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書法作品的好壞?

_凱Oo


怎麼樣判斷一幅書法作品的好壞?咱就從以下幾點細說一番。

一,看有無正氣?正氣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你能感受得到。它在書法作品裡確實存在著,在古人的書法作品,之所以流傳萬世,就是因為它裡面有一股浩然正氣在流淌,不論‘鍾張二王’,還是‘顛張醉素’,不論‘歐顏柳趙’,還是‘蘇黃米蔡’,不論金刀石刻的碑文,還是絲帛絹紙的筆跡,它們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裡面有一股浩然正氣,這個才是它們最可貴的地方。百聞不如一見,你可以網上搜一搜,岳飛的《出師表》,看一看顏魯公的法帖,和今人的書法比一比,你就曉得什麼叫正氣了,你就曉得誰優誰次了。

二,看有無法度。法度是書法的核心精神之一,它的內容包括,筆法墨法結體章法等書法的一切所有之法,這一切法都要合乎書法的規矩,合乎這個規矩,就是書法,否則就不是什麼書法了。

三,看有無性情。書法是一個活法,而不是一個死板板的法,能把自己的精神意趣,閒情逸志,豪情壯志,喜怒哀樂,寫進書法裡,通過筆墨點畫線條結體形態的變化,形成一幅氣韻生動氣象萬千豐富多彩的圖畫,讓紙上的字變得活潑起來,這個才是好書法,否則就不是什麼書法了。

四,看有無神采。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字如人,點畫形態如人的身體,神采氣韻如人的精氣神。每一個漢字都有生命。它的生命是誰賦予的?你能賦予漢字以鮮活的生命,便是真正的書法高手!

五,看格調之高下。王羲之《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千百年來無人超越,何因?就是因為後人達不到他的精神境界,他那清新古雅超凡脫俗的格調,讓你無法捕捉,後人學王,最多得其形,都無法得其神,難啊![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98明明德


現在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各種書畫展覽越來越多,如果你在看展覽的時候當著女友或者孩子或者朋友的面,對作品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還是很有面子的。千萬不要看展覽的時候,來上一句:我靠,這字真好。

一幅書法作品擺展示在你面前的時候,如何欣賞和衡量它的水平高下,確實比較考量一個人的眼光和品味的。我們不但要感覺到它的好,還要能說出來其所以然來,才真正能體現你的水平。

書法欣賞小白級

書法欣賞小白級,你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書法知識,這最基本的莫過於能分清作品是什麼書體,一般書法展不外乎這些書體: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魏碑、行書、章草、今草、楷書等等。分辨出這些書體,真的算是小白級水平了。

書法欣賞入門級

到了這一級對欣賞者的要求就高了,需要對書法史有些瞭解,常見書體中一些名家的書風有所瞭解。例如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行書宋四家,二王書風等等,你看一幅書法作品大概能分辨出這位書家的師承,這幅作品中有哪些名家的痕跡,說出一些他的特徵來。

書法欣賞江湖行走級

到了這一步你應該能行走了江湖了,這一步的要求涉及到了具體的技法和格調了。大概有下面三個部分:

  1. 書法格調問題。一幅作品的格調取決於書家的內在文化修養,書家的個性、氣質的表現,這些是隱形的。俗話說“佳書也需慧眼識”,欣賞者本身的文化修養和素質,決定了你能否看出一幅作品的格調。我們經常說這幅字有書卷氣,這個書卷氣就是書家內在文化素養的體現。

  2. 書法技法要豐富。王羲之的《蘭亭序》很多相同的字,但沒有一個是一樣的,書聖的技法是多樣的,很多字因勢利導、隨機生髮,這需要熟練的筆法。米芾的“八面出鋒”也是豐富的技法的體現。這些技法體現在作品中的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等,表現在書法線條上面就是線條的粗細、用筆的輕重、轉折的方圓、墨色的濃淡燥潤、章法佈局的留白等等。

