習動力的。也有可能是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的課,排斥這門功課的。有對老師有成見,不討老師喜歡,經常被老師批評,師生感情對立的;也有可能是家庭環境不健康,影響孩子的情緒的。零零總總太多了。因此。做老師的,做家長的,你想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必須瞭解學生,知道她不想學習的原因。這樣你才能對症下藥,有的放矢。

其次。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我經常這樣比喻教育和孩子的關係。孩子是腳,教育是鞋。那麼當老師的就是製鞋人。目前我們的學校,可以說還是批量生產統一尺碼的鞋子。一個老師,面對幾十個學生,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學生。不能滿足個性化教育的需要。學校要做到完全的因材施教,還不太可能。家長也是製鞋人。甚至有理由比老師更瞭解孩子。孩子的性格,思維習慣,等等,你更清楚。因此,作為製鞋人的家長。更有必要為孩子量腳製鞋。摸索出適合自己孩子的一套教育方式,找到恰當的方法。

再次。做老師的,做家長的要理解學生。家長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看到孩子分數不理想,不愛學習。就焦慮不安,心急如焚。接下來動作就是打罵,口不擇言,嘮嘮叨叨。孩子沒考好,成績上不去,他本身心裡就很難受,再加上來自家長的冷霜冰雪,就更難受了。所以要理解孩子的處境,體驗孩子的感受,寬容孩子的過失。尊重孩子的人格,接納孩子的現狀。相信孩子是積極向上的,沒有哪個孩子最初是不愛學習的。很多時候,孩子不愛學習,自暴自棄,就是家長長期打罵造成的。就像站在屋簷下的孩子,本來孩子還沒有被雨淋到,結果被家長用壞脾氣的批評指責,一把就把孩子推到了雨地裡。結果孩子索性讓雨淋個透。他會想,反正我已經溼了,自己沒救了,就這樣了,破罐子破摔吧。所以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很重要。

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可說的內容很多。不是一篇小文章就能說透徹的。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私信我,我們再具體聊聊。


潤心書香


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是天然的,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從以下幾點做起:

三歲之前,親自養育,給孩子足夠的心理營養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三歲之前,父母儘量親自撫養孩子,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前三年是孩子的黃金三年,父母親自養育,才能給予孩子心理營養。

心理學家林文采博士將心理營養分為:無條件的接納、生命之重、安全感、肯定和讚美、學習和模範。其中無條件接納、生命之重、安全感在3歲之前做得越好,對孩子成長,對親子關係的建立就越有利。

  • 無條件接納:在孩子幼小的時候,無論TA哭鬧與否,常給予孩子愛撫和擁抱,盡所能來滿足孩子。
  • 生命之重:無論孩子多麼幼小,把TA當作生命中很重要的人來呵護,孩子會因此感覺到自己很重要,也會因此把父母當作他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是孩子在心理人格形成及社會化過程中最具影響力的一個人。李玫瑾教授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幼時是乳母王焦士帶大的,由於他那時的身份是皇帝,身邊的人對他唯命是從,導致他無惡不作,宮廷裡,任何德高望重的老師都勸阻不了他,當他作惡的時候,只有乳母王焦士的話,他才會聽得進去。因為王焦士就是溥儀心中的重要他人,對於她的話,他會願意聽。

  • 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在家中,爸爸媽媽要儘量保持情緒穩定,特別是媽媽,照顧孩子可能會因為辛苦而心煩意亂,但儘量不要把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不要隨意對孩子發脾氣。父母的情緒越穩定,孩子的安全感也就會越好。3歲之前,不能長時間與孩子分離,超過10天以上就算是很長時間了。與孩子小分別,也應該跟孩子講清楚,將孩子交由TA可信賴的人照看。

珍惜睡前時間

晚上睡覺之前,除了給孩子閱讀繪本,讀完之後不馬上離開,陪孩子躺在一起,聊聊天,瞭解他一天中發生過的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情,多擁抱親吻TA。

不做控制型父母

“你不可以這樣做。”

“你不能做這件事。”

“你這樣做是不對的。”

“你必須聽我的。”

父母如果經常這樣子對孩子下達命令,與孩子的關係自然也就越來越遠了。不管是多大的孩子,父母要注意自己與孩子說話的方式、語氣、態度、神情,儘量做到溫和,控制或命令式的方式只會讓孩子關閉自己的心門。


樂歡爸媽


美國一位心理學教授用3年的時間,研究了兩萬名青少年,研究發現:能夠把日常生活的事情經常向父母傾訴的青少年,較少出現學習成績欠佳或染上吸毒、酗酒等惡習的現象;多數的事實是,孩子滿11歲之前,通常什麼都跟父母說,父母總是他們最先想到的傾訴對象。但是從十二三歲到成年的那幾年裡,情況會變得完全相反,他們會先去找朋友傾訴,然後也許是老師或輔導員,最後才輪得上自己父母。同時,越來越多的父母都感覺到,他們已經很難跟10幾歲的子女進行足夠的溝通。通過眾多教育專家的研究和為人父母者的實踐證明,以下六種方法是幫助父母消除與子女之間隔閡的好辦法。