  3. 技術難度係數。啟功先生的字很多人去模仿,為何專家一眼就能分辨真偽呢?看的就是線條的質量。很多模仿啟功先生的書法,行筆的末端往往是無力而出,但真正啟功先生的書法則是能放得出去,也能守得回來。尤其是啟功先生的細線條,很多人模仿不來的,很有力量感。

以上就是如何去欣賞一幅書法作品,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一定是有傳承,有創新,有個性的。

翰墨今香


看線條的質量如何。字形寫法看有沒有出處,是不是寫自己的習慣。常見的筆病有沒有,如牛頭,鼠尾,蜜腰等等,如果沒有基就是一幅好字了。





雲雪書畫


書法藝術是中國藝術類型之一。漢字書寫在世界語言體系中最具特色的特徵就是書法藝術。書法好壞從哪些方面來判斷呢?大致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氣韻,氣韻生動對書法繪畫都是最高境界的要求。一字一陰陽,就如打太極,眾字協調平和也在陰陽之理中各自舞蹈。氣韻是作品形而上的高級存在。

2、線條,這是書法藝術的根本,線條質量決定了書法的整體形象,風格。線條裡有陰陽變化,說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中的核心,大概原因就是因為陰陽之道貫穿於線條結構章法之中,幾乎在書法裡面陰陽之道無處不在。

3、結構,單個字結構也稱結字或結體,整體而言,結構就是這樣章法佈局了。結構是形式的設計,結構隨時代變化而慢慢改變。

4、筆法,是寫字時的執筆法和運筆法的總稱。執筆有方法也有傳統,但沒必要太誇大其作用。固然正確的執筆符合傳統規律,可能會為寫出好字少走彎路,但是,執好筆也未必寫出上乘的字來。靠嘴巴咬筆來寫的張文佑乃失去雙臂的殘疾人書法家,他的字毫不遜色於用手寫的書法家。運筆法確有方法與規律,其奧妙多不外傳。

5、書家文化學養,這一點常被人忽視,近年來有所重視。腹有詩書氣自華,文化底蘊深厚,寫出的東西往往蘊藏著豐富的內涵與情感。

6、創造性,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否則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沒有創新,千篇一律,往往讓人審美疲勞犯困。當然精益求精,形式技術裡面也大有乾坤,做到極致就含道。

此外,書法評價應該由具有一定評價體系的人來評論更為公允,否則會混淆視聽,起到不良影響!評論書法也不能用美、漂亮等詞,這樣就落入了俗套。而應當用中國美學專用的審美範疇如“氣”“勢”“意境”“骨力”“清”等。


情棋書畫


判斷一幅書法作品,要看的太多了,比如,通片的文意,結體,結構,章法,用筆,墨色,氣息,我覺得最重要還是看作品的氣質,這和欣賞美女是一模一樣的,有的雖然漂亮,但內涵修養差一點,所以不經意間,像帶刺的玫瑰花,扎手,所以,氣質很重要,涵蓋了書寫的學識修養。比如一下一副作品,集字古詩,這是宋四家米芾的行書字,單字十分優美,但即使設法集在一起,氣息不連貫,整體氣質就差很多。


管網檢測與陰保工程師


書法作品的好壞優劣有如下幾個方面,第一,看格調高低,也就是說是不是繼承了傳統,又展示了自己的文化修養和個性。一些江湖體,拖個大尾巴,沒有任何筆法傳承,還沾沾自喜,俗!一看就是沒格調的。而下圖董其昌的就很有格調,深得傳統筆法,而表現出自己飄逸散淡的個性。

第二,看筆力,看線條。筆力是書法作品的藝術生命力,沒筆力的作品就會索然無味。“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就是對書法作品力度的形象化寫照。而用筆和線條又有很大的關係,不會用筆的人線條自然寫不出力度,中鋒自然找不到,筆尖也立不起來。

第三,看局部。看筆法,結構,墨法。看看有沒有筆法,筆法的應用有無難度。看字的結構有無變化,是否體驗了中國審美文化。看有無墨色變化,變化是否自然。

第四,看是否氣韻生動。這個非常重要,氣韻神采是一個人才華和精氣神的體現。即使是嚴謹的正書,如果是好作品,也會體現出氣韻來,使人煥然一新,如沐春風。氣韻的產生又依賴於前面講述的筆法,章法,筆力,線條,結構,墨法。可以說是一副作品好壞的關鍵。



揚州睿強文化


一件書法作品,一要看技法,二要看功力,三要看品格。其中用筆、點畫丶結構、章法、墨法丶形式這些是可見的,但作品的內涵意蘊及隱含的作者的情感,則要用心去體會。


所以,欣賞一件書法作品,欣賞者是要有一定知識儲備的,要懂書法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書法審美能力。

不懂書法的人是欣賞不了書法的,我們平時見一些人說“這件書法好”,可當你問好在哪裡,他又答不上來,這不是欣賞。

但同時,我們又應該看到,任何藝術,其美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故審美又具有差異性。

表現在作品的欣賞上,即使是對同一件作品,欣賞者不同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比如對趙孟頫,大多數人認為他是最接近王羲之的書家,其作品深得二風神韻。但有少數人認為他的字是俗書丶奴書,“為人少骨力,故字無雄渾之氣”。

作為我輩普通人,我認為欣賞一件作品,一是要看取法,看其出自何種流派,寫的是何體;二是看技法,看其用筆、結體等有何特點;三是看行氣,通過其節奏變化,看其氣息是否順暢。



至於精神層面的東西,我們能體會多少就體會多少,畢竟那是需要閱歷和文化的沉澱的。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不請自來。書法作品的評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統一的標準,特別是當今追求書法個性的時代,標準更不好說,諸如一些技術標準,藝術風格標準,道德評判,專家認可,歷史考驗,後世影響等等大道理講不清。作為書法愛好者,從大眾的眼光出發,個人認為一幅書法作品好不好,應從幾個方面去評。

第一,是否體現深厚的傳統書法功力。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沒有了傳統書法的“宗”,一切都是背叛,也得不到認可。我認為任何一幅書法作品,首先要反映出作者熟練精要的書法技藝,筆畫,結體,結構,章法等層面都要有高的水平,這要求書法者嚴遵古代名家的法度和風格,認真並持之以恆臨讀悟名帖,在長期的練習和積累中沉澱自已,聚集書法功力。

第二,是否能給人以美的愉悅和享受。一幅好的作品,一定能得大眾和專家的讚譽,這應成為好作品的共性,書法好不好,看字美不美,何為美,能找到源頭,寫顏字像顏風格就是美,寫柳字像柳風格就是美,寫毛體像毛風格才美,各種書體要有板有眼,有章有據,認識單一但實在,沒有花拳繡腿。只有這樣才能雅俗共賞,形成大家共同的美和好,書法藝術才能健康發展。

第三,作者的學識,修養,品德是否高尚。字如其人,學字先學做人,說出了字與品的關係,古代書法家能得到後人的認可和讚譽,其人格魅力一樣受人仰止,這點更是我們當代書家要領悟的重要內容。說得不好,請指正。


水石7616



老父親遺作。


香菸25283961


我相信大多數人,看到一幅作品只能去籠統的覺得這字很好,但是卻不知道它好在哪裡。我覺得評價書法的好壞是一個重大課題,它很考驗你的眼光和品位,同時也考驗你的境界和水平。



很多人說當代書法格調太低,乍一看挺漂亮,但經不起推敲,沒有古意,越看越俗,看幾片就會覺得索然無趣,凡此種種就是不好的作品。另外我們可以從線條的質感分析,好的書法長線連綿不斷,短線乾脆利落。反之不好的書法作品,千篇一律,沒有變化,字顯呆板,亦所謂的印刷體。另外我們可以從章法去分析,一幅好的作品,不僅僅是看寫字人功力的深厚,點畫,章法的精妙,更要把字寫出筋骨血肉,血濃骨老,筋藏肉瑩,加之姿態奇逸。說通俗點,就是既要有整體佈局,又要有變化之道,既要有古意,又要有創新,筆畫既有粗,又有細,有枯墨有濃筆,就好像從筆下能寫出一個人的精氣神,我想滿足這些,想不成為好書法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