1、 做一個好聽眾

隨著年齡的增大,許多青少年認為坐下來同父母細訴衷腸是一件很彆扭的事。而對於父母來說,必須設法讓子女覺得那樣做是很自然的,其訣竅就是要讓家裡時時有一種“聆聽的氣氛”,這樣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人商談,自然會來找你。要達到這個目的,其中一個好辦法就是經常抽空陪伴孩子並做一個好聽眾,而晚飯是全家共聚的好機會。可惜這一點往往被一些父母忽視。同時,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父母一起吃晚飯。父母如果每天晚飯時肯留心聽兒女說話,會讓兒女覺得自己受重視,而創造這樣的“聆聽氣氛”會很有效。

2、學會與子女平行交談

用平行交談的方法跟青春期的兒女談話往往能引起熱烈的反應。所謂平行交談,即父母與子女一起從事一些普通活動時進行交談,但重點要放在活動上,而不是談話的內容,雙方也不必互相看著。這種談話方式會讓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輕鬆自在,而對父母來說尤其如此。幾乎從事任何活動都能得到這種相處的機會,例如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或進行體育活動。一位父親就很會利用這樣的機會:“我常常和14歲的兒子在清晨打羽毛球,那時候我們往往談起某位老師或學校裡發生的某件事情,但都只是隨便聊聊,不是嚴肅的討論。我發現兒子很喜歡這種形式的談話,從這種活動中我也較好地瞭解到兒子的情況。”

3、 只做顧問不做“指導員”

有時父母提出的意見即使很好,孩子們也不喜歡,因為他們需要的不是“指導員”,而是顧問——只會細心地聆聽,協助他們做出抉擇,不是插手來干預他們的事情而是建議他們改弦更張。要是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不宜直接干預、批評,孩子不喜歡別人指出他們把事情搞得一塌糊塗,更不需要別人教他們如何走出困境。父母應該協助子女仔細檢討這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出叫人拍案叫絕的解決方法。

4、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天地

青少年需要感覺到自己的生活並非完全由父母來控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渴望有自己的空間,父母儘量不要擅入他們的房間,不要讓他們覺得只有跑到外面才會有這樣的空間。一位家長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說:“孩子的房間裡常常擠滿了他的朋友,他們或談天說地,或吃東西,或玩電子遊戲,雖然經常吵吵嚷嚷,但我覺得這並不要緊,因為只要孩子沒有變壞,很安全就行了。”

當代的青少年越來越渴求有自己的私生活,他們往往因此變得感情冷淡、喜歡獨處,不肯與父母在一起。有些父母被十幾歲的孩子避開或推開會感到很難過,其實這是青春期子女正常的表現,很多父母不明白的是,儘管孩子想避開父母,卻不希望父母也這樣對待他們。

5、 把要說的話寫下來

很多專家建議,做父母的把不想直接向子女說或可能不中聽的話寫下來。因為把話寫下來,你的話就會顯得很有分量,一般人會認為白紙黑字更加可信,而且可以一看再看。有一位美國的母親發現她14歲的女兒已經開始同男孩子約會了,她想向女兒強調性愛可能引起的危險後果,但是每次剛剛開口,女兒就不耐煩地說:“這些我早就知道了。”於是這位母親就寫了封信給女兒,她在信中細說了她的憂慮,還說她知道自己不能對女兒凡事都要過問,然後她把信放在了女兒的床上。女兒一直沒有表示收到過這封信,直到三年後的一天,母女倆正在廚房裡忙著,女兒突然開口說道,她正在等待那個人的出現,因為“那封信影響了我”。

6、不要無所不問

青少年通常不會把很多有關自己的事告訴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這樣,你應該把孩子告訴你的任何事情都視為禮物,加以珍視。曾有一位身為人母的同事,有一天她15歲的女兒回家後就抽抽搭搭地哭泣,但沒有告訴她原因。於是她陪女兒坐在沙發上摟著她,過了一會兒,女兒就走出房間不哭了。那位母親始終不知道女兒為什麼哭,但她明白那一天女兒需要的不是自己的提問而是慰藉。幾年後母女倆談起這件事時,女兒已經記不起哭泣的原因,但是她說她記得當時母親在她身邊,而對女兒來說,母親在身邊才是最為重要的。

對剛剛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進行教育,是一個需要不斷與之進行對話的過程,要不斷地重新調整與孩子間的關係,要進行坦率的溝通。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是這樣一個引導者:一個成熟而明白事理、在他們需要幫助時,能夠立即伸出雙手援助的人。而對於天下所有為人父母者來說,看著自己的兒女慢慢地成長,並且漸漸地瞭解他們自己,學會自己解決問題,這就是最大的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